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 下
  • 黄晓家,姜文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2055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60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63页
  • 主题词:建筑-给水工程-手册;建筑-排水工程-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绪论1

1建筑给水排水发展历史12

1.1国外建筑给水排水发展简况12

1.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给水排水发展简况15

1.3建筑给水排水内涵和体系19

1.4国内外规范及发展21

1.4.1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范21

1.4.2技术发展22

1.5未来技术发展33

2建筑给水35

2.1建筑给水的发展35

2.1.1建筑给水秒流量35

2.1.2建筑给水系统36

2.1.3管材的发展36

2.1.4水泵隔振36

2.1.5“四节”技术36

2.1.6水质保障措施42

2.1.7低碳经济和绿色建筑42

2.2用水定额和水压43

2.2.1住宅建筑生活用水定额43

2.2.2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43

2.2.3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46

2.2.4冲洗汽车用水定额47

2.2.5生产用水定额47

2.2.6消防用水量47

2.2.7其他场所用水定额47

2.2.8未预见水量47

2.2.9卫生器具的一次和1h用水量47

2.2.10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径和最低服务压力48

2.3水质和防水质污染50

2.3.1生活饮用水水质50

2.3.2直饮水水质60

2.3.3海水水质60

2.3.4杂用水水质60

2.3.5防水质污染61

2.4系统选择84

2.4.1水源85

2.4.2供水方式85

2.4.3给水方式86

2.5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算94

2.5.1最高日用水量95

2.5.2最大时用水量96

2.5.3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97

2.5.4住宅建筑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98

2.5.5非住宅建筑设计秒流量109

2.5.6同时使用系数法秒流量109

2.5.7住宅的入户管110

2.5.8生活给水管道设计流速111

2.5.9给水管道水力计算111

2.5.10局部水头损失113

2.5.11给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示例118

2.5.12其他部分国家设计秒流量的确定方法简介118

2.6管材、附件和水表153

2.6.1系统工作压力153

2.6.2阀门153

2.6.3止回阀154

2.6.4减压阀154

2.6.5给水系统防超压措施155

2.6.6安全阀155

2.6.7给水管道的排气155

2.6.8液位阀155

2.6.9管道过滤器155

2.6.10水表156

2.6.11液位计157

2.6.12防止噪声的措施157

2.6.13防结露隔热措施158

2.7管道布置和敷设159

2.7.1管道布置的简直原则159

2.7.2管道布置的无碍原则159

2.7.3管道布置的可靠供水原则160

2.7.4管道布置的安全卫生原则160

2.7.5管道布置的安装、维修要求161

2.7.6给水管道的绝热要求161

2.7.7给水管道的防腐要求162

2.7.8给水管道的热应变要求162

2.7.9给水管道的环境要求163

2.7.10管道布置的美观要求163

2.7.11管道布置的友好界面要求163

2.8水塔、贮水池、水箱164

2.8.1低位水箱的设计164

2.8.2高位水箱的设计165

2.8.3设置位置166

2.8.4进出水管的设计166

2.9增压设备及水泵房168

2.9.1水泵房的设置位置与要求168

2.9.2水泵的选型169

2.9.3水泵直接吸水供水系统178

2.9.4变频泵技术191

2.9.5水泵选择原则、控制与工程经验191

2.10给水系统的检查与试验、清洗与消毒193

2.10.1给水系统(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的检查与试验193

2.10.2给水系统的清洗与消毒194

2.11给水管道腐蚀的起因、后果和防护措施197

2.12节水与节能简述197

2.12.1限压与节流(节水)197

2.12.2节水卫生器具与设备198

2.12.3喷灌、微灌、滴灌等绿化、灌溉节水技术198

2.12.4景观用水尽量采用循环处理回补技术198

2.12.5高压喷枪、电脑控制、微水、环保型无水等机动车洗车节水技术198

2.12.6免冲洗环保公厕设施和其他节水型公厕技术198

2.12.7循序供水系统,或重复利用供水系统198

2.12.8循环供水系统198

2.12.9中水回用系统199

2.12.10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199

2.12.11雨水利用系统199

