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超临界1000MW火力发电厂热机设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超超临界1000MW火力发电厂热机设计技术
  • 杨小华,罗必雄等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228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火电厂-热机-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超超临界1000MW火力发电厂热机设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国内外1000MW机组发展1

1.1 国外发展状况1

1.2 国内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必要性4

2 国产主机技术特点7

2.1 超超临界1000MW锅炉技术特点8

2.1.1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技术概况8

2.1.2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概况11

2.1.3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概况12

2.1.4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技术概况12

2.1.5 国产锅炉技术要点13

2.2 国产汽轮机技术特点22

2.2.1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技术概况22

2.2.2 东方汽轮机厂技术概况23

2.2.3 哈尔滨汽轮机厂技术概况24

2.2.4 汽轮机设计特点25

3 燃烧制粉系统拟定及辅机选型37

3.1 锅炉本体燃烧系统37

3.1.1 上锅燃烧器技术特点38

3.1.2 东锅燃烧器技术特点40

3.1.3 哈锅燃烧器技术特点40

3.1.4 北京B&W燃烧器技术特点41

3.2 烟风系统42

3.2.1 过剩空气系数选取43

3.2.2 空预器进风加热系统的优化43

3.2.3 脱硫系统旁路44

3.3 制粉系统45

3.3.1 系统的主要型式和选择45

3.3.2 磨煤机型式选择46

3.3.3 每台锅炉配置磨煤机数量48

3.3.4 制粉系统主要参数选取49

3.3.5 制粉系统防爆措施51

3.4 燃烧制粉系统辅机选型52

3.4.1 磨煤机53

3.4.2 给煤机58

3.4.3 一次风机、送风机与引风机59

3.4.4 静电除尘器61

4 热力系统拟定及辅机选型63

4.1 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63

4.2 汽轮机旁路系统65

4.2.1 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功能65

4.2.3 汽轮机旁路系统选型原则68

4.2.4 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旁路设置情况69

4.2.5 旁路系统型式及功能确定70

4.3 抽汽系统76

4.4 给水系统77

4.4.1 除氧器78

4.4.2 给水泵79

4.4.3 给水泵汽轮机87

4.4.4 高压加热器及其旁路的选择92

4.4.5 给水系统拟定和设计参数确定96

4.4.6 给水系统结论97

4.5 凝结水系统98

4.5.1 凝汽器99

4.5.2 凝结水泵102

4.5.3 低压加热器106

4.5.4 除氧器106

4.6 加热器疏水及放气系统109

4.7 辅助蒸汽系统110

4.8 抽真空系统110

4.8.1 水环式真空泵结构112

4.8.2 水环式真空泵的选择113

4.9 轴封汽系统114

4.10 锅炉启动系统114

4.10.1 启动系统的技术性比较115

4.10.2 启动系统的经济性比较116

4.10.3 结论117

5 辅助及附属设施118

5.1 压缩空气系统118

5.1.1 压缩空气系统的合并和优化118

5.1.2 空气压缩机选型120

5.2 防腐油漆设计122

5.2.1 钢结构防腐方案123

5.2.2 辅机设备防腐方案124

5.2.3 管道材料防腐方案124

5.3 涂装的工艺要求125

6 超超临界机组管材选择126

6.1 概述126

6.2 四大管道设计参数的确定126

6.2.1 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127

6.2.2 汽轮机旁路管道128

6.2.3 高压给水管道128

6.3 四大管道材料的选择129

6.3.1 给水管道129

6.3.2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129

6.3.3 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130

6.4 P92材料许用应力数据选取存在的问题139

6.5 四大管道工厂化配管和管道支吊安装140

6.5.1 焊接工艺140

6.5.2 支吊架材料选择141

6.5.3 管件订货142

6.6 四大管道动态分析计算研究142

6.6.1 四大管道动态分析的必要性142

6.6.2 管道动态分析的内容143

6.6.3 四大管道上的动态力类型144

6.6.4 各种动态力的计算理论和规范146

6.6.5 管系对动态力的响应的计算方法及采用的计算工具150

6.6.6 超临界机组四大管道动态分析计算的成果154

6.6.7 结论157

7 节能与节油技术158

7.1 节能技术措施158

7.1.1 主机参数选择158

7.1.2 降低汽轮机房运转层标高159

7.1.3 凝结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泵159

7.1.4 开式冷却水系统160

7.2 节油技术措施160

7.2.1 点火助燃油系统现状160

7.2.2 选择适当的油枪出力161

7.2.3 设置节油点火系统163

8 主厂房布置特点165

8.1 主厂房优化的必要性及采取的技术措施165

8.1.1 国内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设计现状165

8.1.2 现有主厂房设计规范的局限性165

8.1.3 主厂房布置优化主要原则165

8.1.4 主厂房布置优化辅助手段166

8.1.5 主厂房布置优化范围166

8.2 主厂房优化设计输入条件166

8.2.1 汽轮机机型166

8.2.2 锅炉炉型167

8.2.3 高压加热器167

8.2.4 除氧器168

8.2.5 给水泵169

8.2.6 凝结水泵170

8.2.7 磨煤机170

8.2.8 除尘器171

8.2.9 三大风机171

8.2.10 主厂房模块划分171

8.3 汽机房布置方案171

8.3.1 汽机房长度171

8.3.2 汽机房跨度173

8.3.3 汽机房运转层标高174

8.4 除氧间布置方案189

8.5 煤仓间布置方案190

8.5.1 侧煤仓布置191

8.5.2 炉前顺列煤仓布置192

8.5.3 设备选型对煤仓间布置影响193

8.6 锅炉房布置方案193

8.7 炉后辅机设备布置方案194

8.7.1 送风机与一次风机布置方式194

8.7.2 除尘器入口烟道布置的优化195

8.7.3 引风机布置及其烟道布置的优化197

8.8 脱硫系统布置方案198

8.9 主厂房整体组合方案评述198

9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02

9.1 炉内受热面金属材料选择202

9.1.1 国内常用的炉内受热面材料203

9.1.2 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材料选用205

9.1.3 需探讨的问题207

9.2 增压风机配置探讨209

9.2.1 增压风机概况209

9.2.2 各种增压风机方案对比210

9.2.3 方案推荐与问题探讨212

9.3 预留或同步建设脱硝空预器设计优化213

9.3.1 脱硝工艺中的主要化学反应213

9.3.2 烟气脱硝对空气预热器的主要影响213

9.3.3 空预器的设计优化214

9.3.4 需要探讨的问题216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