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现代化陷阱与中国理性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现代化陷阱与中国理性选择](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011827.jpg)
- 胡思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60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现代化陷阱与中国理性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世界现代化的陷阱与中国的理性选择3
第一章 世界现代化的陷阱3
第一节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陷阱4
第二节 后进国家的现代化陷阱86
第三节 总结性评论:工业化有多种增长方式和多种增长结果132
第二章 中国奇迹与中国课题137
第一节 文明古国的胜利——“中国奇迹”137
一 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世界前列137
二 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明显改善139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建立,改革向纵深推进140
四 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能力正在增强140
五 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能力增强141
第二节 中国困境142
第三节 中国课题153
第三章 中国的理性选择171
第一节 开辟发展的新境界171
第二节 新财富观174
第三节 社会进步也要利用后发优势176
第四节 不能怪罪部分人先富179
第五节 摆脱对数字的简单迷恋181
第六节“节约”的含义183
第七节 新贫困观187
第八节 经济增长需要稳定的“衡生态”191
第九节 现代政府治理:改革的新飞跃195
第十节 结束语:本质上还是深化改革的问题200
第四章 中国决策吸取了世界经验教训——两个案例203
第一节 创造第二次经济奇迹——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与世界范围内的百年经济奇迹203
第二节 中国“救经济”政策吸取了胡佛的教训—— 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政策211
第二编 中国需要摆脱第一次重工业化的“路径依赖”225
第五章 历史地具体地认识轻重工业结构——浙江、江苏、湖北、辽宁等省工业结构的比较225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迁具有什么规律,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分析呢?226
第二节 湖北与浙江属于不同的发展区域,为什么要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呢?228
第三节 湖北轻重工业结构早就出现“掉头”,但为什么不能说早就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呢?230
第四节 浙江经济长期“轻”大于“重”,但浙江经济为什么更富有活力呢?235
第五节 湖北与浙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国有经济”与“平民经济”的差异造成的吗?240
第六节 浙江、湖北的反差并不是偶然的,粤、苏、鲁和西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出现了何种反差呢?244
第七节 面对新的重化工业时代,湖北和中部地区应该有什么 样的思考呢?254
第三编 没有成功的农业革命,便没有成功的工业革命275
第六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理论、美国的经验和中国的选择275
第一节 农业与工业的“联系因素”275
第二节 难以消除的“马尔萨斯危机”和“李嘉图陷阱”283
第三节 农业革命:“科学化了”的农业与“工业化了”的农业290
第七章 美国的“农业革命”——一个经典案例297
第一节“农业时代”和“农业革命”:美国农业发展的两个时期297
第二节 农业科学化运动贯穿百年302
第三节 美国“农业革命”的意义:奠定美国20世纪的文明306
第八章 中国必须进行“农业革命”——以湖北省为例的分析315
第一节 初级与升级——“关口”中的农业大省(一)315
第二节 过剩与短缺——“关口”中的农业大省(二)319
第三节 生存农业与市场农业——“关口”中的农业大省(三)323
第四节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关口”中的农业大省(四)328
第五节 即使不加入WTO——为什么要关注农业大省所处的“关口”332
第九章 必须把新农村运动和新城市运动有机统一起来336
第一节“农村社会能力”:既是城乡差距的直接表现,也是城乡差距的最终结果336
第二节 乡土环境:“内卷化威胁”337
第三节“刘易斯难题”341
第四节 陷阱:“资本性生产部门”和“糊口性生产部门”的恶性互动343
第五节 出路:新农村运动与新城市化运动的统一344
第十章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在哪里349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湖北未来的决战349
第二节 人的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350
第三节 农业有沦落为“糊口性部门”的趋势351
第四节 建设现代农业需构建产业链352
第五节 培育农村对工业的支撑力354
第六节 让城市成为消化农民的熔炉354
第七节 抓县域经济其实就是为新农村和新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平台355
第八节 新农村建设不能患急性病357
第四编 怎样重返中国经济舞台中心——湖北的思考361
第十一章 湖北怎样走在中西部前列361
第一节 湖北在哪里361
一“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湖北属于“第三世界”361
二 两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湖北区域经济“高低不平”362
三 市场化指数——湖北在改革进程中“中间偏后”363
四 面对中部地区崛起——“高地”与“洼地”并存363
五 明显的梯度差异——“金字塔结构”364
六 湖北发展属于“混合赶超型”365
第二节 靠什么推动经济增长366
一 自然资源只是“初始有利条件”367
二 差距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初拉开367
三GDP决定于TFP368
四 科技优势为什么转化为TFP不够368
五 提高市场化水平的路径在哪里369
第三节 怎样打造“九省通衢”优势371
一 地理位置优势不等于经济区位优势371
二对“九省通衢”的把问372
三 湖北的市场结构仍属传统内向型374
四“九省”何以“通衢”375
第四节 应怎样创造财富377
一GDP、名义GDP和绿色GDP377
二 应该注意“贫困化增长”现象378
三 差距来自人类发展水平379
四 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381
第五节 什么环境才是好环境382
一 环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83
二“差环境”会产生“挤出问题”383
三 什么因素在干扰环境384
四 过多的收费和审批对环境的“干扰点”在哪里385
五 变行政管制性环境为市场竞争性环境386
第六节 还要校正哪些认识387
一 差距能否缩小388
二 还要不要强调比较优势389
三 为什么要强调“铺天盖地”390
四 应该怎样对待“外资”391
五 开放市场会损伤湖北经济吗392
六 能不能走出“马尔萨斯陷阱”393
第七节 需要时间要有恒心394
一 湖北的责任是什么394
二 理性的奋斗目标395
三 大家都来当运动员396
四 重铸湖北辉煌397
第十二章 湖北怎样对外开放399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一步打开“湖北之门”399
一 相对规模:观察湖北的基本视角之一400
二 外向度:观察湖北的基本视角之二403
三 全球化指标:观察湖北的基本视角之三405
四 内资不是外资的替代物406
第二节 什么因素影响湖北开放419
一“时差”、“位差”,还是“视差”?419
二 产业结构与外资的产业选择存在“错位”421
三“传统制度浓度”与“社会能力”423
四 湖北吸引外资具有后发优势426
第三节 首位城市:经济网络的重要战略节点428
一“首位城市”:至关重要的网络节点429
二 香港的经验:“积极不干预”政策430
三 武汉的国际化:“节点”功能的高度436
四 不是港口创造了贸易,而是贸易创造了港口438
第四节 城市圈的本质是商业圈444
一 首位度与聚集能力的反差:“1 +8”怎么“+”444
二 推动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地区化:变竞争为合作447
三GDP密集度、外资相对规模:画出了经济等高线450
四 城市圈的实质是商业圈455
第五节 武汉需要营销459
一 武汉高度:必须向外资递交的名片459
二 武汉概念:“纽约—芝加哥”模型的中国版463
三 武汉形象:“准商标”的经济价值465
四 武汉共识:集体认同与身份建构467
第六节 怎样增强招商引资的能力470
一 旧闻新说:“新东风”的意义在哪里?470
二“三资”移动的动机有哪些?湖北的诱致重点在哪里?471
三“三资”有什么投资方式?湖北的“关注点”在哪里?474
四 跨国公司具有怎样的国际化战略?湖北的“嵌入点”在哪里?476
五 外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增强利用外资的能力包括规避风险476
六 新机遇既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又要求提升在产业链中的位置477
第七节 今天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招商环境480
一 市场环境有效性竞争时代来临480
二 通用环境与特需环境481
三 科技环境与劳动力素质483
四 金融环境挑战新的环境优势486
五 政府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主体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