2.12.12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199

2.12.13生产工艺节水199

2.12.14管道防漏、检漏、堵漏199

2.12.15水费约束机制199

2.12.16节能199

2.1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摘要200

2.14工程经验201

2.14.1系统设计流量201

2.14.2系统管道计算202

2.14.3隔振和噪声202

2.14.4管道布置原则202

2.14.5仪表的布置和设置203

2.15给水风险评估及水污染防治技术203

2.15.1概述203

2.15.2倒流原理206

2.15.3核定风险的等级210

2.15.4倒流防止装置的应用、安装和维护保养213

2.15.5典型的风险227

3建筑排水243

3.1建筑排水组成特点和建筑排水系统243

3.1.1建筑排水组成243

3.1.2建筑排水系统组成245

3.1.3建筑排水的特点245

3.1.4建筑排水系统分类245

3.1.5排水系统选择246

3.1.6排水系统性能要求248

3.2卫生器具248

3.2.1卫生器具248

3.2.2节水型卫生器具249

3.2.3节水政策251

3.2.4卫生器具设置要求252

3.2.5卫生器具安装高度253

3.3排水流态、排水理论254

3.3.1建筑排水管子内的流动特征254

3.3.2排水横支管的水流现象254

3.3.3横干管中的水流现象255

3.3.4立管中的水流现象255

3.3.5存水弯中的水流现象256

3.3.6排水试验方法256

3.3.7排水试验260

3.3.8在日本的排水试验271

3.4水封装置、水封破坏和水封保护284

3.4.1水封装置284

3.4.2水封装置的设置285

3.4.3水封破坏285

3.4.4水封保护措施286

3.4.5建筑排水系统吸气阀288

3.4.6重力排水止回阀291

3.5排水管材和接口292

3.5.1概述292

3.5.2建筑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293

3.5.3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296

3.5.4硬聚氯乙烯螺旋管(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300

3.5.5中空壁消声硬聚氯乙烯管300

3.5.6加强型螺旋管302

3.5.7硬聚氯乙烯管303

3.5.8管道选择原则305

3.6排水管道附件和检查井305

3.6.1排水管道附件305

3.6.2检查井311

3.7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314

3.7.1排水管道的布置314

3.7.2排水管道的敷设315

3.7.3排水管道的连接315

3.7.4构筑物和设备排水管的连接316

3.7.5偏置管的连接316

3.7.6室内外排水管、沟的连接318

3.7.7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和连接318

3.8通气管319

3.8.1通气管的作用319

3.8.2通气管分类319

3.8.3通气管的设置原则319

3.8.4通气管连接方式和敷设320

3.8.5通气管管材324

3.8.6通气管管径324

3.8.7通气管选择原则325

3.8.8通气管的计算325

3.9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326

3.9.1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分类326

3.9.2特殊管件单立管排水系统327

3.9.3特殊管材单立管排水系统333

3.9.4特殊管件、特殊管材单立管排水系统334

3.9.5其他形式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336

3.10同层排水系统338

3.10.1概述338

3.10.2规范关于同层排水方式的规定339

3.10.3同层排水系统技术要点339

3.10.4分类和选用340

3.10.5同层排水系统管道布置和敷设345

3.10.6同层排水系统墙体敷设方式347

3.10.7同层排水系统地面敷设方式349

3.10.8同层排水系统应注意的问题350

3.11压力排水系统350

3.12真空排水系统和排疏板352

3.12.1真空排水系统352

3.12.2排疏板356

3.13排水管道计算359

3.13.1生活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359

3.13.2排水设计流量360

3.13.3欧洲建筑物内重力流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管网的布置和计算373

3.13.4日本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管网流量计算方法380

3.14小型生活污水处理383

3.14.1概述383

3.14.2隔油池383

3.14.3降温池386

3.14.4化粪池387

3.14.5毛发聚集器(井)390

3.14.6隔油沉砂池391

3.14.7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93

3.15医院污水处理394

3.15.1概述394

3.15.2总则395

3.15.3污水量和污水水质395

3.15.4处理流程396

3.15.5处理构筑物397

