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最新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最新版
  • 孙建鹏,王岩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80218609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教材;行政管理-能力倾向测验-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最新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概述3

第一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基本情况3

第一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特点3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基本概念3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性质和特点3

第二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程序4

一、施测须知4

二、施测方法简述4

三、答题卡填涂方法4

第二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命题预测6

第一节 2010年之前国家公务员行测命题规律6

一、考试时限和题量6

二、题型与题量6

第二节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命题趋势7

一、数量关系7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8

三、判断推理9

四、常识判断10

五、资料分析10

第三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方案11

第一节 分阶段复习方法指导11

一、前期准备阶段11

二、复习强化阶段11

三、考前冲刺阶段12

第二节 各类题型的备考建议13

一、数量关系13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13

三、判断推理13

四、常识判断13

五、资料分析13

第三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场对策14

一、做题之前的准备工作14

二、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14

三、对拿不准题目的考试技巧14

四、选择题做题技巧15

第二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项讲解19

第一章 常识判断19

第一节 常识判断综述19

考情分析与预测19

解题方法与技巧19

一、排除法19

二、去同存异法20

三、印象认定法20

四、比较法20

五、大胆猜测法20

第二节 法律常识20

基础知识索引20

一、法理学20

二、宪法21

三、行政法23

四、刑法28

五、民法33

例题讲解37

真题实战演练38

参考答案43

第三节 政治和经济常识43

基础知识索引43

一、考试特点透析43

二、基础知识43

例题讲解46

真题实战演练47

参考答案50

第四节 历史文化常识50

基础知识索引50

一、中国古代史概要50

二、世界历史概要52

三、文学常识53

四、文化常识55

例题讲解57

真题实战演练57

参考答案59

第五节 自然科技常识59

基础知识索引59

一、中国科技史概要59

二、世界科技史概要62

三、高新技术与环境问题63

四、生活中的科普常识67

例题讲解68

真题实战演练69

参考答案71

第六节 管理学常识72

基础知识索引72

一、管理72

二、组织72

三、行政决策73

四、行政监督74

五、行政改革74

六、政府职能的转变75

例题讲解76

真题实战演练76

参考答案77

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78

第一节 片段阅读78

考情分析与预测78

解题方法与技巧79

一、2—1—3分步解题法79

二、掌握材料的篇章结构80

三、善用排除法80

四、同义替换法80

五、反证推断法80

六、强调重点法80

七、成分分析法80

八、排同求异法80

题型解析与透视81

一、概括主旨题型81

二、分析推断型83

三、态度观点型85

四、词句理解型88

五、拟定标题型90

六、意思衔接型92

七、语句排序型94

真题实战演练95

参考答案及解析103

第二节 选词填空106

考情分析与预测106

解题方法与技巧107

一、语感选择法107

二、正确释义法107

三、望词生义法108

四、联想想象法108

五、排除代入法108

六、优势作答法108

题型解析与透视109

一、实词109

(一)从词的意义方面109

(二)从词的色彩方面111

(三)从词的用法方面113

(四)根据语言环境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114

二、虚词116

(一)虚词分类116

(二)如何正确使用虚词117

(三)如何正确选填关联词语118

三、成语120

(一)辨语义121

(二)辨语源121

(三)辨色彩121

(四)辨对象121

(五)辨范围121

(六)辨微殊121

(七)辨语境122

(八)辨语法功能122

真题实战演练123

参考答案及解析127

第三节 其他考查方式129

一、字的辨析130

二、词语辨析130

三、句的辨析131

地方真题演练132

参考答案及解析134

第三章 判断推理135

第一节 图形推理135

考情分析与预测135

解题方法与技巧136

【常考题型】136

【创新题型】139

【方法与技巧】140

题型解析与透视140

一、类比图形推理140

1.图形数量的变化140

2.图形的旋转或翻转144

3.图形阴影部分的变化145

4.图形的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146

5.图形轴对称或中心对称147

6.图形的大小形状变化148

7.图形的移动148

8.图形的拆分148

9.图形的权重变化149

10.图形重心变化149

11.图形封闭149

12.面积、体积相等及其变化150

13.路线问题150

二、视觉图形推理150

1.图形的数目的变化150

2.图形周期性规律变化151

3.图形的旋转变化152

4.图形回到初始位置或图形对称152

5.图形的权重153

6.图形间的细微差别153

三、多图形的推理153

四、图形折叠158

五、图形重组160

1.图形移动160

2.片块组合161

3.立体组合161

真题实战演练162

参考答案及解析166

第二节 逻辑判断168

