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明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明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94544.jpg)
- 启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75125005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明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远古卷(从传说时代到商代)第一章 远古历史的理解问题15
一 从顾颉刚的“层累说”说起15
二 再从《山海经》说起17
三 精神的考古20
四 神话中的史话23
第二章 文明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26
一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26
二 文明的起源何以可能28
三 文明起源的一元与多元32
第三章 从传说看远古的历史35
一 中国神话传说诸特点35
二 作为中华民族之共祖的黄帝38
三 从三皇到五帝41
四 禅让说与原始民主制44
五 大禹与洪水之谜的破揭48
第四章 夏代文明53
一 “夏”的由来53
二 华夏集团与夏文明的起源55
三 家天下的确立58
四 家国合一与中国政治模式61
五 九鼎与九州63
六 夏代家天下的维系66
第五章 商代文明71
一 商同夏的关系71
二 汤与伊尹73
三 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76
四 商代的国家形态79
五 商代的方国81
六 人祭与人殉82
七 甲骨文字及其他86
第六章 中国先民的英雄时代91
一 英雄时代的世界历史共性91
二 夸父的启示95
三 青铜器的启示98
四 嗜酒的商代人101
五 乐舞与先民的精神气质103
六 史诗问题106
第七章 远古时代的神灵崇拜109
一 先民神灵崇拜的一般规律109
二 两种生产与两种崇拜体系113
三 中国先民的生殖崇拜114
四 龙崇拜123
五 祖庙与祖先崇拜126
六 上帝崇拜129
七 政治化的巫术131
上古卷(从西周到汉武帝时代)第一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139
一 周族的起源139
二 武王伐纣142
三 “汤武革命”小议144
四 封邦建国148
五 宗法制度150
六 国野制度153
七 畿服制度155
八 井田制度157
九 城邦问题160
十 生生之谓易164
十一 天的崇拜170
第二章 周公与中国文明的转向174
一 殷周文明之异同174
二 周公之僭位177
三 周公的“伦理宗教”185
四 周公制礼作乐190
五 中国文明模式的初步形成194
第三章 中国的“轴心时代”201
一 世界历史意义上的“轴心时代”201
二 由官学到私学204
三 士的兴起211
四 道:中国知识分子的十字架215
五 夷夏之辨与文野之辨227
六 民本同民主之间231
第四章 春秋:礼乐的崩坏238
一 西周的衰落238
二 春秋时期社会变革之性质239
三 礼乐之崩坏244
四 诗亡然后春秋作246
五 霸业与霸道251
六 社会等级制度的瓦解257
第五章 战国:礼乐崩坏之后262
一 战国七雄262
二 各国的变法265
三 新的经济形态267
四 插叙: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思考270
五 商业的繁荣278
六 楚文化283
七 屈原臆说289
第六章 六家要论293
一 六家之异同293
二 墨家要论298
三 名家要论301
四 阴阳家要论304
五 道家要论311
六 法家要论318
七 儒家要论322
八 平心论孔子327
第七章 秦帝国之短命332
一 秦的统一332
二 吕不韦和他的《吕氏春秋》336
三 秦代的建制338
四 焚书坑儒342
五 秦王朝短命之原因344
六 德与力的最后较量:楚汉之争347
第八章 汉代的兴盛与大一统文明模式的形成355
一 汉承秦制355
二 从分封到削藩357
三 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362
四 董仲舒的儒学宗教化366
五 公羊学与知识分子的道势两难371
六 大一统的教育制度374
七 尚贤原则下的文官制度377
八 礼法合一384
九 重农而抑商388
十 外柔而内厉395
中古卷(从汉武帝时代到盛唐时期)第一章 汉王朝由盛而衰405
一 盛极而衰405
二 王莽改制411
三 外戚与宦官的专权416
四 党锢之祸422
五 今古文经学之争427
六 谶纬之学433
七 佛教的传入439
八 道教的产生443
第二章 四百年的动荡与分裂447
一 中国式的统一与分裂447
二 三国鼎立450
三 司马氏的统一454
四 西晋:表面的统一455
五 五胡乱华458
六 北魏的统一与再次分裂463
七 东晋的门阀政治与南北战争468
八 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470
第三章 乱世之中的文明形相472
一 中国文明主流的歧出472
二 门阀制度474
三 经学式微与玄学风盛479
四 所谓“魏晋风度”484
五 道教的变革493
六 佛教的艰难发展498
七 儒学命脉的维持505
八 文学艺术之自觉如何可能509
九 魏晋时代所形成的中国式的审美512
第四章 新的繁荣518
一 隋朝:又一个短命的王朝518
二 贞观之治522
三 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527
四 开元政治529
五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初步形成531
六 盛唐气象535
近古卷(从安史之乱到鸦片战争)第一章 唐王朝由盛而衰551
一 由杨贵妃想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551
二 安史之乱554
三 藩镇割据556
四 宦官与朋党558
五 黄巢起义与唐的灭亡561
六 五代十国564
第二章 柔弱的宋王朝567
一 文明与野蛮的变奏567
二 皇权的更为集中569
三 宋初同辽、夏之关系573
四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574
五 金兵的入侵与北宋的灭亡577
六 南宋王朝的苟且偷生580
七 两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582
第三章 蒙古人的百年统治586
一 蒙古族的兴起与扩张586
二 元朝的汉化统治与民族压迫589
三 《马可·波罗游记》及其世界历史意义593
四 元朝的残暴统治及其灭亡597
第四章 腐朽而极端专制的明王朝601
一 朱元璋的发迹与建国601
二 朱元璋的极权政治604
三 骇人听闻的文字狱606
四 朱元璋的几分好处609
五 宦官的猖獗612
六 张居正改革615
七 东林党人617
八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620
九 由李闯王再议中国文明的深层结构626
第五章 清王朝:最后一个旧式的专制王朝631
一 满人的崛起631
二 清政府的民族压迫632
三 皇权的更为强化635
四 清代的文字狱638
五 考据学及图书的整理与编纂642
六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正式形成646
第六章 禅宗:中国化的佛教649
一 隋唐时代的佛教宗派649
二 禅宗与中国的宗教改革653
三 禅宗的发展656
四 佛教的中国化659
第七章 宋明理学663
一 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663
二 理学的建立与早期发展666
三 朱熹与陆九渊673
四 王阳明与“王学末流”679
第八章 晚明思潮686
一 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景观686
二 新的理欲观689
三 新的义利观693
四 新的政治观696
五 晚明思潮与中国式的启蒙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