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617263.jpg)
- 赵娟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6031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小说研究-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确定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所指的范围1
二、确定教育小说素材的真实性6
三、确定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的类型题材8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发展概述10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10
一、封建传统教育的衰败和新教育的兴起12
(一)走向危机的传统教育12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19
二、倡导小说界革命31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的孕育及发展壮大38
一、“乞灵于西方”的教育小说创作38
二、本土化的教育小说发现及小说主题的转变45
(一)小说与社会教育关系之——谴责小说大行其道46
(二)小说与社会教育关系之二——关注教育的现实问题48
(三)小说与社会教育关系之三——教育为抗战服务50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小说反映的教育变革52
第一节 教育小说中描绘的新教育图景52
一、学制革新带来的希望与冲突53
二、教育机构变革——改私塾为学堂55
三、教育官僚的昏庸和教育投机者的贪婪68
四、普通教师的众生相74
五、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79
第二节 包天笑教育小说的主要教育思想评价86
一、包天笑与著名的“三记”:88
(一)贴合国情的《馨儿就学记》88
(二)勇敢少年的想象——《苦儿流浪记》91
(三)优秀教师的典范——《埋石弃石记》93
二、包天笑教育思想评价95
(一)倡导西学,开民智95
(二)提倡儿童启蒙教育97
(三)塑造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形象97
第三章 民初至抗战前教育小说揭示的教育问题101
第一节 教育小说图谱中的教育启蒙历程102
一、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102
(一)揭示封建旧教育的实质102
(二)控诉旧教育对人的束缚104
二、新教育理念初步形成106
(一)关心儿童发展,关注青年成长107
(二)关注女性地位,提倡妇女教育112
(三)塑造教师形象,挖掘其角色担当的多面性121
第二节 个案研究——叶圣陶的教育小说134
一、叶圣陶教育小说倾向——教育问题小说136
(一)家庭中儿童教育的缺失137
(二)旧式教育的陈腐和枯燥139
(三)教师形象的塑造142
二、现代教育小说的经典——《倪焕之》解读148
(一)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事业要充满热忱150
(二)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152
(三)学校教材要结合实际155
(四)教育内容要贴近社会157
(五)对待学生要诚意感化159
三、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时代意义161
(一)揭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内幕,构想理想教育图景161
(二)讽刺混世知识分子丑态,提出理想教师形象162
第四章 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教育小说呈现的教育现象164
第一节 教育小说中的抗战教育因素165
一、宣传爱国热情165
二、展现青年人面对战争产生的迷茫与理想167
第二节 教育小说中反映的国统区教育状况170
一、教学方法新旧杂陈170
二、学校培养目标引起关注172
三、对学生实施严厉管理174
四、对教师形象的剖析177
(一)堪为民族脊梁的教师177
(二)无才又无德的教师182
(三)普通教师生活困顿186
第三节 教育小说中的根据地教育热潮187
一、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教育188
二、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190
三、重视干部教育196
第四节 个案研究——老舍教育小说中的教育思想202
一、“无知者”的气节对知识分子的影响205
二、日本人在占领区实施奴化教育214
(一)焚毁与专卖图书215
(二)强迫学生游行来庆祝中国城池陷落219
(三)派遣日籍教师入校,改变课程设置223
(四)培植亲日学者做新汉奸225
三、国人的反奴化教育227
结语239
一、教育小说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239
二、教育小说对教育史研究的启示242
(一)在研究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叙事手法242
(二)教育史的研究视野应该更丰富244
三、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245
(一)传统基础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245
(二)提高教师素质246
(三)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发展248
(四)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意义250
(五)对现代语文教材的编撰的启示251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