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 201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 2013版
  • 希赛教育等考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9365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水平考试-自学参考资料;数据库系统-水平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 201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基本概念1

1.1.1 信息与数据1

1.1.2 数据库系统2

1.2 数据模型4

1.2.1 数据模型的概念4

1.2.2 数据模型的分类5

1.3 数据视图和模式结构7

1.3.1 数据视图与数据抽象8

1.3.2 三级模式结构8

1.3.3 二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9

1.4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10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11

1.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1

1.5.2 DBMS与周围系统硬件、软件的关系12

1.5.3 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13

1.6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14

1.7 本章习题16

1.7.1 真题解析16

1.7.2 练习题19

第2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22

2.1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22

2.1.1 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方法22

2.1.2 DBAS软件组成23

2.1.3 DBAS生命周期模型23

2.2 规划与分析24

2.2.1 系统规划与定义24

2.2.2 可行性分析24

2.2.3 项目规划25

2.3 需求分析25

2.3.1 数据与数据处理需求分析26

2.3.2 业务规则需求分析27

2.3.3 性能需求分析27

2.3.4 其他需求分析28

2.4 系统设计28

2.4.1 概念设计28

2.4.2 逻辑设计29

2.4.3 物理设计30

2.5 实现与部署31

2.6 运行管理与维护32

2.6.1 日常维护32

2.6.2 系统性能监控和分析32

2.6.3 系统性能优化调整33

2.6.4 软件系统升级33

2.7 本章习题34

2.7.1 真题解析34

2.7.2 练习题38

第3章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39

3.1 需求分析概述39

3.1.1 需求分析的概念和任务39

3.1.2 需求来源与需求获取方法40

3.1.3 需求分析的过程40

3.1.4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41

3.2 DFD建模方法41

3.2.1 DFD基本图形符号42

3.2.2 绘制数据流图42

3.2.3 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43

3.3 IDEF0建模方法44

3.3.1 IDEF0方法44

3.3.2 IDEF0建模过程46

3.4 DFD与IDEF0的比较46

3.5 本章习题47

3.5.1 真题解析47

3.5.2 练习题50

第4章 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建模54

4.1 数据库概念设计概述54

4.1.1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任务54

4.1.2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标54

4.1.3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方法和步骤55

4.2 数据建模方法55

4.3 E-R建模方法56

4.3.1 基本概念56

4.3.2 E-R图57

4.3.3 E-R建模步骤57

4.3.4 E-R建模实例58

4.4 IDEF1X建模方法63

4.4.1 IDEF1X模型元素63

4.4.2 IDEF1X建模过程65

4.5 本章习题67

4.5.1 真题解析67

4.5.2 练习题70

第5章 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73

5.1 概述73

5.2 基本概念73

5.2.1 基本术语73

5.2.2 关系的完整性74

5.2.3 关系代数75

5.2.4 关系数据库77

5.3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77

5.3.1 问题提出77

5.3.2 函数依赖78

5.3.3 规范化设计方法79

5.4 数据库模式设计81

5.4.1 初始关系模式设计81

5.4.2 优化关系模式84

5.4.3 数据完整性设计及外模式设计85

5.5 本章习题86

5.5.1 真题解析86

5.5.2 练习题91

第6章 存储技术与数据库物理设计98

6.1 文件组织98

6.1.1 定长记录表示法98

6.1.2 变长记录表示法99

6.2 文件结构与存取99

6.2.1 堆文件100

6.2.2 顺序文件100

6.2.3 多表聚集文件101

6.2.4 索引文件102

6.2.5 散列文件102

6.3 索引技术103

6.4 散列技术106

6.4.1 散列文件的操作106

6.4.2 散列函数106

6.4.3 桶溢出控制107

6.5 数据字典108

6.6 数据库物理设计108

6.6.1 设计内容和目标108

6.6.2 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109

6.6.3 选择和设计存取路径110

6.6.4 数据分布设计111

