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手册 第2版
  • 农垦部生产局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119·727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87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营农场农业技术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太阳辐射1

一、太阳辐射强度1

第一部分 农业气象1

二、太阳辐射光谱3

四、紫外线能够透过的物体4

三、不同物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4

七、光照时间与植物发育的关系5

六、日照时间5

五、各种被覆物的热透过率5

三、土壤的热量交换7

二、土温的年变化7

土温7

一、土温的日变化7

四、土壤温度与植物发芽的关系8

二、积温9

一、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9

气温9

二、绝对湿度及其变化11

一、水汽压与饱和差11

三、农作物按其对温度的要求分类11

空气湿度11

四、空气湿度与农业生产12

三、相对湿度及其变化12

一、云的种类及其特征13

云、降水和风13

三、降水量换算15

二、雨、雪强度分类15

四、风力等级16

二、干旱17

一、暴雨与水涝17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预报17

三、霜冻22

四、低温冷害27

五、台风与大风28

六、冰雹29

二、观测场内仪器的设置30

一、场址的选择30

气象观测场的建立30

四、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31

三、观测时间与项目31

二、空气湿度34

一、空气温度34

基本气象要素的统计方法和内容34

四、风向、风速35

三、降水量35

一、二十四节气36

季节36

四、候平均气温分级37

三、气候上的季节划分37

二、天文上的季节划分37

一、时间用语与符号38

天气知识38

三、气压场39

二、常用天气术语与符号39

四、气压系统40

六、锋43

五、气团43

一、我国的土壤分类制45

我国的土壤45

第二部分 土壤45

二、我国的土类及其亚类划分46

一、土壤普查的准备工作58

土壤普查58

二、土壤普查的野外工作59

三、土样的理化分析65

四、编写土壤普查报告,绘制土壤普查成果图66

五、土壤普查成果的应用68

一、土壤的质地分类69

土壤的物理性和耕性69

二、土壤的比重70

三、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71

四、土壤的耕性72

二、土壤的水分常数74

一、土壤水分的形态分类74

土壤水分74

三、有效水量、土壤含水量的重量与容积换算76

六、田间土壤墒情种类和生产性状77

五、不同土壤的水分状况分级77

四、植物所需的适量水分77

七、土壤水和土壤的结持性及适耕性78

一、土壤的化学组成79

土壤的化学性质79

四、土壤盐基饱和度80

三、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80

二、土壤的吸收性能80

五、土壤养分含量分级81

六、土壤反应82

七、盐土和碱土的分类标准和主要作物耐盐能力85

九、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方法88

八、盐碱土指示植物88

一、土壤有机质的组成物质96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96

三、腐殖质的成分及其特性97

二、有机质的碳氮比97

四、土壤微生物主要类别98

五、土壤微生物与生活条件的关系99

六、不同微生物的分解产物100

一、主要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101

营养元素对作物的主要作用101

第三部分 肥料101

二、主要作物缺乏三要素的症状103

一、各种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104

有机肥料104

三、作物籽实的三要素含量104

三、秸秆还田107

二、堆肥107

四、沼气发酵肥料108

五、腐殖酸类肥料109

六、农家肥料的管理110

一、主要绿肥的养分含量111

绿肥111

二、主要绿肥的生长特性、栽培要点及利用112

一、氮肥122

化学肥料122

二、磷肥125

四、复合肥料126

三、钾肥126

五、各种肥料可否混合施用查对表127

六、化肥性状及其简易鉴别方法128

一、微量元素肥料130

微量元素肥料与细菌肥料130

七、根外追施化肥130

二、细菌肥料131

一、农田基本建设的内容132

农田基本建设的内容和要求132

第四部分 农田基本建设132

二、对农田基本建设标准和规划的要求133