3.15.6消毒剂和投加设备398

3.15.7放射性污水处理399

3.15.8污泥处理399

3.15.9污水处理站400

3.16排水系统防堵塞401

3.16.1概述401

3.16.2排水管道堵塞原因401

3.16.3防堵塞对策401

3.17排水噪声及其防治403

3.17.1声环境质量要求403

3.17.2关于声环境室内允许噪声级、噪声、隔声的概念404

3.17.3排水噪声406

3.17.4排水噪声治理407

3.17.5排水噪声测试407

3.18国内/国外排水技术不同点409

3.18.1水封409

3.18.2充满度和坡度409

3.18.3排水管道长度和高度限制410

3.18.4通气系统410

3.18.5其他410

3.19排水立管排水能力的研究410

3.19.1规范参数411

3.19.2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立管最大排水能力411

3.19.3试验数据412

3.19.4影响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因素413

3.19.5排水立管底部正压421

3.19.6立管通水能力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取舍424

4雨水428

4.1屋面雨水排水技术应用研究与发展428

4.1.1中国428

4.1.2国际情况436

4.1.3我国两相流研究成果446

4.1.4小结450

4.2流体力学基础451

4.2.1输水管道的水流状态451

4.2.2有压输水管道入口的最小淹没深度452

4.2.3流态相互转化的输水管道计算453

4.2.4计算方法对系统的影响455

4.2.5流体力学在屋面雨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456

4.3雨水量457

4.3.1降雨强度457

4.3.2设计重现期P458

4.3.3降雨历时t458

4.3.4屋面降雨强度计算表459

4.3.5汇水面积480

4.3.6径流系数481

4.3.7雨水设计流量481

4.3.8公式使用应注意的问题481

4.4屋面雨水系统的分类与选用482

4.4.1屋面雨水系统按设计流态分类482

4.4.2屋面雨水系统按其他特征分类483

4.4.3屋面雨水溢流设施分类486

4.4.4建筑物雨水系统的选择原则487

4.4.5建筑物雨水系统的选用487

4.5屋面集水沟488

4.5.1天沟的设置488

4.5.2集水沟的水力计算489

4.6 65和87型斗屋面雨水系统491

4.6.1系统的流体运动特性491

4.6.2系统设置493

4.6.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495

4.7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502

4.7.1系统的水流运动特征503

4.7.2系统的选用和敷设504

4.7.3系统的水力计算505

4.8重力流斗屋面雨水系统508

4.8.1重力流斗屋面雨水系统的特点508

4.8.2设计中的注意事项509

4.9建筑小区雨水系统510

4.9.1小区排水系统的设置510

4.9.2室外雨水系统的水力计算512

4.10雨水提升系统514

4.10.1雨水收集514

4.10.2雨水集水池514

4.10.3水泵装置514

4.10.4雨水系统计算514

4.11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515

4.11.1雨水利用的总体要求515

4.11.2雨水收集回用516

4.11.3雨水入渗522

4.11.4雨水调蓄排放527

4.11.5建筑区的雨水排除527

5建筑热水529

5.1生活热水额定用水标准529

5.1.1我国规范的热水用水定额530

5.1.2英国生活热水用水指标533

5.1.3美国生活热水用水定额535

5.1.4日本生活热水用水定额536

5.1.5生活热水额定温度537

5.1.6腐蚀——热水系统中红锈水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措施545

5.1.7工程设计中热水用水定额的确定与计算548

5.1.8生活热水水质指标552

5.1.9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的供水温度552

5.1.10水的物理性质与吸上高度553

5.2能源与节能减排555

5.2.1我国能源556

5.2.2生活热水系统可采用的能源558

5.2.3节能减排568

5.3水加热器574

5.3.1水加热器的原理574

5.3.2水加热器与选型计算603

5.4热水系统供应方式与选择616

5.4.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617

5.4.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617

5.4.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618

5.4.4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619

5.4.5定时制热水供应系统619

5.4.6热水供应方式的选择619

5.5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与计算621

5.5.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与比较621

