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棉纺手册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棉纺手册 第3版
  •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棉纺手册》(第三版)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3065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27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1331页
  • 主题词:棉纺织-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棉纺手册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棉纺纱线产品的分类和名称1

二、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纱线产品的名称1

第一篇 棉纺纱线的名称、计量和原料1

第一章 棉纺纱线的名称与计量1

三、常用纱线产品的代号2

(三)常用混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3

(二)部分国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3

四、纤维和纱线的公定回潮率3

(一)中国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3

(四)回潮率和含水率的计算公式和换算5

(二)常用细度单位的换算6

(一)定长制(线密度制)与定重制计算公式6

五、纤维及纱线细度的计量和换算6

(四)纯棉纱线密度、英制支数、公制支数、旦数换算对照7

(三)纱线线密度、公制支数、旦数与毛、麻英制支数的换算7

(五)常用纤维细度计量公制支数、线密度(dtex)、旦数、马克隆值换算对照9

(七)股线线密度与支数的计算公式10

(六)公定回潮率不同时的英制支数与线密度换算10

(三)纱线的捻系数11

(二)纱线的捻向11

(八)花式线和花色线线密度及支数表示方法11

(九)线密度与定量的换算11

六、纱线的捻度与捻系数11

(一)纱线的捻度11

(四)线密度制与公制、英制捻度的换算12

(一)棉纱直径的理论计算公式13

七、纱线直径的计算13

(二)棉纱直径的常用计算公式14

(四)混纺纱及化纤纱直径的常用计算公式15

(三)棉双股线直径的常用计算公式15

二、化学纤维分类16

一、天然纤维分类16

第二章 棉纺原料16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分类、基本性能及常用测试仪器16

三、常用纺纱纤维基本性能17

四、棉纺纤维常用测试仪器名称和用途23

(一)棉花分类和性状25

一、棉花分类、性能和用途25

第二节 原棉25

1.棉纤维的形态26

(二)棉纤维的形态、构造和组成26

3.棉纤维组成27

2.棉纤维的构造27

(四)棉纤维(细绒棉)的物理性质28

(三)棉纤维的化学性质28

(一)我国主要产棉区分布29

二、我国棉花品种、品质、标准和检验29

(五)棉花的一般用途29

1.细绒棉主要推广品种和品质30

(二)我国棉花品种和品质30

2.新疆长绒棉主要推广品种和品质31

1.细绒棉标准和检验32

(三)我国棉花标准和检验32

3.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和品质32

2.新疆长绒棉标准和检验36

2.美国棉花品种和品质39

1.美国主要棉区分布39

三、世界主要产棉国的棉花品种、品质、标准和检验39

(一)美国39

3.美国棉花标准41

4.美国棉花检验44

3.印度棉花标准和检验46

2.印度棉花分类和主要品种46

(二)印度46

1.印度主要棉区分布46

2.巴基斯坦棉花标准和检验47

1.巴基斯坦棉花产区、品种和品质47

(三)巴基斯坦47

2.埃及棉花分类和主要品种48

1.埃及主要棉区分布48

(四)澳大利亚48

(五)埃及48

1.苏丹棉花产区、品种和品质49

(六)苏丹49

3.埃及棉花标准和检验49

2.苏丹棉花标准和检验50

2.棉纤维长度检验51

1.棉纤维试验取样和试样准备51

(七)秘鲁51

1.秘鲁棉花产区和品种51

2.秘鲁棉花标准51

四、棉纤维物理性能测试51

(一)常规仪器测试棉纤维的物理指标51

4.棉纤维线密度检验55

3.棉纤维马克隆值检验55

5.棉纤维强度检验56

6.棉纤维成熟度检验58

7.棉花疵点检验60

1.HVI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61

(二)快速仪器测试棉纤维的物理指标61

8.棉纤维含糖检验61

2.乌斯特 AFIS PRO 单纤维测试系统65

(一)常规产品的配棉参考指标66

五、配棉与混棉66

2.配棉排队接替考虑的因素68

1.配棉分类安排考虑的因素68

(二)配棉分类和排队68

(三)配棉工作注意事项69

(四)纺纱线密度和纺纱工艺、用途对原棉质量的要求70

2.原棉质量与成纱棉结杂质71

1.原棉质量与成纱强力71

(五)原棉品质与成纱质量的关系71

1.常用混棉方法及其特征72

(六)混棉方法72

3.原棉质量与成纱条干72

3.不同混棉方法的注意事项73

2.常用组合混棉方法及其适用品种73

2.低级棉使用74

1.低级棉工艺性能74

(七)低级棉性能和使用74

1.回花、再用棉、下脚的性质75

(八)回花、再用棉、下脚的性质和使用75

(九)棉花中异性纤维的抽检和处理76

2.回花、再用棉、下脚的处理和使用76

1.原棉仓储工作77

(十)原棉的仓储、检验和守关77

1.异性纤维的抽检和分类77

2.异性纤维的去除方法77

3.车间原棉的守关78

2.原棉验配工作78

(一)常用化学纤维的分类79

一、常用化学纤维的分类、名称79

第三节 化学纤维79

(二)国内外常用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80

1.常用纤维素纤维的拉伸特性82

(一)常用化学纤维的拉伸特性82

二、常用化学纤维的特性82

1.相对湿度对富纤、棉纤维强伸度的影响83

(二)温湿度、回潮率对化纤强度和形变的影响83

2.常用纤维的拉伸曲线83

2.粘纤回潮率、温度对强力的修正系数84

4.腈纶的温度形变曲线85

3.几种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回潮率85

(五)常用纺织纤维的密度86

2.几种纤维的拉伸弹性回复率86

(三)几种化学纤维的耐磨性能86

(四)几种化学纤维的弹性回复率86

1.几种纤维在不同伸长率时的弹性回复率86

2.常用纤维静电散失的时间87

1.常用纤维与部分材料的静电序列87

(六)几种纤维的摩擦系数87

(七)几种纤维的静电特性87

4.几种纤维的质量比电阻88

3.常用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与回潮率的关系88

(八)常用纤维的质量比电阻88

1.常用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与温度的关系88

2.常用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与相对湿度的关系88

(十一)几种纤维的水中膨胀率89

2.纤维燃烧性的分类89

(九)几种纤维的日晒时间与强度损失89

(十)常用纤维的燃烧性质89

1.常用纤维的点燃温度和火焰温度89

(一)粘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0

三、化学短纤维的标准90

(十二)纤维吸湿对纺织染加工和使用性能的影响90

(二)涤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2

