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升勇:大课堂、大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升勇:大课堂、大教育
  • 李升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0479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升勇:大课堂、大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我的成长之路3

一、做一名杏坛圣徒3

二、选择当教师3

三、父亲的身教6

四、走马上任8

五、荒芜的土地9

六、路队驱走地摊11

七、以“信”治校13

八、向我看齐17

九、占领思想高地19

十、育人铸魂20

十一、大课堂走向大教育22

第二部分 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27

一、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追问与思考27

(一)是教育应试问题,还是教育本性的迷失27

(二)是整体教育都应试,还是教育有应试现象27

(三)教育存在应试倾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27

(四)社会发展的偏差,是教育应试的根本原因28

(五)技术崇拜严重干扰社会发展观的确立28

二、关于现代学校教育的理性思考30

(一)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根本改变30

(二)现代教师功能的流失30

(三)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32

三、大课堂教学的基本观点33

(一)我们的大教育观:学校教育要回归原点33

(二)我们的大教学观: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 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39

(三)我们的大目标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 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需要42

(四)我们的大课程观: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活 化、细化和软化43

(五)我们的大教材观:教材等于文本与生活的总和48

(六)我们的大课堂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49

(七)我们的大学生观:学生是有待于发展的生命 个体54

(八)我们的大评价观:评价是促进生命成长的推 助器59

(九)我们的大成才观:把自身潜能最大化就是成才63

(十)我们的大教师观:世间万物都是吾师65

(十一)我们的知能观: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67

第三部分 大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73

一、教育思想基础73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7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73

(三)王阳明的教育思想74

二、现代教育理论75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75

(二)多元智能理论76

(三)杜威的儿童潜能性理论77

(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79

(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80

第四部分 大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85

一、大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85

(一)周目标导航——让学习变得更简单85

(二)前置性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93

(三)学习型组织——搭建面向全体的平台98

(四)展示的课堂——寻求学习的恒动力105

二、大课教学的改革策略111

(一)回归原点,把目标锁定于改革111

(二)批判继承,让改革富有理性112

(三)组建队伍,让一部分人先改起来114

(四)理念先行,让学习成为常态118

(五)学用结合,让课标落地生根124

(六)异径对接,让目标不再流失129

(七)百流归海,让知识成为有源之水130

(八)目标上移,教学依据锁定于需求131

(九)立足实际,国家课程校本化133

(十)制造模具,让课堂相对高效136

(十一)训练思维,让创新有法可依140

(十二)减负增效,变乐学为学乐141

(十三)经营家长,化“对手”为助手144

(十四)化蛹成蝉,推动教师发展146

(十五)铺路搭桥,创设发展势能场149

第五部分 大课堂教学案例153

一、语文阅读课课堂实录——《秋天的怀念》153

(一)第一课时153

(二)第二课时158

二、课堂教学实录——《项链》161

(一)导入新课162

(二)组内交流162

(三)班内展示162

(四)攻防打擂,全班互动163

(五)梳理话题,总结升华167

(六)布置延伸性作业167

三、文学课课堂教学实录——《三国人物论坛》168

四、影视课课堂教学实录——《草房子》179

五、历史课课堂教学实录184

六、名曲课课堂教学实录——《回家》192

(一)教学目的192

(二)教学导入193

(三)教学过程193

七、观察课设计说明及课堂教学实录196

(一)目的意义196

(二)具体做法197

(三)规范指导——制定可行性操作流程197

(四)观察课课堂教学实录200

八、时政课教学实录205

九、地理课课堂教学实录210

十、“数对确定位置”课堂教学实录216

十一、数学家政课课型说明及教学实录223

(一)目的意义223

(二)具体操作224

(三)课堂实录224

十二、数学图形阅读课设计说明及教学实录229

(一)目的意义229

(二)重点难点230

(三)课堂流程230

(四)评价方式230

(五)教学效果230

(六)数学图形阅读课堂实录230

十三、数字阅读课课型说明及教学实录235

(一)目的意义235

(二)课堂流程235

(三)课堂实录235

十四、数学数理课课堂教学实录237

(一)教学内容237

(二)教材简析237

(三)学情简析238

(四)教学目标238

(五)教学重难点238

(六)教学过程238

十五、科普课课堂教学实录243

十六、经典课设计说明247

(一)目的意义247

(二)具体操作248

十七、汉字课设计说明250

(一)目的意义250

(二)教学流程251

(三)教学效果253

第六部分 大课堂教学的影响与推广257

一、学生的成长变化257

二、教师的成长262

三、家长的变化268

四、专家的评价273

五、同仁的反馈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