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际关系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际关系心理学
  • 李炳全,张丽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066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际关系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关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1

第一节 关系1

一、关系的词典含义分析1

二、对关系的理解2

三、为关系正名7

第二节 人际关系9

一、广义的定义9

二、狭义的定义13

第三节 人际关系心理学14

一、概念14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任务15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人际交往16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16

一、黄金法则16

二、黄金法则的运用17

第二节 人际交往白金法则24

一、黄金法则的缺陷与白金法则的提出24

二、《真相总是在最后》的启示25

三、白金法则26

四、白金法则的运用27

第三节 人际沟通中的自我定位28

一、自我定位——确立人际交往坐标体系中的自我位置28

二、自我定位与交往行为28

三、自我恰当定位的方法或措施29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卡耐基策略30

一、卡耐基策略的核心30

二、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细微行为30

三、一些技巧31

四、香皂推销员的故事的启示31

参考文献32

第三章 人际关系中的态度或心态33

第一节 人际关系中的态度或心态及其重要性34

一、态度和心态的概念34

二、态度或心态的结构38

第二节 态度或心态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结构与表现39

一、人际关系中的态度或心态的作用——导向和建构39

二、人际关系中的态度或心态的构成41

第三节 态度或心态的形成和发展49

一、态度或心态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及其应用49

二、态度或心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52

第四节 态度和心态的转变54

一、态度和心态转变的理论及其应用54

二、态度和心态转变的方法与策略54

第五节 几项研究及其启示56

一、诱导服从实验56

二、努力理由研究58

三、不足阻碍研究59

四、决策后失调研究59

第六节 《莫生气》60

一、经典版本60

二、扩展版本61

参考文献61

第四章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62

第一节 印象的概念及要注意的问题62

一、人际印象及其形成62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63

三、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65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及其利用与消除66

一、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66

二、晕轮效应67

三、定型效应(刻板印象)68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或自我应验68

第三节 印象管理69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及其种类69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及其应用69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73

四、自我表现74

五、印象管理的过程75

六、印象管理的策略79

第四节 中国人的印象管理82

一、“脸”与“面子”的界定82

二、“脸”与“面子”:中国人印象管理的目标84

三、如何正确地运用“脸”与“面子”87

参考文献90

第五章 人际沟通91

第一节 沟通要素91

一、沟通者92

二、沟通内容94

三、沟通对象98

四、沟通渠道105

五、沟通情境105

六、沟通效果105

七、沟通目的105

第二节 有效沟通的艺术与技巧106

一、沟通的重要原则106

二、人际沟通中的措辞107

三、倾听的妙用109

四、沟通行为的改善:SOFTEN法则111

五、成功沟通应特别注意的方面113

六、沟通的心态115

参考文献118

第六章 人际认知及其利用119

第一节 人际认知的概念119

一、何为人际认知119

二、人际认知的结构120

第二节 人际认知中的自我服务倾向120

一、自我服务倾向的概述120

二、自我服务倾向的机制123

三、自我服务倾向的作用124

第三节 人际认知的途径127

一、听其言127

二、观其行129

三、察其态130

四、看其事132

五、知其友133

六、明其志133

七、洞其境133

八、识其识134

九、视细节136

第四节 人际认知时应注意的方面136

参考文献138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139

第一节 自我与自我意识139

一、自我的概述139

二、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149

第二节 自己与自己关系的处理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51

一、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是保持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151

二、积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152

三、建构一个坚强肯定的自我157

四、学会补偿160

五、战胜自我160

六、发现并且挖掘自己的潜能161

七、正视自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163

第三节 自我与忘我167

一、精神贯注,注重过程167

二、把自己完全融入环境之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172

三、人际关系中的忘我173

四、重存在174

第四节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情感及其影响175

一、情商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75

二、情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78

第五节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控制与调整180

一、自我控制与调整的概念180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控制和调整训练方法182

参考文献185

第八章 中国利他心理187

第一节 利他心理概述187

一、利他、利他心理、利他行为、利他思想或利他主义187

二、影响个体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因素188

三、利他思想溯源190

第二节 中国传统利他思想191

一、中国传统的利他主义思想191

二、中国传统利他思想的特点197

第三节 中国人的利他心理201

一、中国人具有利他的文化母题与公设201

二、热心于利他204

三、不求回报205

四、社会给予利他较高的赞誉度207

第四节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利他心理207

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利他思想与文化传统208

二、建立“义利”共存社会机制208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补偿机制209

参考文献212

第九章 中国人际关系心理213

第一节 中国人际关系心理的核心——“和”213

一、从“人”字说起214

二、“和”之意蕴219

三、“和”的层次结构221

四、实现“和”的途径或措施223

第二节 中国人际关系心理的普遍准则——“仁”225

一、“仁”之蕴含225

二、“仁”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226

三、达至“仁”的途径或措施230

第三节 中国人际关系规范——“忠信孝悌礼义廉耻”233

一、“忠”233

二、“信”237

三、“孝”与“悌”237

四、“礼”与“义”239

五、“廉”与“耻”242

六、上述人际关系规范在现代社会实施的机制242

第四节 行为层面——“脸”与“面子”247

第五节 中国人际关系心理的特点248

一、伦理性或道德性248

二、人情性248

三、人缘性250

四、互动性251

五、尊重与关爱性251

六、差序性252

参考文献253

热门推荐