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秦时代生死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周秦时代生死观研究
  • 刘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400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生命哲学-研究-中国-周代;生命哲学-研究-中国-秦代;死亡哲学-研究-中国-周代;死亡哲学-研究-中国-秦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周秦时代生死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姜建设1

绪论1

第一章 生命意识的觉醒9

第一节 西周以来人的主体性的确立9

一、西周统治者的民本德治思想10

二、神人关系的演进和人本主义的确立11

三、诸子对生命的人文关怀13

第二节 儒道诸子的生命本质观21

一、气的本源化与生命的物质性22

二、气的伦理化与生命的社会性26

三、气生于道与生命的自然性29

四、气的消解性与生命的有限性33

第二章 死亡本质的发现36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人对死亡本质的一般认识37

一、死亡的定义37

二、死为必然38

第二节 儒家的死亡本质观39

一、生死命定40

二、死为安息42

第三节 道家的死亡本质观44

一、生死命定44

二、生死一体46

三、生死物化50

第四节 凶死和善终54

第三章 死后的另类存在及其归宿61

第一节 魂魄61

第二节 鬼神67

一、春秋战国时人的一般鬼神观念67

二、儒家的鬼神观74

三、墨家的鬼神观84

四、有神论与无神论之争的实质90

第三节 死后的归宿100

一、地下黄泉100

二、天上帝所103

第四章 面对死亡的情感表达106

第一节 哀死与理性——儒家的死亡态度106

第二节 顺化与旷达——道家的死亡态度111

第三节 轻生与重死——墨家的死亡态度120

第四节 冷酷与刻薄——法家的死亡态度123

第五章 死亡处置仪式的功能指向126

第一节 慎终追远——儒家对丧祭仪式的功能强调127

一、凝聚家族,强化人伦关系131

二、强化“孝”的观念,彰显道德价值理念133

三、维护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136

第二节 埋葬有节——墨家的丧葬观143

第三节 真正的薄葬者——道家的丧葬观145

第四节 厚葬和薄葬之争的实质148

第六章 生命价值的死亡表达154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人对生命价值的抉择和体认155

一、死亡价值观的追溯155

二、强烈肯定生命价值的方式——自杀157

三、用死亡诠释的生命价值内涵161

第二节 儒家的死亡价值观173

一、社会秩序——儒家人生价值的出发点174

二、仁、义、礼、智、信——儒家人生价值观的内涵177

三、修、齐、治、平——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180

四、杀身成仁——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极端取向182

第三节 道家的死亡价值观186

一、道家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来源187

二、道家死亡价值的衡量尺度188

三、道家全生保身的生存原则191

四、道家杨朱学派的死亡价值观199

五、对道家死亡价值观的评判203

第四节 墨家的死亡价值观206

一、兼爱——墨家的生命价值预设207

二、义和利——墨家的死亡价值准则208

三、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家的死亡价值实践211

第五节 法家的死亡价值观216

一、人性私和人性恶——法家构建价值观的根本依据216

二、名和利——法家死亡价值的根本标准217

三、以君为本——法家价值观实现的功能指向219

四、法家的死亡价值观与其个人的悲剧性222

第七章 追求死亡超越的努力231

第一节 死亡超越的起源——灵魂不朽233

第二节 宗族延续的死亡超越路径——家族不朽235

第三节 价值创造的死亡超越路径——三不朽241

第四节 对理想存在境界的追求——真人境界247

第五节 对死亡的直接抗拒——个体不死256

结语266

参考文献273

后记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