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生态 未来发展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西生态 未来发展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153408.jpg)
- 彭昆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3746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45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研究-江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西生态 未来发展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十五章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90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909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提出909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915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确立与实施91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920
一、人地关系理论921
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923
三、地球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理论924
第三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927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927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与基本要求928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途径929
第四节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930
一、生态工业: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930
二、生态农业: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932
三、绿色消费:流通消费领域倡导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934
四、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政策建议935
第五节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936
一、绿色GDP的提出936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的形成939
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942
四、绿色GDP核算的实施概况944
第二十六章 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指标体系947
第一节 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947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947
二、市场机制调节与政府有效干预相结合的原则948
三、生态建设项目与经济建设项目“三同步”的原则948
四、政府引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949
第二节 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949
一、生态环境建设目标949
二、生态建设的任务950
第三节 生态建设指标体系955
一、生态县(区)建设指标955
二、生态市建设指标962
三、生态省建设指标966
第二十七章 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969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969
一、西方环境法律体系概述969
二、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其框架970
三、环境法制创新和完善973
四、生态立法的趋势和设想974
第二节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976
一、生态环境管理问题的提出976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977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983
第三节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987
一、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概况987
二、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990
三、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994
四、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995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996
一、国内外概况996
二、生态环境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998
第二十八章 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合理利用1002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1002
一、转变观念加强管理1002
二、水资源保护1003
三、水资源优化配置1006
第二节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1009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目标与原则1010
二、农用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1011
三、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1015
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18
第三节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25
一、转变林业经营管理观念1026
二、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1026
三、实行森林分类经营1028
四、改善和提高森林质量1029
五、坚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1029
第四节 能源利用结构与洁净能源1030
一、江西省能源利用结构1031
二、主要能源利用预测和面临的问题1033
三、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洁净能源1035
四、节约能源,降低能耗1039
五、广辟能源渠道1041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1041
一、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041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原则1042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1043
四、矿业开发优化布局与结构调整1045
五、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1049
第二十九章 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1051
第一节 森林与湿地重点生态工程建设1051
一、推进森林生态工程建设1052
二、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1054
三、加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1055
第二节 水利水保工程建设1057
一、防洪治涝工程建设1058
二、灌溉工程建设1058
三、小水电工程建设1060
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1061
五、水利血防工程建设1062
六、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064
第三节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与建设1066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及保护与建设的意义1066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与建设的目标1068
三、江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对策1069
第四节 生态示范园区工程建设1072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072
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1081
第五节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1087
一、生态功能保护区及其建设的必要性1087
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089
三、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优先工程1090
四、江西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展望1092
第六节 生态移民工程建设1094
一、生态移民的概念及基本特征1094
二、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095
三、生态移民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096
四、江西省实施生态移民的现状1096
五、江西省修水县生态移民实证分析1098
六、实施生态移民的难点及对策1100
第三十章 生态工业1103
第一节 生态工业的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1104
一、生态工业的概念及内涵1104
二、生态工业的理论1104
三、生态工业方法——系统集成法1110
第二节 工业生态化与循环经济1115
一、工业生态化1115
二、工业生态化与循环经济1118
三、工业生态化的基本对策1119
第三节 清洁生产目标与技术评价指标1122
一、清洁生产的意义1122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1122
三、清洁生产目标1123
四、清洁生产指标体系1124
五、清洁生产评价方法1129
第四节 清洁生产审核1134
一、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1134
二、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与原则1135
三、清洁生产审核的方式1136
四、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程序1137
五、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内容1139
第五节 江西省清洁生产设想与对策1143
一、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1144
二、推行清洁生产的设想与对策建议1145