一、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效益134

山区、丘陵地区治水规划134

二、大力发展小型水利工程135

北方平原及黄土高原的治水规划136

一、北方平原地区的治理137

二、黄土高原及平川地区的治理138

三、建立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138

一、南方圩垸地区的治理140

南方圩垸区及滨海地区的治水规划140

二、南方滨海地区的治理145

二、汇水面积的估算149

一、库址选择149

小型水库149

四、筑坝要求150

三、库容150

五、溢洪道和放水涵管153

一、地下水的种类154

开发地下水源154

二、寻找地下水的简易方法156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157

四、机井规划159

平整土地164

二、平整后的管理措施165

一、施工中注意事项165

一、骨干渠系的布置166

灌溉排水系统规划166

二、田间灌排渠系布置172

三、渠道设计的各种参数和施工、使用、防护要点175

四、渠道防渗179

五、渠系建筑物180

六、渠道简易量水技术182

七、喷灌与滴灌185

水土保持188

一、坡、塬及沙地治理措施189

二、沟道治理措施195

三、造林种草196

一、高产土壤的培育198

土壤改良198

二、低产田(土)的改良199

一、植树造林规划206

林、路规划206

二、道路规划209

农用水泵的类型、性能和选择210

一、B型离心泵211

二、Sh型离心泵213

三、ZLB型立式轴流泵217

四、丰产牌混流泵220

五、机井泵和土井泵221

六、深井泵222

七、NQ型农用潜水电泵223

一、推土机224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24

三、平地机225

二、铲运机225

四、开沟机226

二、良种繁殖场227

一、原种场227

第五部分 种子227

国营农场种子生产专业化体系227

一、良种繁育的技术要求228

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228

三、种子加工厂228

四、种子检验室228

二、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提纯复壮技术230

三、玉米品种的提纯复壮技术232

四、棉花原种生产与提纯复壮技术233

五、甜菜种子繁育技术234

一、杂交玉米236

杂种优势的利用236

二、常用玉米自交系246

三、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其配套利用254

四、杂交高粱259

五、杂交水稻263

六、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选育268

一、良种的区域性270

品种区域化与引种270

[附]化学杀雄剂和自交不亲和系的利用270

二、良种规划271

三、引种试种272

四、小麦、水稻、大豆适于高产栽培品种的生态特征273

一、系统选育274

新品种选育274

二、杂交育种275

三、人工诱变育种283

[附]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285

一、种子加工程序及其内容286

种子加工286

二、种子加工机械简介288

一、田间检验290

种子检验290

二、室内检验292

[附]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法(四唑法)308

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314

三、评定与签证314

[附]种子实验室常用仪器318

一、种子贮存原理及其任务319

种子贮存319

二、种子仓库320

三、种子保管321

一、轮作的意义324

轮作的意义和种类324

第六部分 轮作和间作、套种324

一、关于连茬和换茬326

轮作制度中的茬口安排326

二、轮作制度的概念和种类326

二、关于前、后作的关系327

一、要有利于农、林、牧三结合330

轮作设计的技术原则330

二、作物种类的选择和种植比例的确定331

轮作地段的安排和区划333

四、为技术措施的实施创造条件333

三、关于生长季节的利用333

二、轮作地段的区划334

一、注意轮作区的均衡性334

轮作的实施336

二、间作、套种的原则与要求337

一、间作、套种的概念和意义337

间作、套种337

一、稻作地区339

几种主要作物的轮作换茬和间作、套种形式举例339

二、旱粮地区340

三、棉作地区342

一、移栽水稻343

几种主要作物生育期需要的外界条件及栽培技术要点343

第七部分 农作物栽培343

二、直播水稻351

三、冬小麦352

四、春小麦356

五、玉米360

六、高粱363

七、棉花365

八、大豆369

九、甜菜373

一、各种作物的蒸腾系数376

农作物灌溉376

二、几种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377

