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10 悟证修真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10 悟证修真门
  • 陆锦川主编;中华太极文化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2753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养生修真证道弘典 10 悟证修真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字1

一好1

一气1

一法2

一行2

一相门3

一切智3

一得3

一切法3

一切诸法4

一相光明4

一点生机4

一切种智4

一得永得4

一黍之珠4

一向虚静5

一心平等5

一相平等5

一乘宝藏5

一念不住6

一念不生6

一得之归6

一念相应6

一切诸法,皆是旧字7

一日结胎,十月脱胎7

一念不应7

一禅五支7

一中多,多中一8

一即多,多即一8

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一8

无而有,有始一,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一8

一即十,十即一8

一心无为则三宝有为9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9

一中十,十中一9

二炁10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10

一中一切,一切中10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10

一切知一,一知一切10

二觉11

二惑11

二十四应12

二其身12

二阳生12

二景相莲14

二景相通14

二禅四支14

二景相成14

十力15

十15

二有其身15

二景相通,还精补脑15

二景相莲,可救老残15

十行16

十习16

十二时辰17

十二法17

十缠17

十碍17

十使17

十见17

十二灵瑞18

九灵19

九江19

十二炼气法19

九一19

九方19

九隅20

九华20

九难〔一〕〔二〕20

九叠20

九曲20

九要21

九神21

九禅21

九窍21

九孔21

九疮21

九守22

九桩22

九阳十阴23

九转炼神24

九灵三精24

九炼真性24

九鼎炼心24

九秘三真25

入内26

八万律行26

九转丹成26

九鼎炼心法26

九宫为一,一为九宫26

入法门27

入定27

入慧27

入头处28

入大乘证成功德29

入内思维29

入我法门29

入众妙门29

入一相门29

人仙30

人心30

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30

七候31

七宝31

人我31

人中之仙31

人神之仙31

人在泥丸上31

七常住果32

七十二候32

七日之五32

七返九还33

七宝居身33

七返还丹33

了观34

了照34

了34

了因34

大35

了因成果35

了悟35

了性了命35

大心36

大力36

大定37

大明37

大达37

大乘38

大洞38

大法39

大道39

大空39

大觉39

大证39

大药40

大放40

大空寂41

大是非41

大觉41

大慧41

大人我41

大去来41

大生死41

大取舍41

大彼此41

大疯关42

大慧源42

大涅槃42

大开顶43

大智慧43

大圆满法44

大法无限44

大道无方45

大道境界45

大惠法门45

大慧法门45

大道之原45

大生之母45

大乘之道45

大乘法门45

大乘无对46

大乘平等46

大法无限46

大道无言46

大乘证成功德47

大道施为47

万虑皆遣48

万脉中枢48

万法48

万物48

万类48

三业〔一〕〔二〕49

万变俱在人,其实无一事49

万虑俱忘49

三和50

三宫50

三眠50

三品51

三觉51

三时52

三轮52

三垢52

三息53

三去53

三乐53

三车54

三气54

三火56

三精〔一〕〔二〕57

三象58

三物58

三行58

三炁58

三灵59

三慧〔一〕〔二〕59

三缚59

三谷60

三心60

三名60

三根60

三智60

三惑60

三关61

三止61

三宝65

三籁66

三害66

三业行67

三乘行67

三乘说68

三乘迹68

三业净68

三清净68

三乘阶68

三天门69

三而一69

三止行69

三止法69

三昧火70

三花聚70

三昧法70

三住铭70

三昧行70

三关修炼71

三物归一71

