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契约与市场交易机制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用、契约与市场交易机制设计
  • 马本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64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研究;市场机制-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契约与市场交易机制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基本概念界定3

1.2.1 关于信用问题的概念界定3

1.2.2 契约与市场经济10

1.2.3 契约信用、伦理信用与具有契约信用的交易机制11

1.2.4 信誉竞争与信用制度13

1.3 “研究综述”的说明25

1.4 “预备知识”的说明26

1.5 本书研究内容概述与结构安排26

1.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26

1.5.2 本书的结构安排30

第二章 我国外生信用制度供给不足对市场交易秩序影响31

2.1 引言31

2.2 我国外生信用制度供给现状及其完善对策32

2.2.1 我国外生信用制度供给现状32

2.2.2 如何健全我国社会的外生信用制度33

2.3 我国政府公信力不足对市场信用秩序的影响36

2.3.1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37

2.3.2 我国政府公信力不足影响市场信用秩序38

2.3.3 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39

2.4 外生信用制度供给不足对正品企业的影响41

2.4.1 问题的提出41

2.4.2 生产者与制假者的博弈模型41

2.4.3 具有完全替代功能的假冒品(非劣品)44

2.4.4 具有不完全替代功能的假冒品(劣品)46

第三章 企业资产的专用性与信用担保机制49

3.1 引言49

3.2 资产专用性与信用担保机制——论企业是信用的载体50

3.2.1 问题的提出50

3.2.2 企业交易成本理论评述51

3.2.3 由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的交易方式是一种信用担保机制53

3.2.4 企业是信用的载体57

第四章 市场交易中的信号传递模型59

4.1 引言59

4.2 市场交易中信号博弈的一般模型和精练贝叶斯均衡61

4.3 市场交易中信号传递机制文献评述65

4.4 基于品牌价值的产品质量信号传递模型68

4.4.1 问题的提出68

4.4.2 基于品牌价值的产品质量信号传递模型69

4.4.3 品牌价值与产品预期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以白酒业14个品牌为例73

4.4.4 结束语81

4.5 基于企业投资资本专用性的产品质量信号传递模型81

4.5.1 问题的提出81

4.5.2 模型设计82

4.5.3 我国当前交易市场信用恶劣的状况及其解释87

4.5.4 政策建议89

第五章 市场交易中的信息甄别模型91

5.1 引言91

5.1.1 市场交易中信息甄别理论91

5.1.2 信息甄别在信誉竞争决策中的地位93

5.2 一类单次市场交易的产品质量甄别模型94

5.2.1 问题的提出94

5.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次性市场交易的产品质量甄别模型95

5.2.3 应用举例99

5.3 基于一种讨价还价策略的成本信息甄别模型100

5.3.1 问题的提出100

5.3.2 市场中只有两个卖者时买者“比较”战略下卖者之间的一次博弈模型100

5.3.3 有n个卖者时买者“比较”战略下卖者之间的一次博弈模型103

5.4 基于价格的产品质量甄别成立的条件105

5.4.1 问题的提出105

5.4.2 市场中买卖双方交易的过程模型106

5.4.3 基于价格的产品质量甄别成立的条件107

第六章 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理论与模型111

6.1 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的一般方法111

6.1.1 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理论和显示原理111

6.1.2 委托代理理论对交易机制设计的启示115

6.2 一类单次市场交易机制设计模型122

6.2.1 引言122

6.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类单次市场交易机制设计123

6.2.3 结束语128

6.3 一类客户预订商品的最优契约设计模型129

6.3.1 引言129

6.3.2 一类客户预订商品的最优契约设计模型129

6.3.3 结束语133

6.4 高级管理人才甄选的机制设计及分析134

6.4.1 问题的提出134

6.4.2 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甄选的文献述评135

6.4.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甄选模型141

6.4.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甄选模型的一个参数化例子143

6.4.5 结束语145

第七章 保险市场交易机制设计147

7.1 保险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147

7.2 带低赔期的保险契约设计150

7.2.1 引言150

7.2.2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151

7.2.3 低赔期与事前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两种风险类型的情形153

7.2.4 低赔期与事前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两种以上风险类型的情形160

7.2.5 应用算例162

7.3 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设计165

7.3.1 引言165

7.3.2 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部分保险契约模型166

7.3.3 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两种风险情形168

7.3.4 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两种以上风险类型的情形170

7.3.5 免赔期保险契约与其他类型保险契约的比较研究171

7.3.6 结束语175

7.4 道德风险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175

7.4.1 引言175

7.4.2 不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177

7.4.3 存在道德风险时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179

7.4.4 结束语183

第八章 医疗市场交易机制设计与医疗改革185

8.1 本章研究目的及意义185

8.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188

8.2.1 国外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188

8.2.2 国内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202

8.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类医患交易契约设计——兼论该模型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启示205

8.3.1 问题的提出205

8.3.2 医患交易中的道德风险207

8.3.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类医患交易契约模型208

8.3.4 模型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启示216

8.4 新医保纵向一体化与医疗定价机制——一个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范式218

8.4.1 问题的提出218

8.4.2 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219

8.4.3 传统医疗服务品与定价扭曲225

8.4.4 新医保一体化与医疗定价机制228

8.4.5 服务供方的行政化无法真正解决定价扭曲问题237

8.4.6 结束语238

第九章 多属性拍卖设计241

9.1 研究背景及意义241

9.1.1 研究背景241

9.1.2 研究意义245

9.2 相关研究综述247

9.2.1 文献综述247

9.2.2 拍卖理论综述251

9.3 质量可验证医疗设备多属性招标采购机制设计268

9.3.1 引言268

9.3.2 基本假设及模型的建立272

9.3.3 质量可验证医疗设备多属性采购最优招标机制275

9.3.4 质量可验证医疗设备多属性采购最优机制的实施281

9.3.5 结束语283

9.4 质量不可验证的大型医疗设备多属性招标采购机制设计284

9.4.1 引言284

9.4.2 基本假设及模型的建立287

9.4.3 带保修期的大型医疗设备多属性采购最优招标机制292

9.4.4 带保修期的大型医疗设备多属性采购最优机制的实施297

9.4.5 结束语30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