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退化防治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退化防治法研究
  • 毛仲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802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退化防治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导言1

一、本书选题的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三、本书研究方法7

四、本书创作思路8

五、本书创新之处8

第一章 环境退化是一类独立的环境问题10

第一节 对环境概念及环境问题的再认识11

一、对环境概念的再认识11

二、对环境问题的再认识12

第二节 环境退化之为独立环境问题类型的依据14

第二章 现实中的环境退化现象及其危害16

第一节 一般的环境退化现象16

第二节 环境退化的危害19

第三章 环境退化及与其它环境问题22

第一节 环境退化的内涵、特征和类型22

一、环境退化的内涵22

二、环境退化的特征24

三、环境退化的类型25

第二节 环境退化与其它环境问题的联系与区别27

第三节 环境退化与生态退化31

一、生态退化的内涵与特征31

二、环境退化不同于生态退化34

第四节 作为环境法及环境退化防治法防治对象的环境退化36

一、作为环境法防治对象的环境退化36

二、作为环境退化防治法防治对象的环境退化38

第四章 环境退化防治的实践40

第一节 环境退化的严峻现实要求积极进行环境退化防治40

一、环境退化现象日趋多样和复杂40

二、环境退化防治的难度日益增大41

三、对环境退化的防治应主动并稳步推进42

第二节 环境退化防治方法具有特殊性43

一、传统环境治理方法存在缺陷43

二、环境退化防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环境治理方法46

第三节 实证:民勤县的荒漠化防治实践49

一、民勤县面临严峻的荒漠化威胁49

二、民勤县荒漠化的成因50

三、民勤县荒漠化防治状况51

四、教训及启示53

第五章 环境退化防治法及其在环境法体系中的地位56

第一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是环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6

一、学界对环境退化防治法法律性质的理解有分歧56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体系是环境法体系的一个分支58

第二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在环境法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61

一、环境退化防治法以环境退化作为自己的防治对象61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具有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62

三、环境退化防治法与国际法的密切性决定了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68

第三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与环境法体系中其他子部门法的关系69

一、环境退化防治法具有相对独立性69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与其它环境法的协调统一性70

第六章 环境退化防治法72

第一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及其特点72

一、环境退化防治法的基本含义72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的特点73

第二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的立法目的73

一、对传统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之争辩74

二、环境退化防治法的立法目的之演化75

三、应对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修正77

第三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的基本原则79

一、风险预防原则79

二、综合防治原则81

三、积极防治原则82

四、保持与保存原则82

五、科学防治原则83

六、国际协同原则84

第四节 国际和国内的环境退化防治法85

一、防治环境退化的国际法85

二、我国的环境退化防治法86

第五节 环境退化防治法的基本制度86

一、规划制度86

二、水土流失防治制度89

三、防沙治沙制度89

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制度91

五、封山绿化制度93

六、植被管护制度93

七、环境移民制度94

八、替代生计制度95

九、基本农田保护制度96

十、节能减排制度97

第七章 实证研究:我国水土保持立法发展99

第一节 与时俱进的60年:中国水土保持立法历程及经验99

一、奠基之期(1949~1982):以《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和《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法100

二、发展期(1983~1991年):《水土保持法》的制定与成就106

三、完善期(1992~2010年):《水土保持法》的修订112

四、水土保持法的实施状况136

第二节 水土保持法在环境法中的地位145

一、环境法学界对水土保持法的属性持不同见解145

二、水土保持法是环境退化防治法148

第三节 义务本位视角下的我国水土保持立法之检视151

一、水土保持立法应树立义务本位理念152

二、义务本位视角下的我国水土保持立法之检视154

三、对检视结果的一个总体评价167

第四节 中国水土保持立法展望167

一、转变理念:完善水土保持法的前提168

二、构建体系:水土保持立法的重点173

三、提高地方立法的实效: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石175

四、培养政府决策者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水土保持立法的永恒主题177

五、国际合作:水土保持立法的新课题179

结论181

参考文献184

后记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