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新媒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新媒介 第2版
  •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058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新媒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称为“新新”媒介?1

1.1 为何叫“新新”媒介而不是叫“社交”媒介?4

1.2 新新媒介的指导原理5

1.3 新新媒介涵盖新媒介的原理7

1.4 各章顺序与内容8

1.5 新新媒介和硬件的快速演化11

1.6 首要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学习12

第二章 Facebook15

2.1 “朋友”的吸引力难以抗拒17

2.2 何谓网络“友谊”?18

2.3 细分网络友谊19

2.4 Facebook小组及其变化20

2.5 Facebook网友和小组是知识资源库23

2.6 Facebook网友和小组是实时的知识资源库24

2.7 在真实世界里会网友26

2.8 与旧友在网上恢复联系27

2.9 保护“隐蔽的一维”:清理你的网页28

2.10 新新媒介里的主客观差异30

2.11 Facebook的时间轴31

第三章 Twitter35

3.1 典型的即时通讯38

3.2 人际传播=大众传播=Twitter40

3.3 Twitter像智能T恤或首饰41

3.4 Google+,Twitter,Facebook和Pownce42

3.5 Twitter的危险:沉迷Twitter的议员44

3.6 沉迷Twitter的议员,再添一例45

3.7 Twitter与伊朗的毛拉对阵46

3.8 麦克卢汉是微博客48

第四章 YouTube51

4.1 《奥巴马女孩》53

4.2 YouTube上的总统初选辩论55

4.3 电视上好看+YouTube=网络上好看58

4.4 YouTube上永不磨灭的印记和民主政治59

4.5 YouTube篡夺电视的功能,成为公共事件的信使61

4.6 YouTube不仅使用户能随时看,而且对制作者免费62

4.7 奥巴马是新新媒介时代的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再现63

4.8 YouTube的业余明星和视频制作人64

4.9 病毒视频66

4.10 病毒视频的弊端67

4.11 通俗文化里的YouTube革命68

4.12 洛伊·欧比森的吉他69

4.13 《当我的吉他温柔地哭泣》穿越千秋万代70

4.14 YouTube再现音乐电视71

4.15 YouTube将使iTunes退出市场吗?72

4.16 YouTube批驳刘易斯·芒福德,并把视频转换为文本73

4.17 蒂姆·拉瑟特(1950—2008)74

4.18 YouTube的阿喀琉斯脚踵:版权75

4.19 YouTube上的评论起矫正的作用:以弗利特伍兹组合为例78

4.20 教皇的频道79

4.21 YouTube是国际信息解放者80

第五章 Wikipedia83

5.1 泡菜与伯里克利86

5.2 包容主义者vs.排他主义者:Wikipedia上英雄的厮杀86

5.3 编辑的中立与利益的冲突89

5.4 身份问题90

5.5 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92

5.6 Wikipedia网页上的透明度94

5.7 Wikipedia vs.不列颠百科全书94

5.8 在报道蒂姆·拉瑟特死讯时的新旧媒介之争95

5.9 Wikipedia误报泰德·肯尼迪和罗伯特·伯德的死讯96

5.10 是百科全书还是报纸?97

5.11 Wikipedia使图书馆不再是必需的吗?98

5.12 英国vs.Wikipedia101

第六章 Blogging103

6.1 电子书写简史106

6.2 永存的博客,无所不写107

6.3 对评论的控制108

6.4 评别人的博客109

6.5 用博客作纠正的评语110

6.6 《火线》明星斯特林格·贝尔在Myspace上给我来信111

6.7 博文发表后的修改113

6.8 长期的博客效应与相互联系114

6.9 博客团队115

6.10 写博客赚钱116

6.11 用博客赚钱与博主的理想不能兼容吗?121

6.12 用图像、视频和小配件装点你的博客:Photobucket、Instagram、Flickr和Pinterest等图片分享网站123

6.13 测算博客的访问量:流量、Alexa排名和Klout影响力排名125

6.14 不同的博客平台126

6.15 博客人像旧媒体的新闻记者一样有权享受《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吗?127

6.16 公民记者、《第一修正案》和“占领华尔街”129

6.17 博主与说客130

6.18 博客的匿名132

6.19 维基解密与匿名133

6.20 为他人写博客134

6.21 用你的博客改变世界136

6.22 一位镇长及其博客138

6.23 “穿睡衣的博客人”138

6.24 新新媒介与旧形式媒介的紧张进一步加剧141

6.25 新新媒介新闻时代仍然需要旧媒介报道143

6.26 旧媒介与新新媒介的共生:《迷失》与《危机边缘》电视剧里的复活节彩蛋145

第七章 Foursquare定位与硬件147

7.1 F0ursquare与iphone149

7.2 签到与真相150

7.3 隐私与定位150

7.4 移动媒介的必然趋势151

7.5 硬件之必需152

7.6 移动之代价153

7.7 新新媒介在无用之地变得有用154

7.8 汽车、公园和卧室里的智能电话155

7.9 电池是新新媒介的软肋156

7.10 iPhone、平板电脑、蓝牙和大脑156

第八章 地位稍次的新新媒介159

8.1 Myspace161

8.1.1 网“友”之缘起161

8.1.2 Myspace上的“欺凌”162

8.1.3 新新媒介为网络欺凌疗伤164

8.1.4 Myspace是一站式社交媒介的自助餐厅164

8.1.5 Myspace音乐与新新媒介165

8.1.6 Myspace诗歌167

8.2 Digg与Reddit168

8.2.1 呼朋唤友,花钱买“挖掘”或“埋葬”170

8.2.2 罗恩·保罗与巴拉克·奥巴马在Digg上对阵171

8.2.3 罗恩·保罗与旧媒介174

8.2.4 真实世界和大屏幕上的Reddit175

8.3 Second Life177

8.3.1 Second Life的历史和运行机制179

8.3.2 Second Life与真实生活界面180

8.3.3 Second Life里的一次研讨会180

8.3.4 肯尼·哈勃,Second Life里的天文学家182

8.3.5 Second Life里的性爱184

8.3.6 Second Life网上的《迷失》剧讨论小组185

8.4 Podcasting187

8.4.1 如何制作播客?188

8.4.2 播客制作蓝图一例188

8.4.3 播客的储存与流通:播客播放器、iTunes播放器和RSS阅读器189

8.4.4 播客成功案例:语法女王191

8.4.5 在智能手机上、汽车里听播客192

8.4.6 播客书193

8.4.7 播客与版权:播客音乐194

8.4.8 播客广告195

8.4.9 视频直播198

8.4.10 在线研讨会与视频播客200

第九章 新新媒介的阴暗面203

9.1 前新新媒介的滥用:欺凌、攻击与煽动206

9.2 网络流言与网络欺凌209

9.3 网络盯梢210

9.4 Twitter与恐怖主义211

9.5 利用克雷格分类广告招募人打劫银行213

9.6 网络垃圾214

9.7 旧媒介对新媒介的弊端反应过度:图书馆vs.博客人215

第十章 政治与新新媒介219

10.1 巴拉克·奥巴马,新新媒介和2008年的大选221

10.1.1 用新新媒介公告副总统人候选人失策222

10.1.2 总统就职典礼及政府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反响223

10.1.3 总统与黑莓手机224

10.1.4 开局顺当226

10.2 2010年的茶党和Twitter227

10.3 “阿拉伯之春”与媒介决定论228

10.4 “占领华尔街”汹涌澎湃,直选民主高潮再起230

10.5 2012年的美国大选232

补记2012年美国大选的借鉴意义234

参考文献236

第一版译后记265

第二版译后记267

作者介绍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