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山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山区志
  • 张福更主编;大连市中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804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山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行政建置45

第一章 建置沿革45

第一节 中山区建置由来45

第二节 中山区行政区划48

第二章 街道概况51

第一节 春海街道51

第二节 春和街道52

第三节 明泽街道53

第四节 民主街道54

第五节 天津街道54

第六节 青泥洼桥街道56

第七节 昆明街道56

第八节 枫林街道57

第九节 桃源街道58

第十节 葵英街道59

第十一节 桂林街道60

第十二节 虎滩街道61

第十三节 转山街道62

第二编 自然环境65

第一章 地质地貌65

第一节 地质65

第二节 地貌66

第二章 气候水文68

第一节 气候68

第二节 水文69

第三节 海水化学69

第三章 自然资源70

第一节 海域70

第二节 海洋资源71

第三节 海产品71

第四节 野生植物73

第四章 自然灾害73

第一节 水灾风灾73

第二节 地震74

第三编 人口76

第一章 人口规模76

第一节 人口数量76

第二节 自然增长78

第三节 机械变动79

第四节 密度分布81

第二章 人口构成83

第一节 性别构成83

第二节 年龄构成84

第三节 行业与职业构成86

第四节 文化构成88

第五节 民族构成88

第六节 姓氏构成89

第三章 人口控制91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91

第二节 计划生育宣传93

第三节 优生优育94

第四编 工业 农业99

第一章 工业体制99

第一节 国有工业99

第二节 集体工业99

第三节 私营和个体工业103

第四节 三资企业105

第五节 股份制工业107

第二章 工业行业 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108

第一节 工业行业108

第二节 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109

第三章 中央省市属工业企业110

第一节 区内中央省属工业企业选介110

第二节 区内市属工业企业选介111

第四章 农渔业115

第一节 农业生产115

第二节 渔业生产118

第三节 渔业基地建设122

第五编 商业124

第一章 商业企业124

第一节 解放前商家124

第二节 建国后商业企业127

第二章 区辖商业130

第一节 商业管理130

第二节 国有商业130

第三节 消费合作商业131

第四节 集体商业131

第五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132

第六节 港澳台投资商业133

第三章 商品购销133

第一节 购销管理133

第二节 粮食购销134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135

第四节 日用生活品购销135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136

第六节 集市贸易136

第六编 旅游业 饮食业 服务业139

第一章 旅游业139

第一节 旅游景点140

第二节 旅游服务144

第二章 饮食业服务业148

第一节 饮食业148

第二节 理发业152

第三节 浴池业154

第四节 照相业155

第五节 旅店业157

第六节 洗染业158

第七编 财政 税收 金融161

第一章 财政161

第一节 财政机构161

第二节 财政体制161

第三节 财政收入162

第四节 财政支出163

第五节 财政管理制度166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166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168

第八节 公债169

第二章 税务171

第一节 税务机构171

第二节 税制与税种172

第三节 税额与税源173

第四节 税收减免175

第三章 金融178

第一节 金融机构178

第二节 货币183

第三节 储蓄185

第四节 信贷185

第五节 保险187

第八编 经济管理189

第一章 计划管理189

第一节 机构沿革189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189

第三节 协调衔接190

第四节 宏观调控191

第二章 统计管理192

第一节 统计机构192

第二节 专业统计192

第三节 专项调查193

第四节 统计分析及资料应用195

第五节 统计基础与质量检查195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196

第一节 集市管理198

第二节 登记管理201

第三节 监督管理204

第四章 物价管理207

第一节 机构207

第二节 物价管理与监督207

第三节 物价指数209

第五章 技术监督210

第一节 计量单位210

第二节 计量管理21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215

第四节 质量监督215

第六章 审计管理216

第一节 审计监督216

第二节 审计调查218

第三节 内部审计219

第四节 社会审计220

第九编 城区建设223

第一章 市政建设223

第一节 广场建设223

第二节 路街建设225

第三节 公园桥梁排水设施232

第四节 特色建筑234

第五节 住宅小区建设240

第六节 地名管理242

第七节 建筑业管理245

第二章 市容美化绿化247

第一节 环境卫生247

第二节 绿化249

第三节 路灯251

第三章 土地 规划252

第一节 城市规划252

第二节 土地管理254

第三节 房地产业256

第四章 环境保护260

第一节 环境污染状况261

第二节 环境监测262

第三节 环境治理262

第五章 水电气热265

第一节 供水265

第二节 供电266

第三节 燃气267

第四节 供热268

第六章 交通 邮电269

第一节 海运269

第二节 铁路271

第三节 公路272

第四节 公共交通273

第五节 邮电277

第十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279

第一章 党在中山区域的早期活动279

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279

第二节 域内党组织建立与发展280

第三节 党领导的抗日斗争28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山区委员会282

第一节 领导机构282

第二节 工作机构285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287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28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290

