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合同法律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合同法律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527067.jpg)
- 臧漫丹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8313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建筑工程-经济合同-合同法-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合同法律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法的特征1
第1章 法学基本知识1
1.2 法律规范2
1.3 法的渊源与分类3
1.3.1 法的渊源的概念3
1.3.2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3
1.3.3 法的分类5
1.4 法律体系6
1.4.1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部门法)的概念6
1.4.2 当代中国的法律部门7
1.5 法律关系8
1.5.1 法律关系的概念8
1.5.2 法律关系主体9
1.5.3 法律关系的内容11
1.5.4 法律关系客体12
1.6 法律行为13
1.6.1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13
1.5.5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3
1.6.2 合法行为14
1.6.3 违法行为15
1.7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16
1.7.1 法律责任16
1.7.2 法律制裁18
2.1.1 民法的含义21
2.1.2 民法的调整对象21
2.1 民法概述21
第2章 民法基础知识21
2.1.3 民法的渊源22
2.2 民事法律关系23
2.2.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3
2.2.2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3
2.2.3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24
2.2.4 民事法律事实28
2.2.5 自然人28
2.2.6 法人30
2.3.2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35
2.3.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35
2.3 民事法律行为35
2.3.3 意思表示36
2.3.4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39
2.3.5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40
2.3.6 无效民事行为40
2.3.7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42
2.3.8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43
2.4 代理45
2.4.1 代理的概念45
2.4.2 代理的特征45
2.4.3 代理的类型46
2.4.4 无权代理48
2.4.5 表见代理49
2.5 诉讼时效49
2.5.1 时效与诉讼时效49
2.5.2 诉讼时效的特征49
2.5.4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50
2.5.3 除斥期间50
2.5.5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51
2.5.6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51
2.5.7 诉讼时效中止51
2.5.8 诉讼时效中断52
2.5.9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53
2.6 债53
2.6.1 债的要素53
2.6.2 债的发生原因55
3.1.1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57
3.1.2 合同的分类57
第3章 合同法律制度57
3.1 合同概述57
3.1.3 合同法内容简介59
3.1.4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59
3.2 合同的订立60
3.2.1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60
3.2.2 合同的特殊订立方式65
3.2.4 合同的形式66
3.2.3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资格66
3.2.5 合同的内容67
3.2.6 合同成立的时间、方式和地点69
3.2.7 格式条款合同70
3.2.8 合同的解释71
3.3 合同的效力73
3.3.1 合同效力的概念73
3.3.2 合同生效73
3.3.4 无效合同74
3.3.3 合同生效的时间74
3.3.5 可撤销合同75
3.3.6 效力未定合同77
3.4 合同的履行79
3.4.1 合同履行概述79
3.4.2 向第三人履行和第三人代为履行80
3.4.3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81
3.4.4 代位权82
3.5.1 合同变更83
3.5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83
3.4.5 撤销权83
3.5.2 合同转让84
3.6 合同的终止86
3.6.1 合同终止的情形86
3.6.2 合同解除87
3.7 合同责任89
3.7.1 违约责任89
3.7.2 缔约过失责任94
3.8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95
3.9 工程建设相关合同96
3.9.1 承揽合同96
3.9.2 建设工程合同97
3.9.3 委托合同99
第4章 招标投标法律制度101
4.1 招标投标法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101
4.1.1 招标投标法制定与颁布101
4.1.2 招标投标法立法宗旨102
4.1.3 招标投标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103
4.2 招标投标法总则105
4.2.1 招标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105
4.2.2 招标手续和条件106
4.2.3 招标方式107
4.2.4 招标代理108
4.3 招标投标程序110
4.3.1 招标信息发布110
4.3.2 资格审查组织111
4.3.3 招标文件编制及其要求112
4.3.4 项目现场踏勘114
4.3.5 投标文件编制115
4.3.6 开标基本过程116
4.3.7 评标117
4.3.8 中标及签订合同119
4.4 法律责任121
4.4.1 规避招标行为的法律责任121
4.4.2 招标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122
4.4.3 中标无效123
4.4.4 招标人泄露行为124
4.4.5 串通投标和行贿行为125
4.4.6 违法谈判和订立协议的行为126
4.4.7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违法行为127
第5章 工程担保法律制度128
5.1 债的担保128
5.2 保证128
5.2.1 保证的概念128
5.2.2 保证的设立129
5.2.3 无效保证131
5.2.4 保证责任的免除132
5.3 抵押133
5.3.1 抵押的概念133
5.3.2 抵押物133
5.3.3 抵押合同134
5.3.4 抵押登记134
5.3.6 抵押当事人的权利135
5.3.5 抵押担保的范围135
5.3.7 抵押权的实现136
5.4 质押137
5.4.1 质押的概念137
5.4.2 动产质押137
5.4.3 权利质押139
5.5 留置140
5.5.1 留置的概念140
5.5.2 留置权的取得140
5.5.3 留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41
5.6 定金142
5.6.1 定金的概念和种类142
5.6.2 定金的成立142
5.6.3 定金的效力143
5.7 担保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143
第6章 工程保险法律制度145
6.1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145
6.2 保险法的概念、内容与原则146
6.3.2 保险合同的特征147
6.3 保险合同147
6.3.1 保险合同的概念147
6.3.3 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148
6.3.4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149
6.3.5 保险合同的条款150
6.3.6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效力151