(三)腈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4

(五)维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5

(四)锦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5

(七)氯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6

(六)丙纶短纤维标准技术要求96

(二)长度检验98

3.试样准备和试验条件98

四、化学短纤维的常规检验98

(一)试样准备和试验条件98

1.合成短纤维取样数量98

2.粘胶纤维取样数量98

(四)断裂强度、伸长率和初始模量检验100

(三)线密度检验100

(六)回潮率检验102

(五)疵点检验102

(八)纤维比电阻检验103

(七)含油率检验103

(十一)染色性检验104

(十)摩擦系数检验104

(九)卷曲弹性检验104

(一)燃烧试验法105

五、常用纺织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105

(二)显微镜观察法106

(三)溶解法107

(四)着色试验法108

(一)粘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09

六、化学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09

(五)荧光法109

(二)涤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0

(三)腈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2

(四)锦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3

(五)维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4

(七)氯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5

(六)丙纶短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5

(九)纤维性状对其在纱线中混和的影响116

(八)中长纤维的选配和使用116

第四节 新型纤维117

(十)化纤原料单唛使用和混唛使用的比较117

二、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118

一、新型植物纤维118

(一)异形纤维119

三、差别化纤维119

(二)复合纤维121

2.超细纤维特性和后加工注意要点122

1.超细纤维的一般分类122

(三)超细纤维122

2.阻燃纤维品种、特性和用途123

1.易染纤维品种、特性和用途123

(四)改性纤维123

4.抗静电纤维品种、特性和用途124

3.高吸湿和高吸水纤维主要品种、特性和用途124

7.水溶性纤维、低熔点纤维的特性和用途125

6.高收缩纤维品种、特性和用途125

5.抗起球纤维品种、特性和用途125

(二)芳族聚酰胺纤维126

(一)碳纤维126

8.有色纤维分类、特性和用途126

四、高性能纤维126

(四)聚苯硫醚纤维127

(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27

(七)陶瓷纤维128

(六)聚苯并咪唑(PBI)纤维128

(五)聚苯并双?唑(PBO)纤维128

1.氨纶弹性纤维129

(一)高弹性功能纤维129

(八)聚四氟乙烯纤维129

五、功能性纤维129

(二)保暖性功能纤维130

2.PBT、PTT 弹性纤维130

(四)吸湿透气功能性纤维131

4.抗菌除臭丙纶131

(三)抗菌、防臭纤维131

1.甲壳素纤维131

2.抗菌活性纤维131

3.抗菌 Modal 纤维131

(六)导电纤维132

(五)芳香纤维132

六、部分新型纤维商品名称及生产企业133

(七)防辐射纤维133

第五节 其他非棉类棉纺纤维136

参考文献138

1.主要技术特征139

(一)FA006 型、FA009 型、ASFA008 型系列往复式抓棉机139

第二篇 前纺139

第一章 开清棉139

第一节 开清棉机的主要机型及技术特征139

一、抓棉机139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41

4.ASFA008 型传动计算143

3.FA006C 型传动计算143

1.主要技术特征144

(二)A002 型、FA002 型系列和 FA003 型圆盘式抓棉机14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45

1.主要技术特征146

(一)A006 型系列自动混棉机146

3.A002D 型传动计算146

二、混棉机146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47

3.A006BS 型传动计算148

1.主要技术特征149

(二)FA016 型、FA017 型系列自动混棉机149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50

4.FA017 型传动计算152

3.FA016A 型传动计算152

1.主要技术特征153

(三)A035 型、SFA035 型、FA018 型系列混开棉机153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54

4.FA018 型传动计算159

3.A035E 型传动计算159

1.主要技术特征160

(四)FA022 型、FA028 型系列多仓混棉机160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61

1.主要技术特征163

(五)FA025 型、FA029 型系列多仓混棉机163

3.FA022 型传动计算163

4.FA028 型传动计算163

3.FA029D 型传动计算16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64

1.主要技术特征168

(六)FA042 型自动称量机168

(一)A036 型、FA106 型系列豪猪式开棉机169

三、开棉机169

2.机器剖面图169

(二)FA107 型系列开棉机170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70

1.主要技术特征170

3.A034A 型传动计算172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72

(三)A034 型、FA104 型系列六辊筒开棉机172

1.主要技术特征172

1.主要技术特征174

(四)FA105A 型、FA113 型、FA102 型系列单轴流开棉机17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75

1.主要技术特征176

(五)FA103 型系列双轴流开棉机176

3.FA113 型传动计算176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77

3.FA046A 型传动计算178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78

四、给棉机178

(一)A092AST 型、FA046A 型振动给棉机(配成卷机)178

1.主要技术特征178

1.主要技术特征180

(二)FA161 型振动给棉机(配成卷机)180

1.主要技术特征181

(三)A092A 型双棉箱给棉机181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81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82

