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海洋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海洋学
  • 李凤岐,高会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546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环境海洋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海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科学1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1

二、环境科学的发展与环境观的演进6

三、环境科学的体系与分支8

四、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9

第二节 海洋科学12

一、海洋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12

二、海洋科学的发展与海洋观的演进12

三、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14

第三节 环境海洋学15

一、环境海洋学的研究内容15

二、海洋环境功能及海洋环境问题的特殊性15

三、中国环境海洋学的发展21

思考题24

第二章 海洋环境地质26

第一节 地球与海洋26

一、地球环境26

二、地球上的海洋27

第二节 海底地形地貌29

一、海底地形地貌类型及其特征29

二、中国近海海底地形地貌特征34

第三节 海底沉积作用与沉积物特征41

一、沉积物的来源42

二、大洋沉积物的组分和分类42

三、大洋沉积作用43

四、海底主要沉积物的基本特征44

五、中国近海海底沉积物分布45

第四节 海底构造环境46

一、大陆漂移46

二、海底扩张47

三、板块构造48

第五节 海洋地质灾害49

一、基本概念49

二、几种典型的海洋地质灾害50

第六节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的环境效应54

一、海底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54

二、海底采矿对环境的影响58

第七节 海岸带开发及其环境效应60

一、海岸带60

二、海岸带附近的主要资源61

三、海岸带开发的环境问题63

四、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65

思考题67

第三章 海洋环境物理特性68

第一节 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68

一、纯水的特性68

二、海水的盐度69

三、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质70

四、海水的密度和海水状态方程75

第二节 海水的声学与光学性质77

一、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77

二、声学技术在海洋环境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79

三、光在海水中的衰减80

四、海水的透明度、水色和海色82

五、光学技术在海洋环境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83

第三节 海冰86

一、海冰的形成条件、冰型及分布86

二、海冰的物理性质87

三、海冰与海洋环境88

第四节 世界大洋的热量、水量平衡89

一、海面热收支89

二、海洋内部的热交换93

三、海洋中的水平衡94

第五节 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96

一、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96

二、海洋水团105

三、海洋温度、盐度、密度的细微结构106

第六节 中国近海水文物理环境特征107

一、入海径流简况107

二、水温、盐度、密度的分布与变化108

三、跃层和细微结构116

四、海冰的分布与变化117

五、水色、透明度和声速分布121

六、海洋水团特征125

思考题128

第四章 海水运动130

第一节 海水运动与物质输运方程130

一、海水运动作用力130

二、海水运动的基本方程组135

三、物质输运方程138

第二节 海水运动的类型140

一、海流140

二、海洋中的波动现象148

第三节 中国近海海水运动特征概况188

一、中国近海环流概况188

二、中国近海海浪概况190

三、中国近海潮汐与潮流概况191

四、中国风暴潮概况197

五、中国近海内波概况198

思考题198

第五章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200

第一节 大气成分及其变化200

一、大气的垂直热结构200

二、现代地球大气组成203

三、大气成分的变化207

第二节 海洋-大气边界层212

一、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和特征212

二、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的作用214

第三节 海洋与大气的能量和物质交换218

一、海气相互作用218

二、海气的能量交换221

三、大气物质向海洋的输入及其环境效应223

第四节 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227

一、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227

二、气候变化的辐射强迫227

三、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效应229

第五节 影响中国近海的主要天气系统与气候要素232

一、中国近海的主要天气系统232

二、中国近海气候要素236

思考题240

第六章 海洋环境化学241

第一节 海洋环境化学要素241

一、海水的化学组成241

二、海洋环境的主要化学参数244

三、海水中的营养盐250

四、海水中的微量元素259

五、海水中的有机物261

六、海水中的溶解气体262

七、海洋中的放射性元素267

八、海水的化学资源269

第二节 海洋界面过程及环境化学效应271

一、河海混合界面和海陆相互作用271

二、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274

三、海水沉积物界面278

第三节 海洋生态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281

一、近海富营养化281

二、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284

三、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291

四、海洋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和防治措施293

思考题294

第七章 海洋环境生态学295

第一节 海洋环境要素及其生态作用295

一、自然因素297

二、人为因素303

第二节 海洋生物类群305

一、浮游生物305

二、底栖生物315

三、游泳生物323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327

一、河口327

二、海湾328

三、沼泽林329

四、海草场330

五、红树林331

六、珊瑚礁332

七、热液口和冷渗口333

第四节 海洋生产过程与能流分析334

一、海洋的生产过程334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40

第五节 人类活动与海洋生物生态响应344

一、海洋环境污染现状344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类型及生物生态响应345

第六节 海洋生态修复348

一、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348

二、海洋生态修复技术350

三、不同类型海洋系统的生态修复352

四、海洋生态修复的发展趋势展望355

思考题356

第八章 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357

第一节 海洋环境调查357

一、深度、水温、盐度观测357

二、透明度、水色观测359

三、海浪、海流观测359

四、湍流与混合观测364

五、海洋遥感364

第二节 海洋环境监测366

一、海水水质标准366

二、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369

三、海洋水体监测目的、项目及方法370

四、海洋水体监测方案的制定370

五、水样采集373

六、化合物的测定381

七、海洋沉积物监测388

思考题394

第九章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396

第一节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96

一、海洋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396

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和程序397

三、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400

第二节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01

一、海域环境概况调查401

二、污染源调查402

三、海洋环境质量调查402

第三节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06

一、评价参数的选择与确定406

二、评价标准的确定406

三、评价方法406

四、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407

第四节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407

一、预测方法选择407

二、环境数值模型分类408

三、海洋环境预测中常用数值模型408

第五节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内容420

一、区域环境影响预测内容420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423

第六节 海洋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的编制423

思考题426

第十章 海洋环境经济学427

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简介427

一、环境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427

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前沿429

第二节 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430

一、海洋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431

二、人类经济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432

三、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434

第三节 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437

一、海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437

二、海洋环境的外部性439

第四节 环境的经济价值440

一、环境的价值形式440

二、环境的价值构成443

三、海洋环境价值的计量446

四、海洋环境价值的应用449

第五节 海洋环境经济政策453

一、适度的污染排放量453

二、海洋环境问题与“双失灵”456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形式457

四、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459

五、各类环境经济政策工具的优势与不足460

六、环境经济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过程464

七、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466

思考题468

第十一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469

第一节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发展概况469

一、海洋环境的概念和海洋环境保护法469

二、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发展概况471

第二节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472

一、《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472

二、法律规定473

三、行政法规474

四、海洋环境资源保护部门规章474

五、海洋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章474

六、海洋环境标准475

七、其他部门法中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475

八、中国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和签订的双边协定476

第三节 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476

第四节 防治各种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法律和制度478

一、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478

二、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481

三、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485

四、防治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487

五、防治倾倒废弃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491

六、海洋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493

第五节 海洋保护区制度495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495

二、海洋特别保护区制度499

三、法律责任501

第六节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503

一、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概述503

二、重要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504

思考题511

第十二章 海洋环境管理与规划512

第一节 海洋环境管理概述512

一、海洋环境管理的概念512

二、海洋环境管理的意义518

三、国外海洋环境管理概况518

四、我国海洋环境管理的发展520

第二节 海洋环境管理的内容522

一、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522

二、海洋环境管理体制525

三、海洋环境管理手段529

第三节 海洋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530

一、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意识530

二、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532

三、建立海洋信息系统533

四、加强海洋环境的科学研究535

五、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环保产业538

六、建立应对海洋环境损害的管理制度540

第四节 海洋环境功能区划543

一、海洋功能区划543

二、海洋环境功能区划548

思考题549

主要参考文献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