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新闻理论概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新闻理论概论 第2版
  • 刘行芳,刘修兵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205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新闻学-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新闻理论概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一:应该强化西方新闻理论的研究1

绪论二:西方新闻理论的传入与反思12

上篇:西方新闻理论的历史演进29

第一章 早期的西方传播理论及实践29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新闻理论29

一、集权主义制度是报刊集权理论的政治背景30

二、集权报刊理论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30

三、报刊集权制度是集权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31

第二节 集权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依据32

一、基本的理论假设32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说33

第三节 法西斯的集权主义37

一、人类历史上最极端的集权主义37

二、法西斯对媒体坚持实用主义38

三、在法西斯眼里人民就是群盲39

四、法西斯集权主义的实质39

第四节 集权主义的控制制度40

一、只允许国家掌握并使用公众通讯工具40

二、集权主义控制大众传媒的主要方法40

三、禁止大众传媒参加国家大事讨论45

第五节 集权主义的其他理论46

一、西方人眼里的社会主义报刊理论46

二、标榜自由主义的集权主义47

三、现代社会的集权主义48

第二章 为创建当代新闻理论而不懈求索52

第一节 拓荒时期的艰苦探索52

一、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52

二、早期拓荒为西方新闻理论的诞生打下基础54

二、西方新闻理论的历史性贡献61

三、16世纪初期的乌托邦思想69

四、北岩勋爵的报刊思想70

五、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及其代表人物70

第二节 新闻自由体制的确立72

一、杰斐逊的伟大贡献72

二、最早的新闻自由法75

三、第一部完整的《新闻出版自由法》75

四、美国的《权利法案》76

五、意大利1848年宪法76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77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报刊思想77

二、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后的报刊思想77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前后主张的差异78