三密瑜伽71

三全合真72

三全三真72

三业成就73

三关玄窍73

三花聚顶73

三才合真74

三无漏学74

三乘平等75

三德之神75

三花聚鼎,五气朝元76

三品三根76

三家相见77

三成一气77

三昧行法77

三一之道77

三一长存77

三一机要78

三界唯心79

三男三女79

三光真境80

三元真地80

三千威仪80

三千功满80

三乘仙道81

三禅五支81

三元一真81

三宝体用82

三宝相合82

三昧真火82

三密加持83

三阳开泰83

三不善根83

三家相见结婴儿84

三元全,陆地仙84

三密相应84

三千六百条84

三百妙周天84

下谷85

上品众生85

上丹85

上谷85

上乐85

上道85

小乘86

小大86

下品众生86

广成子静坐法87

广大空寂87

亡精神,见精神87

已得不得88

卫88

子得一,万事毕88

凡圣同居88

与道为一89

与道合一89

与天为一89

与道合真90

与道齐真90

方寸之地91

与道为一法91

与道合本91

与天地为一91

心92

方寸绝尘埃92

心地93

心印93

心佛94

心体94

心相94

心源95

心动95

心与道一96

心一境性96

心定96

心明96

心明关96

六候97

六度97

六宫97

六贼97

六合之道98

六行通98

六情98

六合98

六忘98

六根震动99

六相圆融99

六相缘起99

元性100

元一100

六根役心则凡,心役六根则圣100

开顶100

元神101

元神识神102

元始102

元宫102

元始真一103

元始一炁103

天心104

元神、欲神104

天仙106

天乐106

天性107

天道108

天魔108

天根109

天三气110

天谷神110

天地根110

天婴真一111

三地脉111

天心一动112

天地之元112

天道无为112

天机自动112

天地定子午113

天人合一113

天人一体113

无心114

无觉114

天地活子午114

无二114

无痴115

无嗔115

无体116

无量116

无明116

无我116

无常性117

无常117

无极117

无住118

无法118

无念119

无为119

无相120

无漏定121

无漏智121

无思121

无上心121

无想天122

无念法122

无想定122

无想果122

无为空123

无色界123

无法空123

无表业123

无作空123

无念行124

无生忍124

无有念124

无上道125

无用草125

无生法125

无为相125

无为法126

无上力126

无为应生127

无为之果127

无量果身127

无住忍法128

无住涅槃128

无修之修128

无余涅槃128

无象玄珠129

无心入定129

无生法忍129

无分别智129

无为而为130

无动无静130

无形无象131

无为二辈131

无为以为131

无为之为131

无为性相132

无为之法132

无二不一132

无得而得132

无住处涅槃133

无上正慧133

无上解脱133

无上道果133

无极之道133

无为而始有为134

无为而无不为134

无法、有法空134

无中生有有还无135

无极生太极135

无为即有,有为即无136

无上无为湛然之法136

无中生有有终无136

无中生有有归无136

不说137

不印137

无为即是有为,有为即是无为137

无形无象无名姓,有性有神有识灵137

不二137

不作意138

不神138

不觉138

不二法门139

不二之法139

不一不二139

不二不139

不系阴阳之所拘140

不有不无140

不求而求140

不等故空140

专想141

专行141

不言不说,是明法要141

专心141

五力142

专气致柔142

专直142

专于意142

五气143

五门143

五戒144

五觉144

五化144

五衰144

五持144

五盖145

五眼145

五厨146

五贼146

五轮观147

五行全147

五腊147

五渐147

五气朝147

五开五定148

五合五定148

五门入出148

五行归原149

五行生成149

五龙捧圣149

五行总聚150

五智三身151

五智五身151

五神童子151

五位相得151

太152

五行相推返归一152

五蕴皆空152

五阴之地152

五脏藏五神152

太极之五门153

太空真一153

太极153

太真153

太虚153

太极五门153

太入极出153

中起154

中谷154

太极五阶门154

中154

天谷155

中品众生155

中乘行155

中道义155

中黄宫155

丹头156

月魄天心逼日魂156

日精156

月华156

月现丹宫156

内机157

内守157

