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贫困测度与政策评估 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问题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贫困测度与政策评估 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问题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4656226.jpg)
- 张建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253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城镇-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贫困测度与政策评估 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问题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
二、贫困测度研究进展和现状简述3
三、反贫困政策评估方法简评9
四、本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主要内容16
(一)研究目标16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
(三)主要研究内容17
第一章 中国转型时期的城镇贫困:形成与特征22
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征22
二、城镇贫困的属性与形成的宏观解读32
(一)从贫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观察中国城镇贫困模式32
(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城镇贫困问题的加剧34
三、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的影响因素与特征40
(一)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对城镇贫困影响的主要因素40
(二)转型时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42
第二章 贫困线计算:贫困人口识别45
一、绝对贫困线45
(一)绝对贫困线计算方法:文献评述45
(二)转型时期城镇绝对贫困线计算50
二、相对贫困线56
(一)相对贫困线计算方法:文献评述56
(二)转型时期城镇相对贫困线计算57
三、主观贫困线58
(一)主观贫困线计算方法58
(二)转型时期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计算60
四、贫困线与低保线64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现状65
(二)“低保线”和贫困线70
第三章 总量贫困测度75
一、总量贫困测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76
(一)数学符号76
(二)有关贫困的一些基本公理77
二、总量贫困测度方法的评述79
(一)传统总量贫困测度方法80
(二)基于公理方法的总量贫困测度82
(三)基于福利方法的总量贫困测度89
三、基于家户微观数据测度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93
(一)总量贫困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93
(二)总量贫困测度结果93
四、基于分组数据测量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95
(一)分组数据测度贫困和不平等的方法96
(二)中国城镇的贫困和不平等测度99
第四章 多维度贫困测度104
一、多维度贫困测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106
(一)基本概念和数学符号106
(二)多维度贫困公理107
二、多维度贫困测度方法:文献评述109
三、转型时期中国城镇贫困多维度测度113
(一)Watts多维度贫困指数113
(二)Watts多维度贫困指数在中国的应用116
第五章 基于家户视角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123
一、对城镇户籍人口的考察124
(一)不同分类下的贫困发生概率124
(二)城镇户籍人口的贫困构成131
(三)失业与城镇职工贫困132
二、对城镇农民工的考察137
三、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141
(一)城镇贫困人口的生存特征142
(二)城镇贫困人口的社会特征146
(三)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域特征151
四、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分析154
(一)影响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的因素154
(二)计量模型159
(三)计量结果分析161
五、兰州市城市贫困家户调查分析162
(一)研究设计——基本思路与方法162
(二)数据分析164
(三)贫困成因169
六、江门市城市贫困家庭的调查分析176
(一)江门市概况176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176
(三)调查的主要结果177
(四)简短的结论182
第六章 中国城镇反贫困政策评估:宏观政策的减贫效果184
一、宏观的城镇反贫困政策概述185
(一)促进就业政策185
(二)财政政策186
(三)金融信贷政策186
(四)乡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187
二、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F-G-T贫困指数的视角187
(一)文献综述188
(二)经济增长减贫效果的测度方法:减贫经济增长率190
(三)数据来源194
(四)实证分析结果和政策意义196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199
三、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评估:脱贫时间指数的视角200
(一)贫困线、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201
(二)中国城镇的贫困状况:脱贫时间与F-G-T指数的对比204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208
四、中国的城市化对城乡内部及总体贫困的影响:1981—2001209
(一)分析框架和相关模型:Son的贫困分解方法211
(二)贫困线的确定和F-G-T贫困指数的计算214
(三)分析结果216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222
第七章 中国城镇反贫困政策评估:开放政策的减贫效果225
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226
(一)外国直接投资影响贫困的机制及效果226
(二)FDI与我国城镇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229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238
二、出口贸易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239
(一)出口贸易影响贫困的机制及效果239
(二)出口贸易与我国城镇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242
(三)FDI和出口贸易对城镇贫困的影响的比较249
三、全球化与城镇贫困的进一步分析:以中部6省为例250
(一)模型250
(二)实证研究的结果与解释253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256
第八章 中国城镇反贫困政策评估:救助性扶贫政策的效果258
一、救助性城镇反贫困政策概述259
(一)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259
(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59
(三)城镇廉租房制度260
(四)医疗救助制度261
二、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262
(一)评估理论方法263
(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265
(三)结论270
三、住房补贴政策的评估和改善272
(一)贫困人口住房补贴方式的选择273
(二)廉租房制度及其保障效果280
(三)启示和政策建议284
四、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的评估288
(一)几个基本概念289
(二)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现状290
(三)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效果294
(四)针对城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模式的建议298
第九章 中国城镇反贫困政策的改进和完善301
一、经济增长政策的改进和完善301
(一)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和城镇贫困302
(二)FDI、出口贸易与城镇贫困303
二、救助性反贫困政策的改进和完善305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进和完善306
(二)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的改进和完善309
(三)城镇廉租住房政策的改进和完善311
参考文献314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