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镀铬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镀铬技术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028226.jpg)
- 胡如南,陈松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765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镀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镀铬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铬和铬镀层的特性1
1.1铬镀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1
1.1.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1
1.1.2铬镀层的化学性能2
1.2铬镀层的硬度及应力4
1.2.1铬镀层硬度的机理5
1.2.2硬度5
1.2.3内应力6
1.2.4电析应力7
1.2.5氢的理论9
1.2.6外来物变化理论9
1.3氢脆10
1.3.1氢脆及其分类10
1.3.2镀铬工艺中的氢脆11
1.3.3形成氢脆的因素15
1.3.4氢脆断裂现象16
1.4铬镀层的耐磨性17
1.4.1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17
1.4.2厚度与耐磨性的关系18
1.4.3摩擦系数19
第2章 铬镀层的腐蚀机理21
2.1金属的腐蚀21
2.1.1化学腐蚀21
2.1.2电化学腐蚀22
2.2电化学腐蚀机理22
2.3电极电位24
2.4镀层的腐蚀机理26
2.4.1阳极性镀层26
2.4.2阴极性镀层27
2.5多层电镀的腐蚀机理28
2.5.1单层镍+铬电镀层29
2.5.2双层镍+铬电镀层30
2.5.3三层镍+铬电镀层31
2.5.4铜+镍+铬电镀层34
2.5.5微不连续镀铬法(MDC)35
2.5.6微孔铬镀层(MP)36
2.5.7微裂纹铬镀层(MC)37
2.5.8微划痕铬镀层(MN)40
2.5.9缎面铬镀层(SS)40
2.5.10镍铁合金+铬电镀层41
第3章 特异腐蚀现象43
3.1金属腐蚀的破坏形式43
3.2晶间腐蚀44
3.3应力腐蚀46
3.4腐蚀疲劳48
3.5氢脆与氢裂49
第4章 防护—装饰铬的分类及应用50
4.1防护—装饰性镀铬的应用50
4.2铬镀层的使用条件和分类51
4.3铬镀层的厚度系列及表示方法53
4.3.1各种表示方法的排列顺序53
4.3.2各种表示方法的符号53
4.3.3铬镀层的表示方法56
4.3.4多层镀层的表示方法56
4.3.5合金镀层的表示方法57
4.3.6独立加工工序名称的符号表示方法57
4.3.7不同基体金属铬镀层的表示方法58
4.4非金属防护—装饰性镀铬的应用60
4.5电泳涂料在装饰性镀层上的应用61
4.6铜锡合金铬镀层的应用62
4.7镍+铬镀层的应用63
4.8锌合金装饰铬的应用65
4.9铝合金装饰铬的应用66
4.10铜合金装饰铬的应用66
4.11钢件装饰镀铬镀前、镀后要求67
4.12各种微不连续镀铬法的应用68
4.13微孔镀铬的应用69
4.14微裂纹镀铬的应用73
4.15 缎面镀铬的应用77
4.16镍铁合金+镀铬层的应用80
4.16.1镍铁镀层的体系80
4.16.2镍铁合金镀液的优点82
4.16.3 “S”镍圆饼阳极的优点84
4.16.4镍铁丸阳极的优点86
4.16.5镍铁合金的操作条件的影响87
4.16.6镍铁合金镀层的退除方法90
4.16.7镍铁合金的故障处理91
第5章 功能性镀层的分类及应用93
5.1功能性镀层的种类93
5.2功能性铬镀层的应用95
5.3硬铬镀层的应用98
5.3.1硬铬镀层的范围和用途98
5.3.2镀硬铬的工艺要求99
5.4松孔铬镀层的应用100
5.5乳白铬镀层的应用100
5.6密封铬镀层的应用101
5.7黑铬镀层的应用102
5.8功能性镀铬的几种特殊要求104
5.9功能性镀层的选择原则105
5.10功能性镀层的防腐设计要求106
5.11功能性铬镀层的厚度系列107
第6章 镀铬过程原理111
6.1镀铬工艺的特点112
6.2镀铬的结晶过程114
6.3镀铬溶液的组成118
6.4镀铬过程的电极反应120
6.4.1电解水时的电极反应120
6.4.2电解纯铬酸溶液的电极反应120
6.4.3镀铬过程的阴极反应120
6.4.4镀铬过程的阳极反应122
6.5硫酸根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应用123
6.6铬酸酐浓度的影响125
6.6.1铬酸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125
6.6.2铬酸酐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127
6.6.3不同镀铬液对镀层的影响128
6.7催化剂的影响129
6.7.1硫酸浓度的影响130
6.7.2氟硅酸浓度的影响132
