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中越交通与越使朝贡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中越交通与越使朝贡问题研究
  • 王晨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55310842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朝贡贸易-研究-中国-明清时代;越南-历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中越交通与越使朝贡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中、英文)1

绪论1

一、本书结构脉络1

二、本书征引燕行文献取择标准与写作手法5

三、前人研究成果综述7

四、史料来源与相关工具书目介绍19

上编25

第一章 明清时期广东入越南道路考25

第一节 明清廉钦入安南十一种记录辩证25

第二节 《粤中见闻》所述陆路与“廉钦道”相关问题32

第三节 明清“廉钦道”废置问题及相关军情略论36

第四节 “廉钦道”实际海运交通事宜42

一、汉元封元年至唐咸通九年合浦入海交通状况43

二、唐咸通九年迄乾隆五十四年“廉钦道”通航状况50

第五节 广州通越南海道附考60

第二章 明清时期云南入越南道路考69

第一节 明清洮江两岸入安南十一种记录辩证69

第二节 明清两代其他见载滇越通道考76

一、循元江直抵安南水道77

二、广南府往安南三道81

三、蒙自县其余官寨入安南道88

第三节 明清之际洮江二道实际通行状况89

一、云南府至元江路程与《何文简疏议》所载蒙自抵江段行程89

二、明清三次自云南发兵安南道路考察92

三、明清云南入交道之封禁与废弛100

第四节 步头定位与唐滇越通道考109

一、德理文“普安说”与竹灵倩置府问题115

二、沙畹“通海说”及伯希和“建水说”118

三、方国瑜“元江说”与元江、通海城水陆二道论120

四、吴承志、向达“步头、古涌步一地论”123

五、严耕望“蛮耗说”与盘龙江、红河两道之分125

第三章 明清时期广西入越南道路考129

第一节 明清广西陆路入安南十一种记录辩证129

第二节 明《奉使安南水程日记》所载广西段通道137

第三节 清阮光平入贡所见桂越交通142

下编147

第四章 燕行贡使诗歌写作及政治意识147

第一节 越南使节燕行诗文研究意涵探析147

一、越南诗文的文化形态148

二、“发泄中州”与故迹追忆149

三、“文字酬答”与尊卑拿捏151

四、朝堂吟唱旧有文化观察153

五、诗歌写作与政治资本155

六、诗作本身的文学笔法157

七、小结159

第二节 越使沿途赠诗的另类观察161

第三节 清初越使陶公正、丁儒完二人诗文比较164

第四节 黎阮变革与六劝薙发之讨论168

第五节 《北使通录》中华夷问题之考察174

第五章 伴送官制度、贡道定型与越使水行诸事的考察182

第一节 伴送官制度与入贡通道规范化182

第二节 贡使挟带私货与边关纠纷渊源186

第三节 越使船行途中情况考察——以《使华丛咏集》为例189

第四节 越使沿途采办及走私行为考197

第五节 越使水行祭祀时日考——以《北使通录》为例206

第六章 明清越使入京水行贡道全程考察210

第一节 出关前后事宜及镇南关至全州段贡道(即广西境内)210

第二节 自永州城至岳州洞庭湖口段贡道(即湖南境内)249

第三节 自嘉渔县至九江府马当滩段贡道(即湖北、江西境内)259

第四节 自安庆至宿迁县段贡道(即安徽、江苏境内)268

第五节 自峄县台儿庄至留智庯段贡道(即山东境内)280

第六节 自景州入京贡道与朝贡前后(即直隶境内)288

第七节 返乡里程与过关前后事宜297

结论310

本书征引文献目录314

一、古籍文献与史料汇编314

二、研究论著330

三、研究论文339

本书参考地图352

后记 史学研究之省思362

致谢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