丹砂157

内行157

内景158

内触158

内照158

内呼吸159

内四门159

内炼159

内外四门俱闭160

内行静照160

内外四门160

内省五觉160

内省五明160

内照五觉160

内定五境160

见性161

见惑161

内有真实,外应景象161

见佛161

反162

见自本性162

见本性162

见我身162

长生163

反本163

长生不老164

长生不死164

长明定164

气165

气本无炼,炼为假名166

气缘心生166

气始形终166

以无合道,乃为高真167

以无合道167

以欲为心167

以道为心167

仁德168

以道为父,以德为母,以神为师,以性为主168

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168

化身169

分阴分阳170

分别170

幻心170

幻气170

云掩空门171

云散日现171

云门三句171

止172

灭一切想,灭一切念,灭一切心172

屯蒙之理172

为求法,不惜身173

止道173

水火既济174

水火相交174

升腾175

文字求道175

文言求道175

玄牝176

玄元176

升降进退176

玄176

玄牝门179

玄府宫179

玄珠179

玄泉179

玄牝之门180

玄本非言180

玄化之泉180

玄珠成象181

正行182

正心182

半字182

正定183

正觉183

正偏183

正音184

正见184

正观184

正慧185

正真〔一〕〔二〕185

正法185

正得185

正经185

正心行处186

正真法186

正解脱186

四喜187

四正187

正真解脱187

正真究竟187

正慧平等187

功勤188

四禅四支188

四意188

四种意188

四出一归188

四入一出188

本心189

功德林189

功境189

功德189

本根190

本性190

本无190

本源191

本禅191

本迹191

平等192

本源禅192

本如192

本知192

本真192

本来心192

本真如192

本住法192

平等一心193

平易193

龙虎阴阳194

龙虎之首194

平等一乘194

平等一相194

平正擅匈194

收放心195

收心195

龙在田,虎入窟195

玉堂宫195

生不信想196

旧字196

收视返听196

旧196

生我者神,杀我者心197

生死之根197

生气198

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198

圣胎199

外四门199

外道〔一〕〔二〕199

圣胎凝200

圣胎身200

归一201

仙体201

圣人无为201

白玉201

白脉201

乐胜202

世见202

归根窍202

归根复命202

由礼203

印法观住203

召九灵,呼三精203

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203

业根203

印法203

可离非道204

可笑204

发无上心205

可予忘形,可予忘我,可予忘忘205

冲寂206

亦见亦知206

发无上大智慧心206

守一则灵207

守一生神207

妄念207

守内207

守一生灵207

过疯关208

守一抱元208

至心209

闭内外四门209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209

闭炁胎息209

至诚210

至真210

至乐210

地户211

动体211

至真之真211

至道之精211

至道无言211

至道无语211

有幻212

有心212

机现212

有为性相213

有为生法213

有体213

有为相213

有为之法213

有无为说213

有为应生213

有情无情,惟一无二214

有形必坏214

有作周天法215

有无应生215

执清静216

执著216

有为著相之法216

执性216

成无上道217

成道217

死定217

西方217

西方净土217

出神218

成道九证218

出神入神219

出灵入灵219

众生性220

众生220

出青入玄220

出外入内,著空著相220

众妙之门221

众生迷误,罔觉玄真221

众生见221

众生本性221

众妙归根之时222

众妙归根222

众生起见222

全真223

全神223

行正道223

肌肉若一223

合三为一224

全著相,全著空224

全真空224

色相观我225

色相殊心225

色相心225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22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26