5.5.2最大时热水流量627

5.5.3系统热水储水量计算634

5.5.4秒流量计算637

5.5.5系统耗热量计算637

5.6热水循环方式选择与计算637

5.6.1热水循环方式选择638

5.6.2热水循环动力与计算642

5.7水力计算651

5.7.1热媒水力计算651

5.7.2生活热水供水系统水力计算652

5.8管材及系统附件656

5.8.1管材选择656

5.8.2自动温度调节装置657

5.8.3热水系统排气658

5.8.4膨胀管、释压阀和闭式膨胀水罐658

5.8.5管道伸缩器660

5.8.6温度计和压力表662

5.9管道敷设及保温663

5.9.1管道敷设663

5.9.2管道支架665

5.9.3管道保温666

5.10太阳能热水系统668

5.10.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及分类668

5.10.2太阳集热器的分类669

5.10.3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671

5.10.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673

5.10.5北京市郊区某园林式宾馆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示例689

5.11热泵热水系统715

5.11.1热泵的工作原理715

5.11.2热泵的分类715

5.11.3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组成715

6循环冷却水722

6.1冷却塔发展概况722

6.1.1冷却塔722

6.1.2冷却塔部件的发展概况724

6.2冷却塔原理727

6.2.1湿空气性质727

6.2.2水冷却原理733

6.2.3水冷却极限735

6.3冷却塔型式及相关国际国内标准736

6.3.1冷却塔型式及分类736

6.3.2冷却塔相应的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737

6.3.3 CTI标准739

6.4各种冷却塔的应用场合741

6.4.1暖通空调用冷却塔741

6.4.2闭式冷却塔744

6.4.3鼓风式冷却塔746

6.4.4建筑造型冷却塔747

6.4.5大型工业用冷却塔747

6.5冷却塔应用的相关问题753

6.5.1冷却塔选型要求753

6.5.2冷却塔噪声及降噪措施756

6.5.3冷却塔振动及减振措施758

6.5.4冷却塔雾羽及消除措施758

6.5.5特殊场合的冷却塔应用及流场分析760

6.5.6外部因素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762

6.5.7 FM认证的冷却塔及消防喷淋方案设计767

6.5.8冷却循环水的水处理768

6.5.9冷却塔冬季运行及防结冰措施774

6.5.10冷却塔安装运行时的注意事项777

6.5.11冷却塔防雷措施777

6.5.12冷却塔运行控制及直接供冷控制778

6.6循环冷却水技术781

6.6.1空调冷却水系统分类781

6.6.2冷却循环水系统的选择783

6.6.3冷却循环水处理784

6.6.4循环冷却补充水787

6.6.5冷却水量计算789

6.6.6冷却水泵792

6.6.7冷却塔797

6.6.8防冻与保温805

6.6.9监控与测试807

6.7冷却循环水的工程经验810

6.7.1循环水泵的选择810

6.7.2新鲜水补水泵的选择810

6.7.3冷却塔的选择和布置810

7管道直饮水812

7.1管道直饮水的关注问题和性能要求812

7.1.1管道直饮水关注的问题812

7.1.2系统的性能要求813

7.2水质和用水量814

7.2.1水质标准814

7.2.2供水用途814

7.2.3用水量定额815

7.2.4水嘴额定流量和水压816

7.2.5管网系统中的水质保持816

7.3供水管网系统817

7.3.1直饮水供应系统分类817

7.3.2管网的水压控制818

7.3.3直饮水供应系统818

7.3.4管材、附配件823

7.4循环系统设置824

7.4.1水循环管网系统的作用824

7.4.2循环方式的选择825

7.4.3循环流量的控制825

7.4.4循环回水出口设计827

7.5水处理827

7.5.1处理方法828

7.5.2处理工艺流程828

7.5.3处理工艺选取原则833

7.5.4消毒833

7.6瞬时高峰用水流量计算834

7.6.1基本概念——水嘴用水与概率论的联系834

7.6.2水嘴使用概率835

7.6.3二项式概率公式计算瞬时高峰流量836

7.7系统计算838

7.7.1用水量、处理设施规模计算838

7.7.2管网设计流量计算838

7.7.3管网水力计算841

7.7.4水泵参数计算841

7.7.5消毒药剂计算841

7.8设备机房设计842

7.8.1净水机房的位置及布置要求842

7.8.2净水机房的卫生、降噪及其他措施843

7.9卫生安全与控制843

7.9.1卫生安全843

7.9.2控制844

7.9.3管理与维护844

8卫生器具与阀门845

8.1卫生器具的发展845

8.1.1卫生器具845

8.1.2卫生器具的历史与展望846

8.1.3分类与特性847

8.2卫生器具数量的计算848

8.2.1计算顺序与计算模型848

8.2.2使用形式和服务水平852

8.2.3使用率和使用时间853

8.2.4建筑物用途不同时的最佳器具数855

8.2.5规范等规定的所需器具数857

8.3英国文献中排水估算864

8.3.1用水类型864

8.3.2概率计算865

8.4卫生器具867

8.4.1卫生器具的种类867

8.4.2形状、构造和功能868

