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规划与实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邱大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0963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规划与实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3
1.1.1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目的和意义3
1.1.2 农村能源研究范围3
1.1.3 农村能源系统的特点4
1.1.4 农村能源系统的描述7
第二节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的内容和方法8
1.2.1 农业部门能源规划与农村能源规划8
1.2.2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的任务8
1.2.3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的方法——系统分析9
1.2.4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体系12
1.3.1 管理体制在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中的作用14
第三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实施与管理14
1.3.2 服务体系在规划实施推广中的作用15
1.3.3 农村能源产业化和商品化15
第四节 农村能源建设的方针、政策与管理16
1.4.1 基本方针与政策16
1.4.2 供应与需求管理16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农村能源状况18
第一节 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18
2.1.1 能源与经济18
2.1.2 能源与生态环境19
第二节 农村能源资源状况21
2.2.1 生物质能21
2.2.2 小水力资源23
2.2.4 太阳能24
2.2.5 风能24
2.2.3 小煤矿资源24
2.2.6 地热能27
2.2.7 海洋能27
2.2.8 人畜力27
第三节 80年代农村能源消费状况28
2.3.1 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8
2.3.2 消费状况和特点28
第四节 农村用能部门分析31
2.4.1 农业生产用能31
2.4.2 乡镇企业用能32
2.4.3 农民家庭生活用能34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状况及发展34
2.5.1 目的和意义34
2.5.2 现状34
2.5.3 发展途径35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农村能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39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的数据基础40
3.1.1 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40
3.1.2 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40
3.1.3 农村能源类数据统计指标的表述41
3.1.4 农村能源统计中应用的计量单位49
第二节 数据的采集50
3.2.1 统计报表制度50
3.2.2 普查51
3.2.3 典型调查51
3.2.4 重点调查52
3.2.5 抽样调查52
第三节 数据处理57
3.3.1 数据文件的建立57
3.3.2 数据的清理57
3.3.3 数据的统计分析58
3.3.4 农村能源综合平衡表及其编制68
3.3.5 农村能源能流网络图及其编制71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农村能源需求分析和预测76
第一节 需求预测目的和分类76
4.1.1 预测目的和影响因素76
4.1.2 预测在能源规划中的作用76
4.1.3 内容和分类77
第二节 能源需求预测原则和程序78
4.2.1 能源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78
4.2.2 能源需求预测的程序78
第三节 能源需求顶测方法79
4.3.1 预测方法概述79
4.3.2 人均能源需求增长预测方法84
4.3.3 分部门能源需求预测方法85
4.3.4 弹性分析预测方法89
4.3.5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91
参考文献95
第五章 农村能源资源评价和区别96
第一节 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96
5.1.1 资源评价的目的96
5.1.2 资源评价的内容96
第二节 各项资源评价98
5.2.1 小煤矿98
5.2.2 小水力100
5.2.3 薪柴101
5.2.4 其它生物质资源102
5.2.5 太阳能103
5.2.6 风能103
5.2.7 海洋能104
5.2.8 地热能105
第三节 能源资源的综合评价105
第四节 能源资源的综合区划106
5.4.1 资源综合区划的等级系统和分区指标107
5.4.2 单指标区划法及其应用107
5.4.3 双指标区划法及其应用108
5.4.4 聚类分析区划法108
参考文献110
第六章 农村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111
第一节 能源消耗111
6.1.1 能耗111
6.1.2 单项能耗111
6.1.3 综合能耗112
6.1.5 与能源有关的几个概念113
6.1.4 能量的当量值与能源的等价值113
第二节 节能114
6.2.1 节能的内容114
6.2.2 节能量的计算115
6.2.3 节能率117
第三节 节能基本原理118
6.3.1 有效能的概念——?与?119
6.3.2 有效能的计算119
第四节 节能的潜力分析120
6.4.1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121
6.4.2 合理利用能源121
6.4.3 用能部门与产品结构调整122
6.4.4 节能技术措施122
第五节 农村节能技术实例123
参考文献125
第二节 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26
