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庆大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庆大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554155.jpg)
- 安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630457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庆大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名城史略1
历史沿革2
部落方国2
庐江郡4
舒州5
安庆府7
安庆市9
历史遗迹举要11
彭岭遗址11
薛家岗遗址11
射蛟台12
张四墩遗址12
黄家堰遗址12
古皖口13
雷池13
天堂寨14
白崖寨15
革命史实15
太平军安庆保卫战15
安庆教案17
吴越勇炸五大臣18
徐锡麟起义19
炮马营起义21
辛亥革命安庆之役23
柏文蔚焚烟24
“六二”运动25
“三二三”事件28
王步文在安庆29
岳西谈判33
抗日烽火35
任弼时同志在安庆狱中36
“五九”米潮37
渡江战役39
安庆解放之战41
毛主席视察安庆43
城镇建设47
古城巨变47
千年古城展新容47
沧桑古宜城47
改造旧城区48
全方位开发49
圆梦立体大交通51
古港换新颜52
公路成网络53
银燕飞四方55
铁路奏凯歌55
公用事业大发展56
净水进万户56
燃气入万家57
车流如潮涌58
大地披绿装58
广厦千万间59
电力、通信谱新篇60
璀璨“夜明珠”60
鸿雁展翅飞62
桐城市区——文都今日展新姿64
众星拱月64
怀宁县石牌镇——皖河纵横写华章66
附:前进中的高河镇69
枞阳县枞阳镇——依山傍水绽奇葩70
潜山县梅城镇——擎天一柱披锦绣73
岳西县天堂镇——老区昔日容颜改75
望江县雷阳镇——跨越雷池唱新曲76
太湖县晋熙镇——古镇新城竞风流78
宿松县孚玉镇——孚玉生辉美如画81
氏族公社生产大分工83
新石器时代和先秦时期83
经济史踪83
古代经济83
奴隶社会所贡赋税85
两汉魏晋时期86
汉皖机织和冶铁86
魏晋屯田与圩田86
唐宋时期87
茶叶生产初具规模87
围堤造田87
明清时期88
兴修塘堰和圩堤88
赋税制度的改革88
水产养殖形成规模88
麻地坡炼铁88
同安监铸钱88
矾矿业开发89
东海布名扬江浙89
近代经济89
清代末期90
鸦片泛滥成灾90
修筑长江圩堤90
石达开安庆易制90
首办军事工业91
对外开埠通商92
垦务政策的实施92
民国时期93
禁烟与销烟93
清币的铸造93
商品性农业的萌动94
工商业在夹缝中生存94
田赋附加和苛捐杂税95
日军对安庆的粮食掠夺96
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96
经济恢复与“一五”时期97
赈济与恢复生产97
当代经济97
销毁法币97
土地改革98
农业合作化98
对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9
整修加固同马大堤100
“二五”与经济调整时期100
18万人大炼钢铁101
兴建安庆纺织厂101
大办农业“放卫星”101
钱让能“保荐责任田”102
试办“责任田”102
兴建水利、水电工程103
建设大型农场103
“文化大革命”十年104
月山铜矿产铜、钼、铁精砂105
石化总厂建成投产105
拨乱反正与“六五”时期105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06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106
创办新集体企业106
“七五”时期107
广设经济窗口107
贫困地区建设108
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08
粮、棉、林基地建设109
90年代110
招商引资办企业111
创建安达尔汽车厂112
建立乡镇企业激励机制112
设立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113
“五八”绿化规划提前实现113
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114
实施同马大堤扩建工程115
启动世行贷款造林115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115
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116
商业网点遍布城乡116
企业改制117
加快发展私营经济117
市场选介118
天后宫小商品世界118
皖西南建材市场118
皖西南商品市场119
湖心路百货批发市场119
安庆百货大楼119
王河舒席市场119
雷池市场120
石牌市场120
枞阳门商场120
清节堂市场120