8.4.3规划与设计876

8.4.4制造方法880

8.5其他用水设施881

8.5.1饮水机881

8.5.2自动泡茶机883

8.5.3自动贩卖机883

8.5.4净水器883

8.5.5洗衣机883

8.5.6洗碗机885

8.5.7垃圾处理器885

8.6特殊用途的卫生器具886

8.6.1寒冷地区用卫生器具886

8.6.2交通工具用卫生器具888

8.6.3其他的用途890

8.7设备单元891

8.7.1意义与历史891

8.7.2分类891

8.7.3构成与技能892

8.8卫生间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897

8.9阀门897

8.9.1概述898

8.9.2减压阀及其工程设计902

8.9.3水箱(池)液位控制阀的工程设计908

8.9.4泄压阀及其工程设计912

8.9.5止回阀及其工程设计913

9游泳池917

9.1游泳池的发展917

9.1.1泳池的普及发展917

9.1.2泳池水处理技术917

9.2游泳池的分类918

9.2.1所属单位分类918

9.2.2使用功能分类918

9.2.3室内外分类919

9.3游泳池设计程序919

9.3.1基本事项919

9.3.2顺序920

9.4游泳池的尺寸921

9.4.1长度与宽度921

9.4.2深度及断面922

9.5游泳池的构造924

9.5.1游泳池本体的构造924

9.5.2溢流排水沟927

9.6设备房的位置和空间928

9.6.1位置928

9.6.2机房空间928

9.7循环水处理设备928

9.7.1泳池水质标准928

9.7.2泳池的使用人数928

9.7.3循环水量的计算930

9.7.4水的循环方法932

9.7.5给水口S、回水口R、排水口D933

9.7.6循环泵934

9.7.7过滤器935

9.7.8循环水处理药剂的投加938

9.7.9高级处理938

9.7.10管道940

9.8消毒940

9.8.1次氯酸溶液消毒942

9.8.2其他的消毒方法942

9.9加热、冷却设备942

9.9.1游泳池的水温和加热冷却942

9.9.2游泳池的加热冷却负荷943

9.9.3水加热器、水冷却器945

9.10特殊游泳池946

9.10.1造波泳池946

9.10.2滑道946

9.10.3流水泳池948

9.11泳池的附属设施949

9.12关联设备950

9.12.1给水设备950

9.12.2排水设施951

9.12.3照明、广播设备952

9.12.4空调换气设备952

9.13工程案例952

9.13.1室内泳池952

9.13.2休闲泳池954

9.13.3学校泳池955

9.14维护管理955

(下册)957

10小区给水排水957

10.1概述957

10.1.1小区和居住组团957

10.1.2新旧小区给排水管网的特点957

10.1.3小区给水的水质特点958

10.2小区给水958

10.2.1给水系统958

10.2.2水源、水量、水质和水压959

10.2.3给水方式963

10.2.4小区给水管网963

10.2.5给水管材、管道附件969

10.2.6给水管道的敷设970

10.2.7小区给水增压站和给水增压技术972

10.2.8增压泵房及增压水泵975

10.2.9水池(箱)979

10.2.10变频调速给水增压站设计981

10.2.11叠压给水增压站设计986

10.2.12小区给水水质保障技术987

10.3小区排水990

10.3.1小区排水系统990

10.3.2排水方式991

10.3.3排水量992

10.3.4小区排水管渠系统993

10.3.5排水管材及管道系统中附属构筑物1000

10.3.6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004

10.3.7小区排水泵站1006

10.4小区雨水综合利用1009

10.4.1雨水利用系统与小区各有关系统的关系1009

10.4.2雨水的间接利用系统1010

10.4.3土壤渗透系统的设计计算1017

10.4.4渗透设施设计示例1019

11建筑给水排水理论基础1021

11.1流体流动原理1021

11.1.1管道摩擦力1022

11.1.2紊流及管道粗糙度1022

11.1.3沿程损失1023

11.1.4局部损失1024

11.1.5稳定流能量方程1025

11.1.6在非满管中的流体1025

11.1.7在非满管流中的稳定均匀流阻力公式1026

11.1.8稳定均匀流状态下的水深和速度1027

11.1.9稳定非均匀自由表面流1028

11.1.10渐变流1029

11.1.11排向排水立管或自由排水口排水1029

11.1.12管路连接点或障碍物上游的渐变流1029

11.1.13急变流和水跃1030

11.1.14管道连接处稳定流的水深1031

11.1.15可压流——虹吸管回流试验1031

11.1.16水锤1031

11.1.17虹吸现象的研究与分析1033

11.1.18立管排水能力研究1035

11.1.19通气管尺寸的设计方法1038

11.1.20向下的环状水膜流、夹气流和抽吸作用分析1040

11.1.21立管中除垢剂对于掺气流的影响1041

11.1.22流体力学理论对建筑给水排水的影响1041

11.2非稳定流模拟1042

11.2.1非稳定流的模拟1043

11.2.2特征线法1043

11.2.3建筑给排水计算模型的应用1044

11.2.4天沟水流1049

11.2.5用特征线法模拟排水管网通气系统中低幅气压瞬变1050

11.2.6管网模拟1052

11.2.7供水管网中的水压脉动1053

11.2.8虹吸雨水系统1055

11.3气液两相流动流体力学1057

11.3.1两相流动术语1057

11.3.2流态预测1061

11.3.3持液率预测(液体相体积分数)1066