3.A092A 型传动计算183

1.主要技术特征184

五、除尘机184

(一)FA111 型、FA111A 型、FA116 型、FA108 型系列单打手清棉机185

六、清棉机185

2.机器剖面图185

1.主要技术特征186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87

(二)FA109 型系列三辊筒清棉机188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90

1.主要技术特征190

2.机器传动图及剖面图192

1.主要技术特征192

(三)FA112 型四辊筒清棉机192

3.A076F 型传动计算19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94

七、成卷机194

(一)A076 型系列成卷机194

1.主要技术特征19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197

1.主要技术特征197

(二)FA141 型、FA141A 型、FA142 型成卷机197

2.机器剖面图200

1.主要技术特征200

3.FA141 型传动计算200

(三)FA146 型成卷机200

2.机器传动图201

1.主要技术特征201

八、凝棉器与纤维分离器201

(一)A045B 型、A045C 型、ZFA051A 型凝棉器201

2.机器剖面图202

1.主要技术特征202

(二)FA053 型纤维分离器202

1.主要技术特征203

(二)FA133 型、TF2212 型气动配棉器203

九、配棉器203

(一)A062(Ⅱ)型、A062(Ⅲ)型电器配棉器203

1.主要技术特征204

十、喂棉箱204

2.机器示意图204

2.机器剖面图及传动图205

十一、国产开清棉单机及附属装置型号一览表207

4.FA177A 型传动计算207

3.FA179A 型传动计算207

一、开清棉的工艺原则216

第二节 开清棉的工艺原则及其工艺配置216

(一)原棉217

(三)其他纤维220

1.郑州纺织机械厂推荐开清棉工艺221

(一)清梳联中开清棉流程主要工艺参数221

二、开清棉机工艺配置221

2.青岛纺织机械厂推荐开清棉工艺224

1.棉卷定量225

(二)传统开清棉流程工艺225

3.金坛纺织机械厂推荐开清棉工艺225

2.速度226

3.隔距229

一、开清棉流程选择要求232

第三节 工艺流程选择和预处理232

2.纺化纤流程示例233

1.纺棉流程示例233

二、传统开清棉流程233

(一)郑州纺织机械厂开清棉流程的选择233

1.原棉234

(三)原料预处理234

(二)金坛纺织机械厂开清棉流程234

1.纯棉环锭纺Ⅰ(一万锭)234

2.纯棉环锭纺Ⅱ(一万锭)234

3.纯棉转杯纺(一万锭)234

4.棉或化纤环锭纺(五千锭)234

2.化纤235

3.其他纤维236

2.再用棉的处理和使用237

1.回花的处理和使用237

(四)回花、再用棉、下脚的处理和使用237

一、筵棉质量238

第四节 筵棉与棉卷质量238

3.下脚的处理和使用238

(四)棉卷结构要求239

(三)棉卷含杂率指标239

二、棉卷质量参考指标239

(一)棉卷质量指标239

(二)棉卷重量不匀率指标239

四、提高棉卷质量的主要途径240

三、成卷工艺流程开清棉机组除杂效率参考指标240

五、防止粘卷措施241

1.火星金属探除器242

(二)火星金属探除器242

第五节 开清棉附机及关键部件242

一、开清棉附机242

(一)重物分离器242

2.金属探除器243

(一)打手244

二、开清棉机关键部件244

3.火星探除器244

(三)异型纤维分检机244

(四)磁铁装置244

1.桥式244

2.平式244

3.T 型244

(三)梳针辊筒和综合打手246

(二)刀片246

(七)网眼尘笼247

(六)棉箱机械角钉帘棒247

(四)尘棒247

(五)角钉打手247

(二)FU071 型、FU072 型粗纱头开松机技术特征248

(一)FU071A(D)型粗纱头开松机技术特征248

第六节 开清棉系统辅机248

一、开松机248

(三)FN906 型开松机249

(一)FU062 型纤维杂质分离机250

二、纤维杂质分离机250

(一)FU053 型废棉处理机251

三、废棉处理机251

(二)FU062A 型纤维杂质分离机251

(二)FU051C 型废棉处理机252

1.主要技术特征253

(二)A771A 型、YD/HD501—20 型、CFA905 型打包机253

四、废棉打包机253

(一)FA935 型卧式液压打包机253

2.打包机外形图和传动图254

六、A151 型胶辊花机256

七、FN903 型切断机256

五、FU022 型纤维挤压分离器256

二、A006B 型自动混棉机和 FA104 型六滚筒开棉机改造257

一、A002D 型的改造257

八、FA123A 型棉条拉断机257

第七节 开清棉老机技术改造257

六、流程中加装安全防火装置258

五、A076 型清棉机自调匀整改造258

三、A036 型改造258

四、A092A 型中 V 型帘子喂棉改成振动喂棉258

八、防轧装置259

七、储棉量控制259

二、主要设备工艺特点260

一、清梳联的特征260

第二章 清梳联与自调匀整260

第一节 清梳联260

(二)控制系统261

(一)滤尘及空调系统261

三、清梳联配套设备261

(三)色纤维混纺纱的适应性262

(二)纺制超细特纱的适应性262

四、清梳联生产适应性262

(一)小批量多品种的适应性262

1.一台往复式抓棉机进行两线生产262

2.同一台往复式抓棉机上同时加工不同原料(棉和化纤)262

3.清梳联输棉管道的调节262

(一)抓棉机主要技术特征263

一、清梳联系统清棉各单机主要技术特征263

第二节 清梳联各单机主要的技术特征和工艺配置263

(二)开棉机主要技术特征264

(三)多仓混棉机主要技术特征266

(四)清棉机主要技术特征267

(五)除微尘机主要技术特征268

二、清梳联系统喂棉箱主要技术特征269

三、清梳联系统梳棉机主要技术特征270

四、清梳联工艺配置要点273

一、清梳联系统自调匀整的目的和三个环节274

第三节 自调匀整274

(二)开环275

(一)闭环275

二、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分类275

1.二检一控式276

(二)混合环276

(三)混合环276

三、自调匀整棉条片段长度一般界定范围276

四、梳棉机自调匀整器分类276

(一)长片段闭环276

(二)台间重量不匀率和班间重量不匀率277

(一)生条重量不匀率和重量偏差277

2.一检二控式277

(三)机后短开环277

(四)机前短开环277

(五)机前短闭环277

五、自调匀整器的匀整效果示例277

1.工作原理278

(三)SYH600 型系列梳棉自调匀整器278

六、几种国产自调匀整器278

(一)FT024 型自调匀整器278

1.检测机构278

2.执行机构278

3.速度跟踪278

4.保护和报警功能278

5.FT024 型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调节278

6.FT024 型的主要指标278

(二)FT025 型自调匀整器278

1.检测机构278

2.执行机构、速度跟踪、保护和报警等278

3.道夫快、慢速匀整一致278

4.FT025 型主要指标278

(一)特点279

一、青岛纺机清梳联279

2.控制原理279

3.型号特征279

第四节 国产清梳联设备279

1.环锭纺(纯棉1万锭)或适用相当产量的转杯纺280

(二)选用流程示例280

3.环锭纺化纤281

2.环锭纺(纯棉2万锭)281

1.纺化纤282

(三)使用示例282

(一)特点284

二、郑州纺机清梳联284

2.纺棉284

1.纺棉流程285

(二)选用流程示例285

2.纺化纤流程286

1.纺棉 19.5tex、17tex、16tex 纱287

(三)使用示例287

(一)特点288

三、金坛纺机清梳联288