6.3.7 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中止与复效152
6.3.8 保险合同的履行154
6.4.1 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57
6.4.2 财产损失保险合同157
6.4 财产保险合同157
6.3.9 保险法中的代位求偿权157
6.4.3 责任保险合同158
6.5 工程保险159
6.5.1 建筑工程一切险159
6.5.2 安装工程一切险162
7.1.3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164
7.1.2 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164
7.1 建设工程合同概述164
7.1.1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164
第7章 建设工程合同164
7.1.4 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165
7.1.5 建设工程合同的分类166
7.1.6 建设工程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167
7.2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167
7.2.1 合同示范文本制度167
7.2.2 施工招标中的缔约过失168
7.2.3 有关投标人的法律禁止性规定168
7.3.4 中标170
7.3.5 挂靠171
7.3.6 联合承包172
7.3 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174
7.3.1 合同成立与合同有效的区别174
7.3.2 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认定174
7.3.3 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后果175
7.3.4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行政责任176
7.4.1 工程分包177
7.4 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177
7.4.2 转包179
7.4.3 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责任180
7.4.4 建设工程合同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182
8.1.1 劳动法的概念184
8.1.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目的和作用184
8.1 劳动法概述184
第8章 劳动法律制度184
8.1.3 劳动法简史185
8.1.4 劳动关系186
8.1.5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87
8.2 劳动合同187
8.2.1 劳动合同概述187
8.2.2 劳动合同的内容189
8.2.3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192
8.2.4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责任195
8.2.5 争议的处理197
8.3.1 劳动工时198
8.3 劳动工时与工资198
8.3.2 劳动工资201
8.4 职业培训和保险205
8.4.1 职业培训概述205
8.4.2 职业培训法的原则207
8.4.3 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208
8.4.4 社会保险法209
8.5 劳动监察和法律责任212
8.5.1 劳动监察法的概念212
8.5.2 劳动监察的作用与任务212
8.5.3 劳动监察的意义213
8.5.4 劳动监察的内容214
8.5.5 法律责任215
9.1.1 法律218
9.1.2 行政法规218
9.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的体系218
第9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218
9.1.3 部门规章219
9.1.4 工程建设标准219
9.1.5 国际条约219
9.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相关内容220
9.2.1 建筑法的主要内容220
9.2.2 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220
9.2.4 刑法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221
9.2.3 劳动法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221
9.2.5 消防法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222
9.2.6 行政处罚法的有关内容222
9.2.7 行政复议法有关内容222
9.2.8 行政诉讼法有关内容223
9.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相关内容223
9.3.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223
9.3.2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主要内容225
9.3.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主要内容226
9.3.4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226
9.3.5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主要内容227
9.4.1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的主要内容228
9.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相关内容228
9.4.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229
9.4.3 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229
9.4.4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主要内容230
9.5 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内容231
9.5.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主要内容231
9.5.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231
9.6.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种类232
9.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责任232
9.6.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内容233
9.6.3 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法律责任236
9.6.4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相关法律责任239
第10章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240
10.1 概述240
10.1.1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240
10.1.2 环境保护法的体系240
10.1.3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241
10.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242
10.2.1 环境规划制度242
10.2.2 清洁生产制度242
10.2.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42
10.2.4 “三同时”制度243
10.2.5 排污收费制度243
10.2.9 环境标准制度244
10.2.8 限期治理制度244
10.2.7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244
10.2.6 总量控制制度244
10.3 环境法律责任245
10.3.1 环境行政责任245
10.3.2 环境民事责任246
10.3.3 环境刑事责任247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248
附件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62
附件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65
参考书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