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法学文库 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法学文库 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2745047.jpg)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法学文库 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论我国刑事政策和策略及其运用1
一、刑事政策和策略及其发展1
目录1
二、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的关系7
三、掌握和运用刑事政策和策略的现实意义12
上篇 基本的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17
“两手抓”的战略指导思想17
一、“两手抓”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17
二、“两手抓”思想的理论基础22
三、一手硬而另一手软是一个现实问题24
争31
四、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是长期的经常的斗31
五、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两手抓”的战略方针,35
处理好打击和服务的关系35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39
一、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的治国方针40
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要靠法制作保障43
三、健全和完善刑事立法48
四、严肃执法,保证法律的极大权威53
五、加强政法机关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政59
治和业务素质59
经验的总结63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63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是长期历史63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思想基础、内容和基69
本精神69
三、惩办与宽大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体现及75
对刑事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75
四、惩办与宽大的基本刑事政策和具体刑事政策81
五、贯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实践问题86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90
一、两类矛盾学说的由来和基本内容90
二、两类矛盾学说对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指导意义95
三、犯罪性质和矛盾性质101
四、两类矛盾学说在新时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107
具体应用107
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方针114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其伟大意义114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原则及其120
任务120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127
四、重点治理是综合治理的突破口129
五、政法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作用131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133
一、改造罪犯政策的历史沿革136
改造罪犯使之成为守法公民的政策136
二、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政策的基本内容138
三、改造罪犯政策指导下的我国监管改造工作142
四、贯彻改造罪犯政策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50
中篇 打击犯罪、惩治和改造罪犯的政策问题153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153
一、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153
方针的历史意义153
二、“严打”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162
三、适用法律和适应形势169
四、“从重从快”与“重刑主义”的区别172
五、三年“严打”的基本估价和成功经验174
六、坚持“严打”斗争应掌握的问题178
依法从重从严惩治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183
一、坚决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意义183
二、改革开放以来打击经济犯罪的实践186
三、打击经济犯罪是政法机关为经济建设最重要最191
直接的服务191
四、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193
五、切实注意打击经济犯罪斗争中的策略问题195
六、打击经济犯罪斗争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197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01
一、刑罚的惩罚属性和教育改造功能201
二、立足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204
三、积极制定和落实教育改造措施208
打击少数,争取、分化和改造多数212
一、注意差别,利用矛盾,重点打击主要犯罪者212
二、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挽救的人,化消极因素为216
积极因素216
三、办案要争取社会同情,人民拥护219
少捕、少杀223
一、少捕、少杀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政策223
二、少捕、少杀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228
三、可杀可不杀的不杀,可捕可不捕的不捕233
四、少捕、少杀政策和我国法律实践237
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含义和原则243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243
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根据和意义244
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和我国的法律实践248
四、贯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应注意的若252
干问题252
五、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与刑法的修改与完善254
对少数民族犯罪分子的“两少、从宽”257
一、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兼顾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257
二、“两少、从宽”政策的提出及其基本精神261
三、“两少、从宽”政策和我国法律实践264
四、贯彻“两少、从宽”政策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68
一、“罪及个人,不株连无辜”原则的形成和意义271
罪及个人,不株连无辜271
二、正确理解“罪及个人,不株连无辜”原则272
三、“罪及个人,不株连无辜”原则在我国刑法和273
司法实践中的体现273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76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党政法工作的一276
贯方针276
二、坚持有错必纠方针的重大意义281
三、有错必纠原则的法律保障283
四、我国政法机关平反冤假错案的实践活动289
五、贯彻有错必纠方针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92
总结301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301
一、“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是实践经验的301
二、改造是目的,生产是手段304
三、贯彻“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对劳改工作305
的具体要求305
给犯罪分子以出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307
一、“给出路”政策的依据及其精神实质307
二、“给出路”政策的实质内容309
三、完善制度和措施,把“给出路”政策落到实处310
教育、感化、挽救313
一、“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提出及其应用313
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主要内容315
三、贯彻“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要处理好319
六个关系319
四、“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的重大意义322
下篇 政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策略问题324
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324
一、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政法工作的根本324
出发点和落脚点324
二、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当前政法工作的327
重要任务327
三、适应形势,转变观念329
施332
四、政法机关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措332
打击和保护相结合336
一、打击和保护相结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要求336
二、打击和保护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339
三、保护人民同打击犯罪是统一的340
四、打击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的体342
现342
五、贯彻打击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应注意的若干问题345
党领导下的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348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政法机关的优良传统348
二、政法机关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353
三、群众路线在政法工作中的运用358
四、正确处理好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的关系365
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369
一、“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原则的形369
成和意义369
二、“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原则的含374
义374
三、“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原则在政378
法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及问题378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信381
一、我党一贯反对肉刑逼供381
二、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388
信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388
三、坚持实事求是,文明办案的原则392
四、在调查取证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396
两个基本400
一、“两个基本”原则的提出及其根据400
二、“基本事实”、“基本证据”的含义和范围402
三、“两个基本”原则适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05
四、关于“两个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问题的探讨406
打击和预防相结合408
一、加强预防犯罪工作的重要意义408
二、预防犯罪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策略409
三、寓预防于打击之中416
四、社会防范和专门机关预防工作417
一、依靠党的领导是搞好政法工作的可靠保证420
依靠党委,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420
二、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22
三、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是保证政法工作顺利进行427
的重要条件427
四、政法机关依靠党的领导和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429
的成功经验429
狠抓大要案的查处434
一、狠抓大要案的政策策略依据434
二、狠抓大要案的查处的具体措施438
三、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小案441
验442
一、集中打击、专项斗争是解决治安问题的成功经442
集中打击、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斗争442
二、正确分析形势,确定打击重点444
三、在专项斗争中,有关部门和地区的协同配合44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451
一、要有为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和必要的灵活性451
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原则和我国的法律实践454
三、当前我国刑事司法中需要体现灵活性的若干问459
题459
四、政策在贯彻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原则中的重463
要意义463
后记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