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质岩岩石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质岩岩石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461870.jpg)
- 程素华,游振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94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变质岩-岩石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变质岩岩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一、变质岩岩石学的范畴1
二、变质岩岩石学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1
第二章 变质作用的定义、条件和类型4
第一节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4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外部条件4
一、变质作用的温度4
二、变质作用的压力5
三、变质作用中的流体5
第三节 变质作用的类型5
一、区域变质作用6
二、接触变质作用7
三、动力变质作用7
四、热液变质作用8
第四节 多期变质作用及退变质作用8
第三章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成分关系图解9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9
一、变质岩原岩化学成分特征9
二、变质岩按化学成分的原岩类型10
第二节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1
一、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类型11
二、变质岩的矿物组合与矿物共生11
第三节 成分关系图解12
一、摩尔数、摩尔分数和摩尔分数直线13
二、摩尔分数三角形14
三、摩尔分数三角形上的投影15
四、固溶体投影17
五、复杂投影17
六、AFM图解18
七、ACF图解21
八、AKF图解22
第四章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23
第一节 变质岩的结构23
一、变晶结构23
二、交代结构26
三、变形结构27
第二节 变质岩的构造29
一、面理29
二、线理30
三、块状构造31
第三节 变余结构和变余构造31
一、变余结构31
二、变余构造32
第五章 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33
第一节 变质岩分类与命名的原则33
第二节 变质岩的基本名称33
一、由变质岩构造决定的基本名称33
二、由主要矿物成分决定的基本名称34
三、由强应变决定的基本名称34
四、特殊的基本名称35
第六章 变质反应、相律、变质相图、变质相、变质相系与P-T-t轨迹36
第一节 变质反应的基本原理36
第二节 平衡矿物组合与反应不平衡现象37
一、平衡矿物组合37
二、反应不平衡38
第三节 准稳定态与反应动力学39
第四节 变质反应的类型39
一、固体-固体反应39
二、涉及流体的反应41
三、氧化-还原反应43
第五节 相律在变质岩中的应用44
第六节 变质相图45
一、多组分体系相图的构筑:施赖尼马克斯定律45
二、相图的类型46
三、相图的计算软件48
第七节 变质级与变质带49
一、变质级49
二、变质带50
第八节 变质相51
一、变质相的概念51
二、变质相的类型52
第九节 变质相系55
第十节 P-T-t轨迹57
一、P-T-t轨迹的概念57
二、P-T-t轨迹研究方法57
第二篇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与变质岩63
第七章 接触变质作用与接触变质岩63
第一节 接触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接触变质作用的野外特征63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64
第四节 接触变质岩的主要类型65
一、泥质角岩65
二、斑点板岩67
三、长英质角岩67
四、大理岩68
五、钙硅角岩和矽卡岩69
六、基性角岩70
七、镁质角岩或片岩71
第五节 接触变质作用的研究意义72
第八章 动力变质作用与动力变质岩73
第一节 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73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的地质分布73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构造与类型74
一、动力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74
二、动力变质岩的分类76
第四节 原岩成分对动力变质岩的影响80
第五节 韧性剪切带的识别82
第九章 中低P/T区域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含混合岩)84
第一节 中低P/T区域变质作用的概念84
一、中P/T区域变质作用84
二、低P/T区域变质作用85
三、中低P/T区域变质作用实例85
第二节 中低P/T区域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89
一、结构89
二、面理构造89
第三节 中低P/T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90
一、超镁铁质岩类90
二、镁铁质岩类90
三、钙质岩类90
四、泥质岩类90
五、长英质岩类91
第四节 混合岩92
一、混合岩的定义92
二、混合岩的基本组成92
三、混合岩的分类93
四、混合岩的鉴定标志97
五、混合岩的研究方法98
六、混合岩的成因99
第十章 高P/T变质作用及超高压变质岩101
第一节 高P/T变质作用的概念101
一、低级高P/T变质作用101
二、蓝片岩相102
三、高压绿片岩相103
四、榴辉岩相103
第二节 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类型104
一、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概念104
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矿物学标志104
三、超高压变质岩的类型110
四、超高压变质岩的全球分布及其地质意义112
第十一章 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及热液变质岩114
第一节 气成热液变质作用的概念114
第二节 气成热液变质作用的形成机理114
第三节 热液变质岩的分类命名115
第四节 热液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16
一、蛇纹岩116
二、滑石菱镁岩117
三、青磐岩118
四、云英岩120
五、黄铁绢英岩121
六、次生石英岩123
七、热液黏土岩124
八、矽卡岩126
第十二章 埋藏变质作用和很低级变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130
