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洪斌,熊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8700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82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693页
- 主题词:地层油气藏-地震勘探-研究;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由构造勘探走向地层、岩性勘探2
第三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的整体思路4
第四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工作流程6
第五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科技攻关思路7
第六节 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9
第七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数据解释技术系列17
第八节 地震数据的地质综合解释22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 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32
第一节 什么是高精度三维地震32
第二节 三维地震进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时期34
第三节 高精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36
第四节 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技术44
第五节 精细的地震数据解释技术61
第六节 提高地震勘探分辨能力和地震信号的分辨率68
第七节 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精度,发展相关的配套技术70
第八节 采集、处理、解释技术一体化思路72
参考文献73
第三章 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7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75
第二节 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的地球物理含义76
第三节 高密度空间采样对密度的理解与认识80
第四节 基于叠前偏移成像的高密度空间采样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84
第五节 如何衡量空间采样密度及其均匀性87
第六节 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数据处理技术91
第七节野外组合的利与弊97
第八节 面元细分与激发组合叠加的拆分99
第九节 正确理解大面元数据处理思路102
第十节 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技术应用现状106
参考文献114
第四章 高精度地震数据处理技术115
第一节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特点115
第二节 常规处理技术中的新理念117
第三节 地震盲反褶积120
第四节 地震数据多尺度反褶积123
第五节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拓频方法124
第六节 混合相位反褶积129
第七节 叠前偏移成像135
第八节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138
第九节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WEBSDM)144
第十节 共聚型CFP叠前深度偏移方法148
第十一节 逆时叠前深度偏移153
参考文献159
第五章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160
第一节 油气勘探的基本特征160
第二节 隐蔽油气藏勘探162
第三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169
第四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工作方法与流程173
第五节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182
第六节 地震数据常规处理与解释中的模型188
第七节 地震数据地层、岩性处理解释基础202
第八节 地震数据构造层序解释208
第九节 转换波数据处理与解释212
参考文献222
第六章 地震数据反演224
第一节 地震数据反演的基本类型225
第二节 反演前应做些什么?229
第三节 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的一般性问题233
第四节 地震数据反演的一般性问题245
第五节 波阻抗反演技术(零炮检距数据)247
第六节 AVO分析技术254
第七节 叠前数据反演270
第八节 基于波动理论的地震波参数反演283
第九节 井中数据与地震数据联合反演285
第十节 地震反演成果的质量评估287
参考文献290
第七章 地震数据非线性反演算法292
第一节 蒙特卡罗法293
第二节 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法295
第三节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299
第四节 遗传算法(GA)305
第五节 共轭梯度法318
第六节 牛顿法和变尺度法(拟牛顿法)323
第七节 最小二乘法及广义逆算法326
第八节 非线性蚁群反演算法333
第九节 粒子群优化算法338
第十节 认识与结论342
参考文献347
第八章 地震数据属性分析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中的应用348
第一节 地震数据特征分析348
第二节 地震数据属性分析350
第三节 地震数据的基本属性357
第四节 地震数据谱估算377
第五节 地震数据谱分解389
第六节 连续时频分析方法398
第七节 数据分频处理与解释407
第八节 地震子波提取和子波特性分析418
第九节 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相位属性431
第十节 地震数据的“三瞬”属性435
第十一节 地震数据的相干体属性446
第十二节 地震数据的曲率属性456
第十三节 地震数据的体属性468
第十四节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471
第十五节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479
第十六节 多属性综合解释思路485
参考文献491
第九章 岩石物理、地质建模、地震模拟及其应用494
第一节 岩石物理494
第二节 模型的基本概念501
第三节 地质建模技术507
第四节 储层建模技术512
第五节 储层随机建模519
第六节 复杂模型的建立523
第七节 地震数值模拟534
第八节 三维各向同性介质声波方程数值模拟542
第九节 三维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548
第十节 三维各向同性介质黏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553
参考文献557
第十章 地震数据综合解释559
第一节 地震数据解释559
第二节 解释技术的稳健发展565
第三节 应用三维数据体完成沉积体识别、追踪、刻画解释的基本思路572
第四节 层系地层学解释585
第五节 储层特性预测与表征592
第六节 西部地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圈定与表征602
第七节 河流相沉积砂体储集体解释方法与技术607
第八节 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630
第九节 火山岩油气藏地震数据解释663
参考文献679
后记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