2.纺棉 14.7tex 纱288

(四)转杯纺纱流程使用示例289

(三)纺棉流程示例289

(二)标准型流程组合示例289

3.生条质量290

2.纺纱流程290

(五)流程能达到的技术指标290

第五节 引进清梳联设备290

一、Trützschler290

(一)精梳纱清梳联流程290

(二)转杯纺纱清梳联流程290

(三)使用示例290

1.产品及原料290

2.低含杂原棉的流程——手工喂棉291

1.低含杂原棉的流程——自动喂棉291

二、Crosrol291

(一)流程选择291

5.合成纤维流程——手工喂棉292

4.合成纤维流程——自动喂棉292

3.高含杂原棉的流程——自动喂棉292

1.单机特征293

(二)开清棉设备及技术特征293

6.涤/棉自动称量混和293

2.开清棉设备技术特征295

2.纺化纤流程示例296

1.纺低含杂棉流程示例296

(三)使用示例296

(一)流程选择297

四、Marzoli297

三、Rieter297

(一)流程示例297

1.纯棉流程297

2.化纤流程297

3.涤/棉混纺流程297

(二)主要单机技术特征297

(二)单机特征298

第六节 清梳联的生条质量301

(一)国产梳棉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302

一、梳棉机的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302

第三章 梳棉302

第一节 梳棉机主要型号、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302

(二)国外梳棉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306

二、国内外主要型号梳棉机的简要说明307

三、A186G 型、FA203A 型、FA221B 型梳棉机剖面图309

2.牵伸计算311

1.速度计算311

四、传动图及工艺计算311

(一)A186G 型梳棉机传动图及工艺计算311

1.速度计算313

(二)FA203A 型梳棉机传动图及工艺计算313

2.牵伸计算315

1.速度计算316

(三)FA221B 型梳棉机传动图及工艺计算316

2.牵伸计算317

(一)道夫速度318

二、速度318

第二节 梳棉机工艺配置318

一、定量318

(三)盖板线速度319

(二)锡林和刺辊速度319

三、牵伸320

(一)A186G 型 、FA203A 型 、FA221B 型梳棉机隔距示例321

四、隔距321

(二)传统梳棉机隔距及设定的主要因素323

(一)后部工艺要求324

五、刺辊后部工艺结构改进和工艺配置324

4.瑞士 Rieter C50 型后部工艺示例325

3.国内某针布公司刺辊分梳板配套工艺示例325

(二)国内外几种后部工艺示例325

1.FA203A 型后部工艺示例325

2.FA221B 型后部工艺示例325

6.英国 Crosrol MK5C 型、MK5D 型后部工艺示例326

5.德国 TRüDK903 型后部工艺示例326

1.给棉板327

(三)后部工艺部件的规格及其选用327

2.瑞士 Rieter C50 型锡林固定盖板328

1.国内某纺机公司锡林前后固定盖板328

2.刺辊分梳板328

3.后落棉率的控制328

六、锡林前后固定盖板328

(一)后固定盖板328

(二)前固定盖板328

(三)固定盖板间装除尘刀加吸风328

(四)国内外锡林前后固定盖板和工艺示例328

一、生条质量的参考指标330

第三节 生条质量330

3.德国TRüDK803 型、DK903 型锡林前后固定盖板330

4.英国 Crosrol MK5C 型、MK5D 型锡林前后固定盖板330

(一)加强基础性工作,改善机械状态331

二、提高生条质量的主要途径331

3.锡林、道夫磨针332

2.加强机台基础工作,确保锋利度和平整度332

(二)做好针布选用及“五锋一准”工作332

1.合理选用、使用针布332

4.盖板磨针334

5.刺辊磨砺335

(五)控制温湿度336

(四)加强运转操作管理336

6.保持附加分梳件的锋利336

(三)合理配置工艺336

四、生条疵点的产生原因337

(二)控制落棉差异337

三、减少机台差异,保持质量稳定337

(一)保持目测棉网质量的稳定337

(一)主要术语代码与命名339

一、锡林、道夫金属针布及齿条339

第四节 梳理元件339

(二)金属针布的主要特性及参数341

(三)金属针布主要规格342

(四)金属针布质量要求345

(一)盖板针布和盖板骨配合347

二、盖板针布347

(三)基本针形348

(二)底布组织348

(四)产品分类代号及配合尺寸349

(七)盖板针布植针形式和横向针尖距350

(六)分类特点及其植针形式350

(五)盖板针布的标记方法350

(九)国内盖板规格系列352

(八)盖板针布针尖硬度分布352

(二)刺辊齿条规格353

(一)刺辊齿条的选用353

三、刺辊齿条353

(一)锡林固定盖板354

四、附加分梳件354

(三)刺辊齿条齿尖硬度354

(一)剥棉罗拉齿条356

五、辅助针布356

(二)刺辊分梳板规格356

(二)弹性类辅助针布357

(一)选配原则359

六、梳理元件的选型与配套359

(二)国内梳理元件四配套示例360

(三)国外梳理元件配套示例362

(一)给棉罗拉374

一、主要专件374

七、金属针布和盖板针布的寿命及磨针周期374

第五节 主要专件、器材和条筒374

(二)给棉板376

(三)刺辊378

(四)盖板380

(五)盖板传动件381

(一)边条382

二、专用器材与工具382

(一)棉条筒的结构383

三、棉条筒383

(二)隔距片383

1.五页隔距片383

2.盖板隔距片383

1.无脚轮条筒385

(二)棉条筒的规格385

(三)弹簧托盘387

2.有脚轮条筒387

(一)铁胎磨光机(裸磨机,磨锡林、道夫机)389

一、锡林、道夫辅助设备389

第六节 辅助设备389

(三)金属针布焊接机390

(二)金属针布包覆机(包锡林、道夫针布机)390

(五)金属针布钢丝抄辊391

(四)金属针布(往复)磨辊391

二、刺辊辅助设备(刺辊包磨机)392

(六)金属针布倒料机392

(二)磨盖板针布机(盖板针布磨砺机)393

(一)包盖板针布机(盖板针布包覆机)393

三、盖板辅助设备393

(四)盖板踵趾面修整机394

(三)清刷盖板针布机394

(五)拆盖板机395

二、三类精梳准备工艺的比较396

一、三类精梳准备工艺396

第四章 精梳准备396

第一节 精梳准备工艺组合396

(一)条卷机主要技术特征397

一、条卷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和工艺配置397

第二节 精梳准备机械的技术特征、传动和工艺配置397

2.速度398

1.传动图及变换轮398

(二)A191B 型条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398

3.牵伸400

5.加压401

4.罗拉中心距401

1.传动图及变换轮402

(三)FA335B 型条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02

6.满卷工艺参数402

3.牵伸403

2.速度403

2.速度404

1.传动图及变换轮404

4.罗拉中心距404

5.加压404

6.满卷长度404

(四)FA334 型条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04

3.牵伸405

6.满卷长度408

5.加压408

4.罗拉握持距408

1.传动图及变换轮409

(二)FA344 型并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09

二、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和工艺配置409

(一)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409