四、灌溉制度378

三、灌溉与灌溉方式378

五、灌溉计划382

六、地面灌水方法384

七、喷灌386

一、作物形态营养诊断388

作物营养诊断388

二、作物化学营养诊断390

三、提出综合指标394

二、叶面积的测定396

一、干物重的测定396

几项作物生理指标测定396

三、光合生产率的测定397

四、经济系数398

一、主要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温度和水分399

作物栽培常用参考资料399

二、主要农作物种子干粒重400

三、种子千粒重、百粒重和每斤种子粒数换算表401

四、种子处理402

五、主要农作物一般保苗密度及播种量405

六、主要农作物一般播种深度407

一、耕地的任务及农业技术要求408

耕地408

第八部分 农业机械作业组织408

二、耕地作业的组织409

三、耕地质量的检查422

[附]关于少耕法、免耕法及土壤耕作制度的改革423

一、整地的任务及农业技术要求424

播种前整地424

二、整地作业的组织425

三、播前整地质量的检查431

二、 水田整地作业的组织432

一、水田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432

水田整地(耕、耙)432

三、水田整地的质量检查436

二、播种作业的组织437

一、播种的任务及农业技术要求437

播种437

一、机械插秧的农业技术要求447

机械插秧447

三、播种质量的检查447

二、机械插秧作业的组织448

一、出苗前后松土灭草452

田间管理452

三、插秧质量的检查452

二、行间中耕455

三、田间喷雾与喷粉462

一、灌溉的任务及农业技术要求469

喷灌和滴灌469

二、喷灌作业的组织470

三、喷灌作业的质量检查482

四、滴灌484

二、收获作业的组织486

一、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486

收获486

二、脱谷作业的组织495

一、脱谷的农业技术要求495

三、收获质量的检查495

脱谷495

一、晒场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497

晒场作业497

三、脱谷作业的质量检查497

二、晒场工作组织498

一、拖拉机的安全操作501

机械安全作业501

三、晒场作业的质量检查501

二、田间作业中的安全操作503

一、常见病害检索表505

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505

第九部分 植物保护505

二、常见害虫检索表516

一、稻瘟病526

农作物主要病害及其防治526

二、稻纹枯病527

三、小麦锈病528

五、小麦根腐病529

四、麦类赤霉病529

六、小麦散黑穗病530

七、小麦白粉病531

八、小麦病毒病532

十、玉米黑粉病533

九、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533

十一、玉米丝黑穗病534

十三、棉花茎枯病535

十二、棉花立枯病535

十四、大豆孢囊线虫病536

十六、甜菜褐斑病537

十五、大豆立枯病537

十七、甜菜白粉病538

二、二化螟539

一、三化螟539

农作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539

三、稻苞虫540

五、稻飞虱541

四、稻纵卷叶螟541

七、稻潜叶蝇542

六、黑尾叶蝉542

八、粘虫543

十、小麦吸浆虫545

九、麦蚜545

十一、玉米螟546

十三、高粱蚜547

十二、玉米枯心夜蛾547

十五、大豆蚜虫548

十四、大豆食心虫548

十六、大豆潜根蝇549

十七、蝼蛄、蛴螬和金针虫550

十八、小地老虎551

十九、白边地老虎552

二十一、棉红蜘蛛553

二十、棉蚜553

二十三、棉花盲蝽象554

二十二、棉蓟马554

二十五、棉铃虫555

二十四、棉花红铃虫555

二十六、棉叶蝉556

二十七、甜菜象?557

一、稻瘟病558

几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558

二十八、跳?558

二、二化螟560

三、小麦锈病561

四、粘虫563

五、小地老虎566

六、棉铃虫567

七、玉米螟568

八、大豆食心虫571

九、麦蚜572

农田常见杂草574

二、防治方法580

一、害鼠的主要种类、分布及为害580

农业害鼠580

一、杀虫剂582

主要化学农药的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582

二、杀菌剂594

四、除草剂605

三、熏蒸剂605

五、其他农药619

一、农药配制、使用注意事项623

化学农药的配制、使用和保管623

三、农药稀释倍数的计算626

二、常用农药混合使用表626

四、各种农药易产生药害的作物629

六、剧毒农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631