11.3.4压力衰减预测1072

11.3.5气-液压力降预测法则1078

11.4管内腐蚀和侵蚀1079

11.4.1腐蚀简介1080

11.4.2管内流动引起腐蚀1083

12水景1101

12.1水景的作用和分类1101

12.1.1水景的作用1101

12.1.2水景的分类1103

12.2水景的基本水流形式和喷头1106

12.2.1水流的基本形态1106

12.2.2水景的喷头1107

12.3喷水造型设计1109

12.3.1喷水造型设计原则1109

12.3.2喷水造型的构成1110

12.3.3喷水造型的设计方法1110

12.3.4常用的喷水造型1111

12.3.5水景工程的基本形式1115

12.4喷水循环系统设计1117

12.4.1系统组成1117

12.4.2水力计算1118

12.4.3循环系统的管道配置1128

12.4.4循环系统设备器材的选用1128

12.5水景的给水排水设计要求1131

12.5.1水景的水源1131

12.5.2水景的水质1131

12.5.3水景的补水和给水口1132

12.5.4水景的溢水口和泄水口1133

12.5.5水池配水的水力计算1137

12.5.6高压人工造雾系统1137

12.6水池的设计要求1138

12.6.1水深和有效容积1138

12.6.2水池平面尺寸和底坡1138

12.6.3常用水池池壁形式1139

12.6.4水池的防水和配筋措施1139

12.6.5水池内的配管和管沟(管廊)1141

12.6.6水泵房1141

12.6.7水池的安全措施1141

12.7喷泉运行控制1141

12.7.1控制对象1141

12.7.2控制方法1142

12.7.3控制系统1143

12.8喷水池的水质处理与安全措施1144

12.8.1水质处理1144

12.8.2喷水池的安全措施1147

12.9工程设计示例1148

12.9.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水景喷泉1148

12.9.2国家大剧院水景1152

12.9.3厦门市白鹭州公园喷泉1154

12.9.4芝加哥21世纪千年公园的皇冠喷泉1155

13建筑给水处理1157

13.1给水的净化处理1157

13.1.1地下水的水质净化处理1157

13.1.2地表水的水质净化处理1157

13.2热水水质处理1158

13.2.1水垢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危害1158

13.2.2水质稳定的判断1159

13.2.3水的软化处理1161

13.2.4水的药剂处理1164

13.2.5水的除氧脱气1165

13.2.6水质处理实例1169

13.3建筑给水的物理处理技术1171

13.3.1水的磁化技术1171

13.3.2水的电磁变频处理技术1173

13.3.3水的静电处理1174

13.3.4碳铝式水处理1176

13.3.5电石气水处理技术1177

13.3.6超声波处理法1177

13.4地下水除氟1178

13.4.1概述1178

13.4.2除氟方法1178

13.4.3除氟实例1181

13.5地下水除铁与除锰1184

13.5.1概述1184

13.5.2地下水除铁方法1184

13.5.3地下水除锰1185

13.5.4铁锰共存的除铁除锰1186

13.5.5除铁除锰主要构筑物1187

13.5.6除铁除锰实例1189

14建筑污水及中水处理1194

14.1中水回用的发展1195

14.1.1中水回用在国外的发展历史1195

14.1.2中水回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1198

14.1.3中水回用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1201

14.2建筑中水设施的适用范围1203

14.2.1适用地区1203

14.2.2适用建筑1203

14.3中水水源及其水质、水量1204

14.3.1中水水源1204

14.3.2中水原水水质1206

14.3.3中水处理站规模1208

14.4中水回用水水质1214

14.4.1中水用做建筑杂用水或城市杂用水1214

14.4.2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1215

14.4.3中水用于其他用途1216

14.5水量平衡1217

14.5.1水量平衡计算1219

14.5.2保证水量平衡的措施1220

14.6中水原水集流系统1222

14.6.1原水系统的集流方式1222

14.6.2原水系统管网设计1222

14.7中水供应系统1224

14.7.1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1224

14.7.2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1224

14.7.3中水供水系统的布置与敷设1225

14.7.4室内中水管的配管水力计算1226

14.8污水和中水处理工艺单元1227

14.8.1预处理单元1227

14.8.2物化处理方法1232

14.8.3生化处理1239

14.8.4深度处理和过滤1246

14.8.5污泥处置1251

14.9污水、中水处理工艺选择1252

14.9.1污水、中水处理工艺流程1253

14.9.2中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1261

14.10中水处理站1263

14.10.1处理规模1263

14.10.2设计要点1263

14.11安全防护与监测控制1264

14.11.1安全防护1264

14.11.2监测控制1264