土特产品121
高河大米众口夸121
霸王鞭芝麻香万家121
长江珍馐数鲥鱼122
金秋时节蟹味美122
风味独具雪湖藕123
枞阳河湖野鸭鲜123
清香宜人水芹菜124
枞阳萝卜甜又脆125
果中之王猕猴桃125
世纪特产——胡玉美蚕豆酱126
食、疗上品墨子酥126
御膳雪枣名播天下127
千年沧桑传贡面127
顶雪贡糕伴吉庆127
桐城小花赛龙井128
茶香袅袅话翠兰128
名山秀水蕴剑毫129
药中珍品——茯苓130
岳西天麻享盛名130
望春花开香千里131
传统名产——余良卿膏药131
土产良药——秋石132
挑花——民间工艺之花132
质地精美大理石133
装潢佳品花岗石134
农民的好帮手——太湖黄牛134
舒席凉爽驱炎暑134
文学创作136
文化教育136
诗歌创作兴盛137
小说创作繁荣140
散文卷帙浩繁141
民间文学丰富143
桐城文派144
桐城派产生的历史条件144
桐城派三祖145
创始人方苞145
集大成者姚鼐146
发展中坚刘大櫆146
桐城派的流衍和别支147
桐城派文论148
“义法”论148
“神气音节”论149
“义理、考据、辞章”及“阴阳刚柔”论149
桐城派的散文创作150
桐城派学术研究152
方志编纂154
历代旧志编修纪略154
首届新志编纂始末156
安庆府(郡)志159
历代旧志选介159
桐城县志161
怀宁县志161
潜山县志162
宿松县志162
望江县志163
太湖县志163
首届新志选介164
《安庆地区志》164
《安庆市志》164
《潜山县志》165
《宿松县志》165
《桐城县志》165
《怀宁县志》165
《望江县志》166
《太湖县志》166
《岳西县志》166
《枞阳县志》167
《安庆市迎江区志》167
《安庆市大观区志》167
《安庆市郊区志》167
《浮山志》168
《中国禅宗三祖寺志》168
《天柱山志》168
《安徽省太湖中学志》169
教育纵横169
古今教育综述169
学校选介172
安庆师范学院172
安庆广播电视大学173
安庆市第一中学174
桐城中学176
安庆市第二中学177
怀宁中学177
太湖中学178
安庆市第四中学179
望江县第二中学180
浮山中学181
程集中学182
野寨中学183
岳西中学183
天城中学184
安庆市师范学校184
怀宁师范学校185
安庆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186
怀宁县三桥职业高中186
高琦小学187
安庆市人民路小学188
风光文物189
名山胜水189
名山189
南天古岳天柱山189
江上绿叶浮山192
长江绝岛小孤山195
山灵水秀大龙山197
佛教圣地司空山200
妙景天成妙道山201
小蓬莱佛图山202
卧龙栖凤龙眠山204
腹中晶莹象山205
胜水206
水上洞天石塘湖206
高山平湖花亭湖207
山中奇瀑披雪瀑208
苦味医疗泉汤湾温泉209
历史名泉汤池温泉210
秀色园林211
百年名园菱湖公园211
水上乐园莲湖公园212
露天秀园水上公园213
林翠草绿狮子山公园213
水上世界石树度假山庄214
综合园林石莲洞公园214
生物宝库鹞落坪215
楼阁亭台216
明代古楼谯楼216
父子宰相账房楼217
书香韵长九间楼218
风格迥异半山阁219
布局奇巧告春及轩220
风云千古慈云阁220
峰拥溪环双瞻阁221
风骨铮铮三高亭222
多彩多姿八角亭223
名垂青史焚烟亭224
孕英育才后乐亭224
神女风流梳妆亭225
文气漫漫凌寒亭226
屹立危岩渡仙亭226
江流千古望江亭226
风韵依旧百花亭227
诗魂长存太白书台228
造型奇特万涧戏台229
乡音悠悠廖河戏台229
千秋照映徐公台230
名塔名寺230
名塔230
长江第一塔振风塔230
千年佛塔太平塔231
禅林圣塔觉寂塔232
万山环抱法云寺塔233
秘法浮图三宝塔233
石葫芦圆觉庵塔234
宛如神佛褒隐寺塔234
禅宗祖刹二祖寺235
名寺235
天柱山第一刹三祖寺236
淮西第三刹海会寺237
中江第一刹迎江寺238
回民圣殿南关清真寺240
青山奇刹石屋寺241
龙山第一刹圆照寺242
倚山傍泉龙泉寺243
千古名庵三城寺244
祭孔名殿桐城文庙245
世太史第246
名人故居墓茔246
名人故居246
探花第247
潇洒园248
姚元之旧馆248
铁砚山房249
吴越故居250
王步文故居251
张恨水故居251
养英山庄252
朱光潜故居252
章伯钧故居252
严凤英故居253
名人墓茔253
朱邑墓253
乔公墓254
麴公墓254
徐仲源墓255
周邺墓255
王慈湖墓256
大王坟256
石良墓257
太原郡侯墓257
方以智墓258
左光斗墓258
戴名世墓259
张英墓260
张廷玉墓260
邓石如墓261
施从云墓261
陈独秀墓262
附:安庆市其他名人墓一览263
四大徽班进京264
徽剧264
戏曲艺术264
徽班映丽,始自石牌266
徽调遗响——岳西弹腔269
黄梅戏270
黄梅戏的源流270
“草台班子”进城273
走向辉煌276
杂技281
从家班子起步281
梅花香自苦寒来282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