第四节 希特勒法西斯的新闻管制79

一、德国法西斯对新闻事业的垄断79

二、墨索里尼对新闻的控制80

第五节 苏联党报体制及其教训81

一、苏联党报体制及其特点81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1

三、列宁对新闻体制的深层次思考83

第三章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确立85

第一节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依据85

一、自由主义关于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论述85

二、自由主义关于知识和真理性质的认识86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87

一、自由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因素87

二、宗教革命的推动87

三、新兴中产阶级的贡献88

四、哲学家的理性思考88

第三节 成为共识的报刊自由主义理论89

一、从争取自由到保护自由89

二、政府对报刊控制方式的转变92

三、自由主义理论地位的最终确立92

第四节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94

一、报刊的地位94

二、报刊的作用94

三、控制和限制方式96

第五节 自由主义理论下运行的报刊99

一、两次世界大战对自由主义主张的挑战99

二、新闻自由不能对民主政治制度构成威胁100

三、客观报道的产生100

四、难以争取的从政府获得消息的权利101

第六节 自由主义理论下的电影102

一、电子传媒出现提出一个难题102

二、美国对电影审查的解禁103

第七节 自由主义理论下的广播电视事业104

一、相同功用、不同待遇引发的思考104

二、西方对广播电视的管理104

三、广播电视的经济来源问题106

第八节 各式各样的自由主义报刊106

一、多种形态的自由主义主张106

二、“自由”和“集权”只有一墙之隔107

三、夭折的尝试107

第四章 当代西方传媒圭臬——社会责任理论114

第一节 社会责任理论及其内涵114

一、什么是社会责任理论114

二、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机制120

第二节 新学说的法规建设122

一、反映社会责任理论的早期法规122

二、新闻法规的自律性特征123

第三节 对报刊工作的新要求124

一、提供准确的新闻124

二、传递公众的意见126

三、全面反映社会的状况126

四、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126

五、不断改进报道方法,提高报道质量127

第四节 报刊业务的改进127

一、报刊的责任127

二、公众的义务128

三、政府的作用129

四、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130

第五节 报刊与政府的关系132

一、政府既要保护自由,更要促进自由132

二、政府要防止侵犯公众的自由132

第六节 发表言论的权利133

一、言论自由与道德责任133

二、意见应得到充分的表达133

三、言论的自由与有闻必录134

第七节 人性的观点135

一、对传统人性观点的怀疑135

二、义务和权利的平衡137

第八节 自我修正法则137

一、对自我修正法则的怀疑137

二、对言论自由理由的新探索138

下篇 西方新闻理论的现代框架143

第五章 新闻和新闻价值——讨论问题的基点143

第一节 西方新闻学对于新闻的定义143

一、关于新闻的传统定义144

二、信息时代赋予新闻新的含义146

三、新闻的定义应该由实践来决定152

第二节 西方对于新闻功能的几种典型理论153

一、传媒论153

二、事实论154

三、传播论155

四、价值论156

五、舆论论156

六、权利论157

第三节 西方的新闻价值理论158

一、早期新闻价值理论学说158

二、典型新闻价值理论学说159

三、新闻价值学说在西方新闻实践中的运用160

第四节 如何评价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163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一面163

二、存在唯心主义的成分164

第六章 权利与义务——西方新闻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168

第一节 新闻自由:西方人至高无上的信念168

一、西方人眼中的新闻自由168

二、“新闻自由”是西方国家新闻传媒发展的动力174

三、西方新闻自由的核心是对政府实行“无限监控”176

四、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对其权利的表述178

五、“新闻自由”的软肋179

第二节 社会责任:新闻自由思想的理性成果180

一、一个促使西方新闻思想发生变化的报告180

二、大胆揭露和小心修正——报告对西方新闻理论的有限贡献186

三、社会责任理论思想的发展188

第七章 作用与功能——社会公众的通信工具196

第一节 基本理论196

一、普利策的“瞭望哨”说196

二、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7

三、赖特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分析197

四、其他理论198

第二节 以最快的速度向公众告知198

一、第一时间发布消息198

二、培养和建立信息来源网络200

第三节 批评政府是永恒的主题200

一、靠批评政府起家200

二、批评政府是扩大发行量和提高收视率的关键策略202

第四节 永不休眠的社会雷达204

一、“永不入睡的眼睛”204

二、可贵的敬业精神209

第八章 监控与预警——睁大眼睛搜寻阴暗面214

第一节 视揭露黑幕为己任214

一、报道负面消息是新闻的本质任务214

二、并非彻底和无限的揭露216

第二节 “传播不应当受国界限制”216

一、哪里有危及安全的因素,哪里就应有自由的传播216

二、经济的全球化必须有新闻自由传播相配合217

三、跨国公司成为“全球传播”的主要鼓吹者218

第三节 从国家主义的传统思维中“解控”219

一、国家成为新闻自由传播的主要障碍219

二、跨国公司成为冲击国家主义的重要力量220

三、最后的决定权属于公众221

第四节 政治斗争的战场223

一、政治势力较量的新场所223

二、要赢得公众必须先赢得媒介225

三、政治斗争的胜负常常由媒介来裁决226

第九章 “第四等级”和“无冕之王”——西方媒介和记者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228

