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边际可持续劳动价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边际可持续劳动价值论
  • 贾华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23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劳动-价值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边际可持续劳动价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商品价格及其价值基础探析1

1.1 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价格运动1

1.2 经济学必须重视新时代的价格运行基础分析2

1.3 影响价格变动的一般因素4

1.4 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吗6

1.5 价格是由商品效用决定的吗8

1.6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错误18

1.7 对萨缪尔森解决价值悖论方案的质疑23

1.8 为什么我们需要探讨商品价值26

1.9 探讨商品价值问题的理论前提29

1.10 边际分析与超边际分析34

1.11 研究对象的逻辑起点与终点36

1.12 商品交换中的劳动价值逻辑41

1.13 商品二重性的新表述46

1.14 具体劳动或异质劳动48

1.15 抽象劳动或同质劳动49

1.16 物质要素不能够创造价值51

1.17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论断的条件限定56

1.18 所谓劳动的价值或价格58

1.19 庞·巴维克的逻辑错误59

1.20 商品价值的量态分析61

1.21 供求变动对商品价值的影响66

1.22 供求一致的真实含义73

1.23 劳动价值论形成简史74

1.2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方法论77

1.25 对形形色色新价值论的质疑84

1.26 对国内某学者一些观点的商榷86

1.27 必须用严肃态度探讨马克思主义95

第2章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劳动99

2.1 可持续发展观的由来99

2.2 当代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01

2.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03

2.4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07

2.5 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109

2.6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尺度112

2.7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14

2.8 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不是对立的117

2.9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120

2.1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律122

2.11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挑战及应对125

2.12 可持续劳动及其内涵127

2.13 可持续价值与国际价值问题130

2.1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若干经济价值论剖析132

第3章 可持续生产要素分析135

3.1 可持续劳动形成的基本要素135

3.2 可持续劳动中的劳动者及劳动力137

3.3 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141

3.4 劳动力价值142

3.5 广义劳动力价值和狭义劳动力价值146

3.6 对舒尔茨“人力资本”范畴的批评147

3.7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破产149

3.8 劳动者的收入问题151

3.9 可持续劳动中的劳动对象167

3.10 可持续劳动中的劳动资料169

3.11 可持续劳动关系形成的原因171

第4章 可持续劳动过程分析173

4.1 可持续经济过程是循环经济过程173

4.2 循环经济在当代的实践175

4.3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3R原则176

4.4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视角的循环经济180

4.5 对循环经济本身的经济学分析182

4.6 劳力资本与物力资本186

4.7 劳动力在可持续劳动中的作用188

4.8 当今世界的企业社会责任195

4.9 发挥劳动力的内在价值202

4.10 如何看待“剥削”206

4.11 物质资料在可持续劳动中的作用210

4.12 企业物质购买和使用成本如何最小化211

4.13 物力资本的价值转移特点214

4.14 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副产品问题219

4.15 对冯·纽曼折旧计算方式的商榷220

4.16 个别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的途径222

4.17 劳动生产力因素及其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224

4.18 无人工厂问题229

4.19 资本分类的其他视角231

4.20 联合生产问题233

4.21 存量非可持续劳动的可持续补偿问题237

4.22 可持续劳动对商品价值生产的影响238

4.23 如何形成企业可持续劳动的内在动力243

4.24 权责清晰度与权责对称率246

4.25 新论点的应用248

第5章 可持续劳动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253

5.1 狭义的和广义的劳动价值论253

5.2 社会分工及其意义255

5.3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261

5.4 不同部门间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差异263

5.5 比较静态均衡下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其换算265

5.6 比较动态均衡下资本的共产主义权利270

5.7 价值转形分析前的说明272

5.8 转形分析的资本价值结构277

5.9 价值转形运动与资本的共产主义权利279

5.10 竞争的作用280

5.11 商品国内生产价格与可持续价值282

5.12 商品国内生产价格的数量变动283

5.13 价值转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过程284

5.14 对剩余价值的分割289

5.15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297

5.16 由国内生产价格转向国际生产价格300

5.17 不存在国际价值问题302

5.18 国际生产价格的来源303

5.19 国际垄断价格及不平等交换问题305

5.20 可持续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308

主要参考文献313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