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80081.jpg)
- 力量,许彩云,晁瑞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195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1
第一节 汉语语法研究的背景1
一、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与中国训诂学1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西方语言学6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要著作简介9
一、马建忠《马氏文通》9
二、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0
三、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11
四、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2
五、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2
六、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3
七、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4
八、朱德熙《语法讲义》14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思想15
一、词本位15
二、句本位16
三、词组本位17
四、小句本位19
五、字本位19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法单位22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特点23
一、基本不依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23
二、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23
三、虚词可以省略25
四、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26
五、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26
六、同一种语法关系隐含不同的语义关系27
第二节 语素和词28
一、语素定义28
二、语素的识别——替代法29
三、语素的类型30
四、语素和词的区别31
第三节 词和短语32
一、词的特点32
二、词与短语的区别34
三、构词法36
第四节 短语和句子38
一、句子定义38
二、句子与短语的区别38
三、句子成分41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45
第一节 划分词类的标准45
一、功能标准46
二、形态标准47
三、意义标准48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49
一、词类是层级系统49
二、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50
第三节 现代汉语主要词类的语法特征(上)52
一、名词(附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52
二、动词54
三、形容词(附状态词、区别词)56
四、量词(附数词)58
五、副词59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主要词类的语法特征(下)60
一、代词(附指示词)60
二、介词61
三、连词63
四、助词64
五、语气词65
第四章 现代汉语短语研究68
第一节 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68
一、主谓短语69
二、述宾短语69
三、述补短语70
四、联合短语70
五、偏正短语71
六、同位短语71
七、其他短语72
第二节 复杂短语的分析73
一、层次分析法操作原则73
二、操作方法73
第三节 多义短语75
一、多义短语产生的原因75
二、多义短语的类型76
三、常见多义短语分析77
四、消除多义短语的手段78
第五章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80
第一节 三个平面理论的内涵80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与形成80
二、三个平面理论内涵81
第二节 三个平面理论的具体应用87
一、语序问题87
二、虚词问题87
三、语病问题88
四、句子分析问题88
五、句式选择问题89
第六章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91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91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91
二、层次分析法93
第二节 变换分析法96
一、变换的含义96
二、变换的原则98
三、变换的手段100
四、变换的作用101
第三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103
一、语义特征分析法产生的原因103
二、何谓语义特征103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的操作步骤105
四、如何提取语义特征106
五、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作用108
第四节 语义指向分析110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产生110
二、语义指向111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118
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120
一、“配价”思想的由来与发展120
二、动词配价问题123
三、名词和形容词的配价问题131
第七章 语法化研究136
第一节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136
一、语法化理论的产生与基本观点136
二、语法化的动因:转喻与隐喻141
三、语法化的机制144
第二节 语法化研究与人类语言演变共性148
一、语法化常见模式148
二、如何观察语法化149
三、语法化梯级问题152
四、语法化所揭示的演变共性156
五、语法化理论的功用157
第八章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研究160
第一节 主语和谓语160
一、充当主语的词语160
二、主语的语义类型161
三、充当谓语的词语161
第二节 宾语162
一、动语和宾语162
二、宾语的语义类型163
第三节 定语和状语164
一、定语164
二、状语167
第四节 补语169
一、结果补语170
二、情态补语170
三、趋向补语171
四、数量补语172
五、时地补语173
六、可能补语173
七、程度补语174
第九章 现代汉语句型和句类研究176
第一节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177
一、汉语句型研究简史177
二、确定句型的方法177
三、现代汉语基本句型179
第二节 动词性谓语句185
一、述补谓语句185
二、述宾谓语句186
三、连动谓语句188
四、兼语谓语句190
第三节 现代汉语句类研究193
一、句类研究简史193
二、陈述句194
三、疑问句195
四、祈使句200
五、感叹句202
第十章 现代汉语句式研究205
第一节“把”字句205
一、“把”字句语法意义205
二、“把”字句历时演变206
三、“把”字句主语和宾语的限制207
四、“把”字句动词的限制209
五、“把”字句与主动宾句之间的关系211
六、“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之间的关系212
第二节“被”字句212
一、“被”字句语法意义212
二、“被”字句历时演变214
三、“被”字句主语和宾语的限制215
四、“被”字句动词的限制216
五、“被”字句与主动句的关系217
六、“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关系218
第三节 双宾句219
一、双宾句研究简史219
二、双宾句句法与语义特点220
三、双宾句类型221
四、双宾句与动补结构的区别224
第四节 存现句224
一、存现句的定义与意义类型224
二、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分析226
三、存现句的语用分析227
第五节 比较句227
一、比较句定义与意义分类227
二、比较句与比拟句的区别228
三、平比句229
四、差比句229
第六节 其他句式231
一、“有”字句231
二、“是”字句232
三、“连”字句235
四、常规句与特殊句237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复句研究241
第一节 复句研究简史241
一、初始阶段的探索241
二、发展时期的开拓242
三、深入时期的多维研究243
第二节 联合复句245
一、复句分类245
二、并列复句246
三、顺承复句247
四、解说复句248
五、选择复句248
六、递进复句249
第三节 偏正复句250
一、条件复句250
二、假设复句250
三、让步复句251
四、因果复句251
五、目的复句252
六、转折复句252
七、多重复句253
第四节 紧缩复句254
一、紧缩复句特点255
二、紧缩复句结构类型255
三、紧缩复句关系类型257
第十二章 当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流派259
第一节 形式语法研究259
一、形式语法发展简介259
二、题元理论与汉语题元结构分析262
三、移位理论与汉语名词移位263
四、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264
第二节 功能语法研究265
一、功能语法的主要流派265
二、功能语法的主要理论主张266
三、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266
四、语体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268
五、认知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270
第三节 语言类型学274
一、什么是语言类型学274
二、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转型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