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地方史通述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藏地方史通述 上
  • 罗广武,何宗英编 著
  • 出版社: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ISBN:72230227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8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藏地方史通述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第一章 青藏高原的隆起1

一、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谈起1

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6

三、青藏高原的气候变迁12

四、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15

五、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对古代交通的影响19

第二章 远古先人之遗迹25

一、藏族关于自身起源的传说25

印度徙入说25

卵生说29

猕猴与罗刹女结合衍生藏人说30

二、考古发现所传递的信息34

旧石器采集点35

新石器时代遗址37

三、西藏史前时期的文化交流及其通道40

四、关于藏族族源的基本结论47

五、藏族人属于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种族49

第三章 关于悉补野部落的记载和传说53

一、从氏族到小邦53

二、悉补野赞普世系57

三、关于聂赤赞普的传说及年代63

四、悉补野部落的最后几代赞普68

五、藏族与古代羌族的联系71

六、藏地附近的古羌人部落79

七、青藏高原上的三大部落联盟84

第四章 唐皇朝和吐蕃王朝88

一、唐皇朝世系和吐蕃赞普公元纪年对照表88

二、唐蕃关系的总态势90

三、唐蕃古道96

四、“吐蕃”的含义及吐蕃的一般情况98

五、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吐蕃奠基)102

关于松赞干布的生卒年102

吐蕃王朝的崛起107

制定法律、划分四茹、设置军队111

迎娶文成公主,建立唐蕃友好关系115

创造文字125

佛教的传入130

六、芒松芒赞、都松芒波杰、赤德祖赞(吐蕃盛世)134

吐蕃势力的扩张134

吐蕃内部的盟会制度136

芒松芒赞、都松芒波杰时禄东赞父子专国政数十年138

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143

七、赤松德赞、牟尼赞普、赤德松赞(吐蕃中期)151

唐蕃之间的战争152

唐蕃之间的和盟定界162

南诏的叛唐投吐蕃与附唐反吐蕃166

赤松德赞、赤德松赞兴佛170

八、赤祖德赞、朗达玛(吐蕃晚期)178

唐蕃长庆会盟碑179

赤祖德赞崇佛185

朗达玛灭佛189

吐蕃王朝的覆灭195

第五章 五代宋辽时期的吐蕃地区199

一、五代宋辽时期中国内地和吐蕃地区的总体形势199

二、吐蕃地区的分裂局面及社会性质202

三、“后弘期”佛教的复兴210

四、佛教基本知识222

五、藏传佛教的密宗特点234

六、宁玛派242

七、噶丹派248

八、萨迦派252

九、噶举派258

十、五代宋辽时期藏民族从强悍走向衰弱的原因266

十一、饶迥纪年法的推行270

第六章 元皇朝治下的萨迦地方政权276

一、蒙古及元皇朝世系和历任帝师公元纪年对照表276

二、蒙古族源流278

三、阔端召见萨迦班智达,西藏归附蒙古汗国287

四、元皇朝继承蒙古汗国统治西藏300

五、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机构——宣政院309

六、清查户口、划分十三万户、设置驿站312

清查户口312

划分十三万户315

设置驿站320

七、八思巴与帝师制度的建立323

八思巴结交忽必烈323

八思巴受封为国师、帝师331

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333

八思巴返藏建立乌思藏行政体系335

举行7万人大法会和整理佛教经典341

对八思巴的历史评价342

八、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344

九、元末帕竹政权的崛起349

十、元皇朝衰亡354

第七章 明皇朝治下的帕竹地方政权360

一、明皇朝世系和帕竹历任第悉公元纪年对照表360

二、明史简介362

三、明初确立对西藏统属关系,设立军政机构373

四、推行“多封众建”政策,分封西藏各宗教首领380

五、纳贡与赏赐397

六、茶马互市403

七、关于帕竹地方政权408

八、宗喀巴的宗教改革414

九、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426

十、固始汗进藏,划卫地为达赖食邑443

十一、明代西藏文化建设成就454

第八章 清皇朝治下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462

一、清皇朝世系和历世达赖、班禅公元纪年对照表462

二、满族源流及清史简介465

满族之源流465

清军入关前满族人的建国活动469

清史简介475

三、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和固始汗,西藏归入清皇朝统辖494

迎请和册封五世达赖喇嘛494

格鲁派势力迅猛扩张508

三大领主形成,封建农奴制进一步发展512

四、康熙朝对西藏的施政515

滇藏交结517

第巴桑结嘉措专恣522

执解六世达赖,册封五世班禅540

平定准噶尔之乱,护送七世达赖入藏547

结束蒙古族部对西藏的统治,设数噶伦共同处理政务558

五、雍正朝对西藏的施政564

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565

阿尔布巴事变572

设置驻藏大臣,改革行政区划580

六、乾隆朝对西藏的施政589

委颇罗鼐总理藏政589

平定珠尔默特之乱595

六世班禅入觐与圆寂611

廓尔喀人第一次侵扰622

福康安率军进藏,平定廓尔喀人第二次侵扰633

清朝中央安抚卫藏人民657

办理善后,制定系统治藏法规664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674

七、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之藏事681

川军入藏防卫边境682

编制《铁虎清册》685

