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
  • 陈荣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807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荀况(前313~前238)-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1

二 课题研究现状与分析2

三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1

四 课题研究方法与心得13

五 本书文献引用与注释说明13

第一章 荀子和他的时代15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15

一 兼并战争急剧加速16

二 社会生活高度发展17

三 思想文化繁荣创新19

第二节 战国学术繁荣的原因20

一 夏、商、西周、春秋文化的积累与绽放20

二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带来的文化普及22

三 诸侯争霸引发的重士风尚对学术的大力推动23

四 交通发展为学者访学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25

五 士人俸禄的变化对战国学术繁荣有重要影响28

第三节 荀子生平与志业39

一 荀子的生平与著作39

二 荀子的学术志业42

第二章 荀子与儒墨显学45

第一节 儒学在战国的分化与发展45

一 荀子对子思、孟子、子夏、子张、子游的批评47

二 荀子与孟子思想的交集54

第二节 荀子对墨子、宋钘的批评63

一 荀子对墨子的批评64

二 荀子对宋钘“情寡欲浅”的批评75

三 墨子、宋钘思想对荀子的影响77

第三节 荀子以孔子正宗自居的文化立场81

一 荀子对孔子“仁”的继承82

二 荀子对孔子“礼”的发展84

三 荀子继承了孔子对社会职责的强烈情怀94

四 荀子和孔子一样重视个人修养96

五 荀子和孔子在论“学”上意旨一致98

第三章 荀子与战国名辩思潮103

第一节 战国名辩思潮的源流与概况104

一 邓析名辩思想及其“两可之说”105

二 孔子、墨子的正名思想107

三 惠施、公孙龙、墨子后学的“辩”论和庄子对“辩”的态度112

第二节 荀子的正名思想与辩论逻辑123

一 荀子“制名以指实”的正名思想123

二 荀子以礼为则的辩论思想和对辩说的分类评述127

第四章 荀子与战国天人思想132

第一节 孔子、孟子的天人论132

一 孔子的天人观132

二 孟子的天人思想137

第二节 老子、庄子的天道观140

一 老子人道效法天道思想141

二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146

第三节 荀子天人思想的内涵与特色148

一 荀子天人有分概念的来源149

二 荀子天人有分的思想内涵152

第五章 荀子与先秦诸子的人性论158

第一节 诸子的人性论与荀子的人性观158

一 孔子的性情本然观159

二 老子、庄子的自然人性论160

三 墨子和法家(商鞅)的性恶思想162

四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思想163

五 荀子的性恶思想和对孟子性善思想的批评164

第二节 “化性起伪”——荀子对陈仲、史?、它嚣、魏牟的批评170

一 荀子对陈仲、史?寡欲克己的批评170

二 荀子对它嚣、魏牟放纵不为的批评174

三 “化性起伪”需要“真积力久”175

第六章 荀子与战国禅让思潮178

第一节 燕国禅让事件178

第二节 《论语》和《尚书·尧典》中的禅让思想179

一 《论语》中的尧舜禹禅让记载180

二 《尚书·尧典》中的禅让记载183

第三节 《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中的禅让思想185

第四节 战国诸子对禅让的态度189

一 墨家对尚贤的推崇189

二 “民心”、“天命”决定“天下”:孟子的禅让思想190

三 《庄子·让王》是儒墨强大禅让话语下的被动反击197

四 韩非否定禅让,构建了暴力得王位的古史系统198

五 重王道社会的礼义本色,轻王道社会的禅让形式:荀子的禅让观200

第七章 荀子的“天下”理念与社会理想206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天下”理念与特色206

一 先秦诸子的天下理念207

二 先秦诸子“天下理念”的共同特点215

第二节 荀子对先秦诸子天下理念的综合与超越221

一 荀子对治理天下形态的划分221

二 荀子王道理想的内涵和对先秦诸子天下理念的吸收与综合222

余论 学者使命与学术盛世231

一 学者的局囿与创新231

二 学者使命232

三 学术盛世232

参考文献234

后记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