14.12工程实例1265

14.12.1西单东南商业大厦中水回用工程1265

14.12.2新世纪饭店中水回用工程1266

14.12.3北京万泉公寓中水回用工程1266

14.12.4金阳大厦中水回用工程1267

14.12.5广州大厦中水回用工程1268

14.12.6上海宝钢一、二期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1269

14.12.7北京清河毛纺厂染色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1269

14.12.8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中水回用工程1270

14.12.9同济大学学生浴室中水回用工程1271

14.13医院污水处理1272

14.13.1全国医院现况1272

14.13.2医院污水处理的法律法规1273

14.13.3我国医院污水排放与治理现状1276

14.13.4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现状1277

14.13.5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278

14.13.6技术对策1280

14.14某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285

14.14.1污水源水水质1285

14.14.2排放标准1286

14.14.3实测污水水质与排放标准的比较1287

14.14.4消毒剂选择1288

15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1299

15.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1299

15.1.1湿陷性黄土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术语1299

15.1.2湿陷性黄土的分布与危害1300

15.1.3基本规定1300

15.1.4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1302

15.1.5黄土的湿陷性评价1302

15.1.6设计一般规定1303

15.1.7总平面设计1303

15.1.8对建筑与结构设计的要求1304

15.1.9给水排水管道1305

15.1.10施工与试压1306

15.1.11使用与维护1308

15.2膨胀土地区给水排水设计1309

15.2.1定义1309

15.2.2工程特性指标1309

15.2.3膨胀土的判定1309

15.2.4膨胀土的膨胀潜势1309

15.2.5膨胀土地基评价1310

15.2.6设计1310

15.2.7施工1311

15.2.8维护管理1311

15.3地震区给水排水抗震设计1311

15.3.1抗震设计原则1311

15.3.2规划与布局1312

15.3.3抗震结构体系1312

15.3.4液化土和软土地基1312

15.3.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1312

15.3.6盛水构筑物1313

15.3.7泵房1314

15.3.8水塔1314

15.3.9管道1314

15.3.10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315

15.4常年冻土地区给水排水1316

15.4.1给水1316

15.4.2排水1317

15.5软土地基地区给水排水1318

15.5.1软土的定义和地区分布1318

15.5.2软土地基对建筑及给水排水管道造成的危害1318

15.5.3给排水设计防护措施1318

16建筑给水排水噪声、振动与控制1320

16.1噪声的危害1320

16.1.1听觉原理1321

16.1.2噪声对人的心理效应1321

16.1.3噪声的生理效应1321

16.1.4噪声对语言可懂度的影响1322

16.1.5振动对人的影响1322

16.2噪声标准和民用建筑噪声标准1323

16.2.1噪声标准的制定1323

16.2.2容许噪声标准1323

16.2.3民用建筑噪声标准1324

16.3建筑给水排水噪声源1324

16.3.1噪声源和测量1324

16.3.2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噪声值1326

16.3.3给水管道所产生的噪声1327

16.4噪声控制1332

16.4.1控制噪声考虑的因素1332

16.4.2试验方法1334

16.4.3机械设备噪声控制措施和方法1336

16.4.4隔声1338

16.4.5隔振1338

16.5水锤噪声1358

16.5.1水锤发生的原因和分类1358

16.5.2水锤计算1358

16.5.3水锤防治1359

17建筑给水排水设备技术标书1360

17.1招标与招标书1360

17.1.1招标是国际上通行的采购制度1360

17.1.2招标项目和机电招标范围1360

17.1.3招标投标程序和内容1361

17.1.4招标文件编制的一般内容1362

17.1.5建筑给排水设备的技术性能1367

17.2常用的给水设备1368

17.2.1成品水箱的基本性能1368

17.2.2水泵1369

17.2.3气压给水设备1372

17.2.4变频给水设备及控制装置1373

17.3生活热水和开水供应设备1375

17.3.1热交换器1375

17.3.2闭式膨胀水箱1379

17.3.3开水器1381

17.4潜水排污泵1381

17.4.1产品分类及适用范围1381

17.4.2安装方式1382

17.4.3长期工作条件1382

