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生态系统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生态系统论
  • 汪晓萍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738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心理-生态系统-系统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生态系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人类的生态觉醒与生态反思1

一、各种生态危机相继发生1

二、人类的生态觉醒与反思2

三、人类生态反思后的基本成果5

第二节 生态学的核心思想7

一、生态学的三个基本范畴7

二、生态思维的基本特点11

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学取向14

一、背景14

二、研究进程15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生态学取向在中国的发展24

一、中国传统的心理生态观24

二、心理学研究生态学取向在当代中国的发展30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35

一、研究方法35

二、本书的分析框架37

第二章 心理生态系统考察39

第一节 心理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39

一、心理生态系统的含义39

二、心理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40

三、心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43

四、心理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44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生态观47

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观47

二、心理健康生态观的内容52

三、心理健康的特征56

第三节 心理生态因素分析中的叙事范畴57

一、自我58

二、社会化59

三、人格60

第四节 失衡的心理生态系统62

一、心理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无序62

二、压力源急增与个体心理弹性匮乏65

三、破坏心理生态环境的行为普遍存在65

第五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生态素描6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66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68

第三章 心理生态系统中的文化73

第一节 对文化进行生态分析的理论基础73

一、三个核心概念73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层次75

三、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77

第二节 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基本关系79

一、文化是人类的适应方式和生活空间79

二、文化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客观性80

三、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途径81

四、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83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85

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特质85

二、汉字的影响88

三、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影响91

四、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93

五、传统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心理健康99

第四章 心理生态系统中的家庭104

第一节 家庭的几个基本概念104

一、家庭结构104

二、家庭功能与功能失调106

三、家庭能力107

四、健康的家庭生态111

第二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因子113

一、教养方式113

二、父亲教养方式115

三、父母意识117

四、父母行为121

五、家庭生活方式124

六、家庭生活事件125

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26

八、家庭结构128

第三节 亲子关系与亲子互动129

一、亲子关系129

二、亲子互动的一般模式129

三、亲子关系与亲子互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30

第五章 心理生态系统中的学校134

第一节 学校的功能与价值134

一、学校的功能与功能失调134

二、学校的价值取向及误区137

三、心理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学校价值取向140

第二节 教师与个体的心理健康144

一、教师在心理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144

二、教师影响力发挥的机制146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生态因子152

第三节 学校文化与心理健康158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158

二、学校文化的产生条件160

三、学校文化结构161

四、学校文化氛围163

五、学校文化冲突167

六、建设促进心理健康的学校文化168

第六章 心理生态系统中的同伴关系172

第一节 同伴关系及相关概念172

一、同伴关系的含义172

二、同伴关系的衍生范畴173

三、同伴群体结构的确立和变化175

第二节 同伴接纳与心理健康177

一、同伴接纳177

二、同伴接纳与心理健康问题177

三、影响同伴接纳的主要生态因子179

第三节 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183

一、提高个体的社会技能183

二、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188

三、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190

第四节 发展健康的同伴关系193

一、三种不健康同伴关系193

二、同伴关系的干预策略195

第七章 心理生态系统中的大众传媒199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功能与传媒生态199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199

二、大众传媒的功能200

三、大众传媒的生态问题201

第二节 媒介化生存与心理健康205

一、媒介化生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5

二、大众传媒与个体社会化209

三、大众传媒与自我发展213

四、大众传媒与价值观217

五、大众传媒带来的身心问题220

六、大众传媒与心理困扰的应对221

第三节 传媒系统中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态因子225

一、媒体内容225

二、传媒内容的体现形式229

三、媒体类型230

四、接触传媒的目的231

五、接触传媒的程度232

六、对媒体的使用方式232

七、个体的特征233

第八章 心理健康促进的生态策略234

第一节 心理健康促进的基本问题234

一、心理健康促进的含义234

二、心理健康促进与相邻概念的关系235

三、心理健康促进的原则236

第二节 心理健康促进的生态策略238

一、心理健康促进生态策略的含义238

二、心理健康促进生态策略的实施主体239

三、心理生态环境构建240

第三节 心理健康促进生态策略的实施241

一、制定心理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241

二、创造支持性的环境243

三、加强心理中介系统的建设246

第四节 心理健康促进生态模式在高校的实践254

一、高校采取心理健康促进生态模式的必要性254

二、心理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59

三、建设中的支持性校园环境260

四、个体心理生态的恢复与持续发展261

五、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263

结语 心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66

一、心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66

二、倡导心理健康生态意识267

三、建立心理生态诊断与评估体系267

主要参考文献269

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