图书介绍
1921-2011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 初级阶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新义,马玉涛主编;郑珍平,张国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7816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1921~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21-2011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 初级阶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徘徊中前进1
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举的国内形势1
揭批“四人帮”清查工作艰难展开6
邓小平复出 主持开展中央工作10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16
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干部政策取得缓慢进展20
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各项工作的展开26
十一大的召开仍然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32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37
1978年召开的科技大会45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两个凡是”方针的批评50
国民经济的复苏和新的冒进的发生56
真理标准问题的提出6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的激烈的争论与全国大讨论6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72
政府经济代表团出国考察与国务院务虚会议的召开77
第二章 历史性转折84
邓小平东北之行84
转折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及周边环境88
转折的前奏:中共中央会议的召开9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99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104
理论务虚会议的召开109
理论务虚会议的全面的评价114
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20
发展国民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125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的提出130
新八字方针推进国民经济调整的作用135
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和成效140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纠正被“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145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148
中共一一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领导层的重新调整15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与修订155
全面开展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以彭德怀、刘少奇为例160
整顿各条战线——文化、教育、国防、科技事业表现活跃165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露曙光170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初步发展170
农村改革的提出与酝酿17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180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85
对外开放决策的酝酿与确立190
沿海经济特区的初创195
中国经济特区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以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例200
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202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和邓小平访美之行207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与邓小平访日212
中英首脑会见香港问题揭幕217
第四章 改革开放的展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3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223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228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33
中共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238
中共十二大的重要历史贡献244
选拔接班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产生249
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2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制度恢复259
在横向联系中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64
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70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280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确定全面整党286
全面整党工作的开展及成果291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9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301
第五章 开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时期307
全面改革纲领的提出与制定307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313
“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319
科技体制的大范围改革325
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331
民主法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336
军队和国防建设思想的战略转变342
百万大裁军与军队的“三化”建设347
中国调整对外政策——中美、中日、中苏、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352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形成、发展358
“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实践——香港、澳门、台湾364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370
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区37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确定380
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及意义385
第六章 初级阶段的理论390
中国改革开放九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3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及其探索396
中共十三大开幕40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407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41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确立417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422
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和初步展开427
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和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召开432
1989年政治风波的顺利平息和防止“和平演变”437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确立442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447
价格闯关与经济膨胀风波452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458
“七五”计划的完成和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46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提出、内涵、意义469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475
开发浦东 意义重大480
时代主题的明确与外交工作的进展485
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490
第七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94
八九十年代国内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94
新时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497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499
南方视察的重要作用509
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热潮514
江泽民在中央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520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新突破525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34
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539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出台546
中共十四大的历史贡献552
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新的国家机构领导人产生557
宏观调控方针563
宏观调控方针的具体实施568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573
努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57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584
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的全面丰收58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构想595
第八章 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598
台湾当局挑战统一大业,李登辉抛出两国论598
毫不动摇的反台独604
第一次汪辜会谈609
香港政改方案抛出的前前后后614
彭定康的国际大游说620
第九章 用邓小平理论加强党的建设62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625
反腐倡廉和推进党的建设634
无锡非法集资案揪出王宝森、陈希同639
学习党的好干部孔繁森643
纪念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648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654
主要参考书目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