2.速度410

3.牵伸411

7.满卷长度412

6.并合数412

4.罗拉握持距412

5.加压412

(一)条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413

三、条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和工艺配置413

1.传动图及变换轮414

(二)SR80J 型条并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14

3.牵伸415

2.速度415

1.传动图及变换轮416

(三)FA356A 型条并卷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16

4.罗拉隔距416

5.加压416

6.并合数416

7.满卷长度416

3.牵伸418

2.速度418

7.满卷长度420

6.并合数420

4.罗拉隔距420

5.加压420

一、A191B 型条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1

第三节 精梳准备工艺配置示例421

二、FA335B 型条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2

三、FA334 型条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3

四、FA344 型并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4

五、SR80J 型条并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5

六、FA356A 型条并卷机工艺配置示例426

二、小卷疵点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427

一、小卷质量参考指标427

第四节 小卷质量427

(一)普通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428

一、普通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28

第五章 精梳428

第一节 精梳机的技术特征、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28

1.机中剖面图、传动图及变换轮429

(二)A201E 型精梳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29

3.喂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432

2.速度432

4.牵伸434

5.隔距436

6.定时定位437

7.加压439

(一)中速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440

二、中速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40

8.集棉器和喇叭头口径440

1.机中剖面图、传动图及变换轮442

(二)FA251E 型精梳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42

2.速度443

3.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444

4.牵伸445

5.隔距447

(三)CJ25 型精梳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48

7.加压448

6.定时定位448

1.传动图及变换轮449

4.喂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451

3.速度451

2.工艺参数的调整范围451

5.牵伸452

6.定时定位453

(一)高速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454

三、高速型精梳机主要技术特征、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54

7.喇叭口内径454

8.隔距与加压454

1.机中剖面图、传动图及变换轮458

(二)PX2J 型精梳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58

3.喂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460

2.速度460

4.牵伸461

7.加压464

6.定时定位464

5.隔距464

2.速度465

1.传动图及变换轮465

(三)FA266 型精梳机传动计算和工艺配置465

3.喂给棉长度和有效输出长度468

4.牵伸469

5.隔距470

一、A201E 型精梳机工艺配置示例471

第二节 精梳工艺配置示例471

6.定时定位471

7.加压471

二、FA251E 型精梳机工艺配置示例473

三、PX2J 型精梳机工艺配置示例474

四、FA266 型精梳机工艺配置示例476

1.提高梳理效果477

(三)提高精梳棉条质量的主要途径477

第三节 精梳棉条质量477

一、精梳棉条质量477

(一)质量参考指标477

(二)精梳落棉率参考指标477

二、精梳条疵点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478

3.控制环境温湿度478

2.降低条干不匀率478

1.A201 系列型精梳机的整体锡林示例479

一、整体锡林479

第四节 精梳梳理元件479

2.FA251 系列型精梳机的整体锡林示例480

4.PX2 系列型精梳机的整体锡林示例482

3.CJ25 系列型精梳机的整体锡林示例482

5.RIETER 系列型精梳机的整体锡林示例483

7.瑞士 GRAF 系列整体锡林示例485

6.日本中川 1449 整体锡林示例485

8.SLC 系列整体锡林示例486

1.JZD 系列顶梳和针齿密度示例487

二、精梳顶梳487

4.PX2 系列的顶梳488

3.FA251 系列的顶梳488

2.A201 系列的顶梳488

6.DSC 系列顶梳489

5.FA266 系列的顶梳489

一、FA 系列型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490

第一节 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490

第六章 并条490

二、国产新型单眼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496

三、国外并条机主要型号和技术特征498

1.FA306 型并条机(无自调匀整)传动图499

一、并条机传动图499

第二节 并条机传动图及传动计算499

1.FA306 型(无自调匀整)并条机传动计算501

二、并条机传动计算501

2.FA326A 型并条机(有自调匀整)传动图501

2.FA326A 型(有自调匀整)并条机传动计算506

2.棉条定量选用范围508

1.配置棉条定量的参考因素508

第三节 并条机的工艺配置508

一、棉条定量508

2.混纺和色纺工艺道数509

1.纯棉纺工艺道数509

二、工艺道数及喂入棉条排列509

2.各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510

1.总牵伸510

3.不同混纺比混纺纱和色纺纱棉条排列方法510

三、牵伸的配置510

5.张力牵伸511

4.后牵伸511

3.主牵伸511

四、压力棒工艺配置512

1.FA306 型的下压式压力棒工艺配置512

2.FA317A 型的上托式压力棒工艺配置513

2.罗拉握持距的计算514

1.罗拉握持距的配置514

五、罗拉握持距514

2.牵伸形式、出条速度与加压重量的关系517

1.确定罗拉加压轻重的主要因素517