第一节 组织机构290

第二节 纪检工作290

第四章 党务工作292

第一节 组织工作292

第二节 宣传工作295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297

第四节 党校教育298

第五节 党史研究299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300

第七节 区委工作概要301

第十一编 政权 政协307

第一章 权力机关307

第一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07

第二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308

第三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12

第二章 行政机关314

第一节 区政府314

第二节 街道基层政权321

第三节 施政纪要322

第三章 政协机关326

第一节 机构326

第二节 历届会议327

第三节 政协活动329

第十二编 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333

第一章 民主党派333

第一节 民革333

第二节 民盟333

第三节 民建334

第四节 民进334

第五节 农工党334

第六节 致公党334

第七节 九三学社334

第八节 台盟335

第二章 群众团体335

第一节 中山区总工会335

第二节 共青团中山区委员会337

第三节 中山区妇女联合会340

第四节 中山区科学技术协会342

第五节 中山区残疾人联合会343

第六节 中山区工商业联合会343

第七节 其他群团组织344

第十三编 民政347

第一章 支前 拥军 优抚347

第一节 支援前线347

第二节 拥军优属347

第三节 抚恤工作349

第二章 社会福利事业351

第一节 五保户351

第二节 老年人公寓352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事业352

第四节 社区服务353

第三章 社会救济353

第一节 应急救济354

第二节 定期和临时救济354

第三节 专项救济355

第四节 抗灾救济356

第五节 扶贫帮困357

第四章 安置357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57

第二节 退休退职人员安置358

第三节 城镇下乡人口安置358

第五章 婚姻管理359

第一节 婚姻登记359

第二节 婚俗改革360

第三节 宣传贯彻《婚姻法》360

第六章 殡葬管理362

第一节 殡葬改革362

第二节 陵园墓地362

第十四编 劳动 人事363

第一章 劳动力管理363

第一节 职工队伍364

第二节 劳动就业364

第三节 安置知识青年365

第四节 安全监察366

第二章 人事367

第一节 干部队伍368

第二节 干部来源368

第三节 干部管理368

第三章 工资福利370

第一节 工资370

第二节 补贴奖金372

第三节 福利待遇372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373

第一节 离休373

第二节 退休374

第三节 退职374

第十五编 公安 司法376

第一章 公安376

第一节 机构设置376

第二节 安全保卫377

第三节 治安管理379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1

第五节 户口管理381

第六节 边防管理382

第七节 交通管理383

第八节 消防工作384

第二章 检察385

第一节 检察机构385

第二节 刑事检察386

第三节 经济检察386

第四节 法纪检察386

第五节 监所检察387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387

第三章 审判387

第一节 审判机构387

第二节 刑事审判388

第三节 民事 经济审判388

第四节 复查申诉与人民陪审389

第四章 司法行政3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390

第二节 法制宣传390

第三节 民事调解391

第四节 法律服务与公证391

第十六编 军事393

第一章 机构驻防393

第一节 军事机构393

第二节 驻防393

第三节 拥政爱民394

第二章 兵役制度396

第一节 世袭兵制和募兵制396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396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396