6.8三价铬浓度的影响133
6.9杂质浓度的影响134
6.10操作条件的影响136
6.10.1操作条件对硬度的影响136
6.10.2操作条件对耐磨性的影响139
6.10.3操作条件对韧性的影响139
6.10.4操作条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140
6.10.5操作条件对镀层光泽的影响144
6.10.6操作条件对覆盖能力的影响144
6.11铬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147
6.11.1材料对结合力的影响147
6.11.2阳极处理(反拔)对结合力的影响148
6.11.3工艺条件对结合力的影响149
6.11.4机械加工对铬层质量的影响149
6.11.5铬层厚度及热处理对质量的影响150
6.12镀铬用不溶性阳极的选用153
第7章 防护—装饰性镀铬工艺154
7.1机械处理156
7.1.1磨光156
7.1.2抛光158
7.1.3滚光159
7.2装饰性镀铬工艺要求161
7.3硫酸催化剂镀铬工艺161
7.4复合催化剂镀铬工艺163
7.5单层微裂纹镀铬工艺164
7.6双层微裂纹镀铬工艺167
7.7镀铬电解液的配制167
7.8催化剂的调整方法172
7.9三价铬的调整方法173
7.10杂质的处理方法175
7.11装饰性镀铬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177
7.12不合格装饰性铬镀层的退除方法178
7.13装饰性镀铬挂具的制作179
7.14滚镀铬工艺180
7.15 装饰性镀铬活化工艺185
第8章 工程镀铬工艺186
8.1工程镀铬的要求187
8.2工程镀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187
8.3镀硬铬工艺189
8.3.1镀硬铬工艺流程189
8.3.2镀前处理工艺191
8.3.3电镀铬的装挂及绝缘192
8.3.4镀铬工序的程序安排193
8.3.5镀铬注意事项197
8.4复合镀铬工艺198
8.4.1复合镀铬与一般镀铬的比较198
8.4.2光泽范围的比较199
8.4.3光亮硬质铬范围的比较199
8.4.4气孔率的比较200
8.4.5操作条件对硬度影响的比较201
8.4.6表面加工精度对铬层影响的比较202
8.4.7电流效率的比较203
8.4.8复合镀铬注意事项205
8.4.9复合镀铬液的配制与调整206
8.4.10工程镀铬后的热处理要求206
8.4.11工程镀铬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08
8.5自动调节镀铬工艺211
8.6快速镀铬工艺212
8.7双层镀铬工艺213
8.8高效、快速、无低电流腐蚀镀硬铬工艺214
8.9冷镀铬工艺214
8.10四铬酸盐镀铬工艺215
第9章 松孔镀铬工艺217
9.1松孔铬镀层的要求217
9.2汽缸松孔铬镀层的要求217
9.3胀圈松孔铬镀层的要求218
9.4松孔铬的类型219
9.5松孔铬的疲劳强度220
9.6影响松孔铬镀层的因素220
9.6.1松孔度及松孔深度221
9.6.2电解液对松孔的影响221
9.6.3电解条件对松孔的影响223
9.6.4铬层裂纹组织影响225
9.6.5内应力对多孔性的影响226
9.6.6阳极反拔对多孔性的影响226
9.6.7阳极浸蚀强度的影响227
9.6.8阳极浸蚀时间对多孔性的影响228
9.6.9三价铬及铁杂质对多孔性的影响229
9.6.10影响储油量的因素229
9.6.11松孔铬镀层沟纹网的性质及结构231
9.6.12除氢对多孔性的影响232
9.6.13磨削工艺对多孔性的影响233
9.6.14松孔镀铬加工方法234
9.6.15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36
第10章 密封性镀铬工艺238
10.1密封性铬镀层的技术要求238
10.2铬镀层渗漏的现象及原因238
10.3气密性铬镀层的结晶组织分析240
10.4加厚镀铬对气密性的影响242
10.5磨削工艺对气密性的影响244
10.5.1磨削产生渗漏的原因244
10.5.2磨削工艺中的要求245
10.5.3磨削加工工艺方法246
10.6密封性加厚镀铬工艺248
第11章 镀黑铬工艺249
11.1黑铬镀液的类型249
11.2铬酸酐镀黑铬液工艺250
11.2.1黑铬镀液的配制251
11.2.2镀液成分的作用251
11.2.3杂质的影响及消除方法252
11.2.4其他类型镀黑铬工艺252
11.2.5常见故障和排除的方法253
11.2.6不合格黑铬的层退除254
11.2 3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254
11.4黑铬工艺在印花上的应用256
11.5黑铬在标牌上的应用257
11.6黑铬在太阳能吸收板的应用258
第12章 三价铬镀铬工艺260
12.1三价铬镀铬的国内外发展趋势260
12.1.1国外发展趋势260
12.1.2国内发展趋势261
12.2三价铬镀铬工艺的特点及电极反应262
12.3三价铬镀液的组成263
12.4三价铬镀液的阳极类型267
12.5三价铬镀液配制举例269
第13章 镀铬工艺的新进展272
