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工程数学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工程数学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488841.jpg)
- 丘昌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0421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工程数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工程数学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建模方法论1
第一章 什么是数学模型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模型的功用与评价5
第三节 模型的建成与分类6
第四节 模型的描述10
第五节 机理模型13
第六节 经验模型16
第七节 模拟模型21
第二章 数据技术25
第一节 引言25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25
第三节 函数拟合技术28
第四节 离散化技术34
第五节 数据的存贮与调用37
第三章 建模技术40
第一节 引言40
第二节 分解与组装41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45
第四节 类比与反推47
第五节 内推与外延49
第六节 归纳与演绎51
第七节 抽象与舍象53
第四章 几个建模实例56
第一节 同步发电机的空载特性模型56
第二节 电机设计的优化模型57
第三节 同步发电机参数识别模型58
第四节 电力系统励磁控制优化设计模型60
第五节 线性网络的几何模型62
第六节 电机的高维弯曲几何模型63
第七节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几何模型66
第二篇 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67
第五章 关于非线性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67
第一节 引言67
第二节 状态方程69
第三节 状态方程的向量写法71
第四节 几何表示方法·轨线72
第五节 流74
第六节 平衡点75
第七节 二维自治系统76
第八节 单机系统方程的相图80
第九节 极限环82
第十节 耗散系统83
第十一节 拟周期运动85
第十二节 迭代映射86
第十三节 线性迭代映射88
第十四节 二维耗散系统91
第六章 混沌现象93
第一节 Lorcnz吸引子93
第二节 逻辑斯蒂映射94
第三节 符号动力学举例99
第四节 逻辑斯蒂映射(续)100
第五节 Curry-York映射103
第六节 Rossler吸引子106
第七节 庞加莱映射108
第八节 RLC电路中的混沌现象110
第九节 圆周映射111
第十节 阵发混沌115
第十一节 关于电力系统方程的混沌119
第七章 描述吸引子特征的两个量121
第一节 李雅普诺夫指数121
第二节 分维123
第三篇 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126
第八章 非线性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26
第一节 引言126
第二节 控制理论发展概述127
第三节 线性控制系统与非线性控制系统134
第四节 非线性系统近似线性化建模方法及其局限性137
第五节 非线性系统稳定与不稳定平衡点139
第六节 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现象与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141
第九章 非线性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46
第一节 引言146
第二节 非线性系统的坐标变换146
第三节 仿射非线性系统151
第四节 向量场153
第五节 向量场的导出映射154
第六节 李导数与李括号156
第七节 向量场集合的对合性162
第八节 控制系统的关系度164
第九节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标准型167
第十节 小结172
第十章 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原理174
第一节 引言174
第二节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设计原理174
第三节 零动态设计原理与方法200
第四节 线性系统零动态设计方法211
第五节 输出对干扰解耦的控制系统设计原理216
第一节 模糊集合226
第十一章 模糊数学的基本知识226
第四篇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226
第二节 模糊关系231
第三节 扩展原理234
第四节 模糊映射与模糊变换241
第五节 模糊关系方程250
