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祥民主编;田其云,陈冬,申进忠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509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资源保护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环境与环境保护1
第一节 人类环境1
一、对环境的一般理解及分类1
二、环境法中的环境3
三、环境法学中的环境概念及其特点4
第二节 环境损害6
一、环境损害的种类及表现6
二、环境损害的特点7
三、环境损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实质根源8
第三节 环境保护9
一、环境保护的概念及主要内容10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11
第四节 环境保护的主体与环境保护的义务12
一、广泛的环境保护主体13
二、普遍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14
第二章 环境法与环境法学15
第一节 环境法15
一、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15
二、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16
三、我国环境法的历史发展18
第二节 环境法学20
一、环境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0
二、环境法学的历史与发展21
三、环境法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24
第三章 环境法的体系26
第一节 环境法体系的概念及特点26
一、环境法体系的概念26
二、环境法体系的特点27
第二节 环境法体系的构成28
一、环境法体系的内部结构28
二、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0
三、环境法体系的边界32
第四章 环境法的指导思想34
第一节 环境法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演变34
第二节 环境法的基本指导思想35
一、环境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35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6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40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对环境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41
一、保护41
二、救治41
三、救济42
四、保全42
第五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43
第一节 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43
一、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念43
二、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43
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意义44
第二节 环境法的若干基本原则44
一、协调发展原则44
二、预防为主原则45
三、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46
四、公众参与原则47
第六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48
第一节 环境规划制度48
一、国土规划48
二、环境保护规划49
三、自然资源规划49
第二节 环境预防制度49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9
二、“三同时”制度50
第三节 环境规制制度50
一、环境标准制度50
二、环境许可制度51
三、环境监察制度52
四、环境监测制度52
五、限期治理制度52
第四节 环境经济制度53
一、环境税费制度53
二、排污配额交易制度54
三、补贴制度54
四、押金制度55
第五节 环境引导制度55
一、环境契约、环境指导和环境奖励55
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56
三、环境标志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56
四、环境教育制度57
第六节 环境救治制度57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57
二、生态修复制度58
三、自然保护区制度58
第七章 环境法的调整方法60
第一节 环境法调整方法的概念及体系的形成60
一、环境法调整方法的概念60
二、环境法调整方法的种类60
三、环境法调整方法的发展61
第二节 环境法调整方法体系62
一、环境法的调整方法体系62
二、环境法调整方法体系的构成63
第八章 污染防治法69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69
一、环境污染69
二、环境污染类型与防治70
第二节 污染防治法体系70
一、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71
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73
第九章 资源保护法76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76
一、自然资源76
二、自然资源类型及其利用77
三、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由来与发展78
四、自然资源问题的本质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义务本位79
第二节 自然资源法律体系80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概念80
二、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立法体系80
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82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83
一、自然资源产权制度83
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制度84
第十章 环境退化防治法86
第一节 环境退化与环境退化防治法86
一、环境退化及其类型86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及其出发点88
第二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律制度89
一、节能减排制度90
二、退耕还林、还草制度91
三、环境退化区域综合防治体系制度92
第十一章 生态保护法94
第一节 生态保护法及其产生、发展94
一、生态保护法的概念94
二、生态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95
三、我国的生态保护立法95
第二节 生态保护法的原则与制度96
一、生态保护法的原则96
二、生态保护法的制度98
第十二章 环境规划法101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环境规划法101
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与分类101
二、环境规划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103
三、环境规划法103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04
一、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04
二、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05
三、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关系106
第三节 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和事务规划107
一、环境保护区域规划107
二、环境保护事务规划110
第十三章 环境许可法114
第一节 环境许可和环境许可法114
一、环境许可114
二、环境许可法115
第二节 环境污染防治中的许可制度115
一、排污许可115
二、防止废物污染环境的许可制度116
三、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中的许可117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许可制度118
一、取水许可119
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许可120
三、林木采伐许可121
四、海域使用许可121
第四节 生态保护中的许可制度122
一、物种资源保护中的许可122
二、生物安全管理中的许可123
三、生物关键栖息地保护许可123
第十四章 环境税法125
第一节 环境税125
一、环境税的概念125
二、环境税的特征126
第二节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功能127
一、环境税的理论基础127
二、环境税的基本功能129
第三节 环境税制实践130
一、环境税制的发展130
二、环境税的种类131
三、我国的环境税制131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法133
第一节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法133
一、环境监测133
二、环境监测法135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主体与环境监测管理体制136
一、环境监测主体136
二、环境监测网137
三、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138
第三节 环境监测法的主要制度139
一、环境监测成果的管理与使用制度139
二、环境监测报告制度139
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制度140
四、环境监测责任制度141
第十六章 环境信息法143
第一节 环境信息143
一、环境信息143
二、环境信息公开及其意义144
第二节 环境信息法及其历史发展145
一、环境信息法145
二、建立环境信息法的意义145
三、环境信息法的产生与发展146
第三节 环境信息法的基本原则146
一、保障公众环境信息权原则147
二、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147
三、利益衡量原则147
四、环境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原则147
五、不收费原则148
六、信息自由使用原则148
七、国际交往中的对等原则148
第四节 环境信息法的基本制度148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148
二、环境信息收集、处理制度149
三、环境信息的申请制度150
四、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150
五、环境信息帮助与救济制度150
第十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法15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法151
一、环境影响评价151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151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环境法相关原则制度的关系152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153
一、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54
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58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特点162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62
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163
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63
第十八章 清洁生产法与循环经济法165
第一节 清洁生产促进法165
一、清洁生产及其意义165
二、我国清洁生产法的历史发展166
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67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169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169
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169
三、循环经济法及其历史发展170
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72
第十九章 环境教育法176
第一节 环境教育176
一、环境教育176
二、环境教育的意义178
三、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179
第二节 环境教育法180
一、环境教育法的概念180
二、国外的环境教育法181
三、我国的环境教育法182
第二十章 环境诉讼187
第一节 环境民事诉讼187
一、环境民事诉讼的含义187
二、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187
第二节 环境行政诉讼190
一、环境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点190
二、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91
第三节 环境刑事诉讼191
一、环境刑事诉讼的概念192
二、环境刑事诉讼的特征192
第四节 环境公益诉讼193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种类193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194
第二版后记197
原版后记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