五、农药贮存保管注意事项631

七、一般农药中毒症状及解救办法634

八、常用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比较表636

一、生物防治的应用638

生物防治638

二、以虫治虫640

三、以菌治虫644

四、以菌治病645

一、国营农场防止传入和农场间防止传播的主要检疫对象647

植物检疫647

二、几种重点检疫对象发生规律及防治650

一、温度657

蔬菜对外界条件的要求657

第十部分蔬菜栽培657

三、日照658

二、湿658

五、土壤养分659

四、空气659

一、蔬菜栽培区划661

我国蔬菜栽培区划及几个地区蔬菜生产农事季节661

二、几个地区蔬菜生产农事季节662

二、选种671

一、引种试种671

蔬菜的引种、选种和良种繁育671

三、良种繁育674

一、育苗678

露地栽培678

三、田间管理681

二、定植681

一、阳畦(冷床)682

保护地栽培682

三、几种结构简单的温室型式684

二、温床684

四、塑料大棚686

五、保护地栽培管理要点693

解决淡季蔬菜生产的主要措施697

二、蔬菜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法698

一、蔬菜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方法698

蔬菜化学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方法698

一、蔬菜贮藏方法700

蔬菜贮藏700

二、各种蔬菜的冰点和贮藏的适宜温、湿度703

一、虫害704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704

二、病害706

我国果树区划710

第十一部分 果树栽培710

一、树种选择的要点712

树种选择712

二、主要果树对自然条件的要求713

一、苹果714

主要果树优良品种714

二、梨715

三、桃717

四、葡萄718

六、樱桃720

五、杏720

九、枣721

八、李721

七、柿721

十二、柑桔722

十一、板栗722

十、核桃722

三、种子处理724

二、苗圃的选择与整地724

育苗724

一、育苗程序724

四、播种和栽苗726

五、砧木的选择727

六、嫁接728

七、苗圃管理730

九、矮化砧苹果苗的繁殖731

八、苗木出圃731

二、果园规划739

一、果园地点的确定739

果园的建立739

三、果树栽植740

一、土壤管理745

栽培管理745

三、灌溉与排水746

二、施肥746

五、整形与修剪747

四、冬季防冻措施747

二、贮藏方法749

一、采收749

采收和贮藏749

一、虫害751

果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751

二、病害760

第十二部分 林业770

林木种子的经营770

一、采种770

二、主要树木采种期及采收、调制方法772

三、树木种子贮藏方法及鉴定775

育苗778

一、苗圃地的选择和整地施肥778

二、苗木繁殖779

三、苗木抚育783

造林784

一、林种的规划和树种的选择784

二、整地784

三、造林季节785

四、造林密度785

五、造林方法787

六、幼林抚育787

防护林789

一、农田防护林的营造789

二、其他防护林的营造793

三、防护林和用材林主要应用树种795

几种特用经济林栽培方法800

一、茶树800

二、油茶803

三、油桐804

四、乌桕804

五、桑805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806

一、虫害806

二、病害813

大田生产调查816

一、生产调查的方法816

第十三部分 农业科学实验816

二、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总结818

一、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819

二、制定田间试验计划819

田间试验方法819

三、田间试验区的设置和规划820

四、田间试验的管理和记载824

五、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825

六、正交试验法837

[附]常用正交试验表840

七、田间试验的总结841

几种主要作物的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和记载方法842

一、水稻842

二、小麦846

三、玉米851

四、高粱853

五、棉花854

六、大豆856

附录859

(一)容积计算859

(二)各种作物种子一般容重860

(三)中外度量衡换算表860

(四)马力与瓩的换算864

(五)国产农机具代号简释865

(六)波美比重与普通比重对照表868

(七)各种温度计的对比和换算869

(八)标本制作法869

(九)农场小型试验室常用仪器、材料及试剂8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