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守承文化之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守承文化之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962028.jpg)
- 刘承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471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守承文化之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素与特点7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演进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命题的形成8
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11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20
第二节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因素2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特点2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29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特点32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36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42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理由47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看其保护的特殊性47
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境况看其保护的特殊性58
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败看其特殊性的重要60
第二章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保护的特殊性68
第一节 传统表演艺术的类型及其生存特点68
一、传统表演艺术生存的总体特征68
二、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及其生存特点73
第二节 传统表演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传承方式80
一、传统音乐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传承方式80
二、传统舞蹈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传承方式82
三、传统戏剧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传承方式83
四、传统曲艺艺术的历史演进与传承方式85
第三节 传统表演艺术的现实生存状况88
一、原生文化环境的消失89
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92
三、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93
四、传统表演艺术本身的危机96
第四节 传统表演艺术保护的多样性与灵活性100
一、传统表演艺术文化生态建设的多样化101
二、文化变迁中艺术本体的变与不变114
三、“内生态”:传承方式的多样化117
四、“生存”之外的“保存”及其意义121
第三章 民间工艺美术类遗产保护的特殊性125
第一节 民间工艺美术的类型及其生存特点126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类型126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特点128
第二节 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及其特点134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134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特点138
第三节 机器复制和自动化背景下的生态变异141
一、现代制作技术的优势141
二、农耕社会结构的解体及民俗文化土壤的流失149
三、信息化生活和现代城市化商品消费生活的冲击156
第四节 新环境中民间工艺美术保护的特殊性161
一、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殊性162
二、民间工艺美术保护的特殊性166
三、当前民间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172
四、民间工艺美术的特殊保护路径探析178
附: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状况表183
第四章 传统制造技艺类遗产保护的特殊性204
第一节 传统制造技艺的种类与特点204
一、工具和机器制造类205
二、农畜产品加工类217
三、烧造类221
四、织染缝纫类227
五、金属加工类233
六、编织扎制类237
七、髹漆类238
第二节 传统制造技艺的生态环境241
一、传统制造技艺的自然生态241
二、传统制造技艺的文化生态242
第三节 传统制造技艺的演进模式与传承特点248
一、传统制造技艺的演进模式248
二、传统制造技艺的传承特点252
第四节 传统制造技艺在当前面临的挑战256
一、与现代生活的矛盾256
二、传承人的危机260
三、传统制造技艺的归口难题268
四、单纯实用性带来的双重困难269
第五章 民俗节庆礼仪类遗产保护的特殊性272
第一节 民俗节庆礼仪的类型及特点272
一、民俗节庆礼仪的类型272
二、民俗节庆礼仪的生存土壤277
三、民俗节庆礼仪的特点286
四、民俗节庆礼仪的价值291
第二节 民俗节庆礼仪的产生与演变292
一、民俗节庆礼仪的产生背景292
二、民俗节庆礼仪的历史演变294
三、民俗节庆礼仪的传承方式295
四、民俗节庆礼仪的地域、民族特色297
第三节 民俗节庆礼仪的现实生存危机298
一、传统乡土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冲突298
二、现代与传统的观念冲突300
三、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301
四、娱乐化倾向带来的选择性记忆302
第四节 民俗节庆礼仪的特殊性及其保护304
一、传统节庆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文化价值304
二、传统节庆礼仪保护面临的特殊难题305
三、文化空间的坍塌与重建307
四、生态博物馆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区域性保护310
第六章 民间口传文化类遗产保护的特殊性313
第一节 民间口传文化的类型及其生存特点313
一、民间口传文化遗产的类型313
二、民间口传文化生存的特点315
第二节 民间口传文化产生的渊源与发展流变317
一、民间口传文化产生的渊源317
二、口传文化发展的历史流变320
第三节 民间口传文化遗产的现实空间与生态环境332
一、方言环境332
二、地理环境与口传文化334
三、多鬼信仰下的民俗343
四、下层社会的文化空间346
第四节 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351
一、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351
二、口传文化遗产的变异性与时代性351
三、文本在口传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作用354
四、口传文化遗产真正需要保护的内容355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体对位思维360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级性与相对性36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级性361
二、分级的相对性及其原因366
第二节 非遗保护方式的多层性与多重性36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层性369
二、多层保护方式运用中的多重性372
第三节 立体对位保护体系及其意义374
一、立体对位思维的基本理路375
二、非遗保护中诸“悖论”的消解380
主要参考文献385
后记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