色相求我226

色相而观226

色界十八天226

先天真境227

先天呼吸227

先天227

先养其母,后爱婴儿228

先后相感,有无相生228

先天真一之炁228

自然229

自在229

自性三宝230

自性弥陀230

自然之道230

自然之炁230

如是231

如如231

自在法王231

自性清静心231

如是果232

如来禅232

如是作232

如意珠233

如来性233

如是相233

如来藏233

如来正法眼藏234

如来清净禅234

如来知见234

如来真定234

观照235

观定235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35

如鸡抱卵,如龙养珠235

观音坐236

观自在236

观三相236

回向237

尽名食而不消者237

观自在坐237

观三相作四种意237

尽性知命237

回光返照238

老阳239

老阴239

回光反照法239

回光返照,不离这个239

阳精〔一〕〔二〕240

邪见〔一〕〔二〕240

老子火候240

邪正240

阳神241

阴神242

安般守意243

后乘行243

阴魔243

似宝珠243

庄子心斋法243

忘心244

名相之食244

尘漏244

向文字中求244

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245

忘忘至道245

忘心识道245

忘心入道245

究竟真空246

究竟涅槃246

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246

究竟觉246

应谷247

言非至道247

究竟道场247

究竟大乘功德247

证法相248

证法248

这个248

赤珠249

赤文249

兑249

初禅249

初乘行249

两仪250

赤脉250

否251

志道无上251

两炁251

志251

坎离交姤252

坎离交变252

否泰252

坎离交济252

坎离颠倒253

坎离交媾253

花月254

花心254

形神俱妙254

形同于物,故有终尽254

求相255

求法255

足字256

戒定慧256

怀德养性256

具满一字256

足256

我慢之心257

我身257

戒257

我相257

佛道258

佛性258

体258

体入大乘258

伴侣258

住法259

佛性智慧259

坐禅260

含光260

住本法260

作无碍法260

谷神261

坐禅念息261

坐禅心法261

系心一缘262

系缚262

牧宫262

返本还元263

返观返思263

系心于一263

返观263

返照263

返照返寂263

灵光264

灵谷264

身心相264

身外有身264

身之有身264

身内有身264

妙心265

妙有265

妙无265

陈希夷左睡功图266

妙绝心源266

妙合266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67

龟息眠267

陈希夷右睡功图267

即心即神,即丹即灵267

纯阳之仙268

纯268

空有二名269

空有269

空性269

空体269

定270

空不离有,有不离空270

定观271

定功271

定心271

定受271

定慧〔一〕〔二〕271

定惠271

宝冠胎息法272

宝珠272

定以发慧272

实性273

实相273

宗本273

拈花示众274

拈花微笑274

盲定274

识道忘心274

拈花禅274

拈花妙禅274

拈花传真274

抽添275

抱德养性276

环中276

炁277

奉道之士九难277

奉道九难277

坤神278

直心即是道场278

苦谛278

转法轮279

轮回279

极乐世界279

杳冥279

杳杳冥冥279

性280

性海281

性功281

性明281

性命双修之道282

性海澄波282

性明关282

性命双了282

性命双全282

非一切法283

非道果283

性命双修炼心肾283

性天命地,性神命气283

非法283

非念283

非有非无,即有即无284

非色非相观284

非有非无284

非空非有284

明285

味道285

明心见性286

明堂286

明心286

明体286

固合三宝287

明传命默言性287

易288

易卦289

易简289

知290

肾仙心佛290

易心向道290

肾仙290

肾为仙道290

所知障291

物化291

知解不消,皆为毒药291

舍利292

侣伴292

肥瘦292

金木并293

舍利塔293

舍利子293

念役心则凡,心役念则圣294

念有则凡,念无则死294

念佛三昧294

始气295

始三295

贪欲菩提295

委志虚无,寂然常照295

和合四象296

和四象296

始觉296

和神集气,与道合真297

和合四象闭四门297

和混四象297

河图中298

净土世界298

受相298

受有为乐298

净土298

净六根298

法299

注意玄关299

法相300

法性〔一〕〔二〕〔三〕300

法王300

法轮301

法城301

法母301

法宝301

法音301

法圣301

法无我302

法道302

法聚302

法天地,象日月303

法常幻变303

法宝相303

法生有为303

法无二念303

放心304

炉中304

法无自性,毕竟无我304

孟子火候说304

疯关305

养性306

养神306

逆人情307

逆顺307

觉心308

逆修之道308

活子时309

活子午309

觉路309

觉性智慧309

活午时311

活子内气充盈312

活子正象312

活子之初312

炼心313

炼己313

炼炁变仙314

炼神314

浑元真地315

总炁上元315

炼性之道315

总炁315

相即是性,性即是相316

相随316

相即316

药火两诀,不并传授317

持道317

砗磲317

珊瑚317

规中317

是名319

是非319

拙火319

是名得道320

思神321

思存321

恍惚321

幽明321