六、罗拉(胶辊)加压517

3.气压摇架加压518

4.弹簧摇架加压519

4.不同条筒直径的偏心距、速比的工艺配置520

3.条筒直径和圈条最大容量时的气孔直径及比值520

5.弹簧摇架加压和气压摇架加压比较520

七、圈条部分工艺520

1.圈条容量(满筒重量)计算式520

2.常用条筒直径与圈条容量(满筒重量)参考值520

5.圈条牵伸(E7)的选用521

一、部分自调匀整和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特征522

第四节 自调匀整和质量在线监测装置522

八、喇叭头522

1.自调匀整装置工作原理524

二、USG 型自调匀整和质量在线监测系统524

2.喂入检测——凸凹罗拉(T/G 罗拉)检测单元及其工艺调整参考525

3.死区长度、延迟时间和放大倍数526

4.质量在线监测和自动显示527

一、棉条质量参考指标528

第五节 棉条质量528

2.质量守关529

1.提高棉条质量的主要途径529

二、提高棉条质量的主要方法529

3.常见熟条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530

2.部分 FA 系列型并条机清洁吸尘装置形式概况531

1.清洁吸尘装置工作系统531

第六节 并条机的清洁吸尘装置和自动换筒装置531

一、清洁吸尘装置531

二、自动换筒装置532

1.增容装置534

二、增容装置和矩形条筒534

第七节 并条机的计长(数)装置和增容装置534

一、计长(数)装置534

1.计长(数)装置的功能534

2.计长(数)的形式分类534

2.矩形条筒535

一、FA 系列型粗纱机主要技术特征536

第一节 粗纱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536

第七章 粗纱536

三、国产其他粗纱机主要技术特征538

二、A 系列型粗纱机主要技术特征538

一、TJFA 458A 型粗纱机传动图540

第二节 粗纱机传动图、牵伸部分截面示意图及计算540

四、国外粗纱机主要技术特征540

(一)速度计算542

三、粗纱机的传动计算示例542

二、TJFA 458A 型粗纱机三罗拉、四罗拉牵伸部分剖面图542

1.三罗拉牵伸计算543

(二)牵伸计算543

2.四罗拉牵伸计算544

(四)卷绕密度计算545

(三)捻度计算545

2.筒管径向卷绕密度 R 及锥轮皮带每次移动量546

1.筒管轴向卷绕密度 H546

2.不一致系数的计算549

1.差动机构的计算549

(五)差动机构和不一致系数的计算549

(二)部分牵伸550

(一)总牵伸550

第三节 粗纱机的工艺配置550

一、粗纱定量550

二、锭速550

三、牵伸550

四、罗拉握持距及胶圈钳口隔距551

(二)不同牵伸形式罗拉握持距配置552

(一)不同牵伸形式的罗拉握持距552

五、罗拉加压553

(三)钳口隔距553

1.纯棉粗纱捻系数的经验公式和一般选用范围554

(二)捻系数的经验公式和一般选用范围554

六、捻系数554

(一)计算公式554

2.化纤混纺、纯纺及中长纤维的粗纱捻系数选用范围555

(三)影响捻系数的主要因素556

1.纤维长度或粗纱定量变化时的捻系数调整557

(四)捻系数的调整和控制557

(一)粗纱卷绕密度的计算公式558

七、粗纱卷绕密度558

2.细纱后区工艺对粗纱捻系数的影响558

3.粗纱捻系数的日常调整558

4.化纤混纺粗纱捻系数的调整558

(一)卷装体积计算560

九、卷装容量计算560

(二)影响粗纱密度的因素560

八、集合器及喇叭头口径560

(一)前区集合器口径560

(二)后区集合器及喂入喇叭头口径560

一、TJF491 型粗纱机传动图561

第四节 无锥轮粗纱机传动、控制系统及卷绕张力的调控561

(二)卷装重量计算561

(三)卷装规格及卷装容量561

(一)粗纱机卷绕速度方程563

三、无锥轮粗纱机纱管卷绕转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563

二、TJF491 型粗纱机传动系统控制示意图563

3.粗纱每层增值差 △ 的设定564

2.始绕纱层厚度δ1 的计算公式和设定564

(二)一落纱中纱管卷绕直径的变化564

(三)粗纱机纱管卷绕转速的数学模型564

(四)无锥轮粗纱机卷绕速度 nb 的有关参数564

1.影响 nb 的主要参数564

一、粗纱伸长率的检测565

第五节 有锥轮粗纱机卷绕张力的控制565

四、TJFA491 型无锥轮粗纱机纱管卷绕张力的调整565

五、CCD 在线张力检测和控制565

(二)影响粗纱伸长率的因素及其调整方法566

(一)粗纱伸长率对产品的影响566

二、粗纱伸长率对产品的影响及调整方法566

1.圆盘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7

(一)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7

(三)一落纱内粗纱伸长率校正方法567

三、有锥轮粗纱机张力调控装置567

2.偏心齿轮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8

5.脉冲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9

4.补偿轨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9

3.差动靠模板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69

6.凸轮连片式张力补偿调节装置570

(二)防细节装置571

3.液力耦合式慢速起动装置572

2.电抗式慢速起动装置572

(三)慢速起动装置572

1.变频慢速起动装置572

(一)提高操作及严格工艺574

二、提高质量的途径574

第六节 粗纱质量574

一、质量参考指标574

(二)防止粗纱疵点产生575

一、清洁装置576

第七节 粗纱机的清洁装置、自停装置和落纱三自动装置576

(三)风机577

(二)吹吸风机577

(一)清洁盖板装置577

(一)TJFA458A 型粗纱机的罗拉规格578

一、罗拉578

二、断头自停装置578

三、锥轮落纱三自动装置578

第八节 主要部件的规格及技术要求578

(二)轴承579

(一)胶辊580

二、胶辊、胶圈、胶圈架、胶圈销、隔距块580

(二)胶圈581

1.上销582

(四)胶圈销582

(三)胶圈架582

2.下销583

三、加压摇架584

(五)隔距块584

1.托锭锭翼尺寸规格585

(一)锭翼585

四、锭翼、假捻器585

2.悬锭锭翼尺寸规格586

(二)假捻器587

3.压掌尺寸规格587

五、集合器588

六、筒管589

参考文献590

一、细纱机的主要型号与技术特征592

第一节 细纱机的技术特征、传动图及其计算592

第三篇 成纱592

第一章 环锭纺纱592

2.传动图595

1.传动路线595

二、细纱机截面图595

三、传动图与工艺计算595

(一)传统细纱机的传动系统(FA506 型细纱机)595

3.工艺计算599

(二)数控细纱机的传动系统600

3.工艺计算601

2.传动图601

1.传动系统601

四、国外细纱机的型号与技术特征604

2.常见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的选用范围605

1.纺纱条件对总牵伸倍数的影605

第二节 细纱机的工艺配置605

一、牵伸工艺605

(一)总牵伸倍数605

3.前中牵伸罗拉加压常用范围607

2.上下销钳口隔距607

(二)前牵伸区工艺参数607

1.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与浮游区长度607

1.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的测试实例608

(四)纯棉纺细纱主要牵伸工艺的特性测试608

4.前区集合器开口尺寸608

(三)后牵伸区工艺参数608

1.TEXPART(SKF)PK2000 系列棉型细纱牵伸609