对波密用兵690

抗击森巴入侵693

萨玛第巴事件与《裁禁商上积弊章程》706

成丰年间尼泊尔的侵扰714

关于九至十二世达赖喇嘛718

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之驻藏大臣722

八、同治、光绪、宣统年间之藏事726

热振活佛被逐事件727

游历通商之争735

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748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764

下卷785

十三世达赖滞留内地785

英国胁迫九世班禅赴印808

清末整顿藏政815

瞻对之争与川边改土归流831

新军入藏及十三世达赖逃亡印度857

第九章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872

一、民国政府宣布五族共和与宣慰西藏地方872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袁世凯先后宣布五族共和872

十三世达赖在印度策动全藏及西康藏区的反汉暴动879

十三世达赖返回拉萨后之所作所为891

二、英国操纵下的“西姆拉会议”897

会议经过情形898

所谓“麦克马洪线”912

藏军大举进攻康区921

三、九世班禅被迫流亡内地931

九世班禅出走内地和接受册封931

九世班禅返藏受阻944

四、十三世达赖声言与中央改善关系958

十三世达赖与中央派员的第一次接触958

中央政府加强与十三世达赖的联络966

对十三世达赖的总体评价974

五、中央政府调停西藏与西康的地方纠纷983

康藏两军启衅经过983

国民政府派唐柯三前往调处989

刘文辉、马步芳出兵驱走藏军997

西康建省1009

六、中央专使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1020

十三世达赖圆寂与西藏政局变化1021

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1033

吴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1051

七、中央专使致祭九世班禅、主持十世班禅坐床典礼1068

戴传贤到甘孜致祭九世班禅1069

九世班禅灵榇回藏1076

十世班禅从寻访到坐床1086

八、热振事件1095

热振辞职,达札继任摄政1096

噶厦逮捕并杀害热振1107

九、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分裂活动1127

擅设“外交局”与拒修中印公路1128

从组织“慰问同盟国代表团”到出席“泛亚洲会议”1136

西藏“商务考察团”非法去欧美活动1148

“驱汉事件”1154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西藏地方1170

一、中共中央关于解放西藏的决策1170

关于解放西藏的决策1170

确定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179

进军西藏的部署和准备工作1184

大力开展政治争取工作1194

二、发起昌都战役,以打促和1201

昌都战役的部署1201

昌都战役经过1206

昌都解放后的工作和继续进军的准备1216

三、反对外国干涉西藏解放事业1224

来自印度政府的干涉1225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露骨干涉中国内政的急先锋1234

四、签订十七条协议,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1240

西藏地方当局派出谈判代表1240

进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1254

签订十七条协议1264

五、以十八军为主体的各路部队向西藏进军1271

协议签订后的形势1272

毛泽东主席发布进军西藏训令1287

修筑康藏、青藏公路1297

六、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1308

平息伪“人民会议”骚乱事件1309

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1323

统一外事,取消外国在藏特权1334

达赖、班禅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341

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350

六年不改方针的提出和实行1360

七、平息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1371

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蓄谋已久1372

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发动全面武装叛乱1377

彻底平息西藏叛乱1390

反对外国对中国平定西藏叛乱一事的无理干涉1400

八、西藏的民主改革1412

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1412

民主改革的方针政策1419

农区、牧区、寺庙的民主改革1426

对未叛农奴主实行赎买政策1439

民主改革的伟大胜利1442

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1444

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主义的政治遗产1445

尼赫鲁的前进政策1452

短暂的边界战争1463

中印边界战争的影响1476

十、从1961年至1965年的稳定发展时期1479

贯彻执行稳定发展方针1480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1490

关于班禅的“七万言书”1493

稳定发展的后期1498

十一、西藏自治区成立1501

从两种政权的并存对立到建立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1502

建立各级政权,培养民族干部1505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1508

附录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517

附录二 西藏历史大事记1532

参考文献1567

作者简介15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