冥契同运322

思虑非得322

顺逆323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323

胎324

顺在生人生物,逆来成佛成仙324

胎息325

胎仙325

胎息诀327

胎仙法327

胎息铭328

胎息法328

胎胎息息329

胎神息气329

胎中一息329

胎元大道329

胎息大定329

胎元内养妙道330

胎元妙道330

胎真息假330

修心331

食名相者331

胎真胎,息假息331

胎孕真胎,息其假息331

胎孕神胎,息其真息331

鬼体331

种子331

修道332

胜义谛333

俗见333

修真333

绝学无忧334

绝洞334

绝相334

独立守神335

姤335

结丹335

既济336

致柔336

窈冥337

病龙眠337

病动337

家猿眠338

家中338

窈冥之门338

窈兮冥兮338

窍339

烦恼中发339

烦恼性339

烦恼内发339

烦恼道性339

神340

宴坐340

神气342

神庭343

神灵344

神明344

神气合一345

神气本一345

神游345

神解345

神之庭345

神炁全345

神凝气专346

神生紫微346

神变气化346

诸法347

神仙抱一炼神之道347

神全性现347

诸法本性348

诸法相348

诸法具满一字349

诸法无二349

诸法幻有349

浮云350

调理性命,自生和畅350

诸法有为之相350

诸佛如来禅350

调直定350

圆明351

悟道不道351

浮阳气351

浮阳虚气351

都炁天元351

悟因351

悟真351

悟证了心351

真如352

根本智352

圆满了达352

根蒂352

真一353

根本大觉353

真心〔一〕〔二〕354

真见354

真铅355

真圣355

真性355

真体355

真空355

真身355

真声356

真色356

真相356

真香357

真味357

真识357

真念357

真触358

真藏358

真得358

真觉358

真道359

真实359

真智359

真境359

真如法360

真种子360

真一炁360

真道性〔一〕〔二〕361

真实性361

真心相361

真境象361

真一之气362

真念非念363

真实究竟363

真一等空363

般若观照364

真实境象364

真体化体364

真身化身364

真性弥陀364

真道之性364

息相365

息365

般若三昧365

般若心性365

臭皮囊366

造化366

泰367

涅槃四德367

积气367

眠未眠367

秘密藏367

涅槃空寂367

离法368

寂369

寅阳369

离相369

寂然无照370

寂寥370

寂止370

清净371

深其根,固其柢371

盗371

清冷宫372

清静372

乾373

清净六根373

清净禅373

乾坤374

黄庭375

黄金375

黄宫375

菩提376

超色相观376

黄芽376

善恶二名377

智净相378

智慧378

智378

眼前379

接神窟379

智淳相379

梵行379

散空379

脱胎380

惊丹380

惟静惟虚380

惊功380

欲381

粗有381

粗无381

第一义382

第一念382

欲界382

婴儿383

第一义门383

辟卦384

野战384

得师385

得失385

强兵战胜炼精之术385

得一385

得道位386

得道386

得无生忍387

得法宗本387

得道不得387

得道不受387

虚〔一〕〔二〕388

得智慧执相之本388

得道者不得388

得先天,制后天388

虚直390

虚闲390

虚无390

虚空390

虚空等391

虚其心391

虚无门391

虚无窍391

富国安民炼气之法392

富国安民392

虚空相392

虚阳气392

虚无自然392

虚应阳气392

道元393

数息内外禅393

数息观393

道果394

道玄394

道气394

道等395

道命395

道法395

道得396

道母396

道本396

道德397

道性〔一〕〔二〕398

道真398

道眼清净399

道通为一399

道种智399

道心归一399

道与真合400

道体道用400

道本虚寂401

道反俗行401

道慧内明401

道者气,神者精402

道无二,法本一402

道行本苦行402

道无二,法不一402

道无终始,神与道同403

道在天地,天地不知403

道思神,佛坐禅403

道分三成,不离一气403

朝屯暮蒙,进火退符404

朝市404

等405

集神405

紫极宫405

遁405

最上一乘妙诀406

最上乘禅406

等道406

等虚空406

随念随意,神行不继406

最上一乘丹道诀407

意与神合408

散乱408

黍珠408

黍米之珠408

禅性409

禅定409

禅源410

禅照410

禅修410

禅寂410

禅定双修411

禅道双安411

禅静411

禅门之源411

勤行412

楼居412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412

照了413

愚痴众生413

暗体413

愚痴413

熏习414

睡功图414

缘起因门六义415

解脱理415

解脱415

漏416

障道因缘416

精进417

精玄417

漏相417

精海418

精窍418

精舍418

静明光419

静观419

精炁全419

精依气生419

精诚专致419

静体419

截功420

聚九英,合三精420

静虚动直420

慧剑421

慧功421

鼻中通风,口中生甘421

慧风421

璇玑422

慧明关422

慧定422

慧明422

凝神炼炁423

凝神于虚423

凝神入炁穴425

凝神照气穴425

懈怠426

踵息427

颠倒〔一〕〔二〕427

醍醐灌顶,甘露洒心427

镜象428

魔道计生死,外道起诸见429

藏身无为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