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及治理研究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及治理研究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476415.jpg)
- 邹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7136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生态经济-研究-中国;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及治理研究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2
1.1.2 研究意义10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
1.2.1 国外研究11
1.2.2 国内研究进展14
1.2.3 文献评论27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31
1.3.1 研究思路31
1.3.2 技术路线31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33
1.4.1 本书研究方法33
1.4.2 创新点34
第2章 绿色贫困的概念和理论阐释36
2.1 贫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理论36
2.1.1 国内外对贫困概念界定36
2.1.2 贫困的类型38
2.1.3 贫困的理论基础40
2.2 绿色贫困概念、形成机理及理论基础45
2.2.1 绿色贫困概念界定45
2.2.2 绿色贫困的研究对象47
2.2.3 绿色贫困形成机理48
2.2.4 绿色贫困相关理论阐释54
2.3 本章小结57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及程度分析59
3.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59
3.1.1 农村贫困线标准和农村贫困人口59
3.1.2 农村贫困人口空间和地理分布状况63
3.2 中国农村贫困程度分析——“11+3”连片区分析65
3.2.1 全国“11+3”连片区的贫困现状分析65
3.2.2 贫困的一般测量方法76
3.2.3 全国“11+3”个连片区贫困的综合测量情况80
3.3 本章小结86
第4章 中国绿色贫困的类型及表现特征88
4.1 绿色贫困的类型88
4.1.1 绿色丰富型贫困89
4.1.2 绿色缺乏型贫困91
4.1.3 混合型绿色贫困94
4.2 中国绿色贫困地区的表现特征96
4.2.1 中国绿色贫困地区的线与带状分布特征96
4.2.2 同类型的绿色贫困地区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征99
4.2.3 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100
4.2.4 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集中、大分散状态,贫困重灾区多在西部102
4.3 本章小结105
第5章 中国绿色贫困影响因素定量研究107
5.1 聚类分析107
5.1.1 聚类分析方法概述107
5.1.2 绿色丰富型贫困地区聚类分析109
5.1.3 绿色缺乏型贫困地区聚类分析113
5.2 回归分析118
5.2.1 绿色贫困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118
5.2.2 贫困发生率与城镇化率非线性指数关系129
5.2.3 森林覆盖率与贫困发生率非线性三次方关系分析132
5.3 本章小结135
第6章 中国绿色贫困的主要案例分析137
6.1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137
6.1.1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形成和范围137
6.1.2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139
6.1.3 “三江并流”及相邻地区的贫困问题142
6.2 秦巴山连片区147
6.2.1 秦巴山连片区的范围147
6.2.2 秦巴山连片区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149
6.2.3 秦巴山连片区的贫困问题152
6.3 武陵山连片区157
6.3.1 武陵山连片区的范围157
6.3.2 武陵山连片区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159
6.3.3 武陵山连片区的贫困问题162
6.4 本章小结166
第7章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及成因分析168
7.1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168
7.1.1 贫困规模依然较大,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较深168
7.1.2 同一类型的绿色贫困地区面临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170
7.1.3 地方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缺乏造血功能,形成对扶贫款项的依赖171
7.1.4 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明显不足174
7.2 中国绿色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176
7.2.1 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限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实力176
7.2.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179
7.2.3 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展层次低182
7.2.4 生产生活成本上升,农民发展能力有限185
7.2.5 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性障碍较多188
7.3 本章小结192
第8章 中国绿色贫困治理途径194
8.1 继续加大国家政策及项目对贫困地区的支持194
8.1.1 进一步完善各类政策,制定各层次和类别的扶贫开发规划194
8.1.2 加大生态工程支助力度,配套实施产业扶贫开发196
8.1.3 进一步开放、规范绿色农副产品市场和价格198
8.2 开发绿色资源,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199
8.2.1 树立大资源观,开发山区特色资源199
8.2.2 在生态治理和恢复过程中开发新兴产业202
8.2.3 依托农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203
8.3 创新生态资产化管理及利用机制204
8.3.1 大力开展生态退化治理204
8.3.2 推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资产化管理、运营进程205
8.3.3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施生态补偿206
8.4 积极寻求和扩大改善生态和资源开发有关的国际项目合作206
8.4.1 继续与联合国援助机构和世界金融机构等国际组织合作207
8.4.2 加大与NGO等非政府组织的合作209
8.4.3 延续和拓展原有的国际生态环境反贫援助项目209
8.5 提升绿色资源开发的软硬环境,以及贫困地区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211
8.5.1 提升绿色资源开发的软实力211
8.5.2 扩大向地区放权范围,增加财政向贫困地区转移力度212
8.5.3 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产品向贫困地区倾斜,做好社会服务工作212
8.6 本章小结213
第9章 结论与讨论215
9.1 本书还涉及的其他问题215
9.1.1 研究对象和范围215
9.1.2 研究数据获得与分析216
9.1.3 研究假设和结论216
9.2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217
9.2.1 贫困发生和贫困程度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的定量化217
9.2.2 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状况纳入贫困监测常态化指标218
9.2.3 提升政府的资源环境管理和利用效率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218
附录220
附录1 2012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0
附录2 关于公布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的说明223
附录3 武陵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232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