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源型城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榆林市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源型城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榆林市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922905.jpg)
- 李艳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02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企业发展-研究-榆林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源型城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榆林市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资源型城市发展历经波折1
二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2
第二节 研究意义6
一 理论意义7
二 现实意义7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9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9
二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19
三 循环经济理论21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24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28
一 研究思路28
二 研究方法29
第二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战略30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30
一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具备的良好条件30
二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32
三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34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分析37
一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37
二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40
三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44
第三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47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47
一 国外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介绍47
二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成功经验49
三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经验55
第二节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内经验借鉴57
一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经验57
二 深圳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经验60
第四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62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定位62
一 战略定位62
二 产业定位67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69
一 指导思想69
二 总体思路69
第三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70
一 突出“改善民生”,坚持“富民”优先,实现富民强市70
二 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70
三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双元驱动”70
四 坚持“差异化发展”,缩小南北差距71
五 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71
第四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方向71
一 新能源产业是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突破口71
二 现代服务业是榆林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产业72
三 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上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跨越73
四 实现“三区多园”的民营中小企业产业布局74
五 实现目标的“四大工作战略”举措74
第五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设计76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选择76
一 产业空间布局76
二 榆林民营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目标、方向和产业链类型79
三 产业集群发展及产业园区建设86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重点企业发展设计88
一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88
二 中小企业优化重组与集团企业、上市企业发展94
第三节 重点产品、特色产业培养设计95
一 地方特色产品培养95
二 文化创意产业培养99
三 品牌培养102
第六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106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06
一 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106
二 为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由生产管理型向知识管理型转变提供强劲动力107
三 为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107
第二节 国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借鉴107
一 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培训107
二 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研究开发108
三 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108
四 鼓励中小企业更新设备109
五 建立和健全政府宏观管理体系109
六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109
第三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110
一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110
二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110
第四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设计112
一 指导思想112
二 总体目标112
三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及技术113
第五节 促进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建议115
一 强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115
二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科技投入115
三 加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116
四 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117
五 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117
六 推进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118
第七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设计119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与融资概况119
一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119
二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方式、重点、任务124
一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124
二 重点引导并利用榆林市民间资本126
三 国资民资共赢的三种成功“嫁接”模式128
四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投融资发展的任务131
第三节 关于完善榆林两级政府投资公司的若干思考134
一 榆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134
二 榆林府谷、神木等地发展政府投资公司的既有实践135
三 榆林两级投资公司与“榆林银行”操作利弊比较137
四 榆林市设立政府投资公司的有利条件139
五 完善榆林市政府投资公司的建议140
第八章 榆林市个体工商户发展设计143
第一节 榆林市个体工商户发展现状143
一 发展现状143
二 榆林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存在的问题144
第二节 榆林市个体工商户发展设计144
一 主要行业选择及空间布局设计145
二 榆林市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设计146
第九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49
第一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149
一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49
二 榆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绩151
三 榆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52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设计153
一 战略思想153
二 基本原则154
三 重点任务155
第三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设计158
一 榆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58
二 榆林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59
三 榆林市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59
四 榆林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建设项目159
五 榆林区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项目160
六 榆林区县创业辅导基地建设项目160
七 榆林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61
八 榆林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62
第四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164
一 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164
二 健全组织保障,明确相关责任164
三 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形成合力165
四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引导165
五 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资金投入166
六 优化人才队伍,积聚人才优势166
七 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多方力量167
八 培育核心机构,形成辐射效应167
九 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建设环境168
十 加强监督指导,提升服务绩效168
第十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169
第一节 榆林市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69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生态问题较突出170
二 产业升级缓慢,能源深加工能力薄弱,环境压力增大170
三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71
四 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执法力度不够172
第二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172
一 发展目标172
二 发展任务172
三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指标体系172
第三节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174
一 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174
二 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法规,加强环境经济手段175
三 建立企业“内部循环”与“外部循环”结合的发展模式175
四 平衡产业发展,适度利用能源176
五 加强科研攻关,扭转经济增长格局177
第十一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保障措施178
第一节 推进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178
一 构建“立体”帮扶,缩小南北差距、城乡差距178
二 能源工业反哺优势产业,推动重点产业行业发展180
三 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180
四 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政策,增强民营中小企业“造血功能”181
五 多方位完善用地政策,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184
六 加大政府采购,开发民营中小企业产品市场需求185
七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与市场环境建设186
第二节 加强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建设192
一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92
二 开拓发展新兴产业193
三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93
四 推进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195
第十二章 榆林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八大工程”197
一 “新36条落实工程”197
二 “试验区工程”198
三 “‘小微个’催生工程”198
四 “民营企业家成长工程”198
五 “入股工程”199
六 “服务业突破发展工程”199
七 “品牌铸造工程”199
八 “文化惠民工程”199
致谢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