考情分析与预测168

知识储备与学习169

一、简单推理169

(一)概念与定义169

(二)直言命题与直接推理171

(三)三段论推理172

二、复合命题和复合推理176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76

(二)选言命题及其推理177

(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179

(四)负命题及其推理183

解题方法与技巧184

【解题步骤】184

【解题方法】185

【高分技巧】185

题型解析与透视185

一、直接推论型185

二、结构比较型189

三、规律运用型(逻辑学知识运用型)190

四、加强前提型192

五、削弱结论型194

六、逻辑推导型196

七、解释型197

八、数字技巧型198

九、结论型199

真题实战演练200

参考答案及解析206

第三节 定义判断209

考情分析与预测209

知识储备与学习209

一、定义构成要素209

二、定义基本特征210

三、定义的逻辑方法210

四、定义的规则210

解题方法与技巧210

题型解析与透视211

参考答案及解析226

第四节 类比推理228

考情分析与预测228

解题方法与技巧229

一、找准词语间的逻辑关系229

二、分析词语的内涵和外延229

三、类比推理三大易错点分析229

四、类比推理两大实战方法230

题型解析与透视230

1.反义词、同义词和近义词关系230

2.充分必要条件关系231

3.因果关系231

4.整体与部分关系231

5.工具与作用的关系232

6.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232

7.作者与作品232

8.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232

9.属种关系232

10.工具与作用对象232

11.专业人员与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233

12.事物的来源(起源)与事物的关系233

13.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233

14.物品与制作材料233

15.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234

16.修辞方式234

17.汉语与音译词的关系234

18.动作与承接的关系234

19.词语间的关系234

20.同一对象的不同表达方式234

真题实战演练234

参考答案及解析237

第四章 数量关系240

第一节 数字推理240

考情分析与预测240

【考纲提示】240

【考点与题量】240

解题方法与技巧241

【解题步骤】241

【解题方法】241

【思维技巧】242

题型解析与透视243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243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245

三、平方数列及其变式246

四、立方数列及其变式246

五、幂数列及其变式247

六、和数列与差数列248

七、积数列和商数列249

八、组合数列249

九、特殊组合数列(分数数列等4种)250

十、其他规律数列252

十一、数图推理254

【规律总结】数字推理多种思路的统合综效255

真题实战演练256

参考答案及解析259

第二节 数学运算264

考情分析与预测264

【考纲提示】264

【考点与题量】264

解题方法与技巧264

【复习策略】264

【复习要求】265

【解题方法】265

【高分技巧】266

题型解析与透视266

一、利用“数的特性”解决问题266

1.数的整除特性266

2.乘方尾数变化267

3.数的奇偶性268

4.数的分解269

5.公约数与公倍数270

【规律总结一】利用“数的特性”解题270

二、算式计算问题271

1.凑整法271

2.尾数法(末位相加)271

3.分组计算272

4.基准数法272

5.因式分解与提取公因式272

6.利用数学公式273

7.换元法273

8.裂项法274

【规律总结二】速算与巧算274

三、应用类数学运算274

1.比较大小问题274

2.数列问题275

3.平均数问题277

【规律总结三】常用公式的变形使用278

4.比例问题278

5.工程问题279

6.溶液问题281

【规律总结四】十字相乘法在比例问题中的应用281

7.排列组合282

8.概率问题285

9.抽屉原理286

【规律总结五】排列、组合与阶乘等的运用286

10.植树问题287

11.方阵问题287

12.过河问题288

【规律总结六】加1减1相关问题的应用289

13.和差倍问题289

14.年龄问题290

15.利润问题290

16.盈亏问题291

17.余数问题291

18.周期问题292

19.星期、日期问题292

【规律总结七】余数的运用293

20.集合问题293

21.统筹与配套问题293

22.逆推问题294

23.鸡兔同笼问题(错题、次品问题)295

24.分段计算问题295

25.路程问题296

26.钟面问题297

27.坏钟问题298

28.牛吃草问题298

29.平面图形问题299

30.立体图形问题300

31.几何特性问题301

【规律总结八】几何问题的解题规律301

真题实战演练301

参考答案及解析306

第五章 资料分析312

第一节 资料分析综述312

考情分析与预测312

【题型题量】312

【考点提示】313

【命题预测】313

知识储备与学习315

一、认识资料中的常识315

二、把握资料中的关键词319

解题方法与技巧321

【解题方法】321

【高分技巧】322

第二节 文字资料322

题型简介322

例题讲解322

真题实战演练327

参考答案及解析329

第三节 表格资料331

题型简介331

一、统计表的构成331

二、怎样读统计表332

三、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332

例题讲解333

真题实战演练339

参考答案及解析341

第四节 图形资料342

题型简介342

一、统计图的种类342

二、统计图的构成343

三、统计图的解题步骤343

题型解析与透视343

一、曲线图343

二、条形图346

三、圆形图347

四、网状图349

五、混合图350

真题实战演练353

参考答案及解析357

第五节 综合资料358

题型简介358

题型解析与透视358

真题实战演练362

参考答案及解析364

第三编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经典评析364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369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经典评析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