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作物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建林,关法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61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作物-植物生理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级作物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学科概述和发展简史1
二、学科研究现状与进展4
三、学科发展展望与对策16
第一章 作物种子生理19
第一节 作物种子的寿命19
一、作物种子寿命19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20
三、种子寿命的预测23
第二节 作物种子的萌发24
一、种子的萌发过程24
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27
三、种子萌发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2
第三节 作物种子的休眠35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36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37
三、种子休眠的机制43
四、不同作物的休眠特性46
五、种子休眠基因的分子水平研究50
第四节 种子处理52
一、种子处理的特点52
二、种子处理的方法52
第二章 作物的光合作用60
第一节 作物的光合机理60
一、原初反应60
二、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62
三、CO2同化66
四、光呼吸71
五、光合作用的产物76
第二节 作物的光合特性78
一、单叶光合特性78
二、群体光合特性79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81
第三节 作物光合“午休”现象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89
第四节 作物的光抑制现象及其防御机制92
一、光抑制现象92
二、光抑制破坏的防御机制94
第五节 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96
一、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作物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研究方面的应用96
二、QTL定位技术在作物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研究方面的应用97
第三章 作物的水分生理102
第一节 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及其生理作用103
一、植株体内水分状况103
二、植株体内水分状况表示方法103
三、水分的生理作用105
第二节 作物的水分代谢106
一、作物对水分的吸收106
二、作物的蒸腾作用111
第三节 水分逆境生理111
一、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12
二、干旱胁迫对作物的生理和分子效应114
第四节 水分利用效率指标117
一、水分利用效率117
二、影响水分利用率的环境因素118
三、影响水分利用率的作物体内部因素120
四、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及措施120
第五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121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121
二、作物的合理灌溉123
三、作物灌溉方法124
四、作物节水灌溉125
第四章 作物的营养生理127
第一节 矿质营养的主要生理功能127
一、氮的主要生理功能127
二、磷的主要生理功能128
三、钾的主要生理功能134
四、钙的主要生理功能139
五、镁的主要生理功能142
六、硫的主要生理功能145
七、铁的主要生理功能146
八、硼的主要生理功能148
九、锰的主要生理功能151
十、锌的主要生理功能153
十一、铜的主要生理功能156
十二、钼的主要生理功能158
十三、氯的主要生理功能160
十四、镍的主要生理功能161
第二节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164
一、土壤矿质土粒风化所释放的养分164
二、有机物质分解释放的养分164
三、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164
四、大气降水164
五、施肥165
第三节 矿质营养吸收与利用167
一、氮的吸收与利用167
二、磷的吸收与利用174
三、钾的吸收与利用175
四、铁的吸收与利用175
五、其他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利用176
第四节 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77
一、氮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77
二、磷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78
三、钾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79
四、钙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79
五、镁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0
六、硫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1
七、铁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1
八、硼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2
九、锰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2
十、铜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2
十一、锌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3
十二、钼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3
十三、氯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4
十四、镍的生理障碍及营养诊断185
第五节 作物不同基因型吸收矿质营养的差异186
一、氮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6
二、磷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7
三、钾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8
四、钙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8
五、铁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8
六、硼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9
七、锌营养的基因型差异189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90
一、主要作物的需肥规律190
二、合理施肥的指标和方法192
第五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195
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调控195
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关系195
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196
三、作物的器官建成及其影响因素197
四、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性203
五、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206
第二节 作物器官间的关系、分化与调控206
一、作物器官间生长发育关系及应用206
二、作物的分化及其调控208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8
一、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8
二、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15
三、水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217
四、作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220
第六章 作物产量形成生理230
第一节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230
一、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230
二、个体产量和群体产量233
三、产量构成的一般特征234
三、作物产量构成的因素243
第二节 不同作物产量构成特性247
一、麦类作物的产量构成247
二、水稻的产量构成252
三、蜀黍类作物的产量构成258
四、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266
五、油菜的产量构成269
第三节 源与库的关系与产量形成273
一、源与库的概念273
二、源与库的形成和转化276
三、源与库的关系277
四、源库理论与作物产量形成278
第七章 作物群体生理与群体结构及其调控285
第一节 作物的群体构成285
一、作物群体的概念285
二、群体结构及其形成286
三、作物群体结构的主要类型288
第二节 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率289
一、群体结构对光能的利用规律289
二、群体光合作用292
三、群体光合生产效率295
四、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298
第三节 作物群体结构的调控300
一、合理群体结构的调控原则和理论依据300
二、合理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300
三、合理群体结构的人工调节301
第八章 作物的生殖与衰老生理303
第一节 开花生理303
一、花分生组织和花器官的发育与控制303
二、茎尖和发育时期变化307
三、近似昼夜节律308
四、光周期现象311
五、春化作用316
六、与开花有关的生物化学信号过程319
第二节 受精生理323
一、花粉与柱头生理323
二、授粉与受精的分子机理327
第三节 种子的发育和成熟331
一、种子发育的概念及其变化331
二、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成和发育336
三、种子发育的基因控制340
四、外界条件对种子成分及成熟过程的影响341
第四节 作物的衰老342
一、作物衰老342
二、作物衰老的机理与影响因素346
第五节 作物器官的脱落348
一、脱落的机理349
二、脱落的环境信号350
三、影响脱落的环境因素和调控途径351
第九章 作物的逆境生理352
第一节 概述352
一、作物逆境及其影响352
二、作物抗逆性353
第二节 作物抗寒生理354
一、冻害生理354
二、冷害生理358
第三节 作物抗高温生理362
一、高温对作物的伤害363
二、作物对高温胁迫的反应363
三、作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365
四、作物抗高温的途径及高温适应机理367
五、防止高温伤害作物的对策369
第四节 作物抗盐生理370
一、盐碱胁迫对作物的影响370
二、作物耐盐碱的生理生化机制374
三、作物耐盐的分子基础376
四、盐胁迫的鉴定指标与阈值378
第十章 作物生理实验方法380
第一节 水分生理实验380
一、作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380
二、作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81
第二节 营养代谢384
一、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384
二、作物植株中硝态氮的测定385
三、作物植株中磷素的测定:钼蓝法387
四、作物组织中的总铁含量测定:邻二氮菲(菲绕啉)法388
五、作物组织中铜的测定389
六、根系活力测定:TTC法390
第三节 生殖生理391
一、种子活力测定391
二、花粉生活力测定394
第四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95
一、叶面积测定395
二、叶绿素含量测定396
三、光合强度测定:简易法401
四、作物组织中ATP酶活性测定402
五、RuBP羧化酶与PEP羧化酶的活性测定404
第五节 作物品质分析407
一、油菜含油量:残余法407
二、蛋白质含量409
三、谷物种子赖氨酸含量:茚三酮显色法411
四、作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413
第六节 作物抗逆生理分析414
一、渗透调节物质414
二、细胞膜透性指标419
三、酶类422
参考文献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