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
  • 赵雅丽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079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市-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清京师南城政治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关于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一、政治文化界定1

二、南城政治文化考量4

三、宣南文化形态的变迁8

第一编 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第一章 翰詹衙门的功能及其属员的政治能量一、起源及历史沿革13

二、清代翰詹衙门的功能及清要官员的政治能量26

三、清要官员的地域优势及其对儒学经世的认同28

四、小结33

第二章 京师南城的区域文化环境一、“士流题咏率署宣南”35

二、宣外名宿分布概况53

三、京南士人生活素描68

第三章 王朝危机与宣南议政风气的萌发一、嘉道社会危机91

二、议政风气的文化来源和宣南地域环境97

三、议政风气的萌动:以洪亮吉“极言时政启”为例106

四、议政风气的扩展:以黄爵滋“禁烟疏”为例126

第四章 咸同以降南城士人的交际网络与信息来源一、咸丰朝的朝士派别与法源寺聚会135

二、同光朝士人的交际网络与信息来源138

三、清流人士的互援149

四、各种社交圈子:以李慈铭为例152

第二编 横向探析:建言种种和政治参与第五章 时人论清流的史料与史识一、辜鸿铭163

二、胡思敬165

三、瞿兑之167

四、刘成禺170

五、郭嵩焘171

六、其他172

七、小结175

第六章 同光两朝清流派建言种种一、整顿吏治179

二、修德除奢182

三、延揽人才185

四、州县久任186

五、广开言路187

六、寄养宗室188

七、改革科举189

八、应对洋务190

九、涉外强硬197

十、小结198

第七章 清流群体的政治纳用和政治参与一、清流群体的政治纳用200

二、形形色色的政治参与举例220

第三编 纵向考察:同光两朝重大事件中清流派从议政到干政的发展势头第八章 罢黜议政王奕诉一、辛酉政变后慈禧与奕诉的权力砝码234

二、慈禧提升名儒清流240

三、蔡寿祺劾恭王始末242

四、小结249

第九章 京师同文馆之争一、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发论争之症结255

二、天文算学馆之争及中枢的折中与制衡262

三、清议的先声277

四、小结292

第十章 天津教案中的清议与廷争一、讹言:天津教案的导火索298

二、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理津案的困境302

三、清议与廷争306

四、小结310

第十一章 中俄伊犁交涉:清流派的集体亮相和行动一、主战、拒约、改约的思想基础315

二、应对海防、边防双重危机交错的讨论320

三、伊犁交涉:清流派的同调驳击325

四、伊犁改约:民族危机下的激情与自信349

五、小结353

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中的廷议:清议群体联合发言势头的扩展一、京师情形:百物腾贵、灾民载道和权要奢靡的强烈反差357

二、拈香祈雨的“罪己”仪式360

三、科道言官的建言:荒政恤民363

四、翰林清流的吁请:广开言路、遇灾修省367

五、清流派与地方政要的较量370

六、翰詹科道联合发言的势头378

七、“除奸邪”与开言路主张的激进化393

八、小结404

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清流派发言的新一轮高潮一、不即不离:宗藩观念下能力与道义两难抉择407

二、和战两歧:清流派主战的清议推动411

三、联合黑旗军抗法的清议努力420

四、弹劾枢臣与甲申易枢423

五、“李福协定”:“清议皆击李鸿章”428

六、清流骨干的擢升与清流群体的星散438

七、小结447

第十四章 铁路之争:清流派与洋务官僚的求强趋同一、抵制洋人筑路449

二、李鸿章的“有倡无和”453

三、议修清京铁路的论驳457

四、开修津通铁路的台谏舆论465

五、“下铁路之诏”:“青牛角”张之洞的助力481

第十五章 清流派干预内宫权力的尝试一、安德海案488

二、阻修圆明园494

三、干预帝统“家法”:“孤臣”吴可读的“尸谏”506

四、庚辰午门护军太监斗殴案522

五、小结527

第十六章 以权力为中心:内宫对清流的支持与压制一、内宫对清流的支持529

二、“甲申易枢”后内宫对清流的压制及议政声音的流散543

三、小结550

代结语:清末教育改革主角张之洞:清流本色及其变异一、新政上谕解析:西方富强之源纳入儒学的论述555

二、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的清议风格解析558

三、科举渐废:力求稳健的改革思路与举措568

四、“保存国粹”:中学与西学并行的新体认577

五、小结581

附:参考书目585

后记5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