13.1低浓度铬酸镀铬272
13.2稀土镀铬添加剂的应用278
13.3有机添加剂在镀铬中的应用282
13.4三价铬溶液中镀硬铬286
第14章 代铬电镀工艺287
14.1代铬电镀的种类287
14.2锡钴基合金镀层的特征289
14.3锡钴基代铬电镀工艺选择290
14.3.1主盐的选择291
14.3.2络合物的选择292
14.3.3锡钴X合金中金属X的选择292
14.3.4添加剂的选择293
14.4锡锌钴三元合金电镀工艺293
14.4.1锡锌钴三元合金电镀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293
14.4.2镀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294
14.4.3工艺参数的影响294
14.5锡锌钴镀层的钝化处理297
14.6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97
14.7锡锌钴镀层的退除及补镀298
14.8代硬铬镀层的合金电镀层298
14.8.1电镀镍钨合金及其三元合金299
14.8.2电镀镍磷和镍钼合金299
14.8.3电镀镍钴及X三元合金300
14.8.4合金复合镀层代硬铬300
14.9其他代铬覆盖层300
第15章 特种材料的镀铬工艺302
15.1铝及铝合金镀铬工艺302
15.1.1铝表面预处理工艺303
15.1.2重金属盐活化工艺304
15.1.3浸锌活化工艺305
15.1.4电镀法活化工艺307
15.1.5阳极氧化法镀铬工艺308
15.1.6铝合金一步法镀铜工艺309
15.2镁及镁合金镀铬工艺310
15.2.1镁合金镀铬工艺流程311
15.2.2镁合金镀铜工艺312
15.3锌及锌合金镀铬工艺312
15.3.1锌合金的特性313
15.3.2锌合金的镀前处理工艺313
15.3.3锌合金的预镀底层工艺315
15.3.4不合格镀层的退除工艺316
15.4钛合金镀铬工艺317
15.4.1钛合金的预处理工艺318
15.4.2钛合金镀硬铬工艺322
15.5粉末冶金镀铬工艺323
15.5.1粉末冶金镀装饰铬工艺流程324
15.5.2填充剂的浸渍工艺324
15.6不锈钢镀铬工艺325
15.6.1不锈钢松皮工艺325
15.6.2不锈钢活化工艺326
15.6.3不锈钢预镀镍工艺327
15.7非金属镀铬工艺327
15.7.1塑料材料性能的选择和应用328
15.7.2塑料件镀装饰铬工艺328
15.7.3不同塑料的镀铬工艺336
第16章 镀铬的实际操作340
16.1镀铬均匀度的解决方法340
16.2镀铬椭圆度的解决方法345
16.3不同形状零件的解决方法346
16.4零件表面有孔的解决方法347
16.5局部加厚的解决方法348
16.6锐角处加厚的解决方法349
16.7镀铬所用的各种工夹具349
16.8镀铬工夹具设计要求355
16.9生产中常遇的一些镀铬操作法355
16.9.1阴极极化补镀法356
16.9.2阳极反拔补镀法356
16.9.3局部补镀铬法357
16.9.4同槽镀铬法358
16.9.5镀铁修补麻点镀铬法358
16.9.6刷镀铬工艺359
16.9.7真空镀铝代铬工艺361
16.9.8塑料件真空镀铝代铬工艺361
第17章 镀铬工艺质量控制要求363
17.1镀铬工艺中用水要求363
17.1.1水的分类及指标363
17.1.2用水的要求364
17.1.3电阻率测定方法364
17.1.4去离子水制备方法364
17.2含铬废水的回用方法366
17.2.1一级去离子漂洗水的回用方法366
17.2.2二级去离子漂洗水的回用方法366
17.3槽液维护和控制要求366
17.4镀铬用各种材料控制要求367
17.5镀铬用电源控制要求367
17.5.1电流波形的影响368
17.5.2不同电源对铬镀层的关系368
17.6镀铬设备的要求369
17.7镀铬工艺控制要求370
17.8工程铬镀层性能的要求371
17.8.1常规铬镀层的质量要求371
17.8.2其他类型的铬镀层要求373
17.9镀铬人员的要求373
17.10氢脆试验要求374
17.10.1缺口拉伸试验方法374
17.10.2测氢仪试验方法375
17.11镀铬溶液的分析方法377
17.11.1铬酸酐的测定377
17.11.2三价铬的测定378
17.11.3硫酸的测定379
17.11.4铁杂质的测定381
17.11.5硝酸根的定性382
17.11.6氟硅酸的测定382
17.12镀铬用化工原料规格及用途383
第18章 镀铬的三废治理389
18.1六价铬盐的危害389
18.2三价铬的危害389
18.3镀铬废水处理的各种方法390
18.4离子交换法与逆流漂洗处理镀铬废水396
18.5气雾喷洗式逆流漂洗法399
18.6气液喷淋式逆流漂洗法399
18.7水量平衡计算400
18.8蒸发浓缩法401
18.9镀铬的废气治理403
18.10镀铬污泥的处置与利用405
18.11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程407
18.12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409
参考文献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