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上海都市之心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功能与形态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上海都市之心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功能与形态演进](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614374.jpg)
- 万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16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租界-城市规划-研究-上海市-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上海都市之心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功能与形态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缘起1
二、研究对象1
三、相关研究综述6
四、主要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9
五、研究框架16
第一章 中区形态发展的城市规划解读17
第一节 1845年土地章程的规划因素解析17
一、1845年土地章程17
第二节 1845年后几次章程的规划因素解析21
一、1848年英租界的扩大22
二、1854年土地章程22
三、1869年土地章程23
四、1898年土地章程的增订24
第三节 几次重要事件对租界规划实施的影响24
一、小刀会起义期间所谓的防御工程24
二、三次倡导建设“自由港”和“自由市”24
三、有关规划和市政管理机构的成立25
四、华民住居租界内条例的颁布25
第四节 城市建设过程对规划的不断修订和完善26
一、总体规划26
二、专项规划26
三、规划体制35
四、规划思考40
第二章 中区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44
第一节 城区性质的变迁44
一、1843—1853年间44
二、1853—1911年间45
三、1911—1949年间45
四、1949—1979年间47
五、1979年至今47
第二节 重要功能设施的变迁48
一、商业贸易设施48
二、金融设施63
三、传媒设施77
四、餐饮业设施89
五、酒店设施98
六、办公设施102
七、文化娱乐设施111
八、生活配套设施122
九、宗教和社团建筑129
十、烟馆、赌馆和妓馆135
十一、教育设施141
十二、医疗卫生设施144
十三、工业用地和弄堂工厂146
十四、仓储用地和货栈、堆场148
第三节 功能设施的空间变迁逻辑150
一、延续150
二、漂移151
三、断裂152
四、关联152
五、起伏153
第四节 影响中区功能发展的重要事件156
一、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156
二、跑马厅的两次转移156
三、墨海书馆、英领馆、满庭芳、百货大楼等重要设施的建设156
四、关于赌馆、烟馆、妓馆等的争论157
五、道路沿线地区的功能形成157
第三章 中区居住空间的历史变迁163
第一节 租界中区人地关系演进163
一、1855年的人地关系163
二、1865年的人地关系165
三、1875年的人地关系168
四、1917年的人地关系169
第二节 中区居住形态演进169
第三节 里弄的起源173
一、里弄和石库门里弄的产生173
二、几条里弄的初步考证案例175
三、当代尚存的早期石库门里弄180
第四节 里弄的空间变迁181
一、里弄空间分布演进181
二、里弄更新状态分析182
三、居住用地和住宅185
第五节 中区里弄空间解读187
一、革命或反动的空间187
二、兼容的空间187
三、开放的空间188
四、适商的空间189
五、聚集的空间190
六、人居的空间190
七、流动的空间191
八、兴奋的空间192
第六节 租界当局对于华人居住租界的态度193
第四章 中区城市形态的历史变迁196
第一节 中区扩展的空间过程196
第二节 中区城市形态的几个截面202
一、1855年中区城市形态202
二、1866年中区城市形态211
三、1947年中区城市形态219
四、几个时期中区城市形态对比分析226
第三节 中区建筑空间的历史变迁228
一、建筑高度228
二、开发强度234
三、建筑风格234
四、建筑肌理235
五、街道空间235
六、开敞空间237
七、地标体系240
八、绿化空间245
第五章 中区道路市政的历史变迁251
第一节 中区道路市政发展的历史演进总体描述251
一、1845年——乡村土路及纤路纵横251
二、1855年——东部方格路网初步形成252
三、1865年——全区方格路网基本形成254
四、1947年——全区道路系统在有序中存在无序和畸形254
第二节 中区道路建设的历史演进255
一、中区道路建设的时序分析255
二、中区弄巷系统的形式与变迁260
三、中区城市道路建设266
四、中区交通设施建设271
五、中区范围内的几次道路计划274
六、中区道路建设与管理中的价值取向分析281
七、中区道路建设情况的思考283
第三节 中区水体、桥梁、渡口与码头的历史演进288
一、水体288
二、桥梁289
三、码头和渡口294
第四节 中区市政建设领域的历史变迁299
一、交通组织299
二、煤气设施305
三、给水设施305
四、电力设施306
五、邮政电信设施307
六、排水设施309
七、消防设施311
第五节 中区早期其他建设与管理工作313
一、环境卫生313
二、灯光广告315
三、坟冢、公墓317
四、拆除违章建筑317
五、拆除危险房屋318
六、日常巡查值守319
结论 近代公共租界中区功能形态变迁的认识和启示320
一、对近代公共租界中区功能和形态变迁的总体认识320
二、近代公共租界中区研究对里弄保护与更新的启示324
补记——2010年“中区”风貌328
一、发展存在地区差异329
二、城市功能发生巨大改变330
三、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330
表格目录337
图纸目录340
主要参考文献347
一、古籍文献347
二、方志、地理347
三、中文著作348
四、期刊论文350
五、学位论文352
六、网络媒体资料352
七、老地图与老照片资料352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