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持续发展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持续发展原理
  • 周海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549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8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可持续发展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第一章 导论5

第一节 环境问题6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6

二、被忽略的生态法则11

三、忽略自然资源特性的经济体系17

第二节 贫困问题21

一、贫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缺乏22

二、贫困的复杂原因与后果24

三、增长与贫困并存现象27

四、环境与贫困的关系3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抑或规则导向34

一、整体目标的无根基性37

二、基于生存实践的行为规则40

三、变化过程中的规则导向45

第一节 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48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48

一、自然生产51

二、通过影响气象、气候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52

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相对稳定52

三、净化环境,缓解自然、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55

四、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护理功能56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原理58

一、生态冗余理论58

二、生态位理论及人类生态位的扩展73

三、生物多样性理论96

四、稳定性理论105

五、生态系统和谐原理109

第三节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118

一、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118

二、生态系统退化机理124

一、自然的权利及其特征137

第三章 自然、人与发展的理论137

第一节 自然的权利与人类中心主义137

二、利益的稀缺性与个人中心主义142

三、关于人类中心主义152

四、语词与权力——可持续发展的信念164

第二节 自然的演替与发展理论182

一、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发展阶段182

二、发展的一般性指称188

三、人类整体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198

第四章 公平与效率238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哲学思考238

一、公平与效率分析的哲学基础238

二、效益与公正的关系245

三、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公平观的演变253

第二节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经济学说259

一、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性悖论259

二、经济人假说——效率与公平失衡的理论原因261

三、公平分配与经济效率的关系269

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机制——利益稀缺社会中的平等性原则274

五、市场体制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优化277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282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282

二、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288

三、环境污染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296

第四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公平性与管理302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公平性问题302

二、资源利用中的公平性管理306

三、资源利用的效率与公平310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318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架构318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定义318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特性321

三、能力建设的内涵分析322

四、能力建设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328

第二节 自然环境系统的供给能力332

一、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及其自身的目标332

二、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关的生态机理336

第三节 技术能力及制度能力360

一、技术能力360

二、制度能力364

第六章 合作的机制及制度原理38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诱因382

一、公共地悲剧的启示382

二、外部性问题384

三、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38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理及其合作的社会结构404

一、合作的条件与机理405

二、环境资源开发的合作条件418

三、效用函数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合作机制425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社会有效规范的需求434

一、规范的基本特征434

二、规范的类型及其差别436

三、规范形成的基本条件——行动的外在性及共同利益的需求439

四、规范的社会效益447

五、社会系统内权利分布对规范形成的影响450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秩序建设的重要条件——人际资本与机会利益452

一、合作的人文基础和制度前提452

二、人际资本456

三、人际资本与机会利益461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472

一、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及内涵473

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491

三、供给技术可变条件下公共物品的自愿提供497

第一节 可持续性的概念及其指标(体系)的确立503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基础及其内涵503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503

二、生态可持续性507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考虑的一些问题513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基本类型及主要指标体系527

一、“发展指标”的回顾527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基本类型532

三、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介绍536

第三节 几种主要类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551

一、用离差度计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551

二、综合指数法560

三、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与真实储蓄率565

四、最低安全标准法572

第四节 两个重要的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及贫困指数574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度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574

二、贫困状况的评价指数——贫困指数583

一、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600

第一节 哲学分析600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600

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论611

三、跳跃式发展624

第二节 进步的动力及其对自然的冲击——人的需要、努力、满足638

一、个体的需要、努力及其满足638

二、资源约束下个体发展的可能空间640

三、需要的扩展及其观念的错位——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限制649

一、发展的资源限制655

第三节 群体发展的客观限制655

二、人类种群“发展位”的扩展与抽象658

三、人类发展的物理极限664

第四节 关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普世伦理665

一、理性的超越666

二、建立普世伦理668

三、关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674

参考文献677

后记6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