(五)国外典型牵伸工艺举例609

2.牵伸力测试609

3.胶圈牵伸区纵向摩擦力界测试实例609

2.RIETER 棉型细纱牵伸611

3.SUESSEN 棉型细纱牵伸612

4.V 形牵伸装置613

2.纺纱段纱条捻度变化规律614

1.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上动态捻度分布614

二、加捻卷绕工艺614

(一)纱条捻度614

3.一落纱过程中纺纱张力变化曲线615

2.气圈底端张力的表达式615

3.纺纱段纱条捻度与卷绕工艺条件的关系615

(二)纱条张力615

1.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上的张力分布615

2.气圈最大直径σm与波长λ616

1.平面气圈方程式616

4.纺纱张力与卷绕工艺关系616

(三)气圈形态616

3.气圈形态与纺纱张力、纺纱段动态捻度关系617

(五)卷绕部位断面工艺参数618

(四)一落纱断头分布规律618

4.正常气圈618

5.气圈形态与卷绕工艺关系618

3.导纱钩的升降全程及其运动轨迹619

2.导纱角、罗拉包围角、罗拉包围弧的计算619

1.影响捻度传递的因素619

3.常用线密度的卷装尺寸620

2.管纱重量 G620

(六)卷装容量620

1.管纱体积 V620

1.钢领与钢丝圈的选配621

(七)钢领与钢丝圈621

2.钢丝圈号数选用和轻重掌握要点622

3.钢丝圈的运转性能623

4.钢丝圈线速度625

6.钢领直径、筒管直径与最小卷取角关系626

5.钢丝圈清洁器隔距626

8.国外新型钢领、钢丝圈627

7.细纱机锭速与钢领修复、钢丝圈调换周期示例627

1.捻向628

(八)细纱捻系数和捻缩率628

4.常见针织用纱、织布用纱捻系数示例629

3.常用细纱品种捻系数629

2.配置捻系数的一般原则629

(一)条干不匀的产生原因632

二、细纱疵品、疵点及其产生的原因632

5.捻缩率632

第三节 细纱质量632

一、质量指标632

(二)成形不良的产生原因633

(三)细纱疵点634

(二)TEXPART(SKF) PK3000 型气压摇架635

(一)RIETER 型细纱机的 FS160P3 型气压摇架635

第四节 细纱机新技术635

一、气压加压635

(一)普通型锭子637

二、新型高速锭子637

(二)高速型锭子638

(三)高速锭子的承载能力639

三、细纱落纱技术640

(一)巡回式断头检测装置642

四、细纱断头在线检测642

(一)技术参数及结构特征642

(二)集体自动落纱全过程642

1.空管的整理与输送642

2.落纱过程642

3.管纱的输送642

(一)竹节纱设计644

五、竹节纱装置644

(二)固定式检测装置644

2.ZJ 系列全数字式智能竹节纱装置645

1.YTC83 型竹节纱装置645

(二)竹节纱装置和纺纱工艺参数645

(一)包芯纱线密度设计646

六、棉氨纶弹力包芯纱装置646

(二)环锭细纱机改装赛洛纺的要点647

(一)赛洛纺的技术特点647

(二)氨纶丝牵伸倍数设计647

七、赛洛纺装置647

一、紧密纺纱的由来和进展648

第五节 紧密纺纱648

(一)COMFORSPIN 卡摩紧密纺纱机构650

二、紧密纺纱机构650

(二)ELITE 漪丽紧密纺纱机构651

(四)TOYODA 丰田紧密纺纱机构652

(三)AIRCOMTEX 青泽紧密纺纱机构652

(五)ROCOS 磁性紧密纺纱机构653

(一)紧密纺纱的工艺要点654

三、紧密纺纱的工艺要点与质量优势654

(二)紧密纺纱的质量优势655

一、牵伸加压摇架656

第六节 细纱机主要专件、器材和附属设备656

(二)滚花罗拉659

(一)沟槽罗拉659

二、罗拉659

四、滚动轴承上罗拉(SL1 系列)660

三、罗拉滚针轴承(LZ 系列)660

(一)胶辊胶管分类661

五、胶辊胶管661

(三)胶辊表面硬度的选用原则662

(二)胶管性质与使用效果662

(六)高弹性、低硬度、铝衬套、表面不处理胶辊的特征与效果663

(五)前胶辊粗糙度的影响663

(四)前胶辊表面硬度的分档选用663

(八)高弹性、低硬度、铝衬套、表面不处理胶辊的代表性产品664

(七)前胶辊的动态握持力测定分析664

1.金属上销665

(二)上销665

(九)中胶辊665

六、胶圈665

(一)胶圈的选用与配套665

(二)胶圈的代表性产品665

七、上下销665

(一)下销665

(一)型号系列666

八、锭子666

2.塑制上销666

(三)铝套管锭子的主要尺寸668

(二)光杆锭子的主要尺寸668

(一)塑料管材料669

九、筒管669

(三)塑料管参考尺寸670

(二)塑料管技术要求670

(二)PG 系列钢领和 ZM 系列钢领规格672

(一)钢领分类672

(四)塑料管使用注意事项672

十、钢领672

2.PGFK 钢领674

1.耐用节电钢领674

(三)其他钢领674

(一)平面钢丝圈种类675

十一、钢丝圈675

(四)钢领技术要求675

1.钢领极限尺寸偏差675

2.钢领形位公差675

(二)钢丝圈规格676

1.钢丝圈通用重量规格679

(三)钢丝圈的重量标志679

3.陕西钢丝圈重量规格681

2.天津钢丝圈重量规格681

十二、粗纱吊锭682

4.钢丝圈的技术要求682

(二)橡胶锭带683

(一)普通编织锭带683

十三、锭带683

(一)小车式电动落纱机684

十四、辅机和附属设备684

(三)其他辅机685

(二)巡回吹吸清洁器685

二、机械结构和纺纱流程687

一、技术特点687

第二章 转杯纺纱687

第一节 转杯纺纱的技术特点与机械结构687

2.按转杯与分梳辊的装配方式分类688

1.按转杯内负压的形成方式分类688

三、转杯纺纱机的分类688

四、机器传动图及速度变换689

3.按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程度分类689

一、国内转杯纺纱机主要机型的发展691

第二节 转杯纺纱机主要型号与性能691

1.转杯转速691

2.分梳辊转速691

3.齿形带与齿轮691

4.其他691

二、国内转杯纺纱机主要机型的技术特征692

四、国外转杯纺纱机主要机型的技术特征694

三、国外转杯纺纱机主要机型的发展694

2.转杯纱中纤维的转移程度696

1.转杯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696

第三节 转杯纱的结构与特性696

一、转杯纱的结构696

1.转杯纱的物理机械性能697

二、转杯纱的特性697

3.转杯纱的缠绕纤维697

4.转杯纱截面内捻回的分布697

2.转杯凝聚槽698

1.转杯的技术要求698

2.条干、棉结杂质数、捻度方面的特性698

3.对后工序和最终纺织品的影响698

4.转杯纱的后处理698

第四节 转杯纺纱关键部件及其工艺配置698

一、转杯698

4.纱的线密度与转杯速度、槽形、直径间的关系700

3.转杯的材料与表面处理700

2.锯齿型分梳辊及其特征701

1.分梳辊的技术要求701

5.转杯真空度701

二、分梳辊701

3.针辊及其特征704

三、排杂系统705

1.捻向、捻度、捻系数706

四、捻度、假捻盘、阻捻器706

1.结构特点706

2.排杂系统能达到的效果706

3.假捻盘707

2.加捻效率707

4.阻捻器708

1.喂给部分709

六、其他工艺配置709

五、输纤通道和隔离盘709

1.输纤通道709

2.隔离盘709

3.输纤通道和隔离盘的技术要求709

3.卷绕系统710

2.引纱罗拉与牵伸倍数710

一、转杯轴承711

第五节 转杯纺的高速器材711

4.转杯纺车间环境711

1.直接轴承712

2.双盘支承间接轴承713

3.空气轴承714

1.龙带的结构与物理机械性能715

三、传动龙带715

二、分梳辊、压轮、引纱胶辊的专用轴承715

3.选用龙带需考虑的因素716

2.龙带的技术数据716

5.龙带传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717

4.龙带的维护和使用717

