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治理现代化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比较研究
  • 江必新,鞠成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5093744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治理现代化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个语境1

二、为什么要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4

三、本书的写作构想及框架5

第一篇 模式比较9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国家中心模式9

第一节 国家中心模式的理论脉络9

一、现代早期的国家中心论9

二、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中的国家中心论16

三、国家中心论在当代的展开22

第二节 国家中心论的理论基础26

一、国家作为反封建的革命者26

二、国家主权被请上神坛28

三、国家自主和理性31

第三节 国家中心论的主要论点34

一、国家垄断治理34

二、国家有效治理36

三、治理有赖国家39

第二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中心模式43

第一节 社会中心模式的理论脉络43

一、现代早期的社会中心论43

二、政治哲学和法律科学中的社会中心论46

三、社会中心论在当代的展开50

第二节 社会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53

一、秩序多元论53

二、国家失败论57

第三节 社会中心模式的主要论点63

一、现代治理的扁平化64

二、政府在治理中的边缘化66

三、强社会与弱国家69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间路线71

第一节 中间路线的兴起与脉络71

一、从社会中心向中间路线的转变71

二、中间路线的理论基础73

第二节 中间路线对另外两种模式的批评76

一、中间路线对国家中心论的批评76

二、中间路线对社会中心论的批评79

第三节 中间路线的主要论点83

一、重新重视国家的治理作用83

二、“国家—社会”关系框架下协作治理86

第二篇 工具比较93

第四章 等级式治理93

第一节 等级化科层制及其现代性之争93

一、作为等级治理核心的科层制93

二、对科层制现代性的批判96

第二节 强化等级式治理的三个动因99

一、对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回应99

二、对市场失灵的新认知103

三、对风险社会的控制需求104

第三节 等级式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调适106

一、等级式治理面临的问题106

二、等级式治理的未来调适110

第五章 交易式治理113

第一节 治理的市场化113

一、治理市场化的主要形式113

二、治理市场化的一般要素120

第二节 市场化对国家治理的影响121

一、市场化的消极影响121

二、等级式治理的反弹122

三、政府妥善处理市场主体、非政府组织关系的能力124

第三节 对市场化治理的元治理125

一、元治理的必要性125

二、元治理的实施127

第六章 合作式治理130

第一节 治理的合作化130

一、合作治理的可行性130

二、合作治理的形式132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在合作治理中的作用135

一、正确认识非政府组织135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形式136

第三节 政府在合作治理中的角色139

一、合作治理与政府转型139

二、政府发挥作用的形式141

第七章 劝说式治理144

第一节 劝说式治理的基础144

一、规训性权力与劝说治理144

二、社会资源与劝说治理146

第二节 劝说式治理的实施149

一、非政府主体的劝说治理149

二、政府的劝说治理151

第三节 对劝说式治理的元治理及调试153

一、对劝说式治理的元治理153

二、劝说与等级制的混合155

第八章 公共参与式治理157

第一节 公共参与的理论基础157

一、公民权与公共参与158

二、治理绩效与公共参与160

第二节 公共参与的主要形式161

一、公民参与161

二、社区参与163

三、专家参与165

第三节 公共参与治理面临的问题167

一、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问题167

二、问责与合法性问题170

第三篇 中国借鉴175

第九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及意义175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175

一、中国现代化大业进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175

二、中国大国治理事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179

第二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187

一、顺应历史潮流、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87

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解决转型期复杂矛盾的迫切需要188

三、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成功、服务改革大局的必然要求189

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190

五、探索新型政治文明、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191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需重点解决的问题192

一、治理模式的现代化192

二、治理工具的现代化197

第十章 国家治理模式现代化:采行温和的中间治理路线201

第一节 强化治理核心:依宪执政与依规治党201

一、全面推进依宪执政建设202

二、全面推进依规治党208

第二节 打造好政府:民主法治框架下的集权政治219

一、法治政治:魅力型政治向法理型政治过渡219

二、贤能政治:政治担当与民主问责互联227

三、高效政治:构建强有力的政府体系232

第三节 权力与权利双赢:国家与市场、社会良性互动235

一、国家与市场分工协作235

二、国家与社会分工协作240

第十一章 国家治理工具现代化:采用多样化治理工具247

第一节 治理思维转变与治理工具多样化247

一、治理思维转变:从重目标向重工具转变247

二、分领域灵活设计治理工具249

第二节 多样化治理工具的采用:以贪腐治理为样本251

一、贪腐治理的战略意义及现行治理举措251

二、贪腐治理思维的转变与制度反腐255

三、贪腐治理思维的转变与合作治理262

第三节 多样化治理工具的采用:以环境治理为样本271

一、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及现行治理举措271

二、环境治理思维的转变与交易式治理276

三、环保治理思维的转变与合作治理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