第十二章 模糊逻辑255
第一节 命题与逻辑演算255
第二节 演绎推理257
第三节 似然推理260
第十三章 几个实用的数学模型267
第一节 模糊控制267
第二节 聚类分析277
第三节 模式识别286
第四节 两个诊断专家系统的数学模型292
第五节 模糊规划301
第五篇 排队论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312
第十四章 概述312
第一节 基本概念312
第二节 研究拥挤现象的目的313
第三节 抵达模式313
第四节 服务机制321
第五节 排队规则324
第六节 拥挤性的测量324
第七节 对排队系统的研究325
第八节 对系统的修改327
第九节 排队系统及其表示328
第十节 一般结果330
第十五章 一些排队模型334
第一节 马尔科夫过程、生与死过程和泊松过程334
第二节 M/M/1排队模型346
第三节 M/M/m排队模型351
第四节 马尔科夫排队网络353
第五节 M/G/1排队模型356
第六节 G/M/1排队模型382
第七节 G/M/m排队模型382
第八节 G/G/1排队模型384
第十六章 排队论在计算机中的应用387
第一节 计算机分时系统和多路存取系统387
第二节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分析和设计399
第三节 定义、模型和问题的表达405
第四节 容量选定问题412
第五节 交通流量选定问题416
第六节 容量和流动选定问题419
第七节 某些拓扑的考虑--对于ARPANET的应用421
第一节 引言424
第十七章 绪论424
第六篇 计算几何学424
第二节 基本概念425
第三节 基本的几何查找问题428
第四节 算法复杂性的概念429
第五节 数据结构430
第六节 基本的算法设计技术435
第十八章 凸包和多边形439
第一节 引言439
第二节 求凸包算法440
第三节 形包443
第四节 多边形的分割445
第十九章 相交和几何查找449
第一节 引言449
第二节 线段的相交449
第三节 矩形的相交451
第四节 其他相交问题453
第五节 点位问题454
第六节 范围查找问题457
第二十章 势力圈图459
第一节 引言459
第二节 求Voronoi图的算法461
第三节 Voronoi图的应用463
第四节 广义的Voronoi图466
第二十一章 计算几何学的一些解题方法469
第一节 引言469
第二节 星形法469
第三节 几何变换法471
第四节 过滤查找法477
第五节 分区法479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神经网络485
第七篇 神经网络485
第二十二章 神经网络导论485
第二节 神经网络的特征486
第三节 神经网络的历史和现状487
第四节 神经网络的发展展望490
第五节 小结492
第二十三章 神经网络基础493
第一节 生物神经元原型493
第二节 人工神经元495
第三节 单层人工神经网络497
第四节 多层人工神经网络497
第五节 神经网络和神经计算498
第六节 对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499
第七节 小结500
第一节 感知器501
第二十四章 神经处理模型501
第二节 网络结构506
第三节 霍普菲尔德的模型507
第四节 适配共振理论510
第五节 向后传播513
第六节 值传送系统515
第七节 波兹曼机器516
第八节 模糊认知映像516
第九节 双向联想记忆517
第十节 数学基础518
第十一节 小结519
第二十五章 神经网络的应用520
第一节 应用概述521
第二节 图像压缩应用522
第四节 旅行商问题的求解523
第三节 传感器处理应用523
第五节 计算神经语言学525
第六节 知识处理应用525
第七节 通用信息处理操作525
第八节 小结526
第八篇 找段集合代数及其应用527
第二十六章 线段集合代数527
第一节 引言527
第二节 中国九龙环解法527
第三节 九龙环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质529
第四节 线段集合代数530
第五节 线段集合代数的公理证明533
第六节 线段集合代数公式的演证534
第三节 坐标性质539
第二节 一维坐标系539
第二十七章 推理坐标539
第一节 N划分定义539
第四节 坐标上命题和映射的运算541
第五节 二维坐标系542
第六节 三维坐标系542
第七节 高维坐标系542
第八节 对偶坐标系543
第九节 容斥原理在坐标上的表示和运算543
第十节 小结544
第二十八章 推理图论545
第一节 图形推理公理与推理证明545
第二节 推理证明图解方法547
第三节 推理微商与推理容错551
第四节 讨论552
第二节 微商集等价定义及图论算法553
第二十九章 集合微商及其算法553
第一节 微商集定义553
第三十章 高阶微商集及其算法557
第一节 高阶微商集557
第二节 多交微商集558
第三节 多导微商集559
第四节 多并微商集560
第五节 集合微商的计算机算法560
第六节 集合微商的应用560
附录A 变量变换562
附录B 状态空间中面积、体积增加率公式的推导564
附录C 逻辑斯蒂方程中μ∞值的估计567
附录D 计算迭代映射的框图569
附录E 马蹄映射570
参考文献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