第一节 “监督政府的哨兵”228

一、一个特殊的职业228

二、若即若离的关系229

第二节 传播国家政策的主渠道230

一、西方传媒乐于传播国家政策230

二、政府对传媒的有效利用231

第三节 白宫的特殊客人232

一、成名的阶梯232

二、靠核心竞争力取胜233

第四节 美国媒体对外交政策的影响234

一、在国家利益与公众权利之间234

二、美国媒体影响对外政策的渠道235

三、特殊情况下媒体决定对外政策的走向239

第五节 外交事务中政府对媒介的利用243

一、以退为进,寻找认识的共同点243

二、在交往中掌握主动权244

三、让媒体代表政府说话245

第六节 日臻完善的报道技巧245

一、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立245

二、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248

三、新闻导语的产生250

四、解释性报道的出现256

五、调查性新闻报道的风行257

六、精确新闻报道的出现259

第十章 行业自律——“自我修正法则”259

第一节 行业自律提出的历史背景259

一、梦想与追求260

二、新形势的挑战260

三、传媒的堕落倾向263

第二节 美国媒体的自律263

一、新闻自律源于职业自觉264

二、外部因素的催化作用265

三、新闻自律的主要内容270

第十一章 控制与使用——西方媒介的社会调控理论270

第一节 西方政府对媒体的控制270

一、一般理论及其实践283

二、西方国家新闻控制的基本类型292

第二节 西方政府对新闻传媒的使用292

一、直接通过媒体散布舆论293

二、故意向新闻界“泄露”294

三、以安全为由进行制约296

四、建立“特别关系”297

五、人员角色互换298

第三节 美国社会对媒体的运用298

一、“议程设置”,左右政局301

二、消费者利益的“看家狗”306

三、“不怕总统怕老板”307

第四节 西方政府对媒体的操纵307

一、美国政府首次成功地对媒体的操纵308

二、报纸对政客操纵的抗争309

三、“头号总编辑”310

四、评奖对美国媒体和记者的影响313

五、民意终难违315

第十二章 按图索骥——西方媒介的编辑方针315

第一节 美国新闻传媒的编辑方针315

一、主流文化的影响315

二、《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方针317

三、“美国之音”的编辑方针317

第二节 法、英、德、日新闻传媒的编辑方针317

一、法国媒介的编辑方针318

二、英国媒介的编辑方针319

三、德国媒介的编辑方针319

四、日本媒介的编辑方针320

第三节 对西方编辑方针的评价320

一、关于西方编辑方针的立场与倾向321

二、西方如何依据编辑方针来选择消息和意见322

三、“满足读者需要”永远是最冠冕堂皇的口号322

四、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与特色324

第十三章 西方当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324

第一节 拉斯韦尔、施拉姆与传播学的建立324

一、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与功能理论326

二、霍夫兰的说服理论327

三、卢因的把关人理论327

四、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328

五、施拉姆的杰出贡献329

第二节 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理论329

一、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330

二、威廉斯传播学思想的主要观点331

第三节 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组的研究331

一、西方当代最活跃的传播学学派332

二、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组的研究成果332

第四节 于尔根·哈贝马斯的传播学思想333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掌门人334

二、哈贝马斯对传播在公共领域中作用的分析337

第五节 马歇尔·麦克卢汉与文化媒介337

一、独树一帜的学者337

二、麦克卢汉的主要学术思想343

第六节 李普曼关于新闻性质的论述343

一、记者兼政论家344

二、对于大众传播学的贡献346

第七节 阿特休尔的权利代言人学说347

一、从社会控制角度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347

二、阿特休尔对传媒与权力关系的见解347

第八节 大众传播研究的三种范式349

一、一个探讨研究方法的新视野349

二、三种范式的不同内涵350

第十四章 教育与传承——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力资源保障353

第一节 美国的新闻教育353

一、美国新闻教育概况353

二、课程设置355

三、学生和教师356

四、教学方法356

五、主要新闻教育组织358

第二节 德国的新闻教育359

一、德国新闻记者的来源359

二、德国新闻教育的特点359

第三节 日本的新闻教育360

一、日本媒体的记者来源360

二、日本新闻教育的实践特色361

第四节 英国的新闻教育362

一、特殊的英国新闻教育体制362

二、晋升制是激励记者成才的重要方法363

三、报团或财团是培养记者的主要机构363

第五节 法国的新闻教育364

一、独立自主的新闻教育体制364

二、灵活生动的授课方式364

第十五章 冲突与协调——东西方新闻理论的分歧与融合366

第一节 半岛卫视异军突起的启示366

一、一举成名的传媒黑马366

二、特殊的媒介环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66

三、“独立、自由”是打拼天下的利器367

四、西方媒介推波助澜368

五、特别的观念与特殊的机制368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中有重要影响的新闻思想368

一、甘地的新闻思想369

二、东盟国家的新闻传播思想370

第三节 关于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争论370

一、发展中国家的新秩序构想370

二、发达国家关于新闻传播秩序的观点371

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理论分歧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