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 姚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 姚鼐研究
  • 周中明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40358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姚鼐(1731~1815)-人物研究;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徽学与地域文化丛书 姚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上编 综合研究3

第一章 姚鼐的时代背景3

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3

二封建统治的腐朽使中国错失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6

三为强化腐朽的统治而实行最为严酷、荒唐的文字狱9

四乾隆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由极盛而转入衰落11

第二章 姚鼐的家族传统15

一注重文化教育的书香门第16

二追求科举取士的人生道路19

三格守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21

四崇尚道德操守的君子家风23

第三章 姚鼐的人生之路26

一青少年时代:奋学好文,追求科举26

二中年时代:愤而辞官,追求性情34

三后半生:书院生涯,奠定桐城派之集大成51

第四章 姚鼐年谱93

下编 专题研究249

第五章 姚鼐对统治者的离心倾向和对自我的热烈追求249

一赞赏对科举“意不自得”、“绝不就试”者249

二颂扬官场上“绝意仕宦”、“自行其志”者253

三鼓吹作家创作要“自发其思”、“自适己意”257

第六章 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262

一姚鼐由奴才意识到主人意识的嬗变过程262

二姚鼐以古之“君子”、“大丈夫”为楷模的人格精神268

三姚鼐追求自我的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272

第七章 姚鼐对君子人格理想的坚守和追求277

一姚鼐为什么要特别看重君子277

二姚鼐笔下所描写的君子形象280

三姚鼐以君子的人格标准对那个社会所作的揭露和批判285

四姚鼐对君子人格的描写和阐述有哪些积极意义290

五姚鼐对君子人格的坚守和追求所给予我们的启示294

第八章 姚鼐中年主动辞官的原因辨析297

一对“乞病归”说的辨析298

二对“养亲”说的辨析301

三对“会文正公薨”说的辨析303

四对“于文襄当国”说的辨析305

五对“学术分歧”说的辨析307

六“不堪世用”是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309

七澄清姚鼐辞官真相的重要意义315

第九章 姚鼐与戴震的关系辨析317

一姚鼐与戴震“交相师”的情谊317

二姚鼐与戴震有着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323

三姚鼐为什么早年愿拜戴震为师,晚年却又对戴震横加指责329

四姚鼐与后期戴震在学术上的主要分歧334

五姚鼐与戴震的分歧主要说明了什么339

第十章 姚鼐“老年惟耽爱释氏之学”之我见343

一姚鼐老年耽爱佛学的证据343

二姚鼐“笃信”佛学是由于受到王文治等人的影响345

三姚鼐耽爱佛学的深层原因346

四姚鼐耽爱佛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质349

五老年耽爱佛学对姚鼐文学创作的影响352

第十一章 姚鼐爱民、济民和以民为本的思想356

一鼓吹“使斯民利无弗兴,害无弗去”356

二“活民而得罪,吾所甘也”359

三赞扬封建官吏中的爱民济民者是否就是美化和歌颂封建统治361

四“鼐江南庶民之一,实与亿兆同心”364

五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367

六姚鼐以民为本思想的时代特色369

第十二章 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373

一颂扬的是什么样的好官373

二凸显的贪官、昏官、庸官各有什么样的特征376

三在文学史上有哪些突破、创新和意义381

第十三章 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389

一姚鼐不写歌颂烈女的文章389

二姚鼐对“节女”、“孝妇”的歌颂有可取之处391

三姚鼐对母亲形象的描写及其所反映的新思想、新观念396

四在宣扬封建妇道的同时强调一个“情”字402

第十四章 姚鼐的求实精神和写实特色403

一求实,使姚鼐对儒、道、佛家思想皆能兼收并蓄403

二求实,使姚鼐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405

三求实,是姚鼐笔下褒扬从政为官者的准则407

四求实、写实,是姚鼐所遵循的创作原则408

五姚鼐散文的写实特色410

六姚鼐坚持求实、写实的原因413

第十五章 姚鼐关于散文平淡美的理论与实践416

一平淡美这一理论主张的具体内涵416

二平淡美在其创作上的主要表现420

三在理论和创作上追求平淡美的原因427

第十六章 姚鼐的“以诗为文”432

一怎样“以诗为文”433

二为什么要“以诗为文”441

三“以诗为文”对我国的散文艺术的贡献448

四认识姚鼐“以诗为文”有哪些意义456

第十七章 姚鼐的的语言艺术461

一寓丰富于简洁461

二寓深意于言外465

三寓工妙于自然472

四寓浓郁于平淡476

五寓神气于音节481

六姚鼐之所以能创造上述语言艺术特色的原因485

第十八章 姚鼐其人其文的民主性和进步性489

一宣扬做“亲民之吏”,有甘为“活民而得罪”的精神489

二赞扬“尽去苛征,商民喜之”,歌颂商人“明智绝人”491

三鼓吹“唯贤者为尊,其于男女一也”的平等思想492

四赞赏“绝意仕宦”,追求“自行其志”的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494

五张扬“自适己意”、“自发其思”的作家创作论497

六主张“与时俱进”、“与年日新”、“与世转移”499

七认识姚鼐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现实意义501

第十九章 姚鼐其人其文的封建性和保守性505

一为血腥镇压造反者的封建官吏唱赞歌505

二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涂脂抹粉507

三竭力鼓吹和褒扬忠孝节义等封建道德510

四误导人们寄希望于虚幻的封建迷信513

五竭力反对汉学,鼓吹程朱理学515

六“道与艺合”等自相矛盾的文学理论518

七宣扬“天数”、“天意”、“天命”的唯心史观521

八封建性和保守性给姚鼐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危害523

第二十章 姚鼐弟子对桐城派的“近代转换”——论近代桐城派“中兴”的原因及其历史经验527

一提出“因时”、“救时”等别具近代特色的文学主张528

二对作品内容和艺术上的创新534

三值得重新思考的三个问题542

附 录 资料汇辑550

一姚鼐的传记资料550

二姚鼐作品的序跋资料579

三对姚鼐的评论资料583

主要参考书目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