6.6.5 确定系统配置112

6.6.6 物理模式评估112

6.7 本章习题113

6.7.1 真题解析113

6.7.2 练习题116

第7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118

7.1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过程118

7.1.1 软件体系结构118

7.1.2 软件设计过程118

7.2 DBAS总体设计119

7.2.1 系统总体设计步骤119

7.2.2 结构化设计原理119

7.2.3 C/S和B/S体系结构120

7.3 概要设计120

7.3.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要设计121

7.3.2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121

7.3.3 视图的集成121

7.3.4 概要设计中的模块化原则122

7.4 详细设计122

7.5 人机界面设计123

7.6 本章习题124

7.6.1 真题解析124

7.6.2 练习题128

第8章 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130

8.1 SQL支持的数据类型130

8.2 定义和维护关系表131

8.2.1 创建关系表132

8.2.2 修改和删除关系表132

8.3 数据操作语言133

8.3.1 查询数据133

8.3.2 插入数据138

8.3.3 更新数据138

8.3.4 删除数据139

84索引139

8.4.1 创建索引139

8.4.2 删除索引139

8.5 视图140

8.5.1 创建视图140

8.5.2 修改和删除视图140

8.5.3 视图的作用141

8.6 本章习题141

8.6.1 真题解析141

8.6.2 练习题155

第9章 事务调度与并发控制162

9.1 事务的基本知识162

9.1.1 概念162

9.1.2 特征163

9.1.3 事务调度164

9.1.4 并发执行的正确性问题166

9.2 并发控制技术168

9.2.1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169

9.2.2 封锁粒度169

9.2.3 封锁协议170

9.2.4 两段锁协议170

9.3 死锁与活锁171

9.3.1 死锁171

9.3.2 活锁173

9.4 本章习题173

9.4.1 真题解析173

9.4.2 练习题177

第10章 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180

10.1 数据库的实施180

10.1.1 数据库实施的主要工作180

10.1.2 定义数据库结构180

10.1.3 数据装载180

10.1.4 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181

10.1.5 试运行工作的内容181

10.2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181

10.3 监控分析182

10.4 空间管理183

10.4.1 数据库空间管理183

10.4.2 确定数据库的数目183

10.5 参数调整184

10.6 查询优化185

10.6.1 查询优化的方法185

10.6.2 查询优化的步骤186

10.7 本章习题187

10.7.1 真题解析187

10.7.2 练习题190

第11章 故障管理192

11.1 事务192

11.2 故障的种类及解决方法193

11.2.1 事务内部故障193

11.2.2 系统故障193

11.2.3 介质故障193

11.2.4 计算机病毒故障193

11.3 数据库恢复技术概述194

11.4 数据转储194

11.5 登记日志文件195

11.5.1 日志文件的格式和内容195

11.5.2 日志文件的作用196

11.5.3 登记日志文件的原则196

11.6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197

11.6.1 查询优化的注意事项197

11.6.2 检查点的引入197

11.6.3 恢复的步骤197

11.7 数据库镜像198

11.7.1 数据库镜像的引入198

11.7.2 数据库镜像简介198

11.7.3 数据库镜像的分类198

11.7.4 数据库镜像的工作方式199

11.7.5 数据库镜像的运行模式199

11.8 RAID的恢复技术200

11.9 本章习题200

11.9.1 真题解析200

11.9.2 练习题206

第12章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210

12.1 SQL Server 2000概述210

12.1.1 SQL Server 2000的新特性210

12.1.2 SQL Server 2000的工具214

12.2 SQL Server 2000的安装215

12.2.1 安装前的准备216

12.2.2 SQL Server升级217

12.3 创建与管理数据库217

12.3.1 SQL Server的系统数据库217

12.3.2 数据库管理218

12.3.3 创建数据库219

12.4 T-SQL简介221

12.5 数据传输224

12.6 本章习题224

12.6.1 真题解析224

12.6.2 练习题226

第13章 数据库对象228

13.1 存储过程228

13.1.1 存储过程的基本概念228

13.1.2 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229

13.2 用户自定义函数229

13.2.1 基本概念229

13.2.2 3种函数的特点229

13.2.3 修改和删除用户自定义函数229

13.3 触发器230

13.3.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230

13.3.2 创建触发器230

13.3.3 修改触发器231

13.3.4 删除触发器231

13.4 查看、修改及删除对象231

13.4.1 查看对象231

13.4.2 修改对象231

13.4.3 删除对象232

13.5 本章习题232

13.5.1 真题解析232

13.5.2 练习题233

第14章 安全管理235

14.1 安全控制235

14.1.1 安全控制模型235

14.1.2 数据库权限的种类及用户的分类235

