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肠外瘘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肠外瘘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833310.jpg)
- 黎介寿主编;尹路,刘放南,任建安,朱念庭,李宁,张利华,徐建国,舒志军,谭力,黎介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921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肠疾病:瘘-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肠外瘘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黎介寿1
第一章 肠道的解剖与生理概要 舒志军 黎介寿3
第一节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3
一、小肠的解剖3
二、小肠的生理7
第二节 大肠的解剖与生理11
一、大肠的解剖11
二、大肠的生理12
第三节 肠道屏障功能13
第二章 肠瘘发生的原因 尹路 黎介寿15
第一节 先天性因素16
第二节 外伤性因素16
第三节 放射损伤17
第四节 手术18
第五节 炎性疾病19
第六节 肠梗阻20
第七节 肿瘤21
第八节 其他21
第三章 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 尹路 黎介寿22
第一节 内稳态失衡22
一、内稳态的概念22
二、内稳态的维持23
三、氧失衡23
四、水与电解质失衡24
第二节 营养不良37
一、营养不良的原因38
二、机体对营养不良的代谢反应39
第三节 感染41
一、感染的原因41
二、病理生理改变43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45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定义46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因素46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48
第四章 肠瘘的类型、症状和诊断 舒志军 黎介寿54
第一节 肠瘘的类型54
一、内瘘与外瘘54
三、高位瘘与低位瘘56
二、单个瘘与多发瘘56
四、高流量瘘与低流量瘘57
第二节 肠瘘的临床表现57
第三节 肠瘘的临床诊断60
第五章 肠瘘的定量诊断 任建安 黎介寿63
第一节 肠瘘病人的总体定量诊断系统63
一、治疗介入评分系统63
二、急性生理学和既往健康评分66
三、死亡率预测模型(MPM)系统68
第二节 不同肠瘘及肠瘘病人不同阶段的评分系统68
一、适用于创伤合并肠瘘病人的创伤评分系统68
二、适用于患儿的重危评分系统69
三、适用于感染病人的评分系统69
第三节 评分系统常用的统计学方法71
第四节 评分系统的作用72
第五节 肠瘘病人评分系统的选择74
第六节 结语74
第六章 肠外瘘的治疗 黎介寿76
第一节 肠外瘘治疗的策略和计划76
第二节 控制感染82
第三节 肠外瘘的局部处理86
一、肠外瘘局部处理的原则86
二、瘘的引流87
三、堵瘘的方法91
第四节 促进肠外瘘自愈的措施97
一、确定性手术的适应证100
第五节 肠外瘘的手术治疗100
二、术前检查101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101
四、术前准备102
五、手术预案的制定103
六、麻醉 徐建国104
七、手术切口的选择 黎介寿114
八、术中处理115
九、手术方式的选择116
十、术中注意事项121
十一、术后处理124
十二、肠外瘘手术失败的原因125
十三、复杂肠外瘘手术的分期处理125
第一节 营养对肠瘘病人的重要性127
第七章 肠瘘病人的营养支持 张利华 黎介寿127
一、静态营养评定128
二、动态营养评定134
三、营养不良及预后性营养不良的判断136
四、对营养评定的评价137
第二节 营养物质的代谢与需要量138
第三节 肠瘘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145
第四节 肠道营养147
一、肠道营养的消化吸收特点148
二、肠道营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51
三、肠道营养的成分152
四、肠道营养产品154
五、肠道营养的输入途径及方式162
六、肠道营养的监测165
七、肠道营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165
八、肠道营养的护理167
第五节 肠外营养168
一、腔静脉置管168
二、肠外营养制剂的成分及作用174
三、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181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187
第八章 肠瘘病人的监护治疗 尹路 黎介寿202
第一节 监护治疗在肠瘘治疗中的意义202
第二节 肠瘘监护病房的设置与管理203
一、设置203
二、管理204
第三节 器官功能监护206
一、肺功能的监护206
二、肝功能的监护212
三、肾功能的监护220
四、脑功能的监护224
五、凝血机制的监护228
第九章 肠瘘并发症的防治 黎介寿 尹路 李宁235
第一节 腹腔感染235
一、原因与分类235
二、腹腔感染常见致病菌235
三、腹腔感染的临床表现237
四、继发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239
五、腹腔感染的抗生素治疗244
第二节 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246
一、病理生理246
二、诊断247
三、预防及治疗249
第三节 瘘与胃肠道出血251
一、出血的原因251
二、出血的诊断252
三、出血的处理253
第四节 短肠综合征254
一、广泛肠切除的外科生理255
二、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256
三、临床表现257
四、短肠综合征的治疗258
第五节 深部真菌感染263
一、常见致病真菌264
二、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265
三、诊断266
四、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特点267
五、治疗268
第六节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269
一、病因269
二、发病机制270
三、诊断270
四、治疗271
五、预防273
第一节 心理护理274
第十章 肠外瘘的护理 朱念庭 黎介寿274
第二节 局部护理276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护理279
第四节 肠外瘘手术治疗的护理287
第五节 肠外瘘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290
第六节 康复期的护理291
第十一章 特殊情况的瘘 黎介寿 李宁292
第一节 腹腔结核与瘘292
第二节 放射性肠炎与瘘296
第三节 肠白塞病与肠瘘300
第四节 Crohn病与瘘303
第五节 溃疡性结肠炎与瘘305
第一节 胃外瘘309
第十二章 胃外瘘、胰外瘘与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瘘 黎介寿309
第二节 胰外瘘310
第三节 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瘘313
第十三章 典型与复杂病例介绍 黎介寿 任建安317
一、双套管负压吸引自愈317
二、肠外营养加生长抑素治愈319
三、生长抑素加化学胶治愈319
四、504胶封堵自愈319
五、纤维蛋白胶胶堵肠外瘘321
六、水压后自愈323
七、硅胶片内堵唇状瘘(一)324
八、硅胶片内堵唇状瘘(二)326
九、硅胶片内堵胃肠吻合口瘘327
十、硅胶片内堵多个瘘329
十一、内堵加TPN维持营养330
十二、白塞病肠瘘330
十三、Crohn病术后应用雷公藤控制复发331
十四、Crohn病小肠外瘘331
十五、腹壁疝并肠外瘘333
十六、带蒂肠浆肌层片修补腹壁缺损335
十七、带蒂肠片修补十二指肠瘘336
十八、肠外瘘并腹腔感染行部分开放疗法336
十九、腹腔开放腹壁缺损多发性肠外瘘339
二十、Gardner综合征并肠外瘘347
二十一、术后炎性肠梗阻多次短路肠吻合350
二十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瘘351
二十三、复杂十二指肠瘘并反复感染354
二十四、十二指肠胆道瘘356
二十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瘘358
二十六、急性胰腺炎合并肠外瘘362
二十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复杂瘘364
二十八、经肠腔修补直肠后壁瘘365
二十九、复杂瘘手术方案的设计366
三十、放射性肠膀胱瘘(一)368
三十一、放射性肠膀胱瘘(二)370
三十二、早期确定性手术371
第一节 氨基酸的分析374
一、茚三酮柱后衍生色谱分离法374
第十四章 常用营养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刘放南 谭力374
二、PICO-TAG柱前衍生反相色谱分离法375
第二节 渗摩尔浓度测定382
第三节 微量凯氏定氮法384
第四节 尿液尿素氮测定387
第五节 尿肌酐测定388
第六节 血生化分析389
第七节 微量蛋白测定392
第八节 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的测定395
第九节 维生素C测定的意义与方法396
第十节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397
一、气相色谱法(GC)397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