第一节 埋藏变质作用与很低级变质作用的特点130
第二节 埋藏变质与很低级变质岩的特征131
一、沸石相131
二、葡萄石-绿纤石相131
第三节 埋藏变质与很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方法132
第四节 国内很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实例134
第十三章 洋底变质作用与蛇绿岩套岩石学、地幔岩石学135
第一节 洋底变质作用135
第二节 洋底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135
第三节 洋底变质作用的典型岩石类型136
一、细碧岩136
二、绿帘石岩137
三、角斑岩137
第四节 蛇绿岩套岩石学138
一、蛇绿岩套的概念138
二、蛇绿岩套的构造背景和侵位机制139
三、蛇绿岩套形成与洋壳的关系140
四、前寒武纪蛇绿岩140
第五节 地幔岩石学141
一、地幔岩的主要类型141
二、高温高压试验中的地幔岩理论模型141
三、上地幔的岩石分带142
四、下地幔的岩石分带144
第十四章 冲击变质作用及冲击变质岩145
第一节 冲击变质作用的概念145
第二节 冲击变质岩的鉴别标志145
一、冲击变质矿物145
二、冲击变质矿物晶体结构的破坏147
三、冲击变质的构造标志148
第三节 冲击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49
第四节 冲击变质作用的阶段划分151
第五节 冲击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151
第六节 冲击构造的研究前景153
第十五章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155
第一节 板块运动与变质作用155
一、汇聚型板块边缘155
二、离散型板块边缘:洋底变质作用157
三、转换断层158
第二节 板块构造及构造岩石组合158
第三节 前寒武纪变质岩石组合与早期地壳演化160
一、前寒武纪的年代划分160
二、太古宙的变质岩石组合160
三、太古宙高级变质与低级变质地体间的关系164
四、元古宙变质岩石组合164
第四节 与板块构造有关的构造岩石组合及其时代分布167
第三篇 不同化学类型岩石的变质作用170
第十六章 超镁铁质岩的变质作用170
第一节 引言170
第二节 变质超镁铁质岩170
一、岩石类型171
二、化学成分171
第三节 MSH体系中的变质作用173
一、MSH体系中的化学成分图173
二、最大含水的方辉橄榄岩的进变质作用173
第四节 CMASH体系中的变质作用176
一、水化含铝二辉橄榄岩的进变质作用176
二、冷却前迅速减压和抬升的影响177
第五节 超镁铁质岩的等变线178
第六节 地幔最上部的矿物组合178
第七节 地幔岩的蛇纹石化作用179
第八节 高温超镁铁质岩中的反应180
第九节 超镁铁质岩中的温度计和压力计182
第十节 含碳酸盐的超镁铁质岩182
一、蛇纹碳酸盐岩的变质作用183
二、皂石和菱镁古铜岩185
第十七章 镁铁质岩的变质作用187
第一节 镁铁质岩187
一、岩浆镁铁质岩的水化187
二、镁铁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188
三、化学图解关系和ACF投影图189
第二节 镁铁质岩的变质作用综述192
第三节 次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195
一、概述和野外实例195
二、CASH和NCMASH体系中的变质作用196
三、次绿片岩相-绿片岩相的过渡201
第四节 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201
一、引言201
二、绿片岩相中的矿物变化202
三、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过渡204
第五节 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205
一、引言205
二、角闪岩相中的矿物变化205
三、低压系列的角闪岩206
四、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过渡207
第六节 麻粒岩相和镁铁质麻粒岩的变质作用207
第七节 蓝片岩相的变质作用209
一、引言209
二、反应和组合210
第八节 榴辉岩相的变质作用212
一、榴辉岩212
二、反应和组合213
三、辉长岩类岩石中榴辉岩相215
第十八章 碳酸盐岩和不纯碳酸盐岩的变质作用219
第一节 引言219
第二节 化学图解关系219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21
一、白云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21
二、石灰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24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24
一、白云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24
二、石灰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27
第五节 杂质对碳酸盐岩变质的影响228
第六节 泥灰岩的变质作用229
一、引言229
二、贫铝泥灰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30
三、富铝泥灰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33
第七节 碳酸盐岩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236
第十九章 泥质岩类岩石的变质作用238
第一节 变质泥质岩238
第二节 泥质沉积物238
一、概述238
二、化学成分238
三、矿物成分239
第三节 泥质沉积物在变质前的变化239
第四节 泥质岩的中压变质作用240
一、化学成分和化学图解240
二、变质作用开始时的矿物组合240
三、ASH体系241
四、FASH体系中的变质作用243
五、涉及云母的反应245
六、KFMASH体系变质作用(AFM图)247
第五节 泥质岩的低压变质作用250
一、KFASH体系251
二、KFMASH体系252
三、堇青石-石榴子石-尖晶石平衡255
第六节 泥质岩的极高温变质作用与变泥质麻粒岩255
一、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255
二、麻粒岩257
第七节 “很富镁”泥质岩的变质作用259
第八节 泥质岩的高压低温变质作用260
第九节 变泥质岩中的特别成分262
第二十章 长英质岩石的变质作用264
第一节 长英质岩石264
第二节 变杂砂岩类264
一、引言264
二、变杂砂岩(变砂质岩)成分的变质作用264
三、变杂砂岩的造山变质作用265
四、变杂砂岩和变砂质岩的接触变质作用268
第三节 花岗质岩石269
一、葡萄石和绿纤石的出现269
二、黑硬绿泥石的出现270
三、微斜长石-透长石转换等变线270
四、榴辉岩相和蓝片岩相中的花岗质岩石271
五、混合岩化花岗岩类及紫苏花岗岩272
主要参考文献274
附录1 矿物代号276
附录2 英中文术语对照279
附录3 视相图的计算机模拟步骤284
附录4 图版说明及图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