17.4.4配套供应设备1382

17.4.5质量保证措施1383

17.4.6全自动污水提升器1383

17.5厨房隔油器1384

17.5.1餐饮废水排放标准1384

17.5.2隔油器的种类与设置1384

17.5.3密闭式圆锥形油脂分离器1385

17.5.4专门隔油器设备间的设计1386

17.5.5日常清理要求1386

17.6冷却塔1386

17.6.1机力塔构造和分类1386

17.6.2冷却塔选型1387

17.6.3冷却塔性能比较1388

17.6.4温差对标准塔名义冷却流量的影响1389

17.6.5湿球温度对标准名义冷却塔流量的影响1389

17.6.6成品玻璃钢冷却塔招标需提供的技术资料1390

17.7水处理设备1390

17.7.1水处理设备供货特点1390

17.7.2给水深度处理1390

17.7.3饮用净水处理1391

17.7.4软化水处理设备1393

17.7.5游泳池处理设备1393

17.7.6水景处理设备1395

17.7.7中水处理设备1396

17.8技术标书的评审1398

17.8.1评审目的1398

17.8.2评审方法1398

17.8.3评审内容1398

17.8.4投标书的评审1398

18管材与连接1425

18.1一般原则1425

18.1.1给水排水管材分类1425

18.1.2选择管材的主要原则1425

18.2给水金属管1428

18.2.1镀锌钢管和焊接钢管1428

18.2.2铜管1430

18.2.3不锈钢管1431

18.2.4镀合金管1441

18.2.5球墨铸铁管1441

18.2.6铝合金管1442

18.2.7无缝钢管1443

18.2.8金属管选用1444

18.2.9管道连接方式选择1446

18.3给水塑料管1447

18.3.1管材1447

18.3.2塑料管选用1461

18.4给水复合管1462

18.4.1钢塑复合管1462

18.4.2铝塑复合管1464

18.4.3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1467

18.4.4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1469

18.4.5不锈钢塑料复合管1471

18.4.6铝合金衬塑管1472

18.4.7复合管选用1473

18.4.8复合管道连接方式选择1474

18.5室外埋地排水塑料管1475

18.5.1硬聚氯乙烯(PVC-U)管1476

18.5.2高密度聚乙烯双壁工字形管1478

18.5.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1479

18.5.4硬聚氯乙烯螺旋缠绕管1479

19技术经济指标1482

19.1造价指标编制说明1482

19.1.1工程概况1482

19.1.2资料依据1482

19.1.3系统主要内容1482

19.1.4单方造价(每延米造价)1483

19.1.5主要材料及设备工程量1483

19.1.6单位建筑平方米管材用量指标1483

19.1.7材料及设备材质及档次1483

19.2项目经济指标1483

19.2.1项目描述1483

19.2.2给水排水经济指标1484

20设计与评价方法1490

20.1设计方法概论1490

20.1.1设计的目标和主要特点1491

20.1.2设计方法学1491

20.1.3设计的项目管理1494

20.2设计资质和设计过程1495

20.2.1设计资质要求1495

20.2.2国外的设计过程1496

20.2.3国内的设计过程1496

20.2.4施工图设计审查1497

20.3设计内容和方法1497

20.3.1设计的内容1497

20.3.2方案设计方法1498

20.3.3扩初设计方法1504

20.3.4施工图设计方法1510

20.3.5施工图审图设计常见的问题1527

20.4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529

20.4.1方案设计的深度1529

20.4.2扩初设计的深度1529

20.4.3施工图设计的深度1532

20.5设计表达方式1534

20.5.1各设计阶段的表达方式1534

20.5.2设计表达方式的发展1535

20.5.3展开系统原理图的绘制方法1536

20.6设计常用资料1540

20.6.1常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1540

20.6.2常用的国家设计标准图集1540

20.6.3常用的网站网址和英汉词汇1541

附录A1建筑给水排水常用的规范标准目录1542

附录A2建筑给水排水常用的国家标准设计图集1546

附录A3建筑给水排水相关网站网址摘录1553

附录A4建筑给水排水英汉词汇对照1555

附录B1佛山市南海永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585

附录B2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589

附录B3浙江正康实业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593

附录B4 无锡金羊管件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594

附录B5天津市津澳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596

附录B6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产品与技术1600

参考文献16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