第四节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397

第五节 预备役兵役制397

第三章 民兵398

第一节 民兵组织398

第二节 民兵训练398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399

第四节 民兵作用399

第四章 人民防空400

第一节 人防工程401

第二节 组织指挥与战备教育401

第十七编 教育405

第一章 普通教育405

第一节 幼儿教育405

第二节 小学教育406

第三节 中学教育414

第四节 校外活动419

第五节 勤工俭学422

第二章 特殊教育423

第一节 孤儿盲聋哑教育423

第二节 弱智教育423

第三章 成人教育424

第一节 扫盲教育424

第二节 职工教育424

第三节 职业教育425

第四章 教师队伍426

第一节 教师来源426

第二节 教师培训426

第三节 教师待遇427

第五章 教育行政428

第一节 行政机构428

第二节 学校管理429

第三节 经费429

第四节 驻区高等院校选介430

第十八编 科学与技术431

第一章 机构43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431

第二节 科技团体432

第二章 科技队伍和经费433

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433

第二节 科技经费434

第三章 科技活动434

第一节 科普宣传434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436

第四章 科技兴区437

第一节 业余科技教育437

第二节 科技咨询与金桥工程437

第五章 科技成果438

第一节 科技成果鉴定438

第二节 科技成果应用440

第十九编 文化443

第一章 群众文化443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443

第二节 文化事业机构443

第三节 文化团体445

第四节 文化活动447

第五节 文化设施449

第二章 文学艺术452

第一节 文学453

第二节 戏剧曲艺454

第三节 音乐舞蹈455

第四节 美术摄影457

第三章 图书档案458

第一节 图书发行458

第二节 图书馆 图书室459

第三节 档案462

第四章 广播 影视 报纸463

第一节 广播463

第二节 电影464

第三节 电视464

第四节 报纸465

第二十编 卫生467

第一章 医疗467

第一节 医疗机构467

第二节 医疗队伍470

第三节 医疗设备与服务471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471

第五节 医疗制度472

第二章 卫生防疫473

第一节 防疫机构473

第二节 预防接种474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474

第四节 卫生监督监测476

第三章 妇幼保健478

第一节 妇幼保健站478

第二节 妇女儿童保健478

第三节 妇女病 儿童灰质炎病防治479

第四章 爱国卫生运动480

第一节 除害防病480

第二节 城市卫生481

第五章 卫生管理482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2

第二节 医务人员培训晋级483

第三节 药品药材管理及经费使用483

第二十一编 体育487

第一章 学校体育487

第一节 体育教学488

第二节 课外体育489

第三节 业余体校重(网)点校489

第二章 群众体育490

第一节 职工体育491

第二节 街道居民体育491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491

第四节 残疾人体育492

第三章 竞技体育492

第一节 球类运动493

第二节 田径运动494

第三节 武术游泳运动494

第四章 体育事业管理4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8

第二节 人才培训498

第三节 体育设施与经费498

第二十二编 社会生活501

第一章 婚姻家庭501

第一节 婚姻501

第二节 家庭502

第二章 人民生活503

第一节 居民生活503

第二节 消费结构503

第三章 社会风俗505

第一节 岁时风俗505

第二节 礼仪风俗506

第三节 社会新风507

第四章 宗教510

第五章 方言俚语512

第一节 语言512

第二节 谚语 歇后语512

第三节 流行语514

第六章 风物 传说516

第一节 红房子516

第二节 穷汉岭516

第三节 青泥洼桥517

第四节 小车大院517

第五节 狼窝传说517

第六节 老虎滩传说518

第七节 棒棰岛传说518

第八节 大连的传说519

第九节 老鳖湾520

第十节 燕窝岭521

第二十三编 人物523

第一章 传略523

传略一523

郭学纯523

王永庆524

查子香524

安承生525

宋元德525

李成年526

张信希526

关向应526

林月樵527

王顺528

王仁528

赵恩光529

简仁南529

徐敬之530

牟仁先531

刘凤林531

金之声532

曹艺斌533

白玉江533

胡传久534

马秀山534

张洪德536

鲍静枝536

潘清平537

传略二538

潘澄宇538

张本政538

刘会川539

附传540

萨哈罗夫540

相生由太郎540

第二章 名人简介541

王云山541

王凤檀541

王承遇542

王福云542

王毓玫542

丛天542

包玉侠543

冯申玉543

田桂英543

乔丹文543

任平544

孙玉华544

邢良坤544

刘慕文544

杨延君545

杨洪基545

杨俊峰545

杨基厚545

李永波546

李凤琴546

李寿山546

李致新547

宋兰春547

宋世廉547

宋和家547

张玲547

张毅548

张廷永548

张恩华548

张富菊548

吴永安549

汪榕培549

郑冰549

郑国基549

赵洪恩550

徐世政550

徐弘550

梁守功550

高雨声550

原道洲551

袁晨野551

韩玲551

黄司551

黄淑卿551

戚务生552

董淑艳552

第三章 革命烈士名录552

第四章 各级模范 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565

附录579

综合统计资料579

区域内国家、省、市机构名录586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587

旅大租地条约587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588

历届《中山区志》编纂委员会590

修志始末591

索引5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