7.2.1 贴现现金流及其计算126
第一节 经济分析在农村能源规划中的作用126
第七章 农村能源项目的经济分析126
7.2.2 投资回收与折旧131
7.2.3 成本分析133
7.2.4 不变价和当年价137
第三节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39
7.3.1 总述139
7.3.2 最小成本法140
7.3.3 单位产出成本法145
7.3.4 成本—效益法146
7.3.5 项目有无之间的比较150
7.3.6 不确定性分析151
第四节 农村能源项目的选择分析154
7.4.1 效益和成本取值154
7.4.2 小煤矿改造项目155
7.4.3 沼气项目156
第五节 项目综合评价158
7.5.1 综合评价的意义和内容158
7.5.2 综合评价方法159
7.5.3 计算实例162
7.5.4 层次分析法(AHP)求效益和制约权重向量165
第六节 项目效益的动态模拟167
7.6.1 系统动力学方法167
7.6.2 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实例171
参考文献177
第八章 农村能源的供需平衡及系统优化模型178
第一节 农村能源的供需平衡178
8.1.1 农村能源供需平衡的概念178
8.1.2 农村能源系统网络图在能源供需平衡计算中的应用180
第二节 农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183
8.2.1 农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示例183
8.2.2 农村能源系统模型的数学表示186
8.2.3 模型参数的选取及处理188
8.2.4 模型的输出及计算结果分析190
第三节 农村能源系统目标规划模型192
8.3.1 目标规划模型示例193
8.3.2 目标规划模型的数学描述194
第四节 农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的扩充197
8.4.1 考虑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农村能源系统优化模型197
8.4.2 分层次逐级优化规划模型203
第五节 规划方案的选择及相关因素分析206
8.5.1 规划方案的选择及效果评价206
8.5.2 影响规划方案的相关因素208
8.5.3 农村能源规划的实施方案211
参考文献212
9.1.2 综合建设试点实践213
9.1.1 综合建设思想的形成213
第一节 中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概况213
第九章 农村能源综合规划的实施213
9.1.3 试点建设的实施步骤215
第二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管理体制216
第三节 科研、宣传和培训在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中的作用217
9.3.1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软硬技术217
9.3.2 做好各层次宣传工作218
9.3.3 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建设队伍的技术素质219
第四节 农村能源建设的产业服务体系219
9.4.1 建立产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219
9.4.2 产业服务体系门类220
第五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资金问题220
第十章 农村能源供需管理和节约222
第一节 农村能源供需管理的基本任务222
第二节 农村能源需求管理222
10.2.2 能源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223
10.2.1 能源法现和政策223
第三节 农村能源供应管理224
10.3.1 农村能源供应结构224
10.3.2 农村能源供应管理的政策手段225
10.3.3 中国农村地区现行的几种能源的供应管理226
第四节 节能与供需管理的关系231
参考文献232
第二篇235
第十一章 农村能源工艺技术235
第一节 概述235
11.1.1 农村能源工艺技术的概念235
11.1.2 农村能源工艺技术研究对象235
11.1.3 农村能源工艺技术的内容235
第二节 薪炭林236
11.2.1 营造薪炭林的目的和意义236
11.2.2 薪炭林树种的选择238
11.2.3 采种和育苗239
11.2.4 薪炭林的栽植与管理244
11.2.5 薪炭林的经营类型及作业方式248
第三节 生物质能转换工艺技术249
11.3.1 概述249
11.3.2 节柴炉灶与炕连炉灶技术250
11.3.3 沼气工艺技术250
11.3.4 生物质气化和液化技术266
11.3.5 生物柴油技术271
第四节 小水电和潮汐能272
11.4.1 水力发电基本原理272
11.4.2 小型水电站类型273
11.4.3 小型水电站勘测及装机容量选择275
11.4.4 水工建筑278
11.4.5 厂房284
11.4.6 机电设备286
11.4.7 输电线路及地方电网289
11.4.8 潮汐电站289
第五节 小煤矿290
11.5.1 小煤矿资源及地质勘测291
11.5.2 矿井生产系统292
11.5.3 发展小煤矿的意义和作用293
11.5.4 小煤矿的管理294
第六节 太阳能利用技术294
11.6.1 太阳灶技术295
11.6.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298
11.6.3 太阳能采暖技术302
11.6.4 太阳能干燥技术307
11.6.5 太阳电池技术310
第七节 风能开发利用315
11.7.1 风力发电316
11.7.2 风力提水321
11.7.3 风能的其它利用方式323
第八节 地热利用324
11.8.1 概述324
11.8.2 地热能发电325
11.8.3 地热能在农村工业中的利用327
11.8.4 地热能在农业中的利用328
第九节 农村生产节能实用技术332
11.9.1 回流式双锅并联茶叶炒干机332
11.9.2 节能烤烟房334
11.9.3 节能砖窑336
参考文献338
附录一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339
附录二 常用生物质燃料在不同含水量时的低热值339
附录三 各种能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40
附录四 现值系数表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