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苏区报刊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信凌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930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农村革命根据地-报刊-研究-江西省-1927~193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西苏区报刊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本项研究的内涵与特点1
二 本项研究的既有成果及其评析8
三 本成果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14
四 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20
第一章 江西苏区报刊概述23
第一节 江西苏区早期的报刊23
一 湘鄂赣苏区的江西早期报刊23
二 闽浙赣苏区的江西早期报刊26
三 湘赣苏区的江西早期报刊28
第二节 江西苏区报刊系统的格局30
一 中央级报刊系统30
二 省级报刊系统36
三 中心县委与县委一级报刊系统43
第三节 江西苏区的代表性报刊46
一 中央级代表性报刊46
二 省级代表性报刊69
三 县级代表性报刊76
第二章 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喉舌:《红色中华》报80
第一节 诞生与发展演变80
一 草创与摸索80
二 成型与规范87
三 突变与坚持95
第二节 政府管理的工作平台103
一 发布各类公文104
二 开展工作指导126
三 进行工作总结137
四 对机关报用作工作平台的评价143
第三节 新闻宣传与信息传播144
一 宣传红军的战斗事迹144
二 反映苏区的社会状况152
三 介绍国内国际形势162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取向及特征170
一 舆论监督的定位及栏目170
二 舆论监督的范围175
三 舆论监督的特点及评价189
第三章 工农青年的向导:《青年实话》207
第一节 《青年实话》的基本概况207
一 诞生与发展207
二 基本的定位212
三 作者队伍的构成217
第二节 传播重心与报道取向225
一 工作研究与指导225
二 新闻报道与宣传238
第三节 舆论批评与监督251
一 监督的组织与机制251
二 监督与批评的主要对象258
三 对公开批评的组织与掌控269
第四节 发行与推广策略278
一 以发行的观念贯注办报实务278
二 以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发行效果282
三 以延伸性的关怀巩固发行渠道289
第五节 青年化特性的体现与营造293
一 体现青年的意识293
二 满足青年的趣味298
三 营造青年化的风格312
第四章 红军的号角与战鼓:《红星》报322
第一节 《红星》报的基本概况322
一 特点与定位324
二 不同时期的主编329
三 作者队伍的构成334
第二节 思政工作理论探索338
一 关于红军宣传员的素质338
二 关于红军内部的思政工作341
三 关于对苏区群众的宣传工作349
四 针对敌军俘虏的宣传工作353
第三节 推动思政工作方法创新355
一 列宁室的建设与创新356
二 晚会的设计与运用364
三 发挥军民两地书的激励功能369
第四节 新闻与宣传报道385
一 一般的新闻报道385
二 战事动态报道389
三 关键战役的重点报道392
四 人物典型的宣传报道401
第五节 军事与卫生知识传播406
一 传播军事知识与技能406
二 介绍卫生知识与观念415
第五章 红色中华社与红色中华新闻台425
第一节 三个相关媒体的辨析425
一 俨然分判的歧见425
二 分歧的原因与可行的选择427
第二节 红色中华通讯社433
一 通讯社的应运而生433
二 通讯社的业务范围439
第三节 红色中华新闻台444
一 积累建立电台的条件444
二 新闻台成立时间考订445
三 新闻台的工作内容450
第六章 江西苏区报刊的历史贡献453
第一节 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水准453
一 主动引导群众读报活动453
二 群众读报活动的实际功效458
第二节 掀起了苏区共克时艰的运动浪潮462
一 投入扩大红军队伍运动462
二 推动节省经济、退还公债运动469
三 倡导募集前线所需粮食与物资479
第三节 积累了系统管理传媒的经验489
一 媒体的布局与配置489
二 媒体的引导与管理491
第四节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新闻理念502
一 新闻应该为中心工作服务502
二 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505
三 新闻批评的观念511
主要参考文献516
后记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