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
  • 陈雨露,马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526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农村金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金融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1

总论4

1 中国农村金融困境的形成:历史与现实25

1.1 二元经济下的中国农村:一个宏观背景25

1.2 二元经济下的城乡资源配置:被压抑的农村金融32

1.3 二元经济的调整与演进:结构转型与金融支持40

专栏1-1 偏向城市的政策及平衡政策的误区47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49

2 中国农村金融中的农户行为51

2.1 农户的融资需求与决策51

2.1.1 中国农户金融需求的基本特征51

2.1.2 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分类58

2.1.3 农户的融资偏好与影响因素60

2.1.4 当前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是不是有效需求?68

2.2 农户的信贷行为和投资偏好70

2.2.1 农户的信贷行为和投资偏好:理论基础70

2.2.2 农户的信贷行为和投资偏好:实证分析72

2.2.3 结论性评价76

2.3 农户的正规信贷:争论与评价78

2.3.1 农户与正规信贷:争论与方法78

2.3.2 关于国家效用的讨论81

2.3.3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讨论83

2.3.4 结论性评价84

2.4 农户的信用和风险偏好:社会、市场和国家的结构性视角85

2.4.1 农户的个人信用:道德化的社会资本86

2.4.2 农户的社会信任:难以扩展的合作意愿90

2.4.3 农户与政府:弱势心理与强依赖93

2.4.4 农户的风险承担:技术革新需要“示范”96

2.4.5 社会转型中的农户信用:改变可能正在酝酿98

2.4.6 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基本结论101

专栏2-1 开发针对低端市场的“专门信贷技术”——“美信”案例102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107

3 中国农村金融中的农贷市场109

3.1 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109

3.1.1 小农经济、农户信用与农贷市场:经典理论109

3.1.2 中国的农户信用与农贷市场:理论模型及推论111

3.1.3 中国的农户信用与农贷市场:实证检验113

3.1.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读与评价118

3.1.5 基本政策建议120

3.2 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123

3.2.1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123

3.2.2 农村中的正规金融:垄断的农村信用社及其利率定价124

3.2.3 农村中的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及其利率决定127

3.2.4 农村金融的利率形成机制:垄断供给与市场分割130

3.2.5 结论性评价132

3.3 金融生态、农户增收与农业发展:省际实证133

3.3.1 文献回顾134

3.3.2 实证分析与检验136

3.3.3 对实证结果的延伸性分析142

3.3.4 结论性评价143

3.4 金融生态、信息差异与农贷市场中的示范效应:一个微观案例145

3.4.1 地方农贷中的金融生态和信息差异:A市的“信用村镇建设”实践146

3.4.2 县域金融生态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A市的实证检验147

3.4.3 基本结论和进一步的思考152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154

4 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政府与金融机构156

4.1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如何定位?156

4.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个简要回顾157

4.1.2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介入:争论与评价160

4.1.3 政府介入与私人因素的权衡:文化约束与制度发展165

4.1.4 农村金融中的政府定位:在哪里发挥作用?169

4.2 中国的国家农贷有效率吗?174

4.2.1 研究样本与模型设定176

4.2.2 实证分析与检验180

4.2.3 结论性评价182

4.3 农村金融中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183

4.3.1 农信社的信贷资源配置决策:基本模型185

4.3.2 基本模型的扩展分析188

4.3.3 结论性评价191

4.4 利益冲突、注资预期与农信社经营困局193

4.4.1 模型框架与基本设定195

4.4.2 模型分析:关于农信社的几个主要问题196

4.4.3 结论性评价204

4.5 农村金融中的新型机构:现状与问题206

4.5.1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背景206

4.5.2 关于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09

4.5.3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13

4.5.4 关于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19

4.5.5 作为“边际增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几个基本问题224

专栏4-1 利益链严重失衡与农户的市场弱势:以生猪产业为例233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237

5 破题中国农村金融:农户转型与金融布局239

5.1 从“拐杖逻辑”到“贫困陷阱”:农户信用与农贷市场的再解读239

5.1.1 文献回顾与评论240

5.1.2 分割经济与投资的不可分割性:“贫困陷阱”下的低效率均衡242

5.1.3 “自生区域”中的借贷行为:高利贷的逻辑245

5.1.4 农贷市场中的政府与市场:“角点解”还是“内点解”?247

5.1.5 跳出“贫困陷阱”:集体合作化、适度金融支持与农户社会资本的深化249

5.1.6 结论性评价251

5.2 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为什么金融是重要的?253

5.2.1 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一个理论假说254

5.2.2 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实证检验256

5.2.3 结论性评价263

5.3 农户信贷约束的解除:几个基本命题264

5.3.1 农户的信贷约束:基本模型265

5.3.2 基本模型的扩展:信息不对称与“差别授信”268

5.3.3 模型的比较静态推论:几个基本命题270

5.3.4 关于模型结论的进一步分析与评价275

5.4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农村金融:布局未来278

5.4.1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格局和未来趋势278

5.4.2 未来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基本布局280

5.4.3 农业保险:金融机制的催化剂286

5.4.4 金融是唯一重要的吗?289

专栏5-1 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绩效评估290

专栏5-2 发展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295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300

参考文献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