第六节 新型工业化1150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1150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1151
三、新型工业化实施途径1152
四、清洁生产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正确选择1156
第三十一章 生态农业1157
第一节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任务1157
一、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趋势1157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1158
三、江西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1159
第二节 生态农业规划与实施1160
一、生态农业区域规划1160
二、生态农业设计1167
三、生态农业规划的组织实施1171
第三节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1173
一、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1173
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1174
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1175
四、产品质量认证1185
五、产品加工、包装、贮藏与运销1186
第四节 有机农业的发展1186
一、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内涵1186
二、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基本趋势1188
三、中国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发展1191
四、江西省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及展望1194
五、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1196
第三十二章 生态旅游业1200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的原则1200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1200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1201
三、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比较1202
四、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1206
第二节 江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1209
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战略意义1209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战略定位1211
三、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与主要分类产品1214
四、江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217
第三节 生态旅游管理1218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1218
二、规划编制管理1219
三、旅游开发环境影响的控制与管理1221
四、法制管理1225
五、旅游企业管理1227
六、旅游者和社区管理1229
七、VERP管理模式1230
第四节 江西休闲观光农业1231
一、休闲观光农业概述1232
二、江西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方向及前景1235
第三十三章 生态城镇1243
第一节 生态城镇建设的内涵与意义1243
一、生态城镇的概念与内涵1243
二、建设生态城镇的意义1244
第二节 生态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1244
一、江西省城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特点1244
二、江西省城镇布局和发展的总目标及基本趋势1246
三、城镇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1247
四、区域开发管制1249
第三节 优化城镇交通网络布局1252
一、城镇交通道路网络概述1252
二、城镇道路交通网络优化1253
第四节 城镇生态环境净化1256
一、城镇生态环境净化概况1256
二、城镇生态环境净化的政策和措施1258
第五节 园林绿化与园林城市建设1261
一、园林绿化1261
二、园林城市1265
三、江西省园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267
四、加快江西省园林绿化和园林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1268
第六节 城市生态公园与景观生态林布局1270
一、生态公园1270
二、景观生态林1273
三、城市生态公园和景观生态林布局1275
第七节 城市森林1278
一、城市森林的提出1278
二、城市森林的内涵1278
三、城市森林的功能与作用1279
四、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及城市森林化的成效1281
五、江西城市森林的现状与城市森林化趋势1282
第八节 都市农业建设1284
一、都市农业概念与主要类型1284
二、都市农业特征与功能1285
三、都市农业建设1288
第九节 数字化城镇工程设计与建设1297
一、数字化城镇概念1297
二、江西省数字化城镇工程建设现状1298
三、江西省数字化城镇工程建设目标1299
四、江西省数字化城镇工程总体设计1301
第三十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环保产业1310
第一节 废弃物资源化与污染控制技术1310
一、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概况1310
二、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污染控制1312
三、城市垃圾的资源化与污染控制1323
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与污染控制1324
第二节 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1327
一、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1327
二、地质灾害的治理技术1333
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建设技术1337
第三节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1341
一、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1341
二、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1350
三、渔业病害的防治技术1352
第四节 环保产业的发展1355
一、环境保护产业概述1355
二、国际环保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356
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357
四、江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359
五、江西省环保产业市场分析1362
六、江西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策略1363
第三十五章 生态安全1365
第一节 生态安全概述1365
一、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1365
二、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1366
三、维护江西省生态安全的意义1367
第二节 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369
一、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369
二、江西省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370
第三节 维护江西省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和保障体系1373
一、维护江西省生态安全的战略重点1373
二、建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1376
第四节 建立防灾减灾预警体系1381
一、建立防灾减灾协调机制1382
二、将防灾减灾规划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计划1383
三、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报手段现代化建设1383
四、完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1383
五、完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1384
六、建立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预警体系的几点建议1384
第五节 加强国内外合作切实维护生态安全1385
一、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及方式1385
二、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成果1389
三、江西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1391
四、江西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展望1392
第三十六章 生态文明1395
第一节 生态文明理念1395
一、生态文明内涵1395
二、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1397
三、生态文明理念贯彻执行的途径1399
第二节 推进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1400
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1400
二、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1402
三、江西省环境教育现状1403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公众参与1406
一、环境宣传与公众参与的含义1406
二、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状况1406
三、中国环境保护宣传和公众参与状况1408
四、江西省环境保护宣传和公众参与状况1411
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推进公众参与1414
第四节 提倡绿色消费1416
一、“绿色消费”提出的背景1416
二、绿色消费的内涵1417
三、绿色消费的现状1418
四、提倡绿色生活消费1422
第五节 建设绿色社区1426
一、绿色社区的概念1426
二、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和目的1429
三、绿色社区的硬件建设1430
四、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1433
第六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和谐发展1437
一、江西省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改革实践1438
二、江西省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困难1441
三、加快江西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路和建议1445
附:国内外主要民间环保组织简介1448
参考文献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