1.杂质、微尘718

一、转杯纺纱对前纺工艺设备的要求718

第六节 转杯纺纱的半制品及前纺工艺设备718

3.清梳联的前纺设备配置示例719

2.纺化纤混纺的前纺设备配置示例719

2.纤维的分离度、平行伸直度719

3.纤维的加捻性能719

4.纤维长度、线密度的差异性719

二、前纺工艺流程及设备的配置719

1.纺一般原棉的前纺设备配置示例719

三、转杯纺前纺半制品质量要求720

5.加工可纺性差的原料时,其前纺工艺和设备720

4.双联梳棉机的应用720

二、提高转杯纱质量的主要途径721

一、转杯纱的质量要求721

第七节 转杯纺纱的质量721

三、转杯纺纱纱疵的主要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722

四、纤维品质对转杯纱质量的影响724

2.转杯纺纱接头处的粗细节分布规律725

1.转杯纺纱接头的起始阶段725

第八节 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725

一、自动接头与半自动接头725

3.自动接头726

1.电子清纱器727

三、自动在线检测装置727

4.半自动接头727

5.开关车留头装置727

二、自动落筒、换筒管727

7.火花报警装置728

6.超过设定纺纱参数的自动关车系统728

2.断纱自停装置728

3.纱筒定长或定径装置728

4.接头质量在线检测装置728

5.生产运转数据的显示、打印装置728

1.转杯纺纱的配棉成分及再用棉、废棉的预处理729

一、转杯纺纤维原料及处理729

四、全方位信息控制系统729

第九节 转杯纺纱的纤维原料和产品开发729

2.毛及其预处理730

3.麻的预处理及其纺纱工艺技术731

1.棉类转杯纱及其制品732

二、转杯纱及其纺织品732

4.丝及其预处理732

2.非棉类转杯纱及其制品734

一、96tex 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1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36

第十节 转杯纺纱的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示例736

三、36tex 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2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37

二、58tex 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2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37

四、36tex 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10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38

五、29tex 针织用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2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39

3.假捻盘与阻捻器的选择740

2.分梳辊及其转速的选择740

六、18tex 针织用转杯纱工艺设计及 2000 头设备配置示例740

第十一节 转杯纺纱的工艺和生产计算740

一、转杯纺纱的工艺计算示例740

1.转杯转速和引纱线速度740

3.产量计算举例741

2.实际产量计算741

4.输纤通道和隔离盘741

5.条子定量、牵伸倍数、喂给罗拉线速度741

6.卷绕张力牵伸倍数、卷绕角和纱筒直径741

7.其他741

二、转杯纺纱的产量计算741

1.理论产量计算741

(一)纺纱速度高742

二、喷气纺纱的主要优点742

第三章 喷气纺纱742

第一节 喷气纺纱概述742

一、喷气纺纱的技术特点742

(一)以 MJS 型喷气纺纱机为例的传动图743

二、喷气纺纱机的传动与计算743

(二)占地面积小,用工少743

(三)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743

(四)翻改品种方便743

(五)有利提高织造效率743

(六)良好的织物特性743

三、喷气纺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743

第二节 喷气纺纱机743

一、喷气纺纱机的主要技术特征743

1.总牵伸倍数744

(二)牵伸倍数与牵伸分配744

1.MJS 型喷气纺纱机的卷取参数746

(三)卷取与防叠746

2.主牵伸倍数746

3.输出比746

(二)牵伸元件747

(一)牵伸形式747

2.防叠装置747

三、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设计747

4.下销748

3.胶圈748

1.罗拉748

2.胶辊748

5.导条管和集束器749

1.牵伸工艺特点750

(三)牵伸工艺750

6.后罗拉单独传动及断头自停机构750

7.下胶圈横动机构750

2.牵伸工艺设计751

(一)喷嘴的作用和组成753

四、MJS 型喷气纺纱机的喷嘴753

2.纱道直径及长度754

1.喷射角754

(二)喷嘴的结构参数754

6.第一喷嘴与第二喷嘴的间距755

5.加捻器吸口755

3.喷射孔的直径及孔数755

4.中间管755

(一)MJS 型喷气纺纱机的推荐纺纱条件756

五、纺纱工艺示例756

7.气压756

(三)MJS 型的喷嘴型号756

2.总牵伸759

1.纺纱条件759

(二)包芯纱纺制759

4.纺纱条件的设定方法760

3.牵伸范围760

5.芯纤维张力的设定761

(一)MJS 喷气纱的结构762

六、喷气纱的结构与性能762

(二)喷气纱的特性764

(一)规律性条干不匀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765

七、喷气纺纱的质量控制765

1.空气压力与质量流量及动力消耗的关系766

(一)压缩空气的消耗量766

(二)包缠纤维数量的控制766

(三)喷气纱的成纱质量指标766

八、喷气纺纱机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766

2.MJS 型喷气纺纱机喷嘴的压缩空气气压和消耗量的关系767

九、喷气纺纱机专用部件的维护768

(一)胶辊的研磨768

(二)空气压缩机的设备容量768

(三)供气系统768

1.对压缩空气的质量要求768

2.空气压缩机系统768

(一)MVS 型喷气涡流纺的喷嘴结构769

一、MVS 型喷气涡流纺纱机的喷嘴结构与成纱机理769

1.偏心率769

2.表面粗糙度769

3.硬度769

4.直径769

(二)胶辊表面处理769

(三)喷嘴的清洗769

第三节 喷气涡流纺纱机769

二、喷气涡流纺纱机的技术特征770

(二)MVS 型喷气涡流纺的成纱机理770

(二)工艺设计示例772

(一)工艺设计原则772

三、MVS 喷气纱的结构772

四、喷气涡流纺纱的纺纱工艺772

第四节 喷气纺纱的产品开发773

(三)外衣或风雨衣用面料774

(二)针织 T 恤衫及针织内衣774

一、粗特喷气纱及其产品774

(一)磨绒类产品774

(二)床上用品774

(三)仿毛花呢774

(四)室内装饰用布774

二、中细特喷气纱的开发774

(一)床上用品774

六、喷气涡流纱的产品775

五、特殊用途775

(四)仿麻类织物775

三、喷气股线产品的开发775

(一)缝纫线775

(二)工作服、制服775

四、花色纱775

一、自动络筒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776

第一节 络筒机主要型号及技术特征776

第四篇 后加工776

第一章 络筒776

二、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