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居与民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居与民俗
  • 王军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ISBN:78022221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民居-简介-中国;风俗习惯-简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居与民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异彩纷呈的中国民居3

第一节 皇城风韵,庭院深深——北京四合院3

一、两千年文化积淀的家园4

二、“天子脚下”别有洞天的建制5

三、人文色彩浓郁的居住格局6

四、别样天地的庭院7

五、等级森严的门第8

六、烘云托月的影壁11

第二节 山环水抱,恬淡清秀——徽州民居13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建筑艺术的源泉14

二、徽州民居是政治、经济、文化并举的象征16

三、深受礼法和儒教影响的建筑艺术17

四、技与艺的标识——“四雕”和园林20

五、习俗和文化铸就的独特魅力22

第三节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26

一、水乡泽国伴台门——绍兴民居27

二、风情蕴藉的小巷——苏州民居29

三、弄堂交错的石库门——上海民居31

第四节 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客家土楼35

一、客家文化的源起35

二、追根溯源话土楼36

三、山坳里造型单纯的神秘家园37

四、美轮美奂的土木工程39

五、群山掩映的艺术瑰宝40

第五节 建筑文化的前沿哨所——东南沿海民居46

一、荟萃中西建筑文化的五邑侨乡47

二、历史悠久的潮汕民居52

三、海南传统民居54

第六节 此景应是天上有——云南民居57

一、风雨千年,古城旧貌依然57

二、美不胜收的独立凤凰——傣家竹楼62

三、漫山遍野的蘑菇群——哈尼族民居65

第七节 西南先民巢居的缩影——高原山寨67

一、壮族村落中的“干栏”木楼67

二、风雨桥、鼓楼、戏台和干栏交相辉映的侗族村寨69

三、苗族居住风俗71

第八节 北国雪域的居家建筑73

一、碧空万里下的藏族民居74

二、简朴实用的东北民居79

一、中国北方民居的“活化石”——党家村85

第九节 古镇村藩和故居85

二、中国第一奇村——诸葛村88

三、中国画里的乡村——西递村90

四、青藤书屋——徐渭故居92

五、北方民居的杰作——乔家大院94

六、大家望族的村落——团山村97

七、官宦府第——李鸿章故居100

八、庐山别墅的精华——美庐103

第二章 绚烂夺目的服饰文化107

第一节 服饰是中华文明史的承载107

一、先秦时期108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109

三、隋唐时期109

四、宋元时期110

六、清朝及近、现代时期111

五、明朝111

第二节 缤纷多彩的饰品114

一、异彩纷呈的饰品114

二、式样繁多的发型115

三、肌体修饰和美化115

四、中国特有的“三寸金莲”116

第三节 底蕴深厚的民族服饰文化118

一、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118

二、服饰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120

三、服饰反映民族生活方式121

第四节 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服饰122

一、汉族衣冠源远流长123

二、高原奇葩——藏族服饰125

三、简朴大方的壮族服饰126

四、女真人的烙印——满族服饰127

五、游牧生活的载体——蒙古族的服装129

六、银潮滚滚的苗族服饰131

七、光彩夺目的彝族服饰132

八、江南水乡的妇女服饰133

九、中国旗袍135

第三章 别具风味的食俗大观141

第一节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141

一、营养和保健在饮食中共存142

二、色、香、味、形、器、效并举142

三、四性分明,五味调和143

四、五花八门的烹调技艺144

五、恰到好处的火候146

一、渑池宴上,蔺相如以弱胜强148

第二节 饮食文化的社会意义148

二、鸿门宴,历史偶然的转折点149

三、宴结同心,司马睿创建东晋150

四、千叟宴,敬老尊贤的盛会151

第三节 酒与酒文化153

一、美酒浸润的古文化154

二、酒文化中的礼数156

三、久负盛名的中国名酒157

四、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160

第四节 茶与茶文化163

一、茶的种类163

二、茶的功用164

三、中国十大名茶166

四、千百年传承不绝的茶文化169

一、调味品的种类173

第五节 名目繁多的调味品173

二、基础调味品175

第六节 中国八大菜系178

一、鲁菜178

二、苏菜179

三、浙菜179

四、徽菜180

五、粤菜180

六、阁菜180

七、川菜181

八、湘菜181

第七节 兼收并蓄,万流归宗——京菜182

一、京菜的特点和风格182

二、满汉全席184

第八节 风味独特的日常小菜187

一、咸菜187

二、泡菜187

三、酱菜188

四、豆腐乳188

第九节 我国古代十大名厨190

第十节 中国民间传统的10种养颜食品192

第十一节 中国各大城市特色小吃194

第四章 民间信仰和中国神祇211

第一节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211

第二节 麒麟——中国民间永远的吉祥物214

一、中国是生肖的国度217

第三节 生肖信仰与民俗217

二、十二生肖的由来218

三、十二生肖的选择和排序220

四、生肖在国外221

五、十二生肖与人生222

第四节 中国人文信仰与民间神祇233

第五节 祈祉盼福的民间吉祥图249

第五章 精妙绝伦的民族艺术263

第一节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263

一、京剧263

二、越剧263

三、黄梅戏264

四、昆曲264

六、评剧265

七、晋剧265

五、秦腔265

八、东北二人转266

九、赣剧266

十、梆子腔266

十一、湘剧267

十二、湖南花鼓戏267

十三、祁剧267

十四、闽剧268

十五、粤剧268

十六、桂剧268

十七、川剧268

十八、黔剧269

十九、滇剧269

二十、哈尔滨冰灯270

二十一、福建泉州提线木偶271

二十二、陕西华县皮影戏272

二十三、蒙古族马头琴273

二十四、哈萨克的冬不拉275

二十五、瑶族长鼓舞276

第二节 叹为观止的民间工艺278

一、中国唐三彩278

二、景泰蓝280

三、中国刺绣281

四、中国文房四宝283

五、山东潍坊的风筝288

六、江西景德镇陶瓷289

七、江苏宜兴紫砂壶291

八、杭州西湖竹骨绸伞293

九、天津“泥人张”294

十、江苏惠山泥人295

十一、山西平阳木版年画296

十二、山西平遥推光漆器297

十三、安徽舒州竹席298

十四、河北任县面塑299

十五、河北蔚县剪纸301

十六、大理草编302

十七、云南纸马303

第六章 节日习俗与传统礼仪307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节日习俗307

一、春节307

二、元宵节314

三、清明节317

四、端午节320

五、中秋节323

六、重阳节324

七、节日禁忌327

第二节 传统婚庆习俗332

一、说媒332

二、相亲333

三、纳采334

四、问名334

五、订盟335

六、请期335

七、迎亲336

八、拜堂338

九、进洞房339

十、闹洞房340

十一、回娘家341

第三节 传统丧葬礼俗343

一、搬铺343

二、竖魂帛344

三、正寝344

四、入殓345

五、守灵346

六、报丧346

七、成服347

八、吊唁348

九、接三349

十、放焰口350

十一、送葬350

十二、居丧353

十三、传统祭扫仪式354

第四节 婴幼儿寿诞礼俗357

一、降生礼俗357

二、三朝礼俗359

三、满月礼俗360

四、百日礼俗361

五、周岁礼俗362

第五节 成人寿诞礼俗364

一、民间寿诞礼俗的渊源365

二、寿诞的仪式366

三、民间祝寿礼俗368

四、寿诞吉祥物371

五、民间祝寿程序375

六、祝寿用品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