14.2 SQL Server的安全控制236

14.3 管理SQL Server登录账号236

14.3.1 创建登录账号236

14.3.2 删除登录账号237

14.4 管理数据库用户238

14.4.1 建立数据库用户238

14.4.2 删除数据库用户239

14.5 用户管理权限239

14.5.1 用户权限类型239

14.5.2 用户权限管理239

14.6 角色241

14.6.1 服务器角色241

14.6.2 数据库角色242

14.7 本章习题244

14.7.1 真题解析244

10.7.2 练习题248

第15章 备份与恢复数据库250

15.1 备份数据库250

15.1.1 备份的概念与方式250

15.1.2 备份工作的规划251

15.1.3 备份设备251

15.1.4 备份的执行252

15.2 恢复数据库254

15.2.1 恢复的概念与方式254

15.2.2 利用对象资源管理器恢复数据库254

15.2.3 使用T-SQL语句恢复数据库256

15.3 本章习题256

15.3.1 真题解析256

15.3.2 练习题258

第16章 VB开发环境和数据访问接口260

16.1 Visual Basic 6.0简介260

16.1.1 什么是Visual Basic 6.0260

16.1.2 Visual Basic 6.0的版本和软、硬件要求261

16.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261

16.2.1 Visual Basic 6.0的集成开发环境262

16.2.2 编写Visual Basic 6.0程序的过程262

16.3 数据绑定控件262

16.3.1 数据绑定概述263

16.3.2 单表数据绑定控件263

16.3.3 DBList和DBCombo控件264

16.4 数据库访问接口265

16.4.1 什么是数据库访问接口265

16.4.2 ODBC266

16.4.3 OLE DB267

16.4.4 ADO267

16.5 本章习题267

16.5.1 真题解析267

16.5.2 练习题272

第17章 VB数据库应用程序274

17.1 ADO数据控件274

17.1.1 什么是ADO数据控件274

17.1.2 连接数据源的方式274

17.1.3 ADO数据控件的主要属性275

17.2 ADO对象276

17.2.1 Connection对象276

17.2.2 Recordset对象277

17.2.3 Command对象279

17.2.4 Parameter对象279

17.2.5 Field对象280

17.3 本章习题280

17.3.1 真题解析280

17.3.2 练习题285

第18章 统一建模语言287

18.1 UML简介287

18.2 UML静态建模机制288

18.2.1 用例图288

18.2.2 类图和对象图290

18.2.3 包293

18.2.4 构件图和配置图294

18.3 UML动态建模机制294

18.3.1 序列图294

18.3.2 协作图295

18.3.3 状态图296

18.3.4 活动图297

18.4 本章习题297

18.4.1 真题解析297

18.4.2 练习题301

第19章 数据库新技术304

19.1 分布式数据库304

19.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304

19.1.2 分布式数据库的分类304

19.1.3 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和优缺点305

19.1.4 数据分片306

19.1.5 数据分配方式307

19.1.6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307

19.1.7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07

19.1.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查询处理和优化308

19.1.9 分布式事务管理309

19.2 对象数据库310

19.2.1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310

19.2.2 对象-关系数据库312

19.3 并行数据库314

19.3.1 并行数据库的并行结构314

19.3.2 数据划分315

19.3.3 并行操作算法和查询优化315

19.4 本章习题316

19.4.1 真题解析316

19.4.2 练习题318

第20章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321

20.1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321

20.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321

20.1.2 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322

20.2 数据仓库技术概述323

20.2.1 数据仓库的定义和特点323

20.2.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324

20.2.3 ETL介绍325

20.2.4 元数据326

20.2.5 操作型数据存储326

20.3 设计和构建数据仓库326

20.3.1 数据仓库的设计327

20.3.2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327

20.3.3 数据仓库的构建步骤328

20.3.4 两个重要的设计因素328

20.4 数据仓库的运行与维护329

20.4.1 数据仓库数据的更新和维护329

20.4.2 数据仓库监控与元数据管理330

20.5 联机分析处理与多维数据模型330

20.5.1 联机分析处理的概念330

20.5.2 多维基本概念330

20.5.3 多维分析330

20.5.4 联机分析处理的实现方式331

20.6 数据挖掘技术331

20.6.1 知识发现过程331

20.6.2 关联规则挖掘332

20.6.3 分类挖掘332

20.6.4 聚类挖掘332

20.6.5 时间序列分析333

20.7 本章习题333

20.7.1 真题解析333

20.7.2 练习题335

附录A 练习题参考答案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